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大学生中的传播及影响力研究

马娟??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策略是影响高校大学生对其认知度的关键。经过对广东省30所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及影响力现状的深入调查、理论分析和对比研究,以及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状态和思想行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赞同度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知度不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传播缺乏吸引力和影响力,效果不佳。针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群体、传播方式四个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传播;影响力;对策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2.031
中图分类号:D64;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2-0147-09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提炼和总结。2013年12月,中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并且提出要“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那么,如何运用实践活动,如何通过有效的传播方式和途径让大学生接受、认同“三個倡导”价值观,并且将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
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广东省30所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进行深入调查、理论分析和对比研究,力求找寻对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方式,实现从“灌输”式的显性传播到“渗透”式的隐性传播的转变,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中传播的特色化、多样化和生活化,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权,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认同度、自觉度和自信度。
一、研究的分析框架和样本
目前,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宏观理论和概念解读研究较多,但从传播实践角度研究的还不够深入。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水平、认识渠道(主动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话语权”如何,还缺乏深入的实证研究,特别是针对不同类别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还缺乏深入的比较研究。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将根据以下逻辑进行逐一的实证分析:第一,通过实证考察调研,对不同类别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现状、路径和影响力进行考察;第二,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中传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第三,提出对策和建议:从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群体、传播方式四个方面进行改革,并把隐性传播策略融入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并对实践路径进行系统化研究,建立“特色化、多样化和生活化”的隐性传播路径和载体。
本次研究选取了广东省30所高校的27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回收问卷2544份,样本有效率为94.22%。选取的研究样本统筹考虑了样本学校的层次、类别以及学生的家庭背景、政治面貌、年级专业背景等。其中,重点本科院校9所,学生人数占24.7%,普通本科院校9所,学生人数占30%,高职院校12所,学生人数占45.3%;城市家庭学生占35.5%,农村家庭学生占64.5%;男生人数占34%,女生人数占66%。大一学生占46.9%,大二学生占33%,大三学生占12.4%,大四学生占7.7%;中共党员占13.2%,团员占79.3%,群众占7.5%;学生干部占44.7%。调查的专业尽量兼顾各学科门类,其中人文社科类13.8%,经济管理类40.6%,教育类2.6% ,理工类18%,农学类2.9%,医学类6.9%,艺术类10.8%,体育类2.2%,其它2.2%。
二、研究结果分析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大学生中的影响力现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效果和影响力如何,需要通过受众的认知度来检验。高校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他们的影响力,直接关系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趋势。通过调研发现,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和理解度还不够高,并存在群体性差别。
(1)高校大学生的人生追求和社会期待调研显示,高校大学生排名前三位的人生追求是“家庭幸福”、“知识才能”、“品德”,分别占45.9%、22.2%、14.5%,而金钱占6.6%、社会贡献占3.6%,名誉地位占2.7%、权力占0.9%、其他占3.6%。而对于理想中的美好社会,高校大学生更加期待环境美丽、社会治安良好、人人友善,以及其他有关民生的问题。(见表1)。
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比较务实,对个人幸福、能力提升和周围生活关注较多,对金钱、权力、地位的直接追求较少。同时,愿意把“为社会贡献”作为人生价值取向也比较少。说明较多的大学生并没有把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相结合,缺乏奉献之心或者长远发展眼光,他们更关心个人短期的命运和生活。
(2)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认知在问到“是否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大学生表示非常了解的占3.9%, 比较了解的占25.6%,一般占 59.%7,不了解的占 10.1%,完全没听说过的占0.7%。在对三个类别高校进行比较后发现,重点本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度(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比例)为32%,普通本科为29%,高职高专为28.4%。
大学生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意义的,占97.9%(见表2)。有94.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见图1)。可以看出大学生在主流上是赞同国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是离不开核心价值观的指引的。但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认知度和理解度不高。
在用“三个倡导”来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上,大学生显示出不同的观点。总体上,他们认同“三个倡导”概括,表示“完全认同”和“比较认同”的占81.3%,表示“一般”和“不认同”的占18.7%,原因分别如下(见表3):
但是表示自己能完整说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内容的只有10.4%,可以说一部分的占35.8%,完全说不出和完全没听过的占53.8%(见图2)。可见,多数学生虽然赞同“三个倡导”概括,但是并不了解其内容和内涵。
(3)不同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对比首先,从专业类别显示,农学类、人文社科类、教育类、经济管理类专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度(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比例)高于医学类、体育类、艺术类、理工类专业;各专业都有一半比例的学生表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一般”,差别不大。
其次,党员和学生干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程度要高于非党员和非学生干部。中共党员的了解度(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比例)为57.3%,团员为25.2%,群众为27.1%,;学生干部的了解度为37.8%,非学生干部为22.7%。大部分学生都表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一般”。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中传播的现状
(1)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中传播的途径和载体直接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大部分大学生“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是被动而非主动了解的。通过调查发现,占51%的大学生是通过上思政课、学习书本内容、专业课、学术讲座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而通过自己看报纸、杂志、手机媒体、门户网站、电视等途径主动学习和了解的占34%,通过学校广播、宣传栏、校园文化活动等途径知道的占10.1%,通过街道、路边、公交车等地方张贴的宣传和其他途径知道的占4.9%。
(2)高校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总体上,高校内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排名前六位的主要途径分别为思政课、党课和支部活动、主题班会和讲座、发相关书籍和读物、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校园宣传标语等宣传途径,总体比例占了89.2%。而校园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类宣传仅占10.6%(见表5)。经过对三类高校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對比发现,高职、普通本科、重点本科在传播途径上的排序与总体上的排序基本相同,依旧没什么变化。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类型的高校都是运用上课、讲座、发资料、悬挂标语等常规类型的传播途径和载体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比较枯燥和单一,传播手段缺乏多样性和吸引力。
(3)高校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由于高校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缺乏创新和吸引力,因此,仅有4.5%和28.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学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非常有” 或“比较有”影响力,占66.9%的大学生认为影响力“一般”或者“没有” 影响力。
据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力的传播方式排名前五位的分别为影视节目、传统文化、社会实践、生活点滴、校园文化活动,而老师课题讲解、制度规范、自己看书等方式的影响力最小(见图6)。对比前文高校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可以看出,只有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是目前高校采用比较多的传播途径,也是大学生认为有影响力的。但是,影视节目、网络故事、新闻舆论、节日庆典、生活点滴、榜样人物事迹等受大学生喜欢的传播方式,高校采用的较少。
3.高校大学生日常生活状态和思想行为分析
(1)大学生日常生活状态调查显示,大学生有52.6%的课余时间用来休闲娱乐,其中上网看电视节目占了19.5%,刷朋友圈占了11.9%;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占25.6%,参加学生活动的时间占9.2%(见图7)。
而大学生最喜欢参加的校园文化活动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娱乐类、社会实践类、文化艺术类,共占66%。大学生最喜欢看的书籍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文学类、生活休闲娱乐类、历史类,共占53.9%。大学生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综艺节目、影视剧、社会热点新闻,共占71.2%(见表6)。可以看出,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真正用于学习的时间很少,而休闲娱乐类的电视节目、校园活动、书籍占据了大学生大部分时间。有部分大学生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所事事地睡觉,对任何事情漠不关心,更谈不上关心国家大事。
(2)微信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当前,微信已经广泛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其中占62.1%的大学生认为微信对自己“非常有影响”和“比较有影响”,认为“没有影响”的仅占4.4%。大学生认为通过微信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从中也看到很多正能量故事,自己得到了激励和感悟。但是另一方面,微信上的一些虚假信息和言论,也容易影响大学生的自我判断,蛊惑人心,动摇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也认为微信方便了生活,使朋友之间的联系更快捷,但是又使现实中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变得淡漠。还有部分大学生从微信中找到了商业价值和生活自信,如从事“微商”。也有部分大学生表示微信浪费了时间,荒废了学业。具体情况如下(见表7)。
(3)西方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当今世界,各国在意识形态竞争角逐时都把目光投向青年,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优势和先进的信息科技及网络等传播技术手段,大肆推行其文化和价值观念。这些现实和潜在的文化强权因素正伴随着大量的文化商品的消费以及西方生活方式的输入,在深刻地影响着广大青年的学习、生活和身心成长,也在逐渐改变着他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1]调研显示,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他们最喜欢看的影视剧是英美剧,占了41.7%,喜欢过西方节日的占了7.5%,大部分学生还是喜欢过中国传统节日。表示“非常向往”和“比较向往”西方生活方式的大学生占48.1%,有39.8%的大学生认为西方价值观对自己的影响比较大,仅有4.5%的大学生认为西方价值观对自己没有影响。
4.调研结论小结
(1)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存在自我矛盾一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表示认同,原因是因为社会和自我发展需要核心价值观的指引;另一方面,大学生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三个倡导”内容的概括认知度不高,对具体凝练的词语不熟悉、理解不深。
(2)不同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度不同一方面,专业差别、政治面貌、政治素养差别,是否学生干部,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差别。另一方面,这种差别处于金字塔形式,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状态,大部分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度“一般”。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传播缺乏吸引力和影响力由于高校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缺乏创新和吸引力,与大学生的爱好、兴趣脱节,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的书本学习和老师讲解,目的也是为了应付考试,并没有真正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生活,引导大学生的自我价值追求。
(4)高校大学生日常生活娱乐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挑战和机遇上网看影视节目、上微信、刷朋友圈等成为了大学生主要的日常生活项目。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潜移默化地受到电视节目、网络信息等的影响。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需要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从娱乐化中找寻传播载体和途径。
(5)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并存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喜爱程度高于西方节日。特别是广东各地区的特色传统节日对大学生的家庭伦理观、价值观影响深刻;但是,另一方面,大学生仅仅通过对西方生活非常浅表的了解而羡慕西方的生活方式,追求所谓的“自由”、“平等”,而看不到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校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内容和方式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中的影响力较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度和认知度偏低。
1.传播理念陈旧:忽视主动认知和被动接受的区别
传播理念决定着传播的方法和效果,理念陈旧,传播的方法必然老套、效果必定大打折扣。传播的最好效果就是让受众主动认知,而不是被动接受。目前,高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时,领导者往往执行上级政策和要求,缺乏自主性和开创性。在传播理念上是自上而下的单向性传递,而不是上下联动的双向性互动。高校在传播理念上忽视大学生主动认知和被动接受的区别,带来的结果就是仅仅完成上级交代的宣传任务,传播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概念。但是,大学生对传播的价值观毫无兴趣,视自己为传播过程中的“局外人”,认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是国家、政府和学校的事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没有真正进入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改变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效果和影响力也是短暂的和浅表的。
2.传播内容虚化:忽视传播内容的话语转换
当前高校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还是理论化、文本化的学术话语、文件话语和权力话语,大学生学习的是价值观的原理、概念等虚化的理论知识,“三个倡导”的价值观内容和大学生语言、语境脱节,没有抓住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行为方式,致使大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不能内化为自己的价值理念。
3.传播受众笼统:忽视群体差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传播的主要受众是大学生,大学生根据专业、政治面貌、综合素养等可以分为不同群体,不同群体有不同的接受能力。但是,当前高校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没有进行群体区分,没有对不同群体采用不同的传播策略,往往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重点群体中的传播浅层化、在多数群体中的传播游离化。
4.传播方式传统:忽视载体的特色化和生活化
传播方式和传播载体是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效果的关键。传统的讲座、报告、标语、书籍等显性传播方式虽然可以直观、快速的让大学生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概念,但是却略显刻意、枯燥,缺乏特色,只会引起大学生刻板的、被动的记忆和陈见,不会让大学生深入了解和深刻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和实践意义,更不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生活存在和内心信仰。因此,重点改革和创新高校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和载体是当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四、对策与建议
针对高校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群体、传播方式四个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
1.创新传播理念
“传播者和接受者是双向互动的实践主体”[2],双方在平等、民主、对话、选择的基础上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共识。高校领导者和教师需要创新传播理念,变僵化的单向性传递为双向性互动,让大学生主动接受和愉悦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传播地位的平等性,真正做到以大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情感,满足学生需求;其次,传播方式的互动性,注重利用新型媒介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再次,传播机制的长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不是一时一地的简单概念说教,不是为了完成上级任务,而是要建立可持续性的长效传播机制,建立专门的传播组织,制定相应的传播制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传播提供保障。
2.转换传播内容
“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取决于信息的内容和意义是否能够被广大受众所接受,而信息内容和意义是否能够被广大受众所接受又取决于是否符合受众的接受心理和解读能力。”[3]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被大学生接受,就不应停留在“三个倡导”文本的十二个词语,需要通过现代的传媒技术,利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故事、声音、动画等传播载体,将这些词语转换为大学生的语言,融入大学生生活。
3.划分传播群体
由于专业、政治面貌、政治素养差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同学生群体的传播影响力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群体传播不同层次的价值观内容,运用不同的传播方式。首先,从专业划分,应该重点提升人文社科类专业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内涵的认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理工类专业应该重点宣传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践意义与生活意义;对艺术类专业应该用艺术手法来表现和刻画价值观,让他们从中得到领悟。其次,从学生政治素养划分,分为少数“精英学生群体”(党员、学生干部)与多数“普通学生群体”。对 “精英学生群体”可以采用显性传播方式,引导他们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力量,对“普通学生群体”应该重在隐性传播,用生活化的传播手段去感染他们。
4.引入隐性传播方式
对价值观的接受与认同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积累来完成,“有效的社会整合不再可能通过任何强制性的方式来实现,而只能通过多种形式的隐性方式的渗透来完成。”[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隐性传播较之显性的宣传、教育、灌输,更具有持续性效果。因此,引入“隐性传播”概念,探索出更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路径和载体,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影响力的关键之举。
(1)隐性传播的内涵隐性传播是指将传播“内层涵义”利用“表层器物”渗透到人们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中,不为受众焦点关注或明确感知的,能够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传播者的理念、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的一种方法。隐性传播的传播动机是潜在的、非直接的,受众是无意识的接受和被影响的;隐性传播的传播内容不是用传播载体生硬地表述出来的表面陈述和信息,而是要表达潜在的“内层涵义”;隐性传播的“表层器物”可以是以文字、图像、声音等显性载体转换成的、人们乐于接受的形式,如故事、电影、音乐等半隐性载体,也可以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不能直观察觉的活动、风俗习惯、文化元素、环境等完全隐性载体,以潜移默化的氛围熏陶,感染人们的心理、思想,改变人们的行为,从而达到传播“内层涵义”的目的。
(2)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传播的路徑和载体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必须实现从“口号”、“标语”、讲座等显性传播到隐性传播的转换,寻找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隐性传播路径。通过回归大学生日常生活,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文化资源、行为方式、生活元素等,发掘特色化、多样化、生活化的传播载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传播。
第一,以地域文化资源为载体,实现传播的特色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5]。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民众生活相关,就需要融入地域性的伦理道德文化中。高校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家乡的特色地域文化资源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传播的重要载体,是影响大学生伦理道德的思想启蒙。以岭南文化为例,作为一种特色地域文化,其宗族文化、传统民俗文化、近代历史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性传播提供了文化支撑、思想资源。从调查来看,广东大学生受家乡地域文化的影响颇深,例如:“年例”、“清明祭祖”、“飘色”、“醒狮”、“划龙舟”、“舞火龙”等民俗文化活动以及各地的革命历史资源,非常受大学生的重视和喜爱。因此,高校应该利用特色地域文化元素,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路径,让大学生自觉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从而达到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主动践行。
第二,以“微传播”为媒介,实现传播的多样化
随着手机的普及运用,“微传播”媒介成为了信息发布和传递的重要渠道。当前流行的“微传播”是以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广告等为主要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微传播”集合了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特点,其多样化、即时性、互动性、开放性特征“深刻改变着青年群体的思考方式和交流方式。”[6]高校大学生善于接受和运用新鲜事物,“微传播”媒介在大学生中非常流行,运用广泛。相较于传统的报纸、书籍、杂志等显性传播媒介,“微传播”媒介是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传播的重要路径。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所有高校虽然都建立了校园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但是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开发运用还不够,传播形式也较传统,学生的关注率和互动率也较低。因此,当前高校要研究如何运用好“微传播”媒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解”和“演绎”为“微内容”,通过一个故事、一张图片、一个视频、一个符号等多样化的“微”形式,让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参与价值观互动交流。另一方面,高校也要健全“微传播”媒介的监督和管理机制,推动校园网络道德建设,采取有效措施规避“微传播”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微传播”成为高校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健康阵地。
第三,利用大学生生活元素,实现传播的生活化
“生活化的问题即认同的真知见于实践的问题,生活化的实质是达到认同的真知的必然结果,也是验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能够赢得公民认同的标准。”[7]生活中的各种元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大学生生活在网络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环境中,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各种信息的冲击和多元化思潮的影响,泛娱乐化成为了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特征。根据前文调查显示,大学生有一半的课余时间用来休闲娱乐,其中上网看影视剧和综艺节目、刷微信朋友圈、参加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兴趣点。此外,西方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也影响着大学生。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广泛传播,首先必须利用大学生的生活兴趣,创造出吸引大学生关注的高雅文化作品,在文化作品中潜移默化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大学生从泛娱乐化的电视节目中抽离出来;其次是要树立“生活崇拜人物”。本次调查显示,在问到最崇拜的人物时,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企业家占15.7%,没有崇拜的人占15.1%,文体明星占14.8%。大学生的崇拜往往出于个人喜好和功利心,是非理性的和盲目的崇拜。因此,改变大学生的“崇拜观”需要从身边着手,从小处着眼,挖掘大学生身边的人物故事,树立“生活崇拜人物”,以事迹来感染和激励大学生,让大学生从“无崇拜人物”和“明星崇拜”中转变过来;再次是要从生活消费着手,学习西方价值观传播方式,改变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习惯。一方面向国外推广宣传中国的饮食、娱乐、服饰,提升中国消费内容和方式的知名度,另一方面,要搭建各类隐性传播和教育平台,对大学生的消费方式予以纠正,不盲目追求奢侈的物质生活,弘扬勤俭节约的中国优良传统。
综上,要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和长效性,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知道—了解—认知—践行—内化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国家、社会、高校、大学生共同的努力,用“传播”来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王晨艳,李奎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分析与培育着眼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4):30.
[2][3][4]李春会.传播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98,86,199.
[5]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N].人民日报,2014-05-05(1).
[6]于安龙,刘文佳.微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4(11):107.
[7]张宜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认同路径探析[J].道德与文明,2014(6):76.
[责任编辑:刘慧婷]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