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省级培训调研启示
孙文英
doi=10.3969/j.issn.1001-8794.2014.07.022
【摘 要】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省级培训调研包括参培教师问卷调查、中职学校校级领导和教师座谈以及培训基地调查,得到关于培训时间、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调研结果对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省级培训工作的启示是:确立服务为宗的培训理念、采用实践取向的培训设计和注重实效的培训实施。
【关键词】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省级培训;调研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07-0075-03
【收稿日期】2014-05-04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省重点项目牵动计划“黑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批准号为QDB1211005
一、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省级培训调研简述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调研分为三个部分:
参培教师问卷调查。发放统一问卷,现场填答并收回。涉及当年中职专业教师省级培训28个专业中的26个(另有2个专业由于教师去企业实践,未能参与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12份,收回676份,有效问卷657份。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对问卷的信息条目进行编码、归类,并做进一步统计、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参培教师对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省级培训的意见和建议。
中职学校校级领导和教师座谈。对处于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各异的15所中职学校分别进行了校级领导座谈和部分专业教师座谈,了解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对省级培训的需求和期待。这些座谈佐证了问卷调查得到的多数结论,也部分补充了一些调查结果。
培训基地实地调查。走访承担当年中职教师省级培训任务的中职教师培训基地共10个,了解基地在承担省培任务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面临的问题。通过实地走访、现场观察和组织座谈,与承担培训任务的各基地进行深入交流,走访培训工作人员,了解相关情况,从培训组织者和实施者的角度观照我省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省级培训。
(二)调研的主要意见和建议
1关于培训时间
目前我省中职教师省级培训时间为每期20天,原则上中间没有休息时间。从问卷调查看,参培教师对培训时间的意见集中在时间过长、中间无休息、过于紧张和占用假期。相应建议为缩短时间和非假期培训。
在随后对中职学校校级领导的座谈中,校方表达了不一样的苦衷。虽然学校对培训时间过长也有意见,但如果安排在非假期时间进行培训,由于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特别是专业骨干教师的教学任务较重,难以脱身参加培训;而且在学期中间安排教师参加培训,涉及教师要进行调串课,也会对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产生影响,尤其在当前专业师资紧张的情况下,就变得更不可行。
对于培训时间,基地也有自己的难处。实地调查了解到,各基地平时有繁重的教学、科研等任务,如此耗时费力、规模较大、质量要求较高的培训,如若放在平时很难完成,对基地来说,相对适宜的安排是在假期。
2关于培训内容
关于培训内容的信息条目数在各专业参培教师问卷中都遥居首位。各专业参培教师对培训内容的意见很接近,可概括为两点:一是内容不够精深,缺乏针对性和时代性;二是理多实少,与生产实践结合不紧密。相应的建议体现了各专业的不同特点以及由这些不同特点决定的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上的差异。
在与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的座谈中,教师们对这一调查结论极为认同,尤其青睐着力实训实操的培训。如在设备条件优良的实训基地进行的突出实践的“项目式培训”,培训内容的设计具有针对性,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很有帮助。
基层学校从学校专业团队建设和自身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希望本校派遣的参培教师能够在专业发展上有更多进步,希冀培训效果最优,尤其是学校专业领域中十分重要的、也是相对薄弱的实践实操。
基地对于培训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表达了力不能及的无奈。一些实践取向的培训内容对设施和人员的要求都很高,而基地目前不但明显存在软硬件建设上的不足,还存在培训经费短缺,面临巧妇无米的难处。因此,深感力不从心。很多培训内容的理念和设计是好的,却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不得不束之高阁,造成设计与实施的剥离。
3关于培训方式方法及其他方面
各专业对培训方式方法的共同意见是关于培训方式的单一和培训考核评价的简单机械,对培训方式方法的共同建议沿承了对培训内容的建议,如某专业教师认为培训方式方法存在的问题是理论讲解多、实践少,与对培训内容的意见一脉相承,这与此专业本身对实践实操有更多要求的专业特点有关。此外,各专业一致的建议还有培训方式的灵活多样,如“理论内容适当开展网络学习”、增加“互动交流”、“专题研讨”等,培训评价方式的适切合理,以及培训前期充分准备,对授课教师,各专业教师们期待专业领域真正的名师和行家里手的高质量授课。
座谈中,教师们对培训方式方法的实践取向,一如对培训内容实践取向的期待。如依托“一体化教室”开展的培训,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模式,较好地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中职学校在培训收益方面与参培教师有着十分接近的发展诉求,校方对于有助于提升培训效益、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方式方法都是赞同的。基地对此的反应,依然是为各方面条件所困,适宜的培训方式方法,包括聘请名师名家授课,都需要有充足经费做保障才有可能得以实施。
其他方面的意见建议通常涉及培训的经费、服务及管理等,部分参培教师认为培训在上述方面,仍有一些需要改进之处,尚有可提升的空间。
(三)本调研的不足
一是个别情况带来的不利影响。个别专业存在非本专业老师的“代培训”现象,浪费了培训资源,也影响问卷调查结果;也有教师为完成学校任务而“被参加”的情况,教师自身不情愿,带有不满情绪,引发对培训的消极感受甚至反感、抵触,影响对培训的评价。二是研究方法局限带来的不足。对中职学校、教师以及培训基地的调查有待深入,对深层心理和机制体制的挖掘尚待加强。
二、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省级培训调研启示
(一)确立服务为宗的培训理念
理念指导行动,也决定了在具体决策和操作过程中的取舍选择。教师培训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目前已成为各级教育部门和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1]无论是教师培训工作的决策者,还是组织者和实施者,都需要树立教师为本,服务教师专业成长,乃至服务教育发展的培训理念,这是教师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理应成为培训设计、实施和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二)采用实践取向的培训设计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的能力构成既包括专业岗位能力,也包括专业教学能力。因此,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的专业成长,既包括专业知识的丰富,也包括专业岗位能力的提高以及专业教学能力的提升,而实践取向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方法,就是上述中职学校专业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在培训中的有效载体。
培训的实践取向主要指培训内容的实践取向和培训方式方法的实践取向。
培训内容的实践取向,是指增加实践性的培训内容,如与实践联系密切的专业四新知识、技能操作(包括直接与企业相接的专业技能)、实操设备或应用软件(既包括应用知识,也包括使用操作)、与学校教学密切相关的内容如教育学、心理学、专业教学法等。培训方式方法的实践取向,是指较多采用实践性的培训方式方法,如培训中减少讲授、增加实践实操的比重,此外还有项目培训、模拟实操、企业实践等形式。
(三)开展注重实效的培训实施
除了前面提到的理念层面的宗旨确立,即确立教师为本的服务原则和设计层面的具体操作,即实践取向的内容方式,还要有实施层面的有力保障,那就是政策制度的倾斜扶持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注重实效。
1设立专项经费:解决投入不足
资金是影响培训的重要因素,是提升培训质量效益的关键环节之一。资金投入不足,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很多问题。国家层面针对中职教师培训,设立了若干项目和若干经费,经费相对充足。省级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也应有专项的财政资金支撑,但我省目前尚无,相应资金来源于职教专项,现在每年投入约二百万(按每年1000人、每人2000元核算),这一数目在实际培训中不充足,还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我省目前中职教师队伍建设财政资金从职教专项分拨,以及我省中职教师省级培训整体资金投入少的现状,导致了培训实施难以完全按照培训设计要求,不免出现走样和打折扣,使得培训前期的调研准备、培训内容的新颖丰富、培训方式方法的灵活多样以及培训评价考核的适切难以实现。
不但如此,经费投入不足,还直接导致基地和参培教师双方感觉培训条件不够完善。对中职教师培训基地而言,经费不足,捉襟见肘,培训和服务的条件难尽人意;对参培教师而言,培训往返交通费用,由各自单位承担,而有些单位承担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增加了教师负担,并使教师心有不甘。
2采用分段培训:解决时间问题
培训设置在寒暑假,占用教师放假时间,令广大参培教师不满,感觉不够人文,也导致了实际参培教师人数比计划少。在理论意义上,培训设在平时非假期是可行的,但在实际操作中难于实现。就如前面分析,一方面,工学矛盾导致中职学校和教师的参培困难;另一方面,中职教师培训基地因经费投入不足导致的软硬件建设不够,难以在日常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承担省培任务。上述困境,致使培训时间一般安排在寒暑假。
相应的解决策略有二。一是是采用分段培训,缩短集中时间,分散多次。比如每次集中10天、分成2段等,这样就减低了集中时间过长导致的各方困难;二是参照基础教育顶岗置换的培训方式,当然这一方式在诸多政策与操作环节上还需要探索、磨合、打通,但不失为一种可尝试的解决策略。这一方式还解决了职教师资大学生的教育实践问题,有利于职教后备人才的培养。
3加强基地建设:改善软硬环境
调研中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方法以及服务等方面的一些问题,集中反映了我省在中职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投入上的不足。这一问题由来已久,表现为:基地数目总量不足(与我省开设的专业数相距甚远,与专业目录所列专业数差距更大),已有基地实践教学条件不完善,培训团队水平待提高。这些不足导致基地在承担中职教师省级培训任务的过程中,从培训内容、方式方法到考核评价,都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少、实践不足的问题,培训模式有待完善。可以说,中职教师培训基地的硬件建设不到位、团队建设不够,不能充分适应中职教师省级培训对于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应加强中职教师培训基地的多方建设,通过开展培训者培训等方式提高培训团队水平,改善软硬件环境,使之更好地发挥基地职能。
4鼓励企业参与:增强实践实操
调研中参培教师和中职学校,强烈期待培训加大实践实操比重,提升教师实践能力。这一问题的解决,除了依靠基地作为培训设计者和实施者的努力外,还需要与企业深度合作,借助企业力量。为此,教育行政部门、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提升企业参与中职教师培训的积极性,使其自愿成为中职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积极参与者和共同锻造者,在助推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企业利益与社会价值双赢,推动中职教师培训的良性发展。
5重视需求调研:服务前延后展
教师培训已进入一个从规模发展向质量提升的重要转型期,培训需求调研是提升教师培训质量和内涵的重要着力点,对培训需求的准确把握是培训质量和培训实效性的关键所在。狭义地讲,培训需求主要是指参训教师的个体需求。广义地讲,培训需求包括国家需求、地区需求和个体需求三个维度。[2]在培训的设计、实施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国家、地区和教师三个维度的培训需求,重视教师需求调研,并在此基础上,科学设计和实施令三方满意的培训。同时,还要进行后期跟踪,将服务前延后展,不断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致谢:本研究得到了相关单位及参培教师的大力支持与协作,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黄家骅. 教师培训如何既“可爱”又专业[N].中国教育报,2013-10-18(006).
[2]张贤金,吴新建. 教师培训需求调研应“多维立体”[N].中国教育报,2013-10-16(009).
(编辑/郭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