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改革点滴思考
邵郁馨
摘要:目前技工教育的部分专业还存在着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即使是需要技能鉴定,参加考工的课程,也是先学后练,极大地浪费了教育教学资源,且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由“主讲”变为“主导”,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展示,同时教师做好引导和指导,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水平。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实习训练;主体;主导
技工院校的学生都是中考或高考失利的学生,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基础、课堂领悟能力、对新知识的消化吸收能力普遍比较薄弱。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抱着破罐子破摔的观念就读技校。因此要想教好技校生,除了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外,教师更要加强教学研究,采用更好、更科学、更有实效的方法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
技工教育姓“技”,本质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教学重点是突出技能训练。传统的技工教育是先学后练,即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集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第二阶段再是考工集训。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在学专业理论知识时积极性不高,对专业知识显得不感兴趣。这样由于没有感观认识,学生得不到动手训练,学习效率往往较低,造成一部分学生不想学甚至厌学。再到考工集训时,教学中安排了大量的动手操作,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提高,但由于前面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忘记很多,对实际操作产生一定影响,使得学习效率事倍功半,极大地浪费了教育教学资源,教学成效不高。
当今,技工教育提出了“一体化”教学理念,部分学校开设的一体化专业或课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那么我们计算机教学能否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将“讲”和“练”两方面有效有机结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呢?
笔者近期对计算机技能训练进行了一体化改革的一点思考,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使计算机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够连贯统一,有效节约了教育教学资源,切实提高技校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操作水平。
1 体化教学的含义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涵义,即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将专业理论课与专业与实训课进行组合式的教学。这是一种打破传统教学体系,将整个课程中的理论,实验及实训等教学内容整合到一起,进行一体化的设置和编排;再将讲授、实验操作等教学形式进行一体化的设置和辅导;整个多媒体教室,机房实验室与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也同样进行一体化配置;一切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教育核心,将专业课程知识,职业能力培养,技术素质教育融于一体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着重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理论和技能水平得到全面提高。授课过程要具备安全性、科学性、严谨性、知识性、趣味性、可操作性,有利于自学或自我操作、自我测试、作业展示等。
2 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意义
随着全球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已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使得各行各业依赖于计算机、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操作成为了21世纪人类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我校的计算机教学是作为各专业的必修课而设立的,计算机专业(五年制高级工)的学生要考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高级工,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要达到计算机初级工的标准。因此,计算机教学是我校高度重视的长线专业。
2.1 理论意义
将本课程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训练项目进行一体化教学,通过设计科学的教学环节: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具体实施、考核评价、总结反馈五个步骤,让学生了解“做什么”、“怎么做”、通过“小组合作”、“成果展示”等形式激发和挖掘学生自身潜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要重点突出技能训练,边练边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
2.2 实践意义
2.2.1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计算机技能训练教学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为师生互动、团队合作模式,要突出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动手,遇到问题共同探索,理论与训练同时进行,教授学生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2.2.2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不仅在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教师既要了解本专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又要具有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开展有效教学及教研能力。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高了,教师的压力、工作量大了,但同时也锻炼、培养了教师,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促使教师努力钻研业务,苦练操作技能,提高教学水平。
2.2.3 促进学校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发展
计算机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可以有效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融合,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练,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施一体化教学,可明显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最终得到的是市场的认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办学效益。
3 计算机技能鉴定一体化教学授课过程
3.1 授课环节构成要素
以计算机操作员高级工技能鉴定考核中的“3.3.1样式应用”为例进行一体化授课教学。
授课地点为计算机房;授课过程具体包括课前准备、明确任务、制订计划、组织实施、小组讨论、提高技能、考核评价和成果展示、教学总结。
(1)课前准备:教师检查机房安全设施设备、准备好所需文档文件。
(2)学习目标;教师明确本小节学习的目标,即了解样式与模板的概念;能够创建和编辑样式。
(3)制定计划:学生自学教材,根据学习目标,自行制订本小节内容的学习计划,计划中要明确我要“做什么”,我要“怎么做”。
(4)组织实施:学生按自己所订计划进行实践操作。
(5)小组讨论(并发言):小组成员间讨论学习成果,不懂的问题互相帮助。
(6)提高技能:完成教师所布置的技能操作作业,在作业过程中进一步掌握操作要领。
(7)考核评价:提交作业,教师进行考核,同时根据作业质量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如好、中、差的作业进行讲评,对好的作业进行成果展示。
(8)总结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
3.2 授课过程注意事项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要有效完成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1)“制定计划”环节要指导学生制定计划;(2)“组织实施”环节要观察学生,适当提醒;(3)“小组讨论”环节要了解各小组的进展情况,各小组要报告本小组讨论的内容,问题有否解决,若解决了,必要时进行演示演讲;若未解决可以请其他小组帮助;若全班都不懂,则由教师讲解、演示;(4)在“提高技能”环节,教师要有效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作业;(5)在“考核评价”环节,教师要点评作业,重点难点问题是否掌握。
一体化教学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学生的互动能力、团队意识的培养,这种由被动接受知识转换为主动汲取知识,更大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确实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