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银行”大改造
贾若楠
一、“先來一次试营业”
户外游戏角色扮演区中的“超市”是最热闹的地方,同样,“银行”也是最受欢迎的地方,它们互相牵制,息息相关。在广阔的场地上,孩子们畅所欲言,享受着自己的角色,体验大人的生活,他们善于交际,喜欢摆弄,游戏开展得有声有色。但我们渐渐发现,看似和谐的游戏中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孩子真的会购买物品吗?他们真的可以合理地使用钱币吗?他们为游戏制订了正确规则吗?到了户外,面对不同的环境,孩子们能欣然接受吗?大班孩子对“超市”与“银行”两个区域非常熟悉,他们都知道这两个地方是用来做什么的,也知道这两个区域缺一不可。但将走廊的游戏搬至户外,我们应该如何去创设属于户外的角色环境呢?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说着自己的想法,从家里带来许多需要的“物资”。看着琳琅满目的物品,我们信心满满,“超市”和“银行”一定是最丰富、最有趣的地方。带着物资,带着孩子,我们为第一次的“试营业”做着充足的准备。
我们用了两周的时间去收集物品。当我们将收集到的物资搬至户外,却意外地发现,在班级堆积如山的物品到了户外却显得空空荡荡!原来,广阔的户外使孩子的活动空间变大,游戏时间变长了,他们对材料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了。孩子们一开始只是摆再材料,对新投入的材料很感兴趣;开始游戏后,他们发现去银行取了钱却无处可花,因为超市早就被“洗劫一空”了。即便如此,银行最终也因为没有钱可以取而宣告“破产”。我们立刻进行讨论:如何将超市拯救回来?如何让银行的钞票变得取之不尽?在讨论过程中,大家列出了表格,如果按照表格中的物品一样一样地准备,银行和超市就可以顺利地重新开业了!
二、乱糟糟的“超市”和“银行”
第一次户外游戏让我有些措手不及:孩子们对偌大的场地非常感兴趣,对“商品”感兴趣,也对收银机感兴趣,但游戏都是杂乱无章的。“超市”的物品刚刚摆好,顾客就迫不及待地抢购,导致超市变得乱糟糟,货物被“洗劫一空”;营业员忙得满头大汗,手中抓着钞票无处安放,还得不停地应付客人;超市里挤满了买东西的顾客,他们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然后抱着满怀的东西去付钱。这时候,我们还能听到这样的对话:“这些多少钱?”“一共20块!”“20块就可以买到那么多的东西,真是太棒了!”于是,超市的货架很快就见底了,只剩下零零碎碎的小物件。然而,到了“下班”的时候,小顾客一股脑地把买来的东西归还回超市,玩具、水果、牙膏盒……这些曾经的宝贝就像一堆没人要的垃圾一样堆在了营业员身边。就这样,超市的物品被杂乱无章地回收进货架。下一次游戏开始时,货架里的东西永远理不清,老师一次一次帮忙收拾,东西却越变越少,越变越破。
那银行呢?孩子们一窝蜂地奔向银行,七嘴八舌地开始比谁的嗓门大:“我要取10块钱!”“我要取20块钱!”“我要取100块钱!”柜台的工作人员头也不抬地拿钱给顾客,忙得不亦乐乎。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来取钱的顾客络绎不绝,转眼间,银行的金库就见底了,但工作人员仍然很热情地拿钱给顾客,直到银行破产……这时候,工作人员只需要说“没钱了”就可结束游戏,银行便成为了“开始最热闹,结尾最清闲”的地方。当然,这期间可能会出现各种小报告:“老师,他自己拿钱走了!”“老师,我们没有钱了!”“老师……”面对这么多孩子,老师如果想解决每个孩子的问题是非常不现实的。老师看到问题,纠正问题,说得口干舌燥,但效果却微乎其微。
于是,我决定放手让孩子玩,不做过多干预。一次观察和游戏不可能改变什么,只有通过多次游戏才能发现问题的本质。孩子在游戏中并不会像老师一样去思考,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去发现问题、总结问题:
超市的问题
1.物品摆放不归类
2.价格随心所欲,顾客随意拿取
3.游戏结束后物品杂乱
银行的问题
1.取钱混乱
2.记录不规范
3.想取多少就取多少
4.工作人员忙碌或无事可做
5.资金严重短缺
三、让幼儿真正做游戏的主人
看着乱糟糟的游戏现场,我的心里十分着急。这时,我们需要静下心来,慢慢思考,将两种游戏看作两个单独的个体,一步步地改变游戏规划。
1.“超市”变更计划
是不是因为孩子们没有真正地去了解过超市,只是凭着印象去游戏,才导致超市乱糟糟的呢?于是,我决定带孩子们真正走进超市体验一番。体验前,我们必须先思考:超市里有什么?孩子们都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有薯片,有糖果,有水果,有营业员!”“营业员是怎么收钱的呢?”“他的手上有个扫描器,扫一下就出来价钱了。”看来,孩子们懂得还真不少。我们制作了一张调查表,让孩子自己思考,然后将答案画出来。
超市是什么样的呢?孩子们再次举起了小手:“有好多东西,顾客想买什么就买什么。”“那货架上呢?”“货架上的物品很多,很整齐。”“超市是怎么划分物品种类的呢?”这个步骤,需要将问题细致化,让孩子产生整理的意识。教师告诉孩子,超市里不仅有收银员,还有理货员,理货员的职责就是将物品分类摆放,让顾客轻而易举地找到物品;顾客在挑选的时候也要小心,不能翻乱物品。
去超市怎么买东西呢?孩子们都知道答案——找收银员。不过,这也是我们所忽视的一点:找收银员就可以买走所有东西了吗?不,我们还要学会看价格和询问。但是,孩子对金钱的概念不深,10元可以买多少东西?一件还是一堆?纸上谈兵可不行,我们决定给每个小组10元钱,各小组先在班里讨论好买什么,再去超市真正做一次小顾客,仔细观察营业员是如何收银的。
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孩子们看看价格标签,选择购买的物品,有时还得“忍痛割爱”。买完东西,回到教室,教师趁热打铁——让孩子将在超市看到的都画下来。我们发现,每个孩子的视角都不同;再仔细一看,孩子们画的其实都是超市的规则!我们将孩子的画剪下来贴在纸箱上,纸箱就变成了“规则纸箱”。幼儿在下次游戏时,看一看自己的画,就能想起超市究竟是什么模样的了。
參观完超市,我们又进行了一次户外游戏,令人惊讶的是:今天的超市井井有条!营业员将几个货架搬到草坪上,立刻就有孩子要来买东西,营业员说:“超市还没开门,我们还没有整理好呢!”过了一会儿,营业员耐心地将所有物品归类放好,开始大声吆喝:“开门啦!”很快就有顾客来买菜:“这个多少钱?”营业员说:“先让我放在秤上称一下-5元!”小顾客付完了钱,收银员说:“谢谢,欢迎下次光临!”在半个多小时的游戏中,超市里并没有出现人满为患的情景,孩子们有序地排队付款,收银员有条不紊地收账,理货员及时将货物整理好。顾客还会将买回的东西用“快递”寄回超市,这样,超市的物品也不会出现不够卖的情况。游戏结束时,营业员不再需要着急地将物品一样一样地搬回大货架,因为在游戏中,货物一直都被分类摆放。我问孩子们:“今天去超市感觉怎么样?”孩子们说:“今天的超市很整齐。”是的,只有在整齐的环境中才能开展有序的游戏。
2.“银行”的变更
在进行了几次无规则的“银行”游戏后,我决定先和孩子们坐下来好好聊一聊。首先,我问孩子们:“你们知道银行是什么地方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是取钱的地方。”“怎么取钱呢?”有的孩子说:“到柜台去找工作人员。”有的孩子说:“可以用自助取款机取钱。”由此看来,孩子们对取钱有了大致的概念。那么,银行除了取钱,还可以干什么?孩子们对这个问题十分陌生。鉴于此,我制作了一张调查表,让孩子们回家问一问爸爸妈妈。回到幼儿园后,孩子们交上来的调查表非常丰富,看来都是做足了功课,但银行业务繁多,怎样才能让孩子明白呢?于是,我决定带孩子们走进银行,然后让他们总结经历。
孩子们刚走进银行,明显能感觉到这是一个不可以大声喧哗的地方。在参观完自助取款机后,银行的工作人员又带着孩子们学习如何鉴别真假币、怎样数钞票。我相信,孩子们一定会把学到的知识带回幼儿园。
回到班级后,我们开始解决问题:银行的钱不够用怎么办?我们共同想出了“记账本”的方法—一工作人员负责记录学号和取出的金额,每个人在每次游戏中可以取3次钱,每一次取款金额不可以超过20元。这个方法可以限制大家的取款金额和次数,也方便银行做管理。接下来,我们需要解决第二个问题:总有小朋友“浑水摸鱼”地直接拿走钱,这可怎么办呢?孩子们立刻想到解决方法——拉一条警戒线!第三个问题是:没人来取钱的时候,工作人员可以干些什么呢?大家纷纷回答:“可以整理剩下的钱。”“可以制造钱。”“可以去超市、医院和邮局收钱。”看来,孩子们的想法比老师的还多,以前遇到的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了。
再一次游戏的时候,我们发现:银行不再是吵吵闹闹的地方,工作人员不再只是低头拿钱,而是仔仔细细地记着每一笔账单,还会利用取钞机验钞,再发放给顾客;顾客很清楚自己取了几次钱,不再需要工作人员提醒,能自觉遵守取钱规则。没有顾客的时候,工作人员会发挥想象力,制造属于自己班级的钱币。游戏结束后,工作人员还会对钱币进行统计,老师也很少会听到“打小报告”的声音了。
在角色游戏中,教师选择放手让孩子去做,而不是嘴上说。有的时候,我们为了能让孩子理解并遵守规则,总会说很多,孩子看似听进去了,但一来到广阔的户外场地,他们的心早就不知飞去哪里了。只有先让孩子带着疑问去操作,老师再发现其中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老师不用多费口舌,幼儿就已经将这些规则印在脑海中,进而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去遵守。这次游戏变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蕴含着孩子和老师的共同思考。户外游戏的成果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看到的,在往后的游戏中一定还会存在问题,但正因为如此,才能说明孩子是带着思考去游戏的。所以,我们先走好第一步,解决孩子游戏的规则问题,让孩子带着规则意识真正地体验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