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式”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特色

    于卓琳

    【摘要】“追问式”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即围绕教学总目标,设置一系列问题,将系列问题与课堂临时生成的问题进行整合,巧妙穿插,进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追问,以形成严密而有节奏的课堂教学流程。“追求式”课堂教学必须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学科知识系统性原则、情感驱动原则、诱思探究原则。

    【关键词】“追问式”教学艺术;教学方法;设计原则;问题形式

    追问,是在对问题深入探究的基础上追根究底地继续发问。就语文教学来说,追问就是围绕教学总目标,设置一系列问题,将系列问题与课堂临时生成的问题进行整合,巧妙穿插,进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追问,以形成严密而有节奏的课堂教学流程。

    在实施“追问式”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力求遵循如下原则设计教学:

    1.学生主体性原则。教学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追问是层次较高的思维对话。因此要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问题是针对学生的基本能力有层次地设置,新问题也是学生在思考中自然产生,也要在与学生思维碰撞中自然解决。

    2.学科知识系统性原则。追问的问题,可以有两类:一类是教师既定的问题,是由老师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设置的问题;另一类就是在既定问题中自然产生的新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学生的疑难,也自然是系统知识的部分,教师要有高超的应变能力与迅速的判断能力,将这新问题立刻不着痕迹地并入课堂流程中。

    3.情感驱动原则。追问,必须设置问题情境,而问题情境又必须由教师的情绪调动来点燃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老师的感染下形成和谐心理,形成对问题探究的欲望,并能在深入思考中产生新问题。

    4.诱思探究原则。追问其实就是启发,就是诱导学生探究,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问题。

    在具体追问式教学中,教师的问题是围绕中心目标而设置的,是主线,是启发引导,因此问题要有价值,小而精;学生的问题是在主线里产生的问题,教师的作用就是组织、引导、启发,将众多衍生的新问题准确判断,迅速纳入且与主线丝丝入扣,以推动主线问题环节深入进行,使课堂主线分明、张弛有度。

    问题设置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假设式提问,在《高考小说阅读导引》的课上我提出:“如果让你参加高考命题,你会从哪个角度命题?为什么?”反问式提问题,如:“以武松的出身与地位,又怎么会如林冲一样婆婆妈妈地激不起怒火?”这种提问是对问题的认可与强调,也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设问式提问,即教师自问自答,如:“既然是伟大的诗人,杜甫会只为自己的疾苦而悲苦吗?……自然不会。”一般性提问,既有问题的引入,如“你对小说的知识了解多少”,又有对问题的追问,如“你怎么忽然产生了这样的感觉”。

    有时候,“由现象到本质”的问题在教学上就比“由本质求现象”的问题有效得多。如问“在文学作品里,以动衬静的艺术手法是指……,你举几个例子看看”,就远不如问“上面几首诗,都有动也有静,那么读完全诗,给你的感觉最终是静还是动?明明是有动啊,怎么会还是静,你觉得合理吗?如果这也是艺术手法,你觉得该叫什么手法好?”效果更好。

    在追问中,我力求注重三个意识:1.问题意识。用问题贯穿课堂,问题间环环相扣,自然过渡,不露痕迹,使课堂充满思辨性、逻辑性。2.规律意识。我习惯于将知识上升成规律,然后用具体的例子做实证。3.归整意识。喜欢调动学生的原感知,整理学生的零散思维与知识,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