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摘 要:核心素养是课程学习的核心内容,对学科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掌握核心素养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数学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课程,具有较强的思维逻辑性。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加强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文章对核心素养下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全面分析了核心素养下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的问题,并对核心素养下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的策略进行详细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11-0031-02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改进当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提高基础教育的教学成效,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话题。核心素养充分反映了课程的核心内容和核心能力,一经提出就在教育界引起巨大的反响。积极培养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课程的核心素养,成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共十个方面[1]。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思维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低年级数学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按照核心素养要求,积极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数学思维的运用技巧,这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核心素养下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学生经过小学低年级的数学知识的学习积累之后,到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学习时,会逐渐了解到数学思维的魅力。著名的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曾指出,小学生到四年级时(约10周岁左右),会逐渐由形象思维过渡到逻辑思维[2]。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对正确的分析、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这个学生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直接体现了学生学习数学后应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3]。因此,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加强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非常有必要。
1.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数学思维引导下,能进一步巩固提升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后续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能够更好地提升小学生探究意识
小学生对未知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兴趣,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对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能使学生领略到数学的巨大魅力,能够让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小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使小学生能够从兴趣出发,结合已有的数学知识,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索。
3.能够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全面提高小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的策略
1. 进一步明确数学思维培养在教学中的地位
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教师应在教学中围绕数学知识强化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小学数学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调整与优化,使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嵌入教学目标的每一个环节[4]。
例如,在小学数学五年级“因数与倍数”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方式落实数学思维的培养。在讲解完因数的概念后,可以让学生寻找某几个100以内的任意自然数的全部因数,提高学生的数感和数据分析能力。还可以通过具体案例,如在讲台前摆放24盆花做成矩形布景,让学生分析共有几种设计摆法。学生经思考后会发现不同的摆法其实是乘法算式,可以写成1×24=24、2×12=24、3×8=24和4×6=24共四种设计方案,从中也能看到因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强了学生对倍数和因数的理解,同时促进学生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的提升。
教师通过将数学思维培养引入数学教学中,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实际案例,具有鲜明的层次,有效提高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数学空间思维能力
当前,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生动的图像或视频等方式呈现给小学生,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内驱力,从而实现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5]。
例如,在讲解小学数学四年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小学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简短动画,多媒體播放获得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即“沿着平行四边形高的方向,在平行四边形的右边剪下一个直角三角形,将其向左平移,利用平移、拼接的方法获得了长方形,由于两者的面积相等,因此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利用“割补法”很容易使小学生清楚地明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与平行四边形底的乘积。基于以上方法,加深了小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认识,引导小学生举一反三,充分提高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和应用意识[6]。此外,在讲解“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时,可以通过类似的推导,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模型的思想,不断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空间思维能力。
3.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与低年级的数学知识相比,小学高年级的部分数学知识较为抽象,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如能利用形象化的图表有效表达这类抽象知识,对学生理解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实现对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讲解小学五年级“分数乘法”时,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简化问题。讲解“一个果园的面积是5/6平方千米,其中苹果树占其中的4/5,桃树占其中的1/5,那么苹果树和桃树各占多少平方千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一张纸平均折成6份,减掉1份,然后引导学生把剩余的纸平均折成5份,拿出其中的4份,由此可以得到5/6×4/5=5×4/6×5,拿出其中的一份就是5/6×1/5=5×1/6×5。
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乘法运算,即“分子乘以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乘以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折纸实践活动,实现了抽象知识的具体化和形象化,使学生能够以直观的方式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思维能力。
4.结合生活实际案例,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意识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把小学数学知识和小学生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自主探究,自觉地发现并掌握数学知识,进而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比如,对小学数学六年级“比例尺”知识进行讲解过程中,以地图的案例进行讲解:在某幅地图上北京到上海的距离为5.6厘米,已知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为1050千米,北京到广州的实际距离为2300千米,问在这幅地图上北京到广州的距离是多少厘米?先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分析计算,学生以比例尺的知识进行计算可知,地图上的距离是5.6×2300/1050=12.3厘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讲解“影子测距”的知识,使学生领略到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
选择与小学生日常生活贴近的案例,使学生领略到学习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价值,使学生认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的应用案例,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结语
当前,在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核心素养不仅最能反映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还最能体现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加强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对促进学生增强数学课程的学习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数学思维视野,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娟.立足教材,明确指向——试议小学生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9(23):15-16.
[2]肖振汉.架起“知识抽象性”与“思维形象性”之间的桥梁——浅谈“提高数学课堂操作活动有效性”策略[J].珠江教育论坛,2017(4):71-72.
[3]杨徐昕,李喆喆,杨诗琪.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人文素养培养[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8(1):10-14.
[4]何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要素与内涵研究——基于美英等五国数学课程目标比较[J].数学教育学报,2019(5):84-91.
[5]汪永贞.聚焦核心素養,培养推理能力——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措施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18-19.
[6]郭小山.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图形与几何”为例[J].华夏教师,2018(35):43-44.
作者简介:钱松涛(1981—),男,安徽枞阳人,小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