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建设对策研究
仇娟++李庆华
摘要: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是面向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加强意识形态引领和育人工作的网络平台。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立足网络空间进行理论传播和思想引领,发挥了重要影响。随着网络文化思潮的变迁和教育对象的变化,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存在吸引力不足、引导力削弱、影响力弱化等问题,需要我们结合网络传播规律和理论学习规律进行研究。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应遵循网络传播规律,关注大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结合现实生活实际,提升引导力、传播力、吸引力、创新力,增强理论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理论网站;网络:意识形态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2.027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2-0128-05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1]。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文化机构,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方面负有时代使命,特别是在网络影响日益深入的形势下,应“把网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2],将网络作为理论宣传必须运用且重点运用的工作载体,向大学生这一“数字原住民”群体进行有效理论宣传。
随着我们对理论宣传的认识更加精准化和网络媒介形式的多元化,理论学习网站推出了多元化宣传教育渠道,提供差异化的理论学习产品。因此广义上的理论学习网站不仅包括原有的网站本身,还包括由此而衍生出来的各种媒介形式,因为这些衍生形式从产生根源来说源自网站,从人员、制度、机构来说采用原班人马和工作制度,从信息来源方面依赖主体网站,因此本文所探讨的理论学习网站采取的是广义的概念。
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是高校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导下舉办的,通过网络传播途径面向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具有主体性、互动性、时效性的教育网站。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理论素养,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通过理论学习引领大学生思想成长,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端正大学生价值观念,解决大学生的思想疑惑,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思想指引、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持。
一、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建设的意义
高校面向大学生进行理论宣传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人才培养导向的现实需要,也对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发挥重要的影响。面对网络的影响日益扩大和教育对象的变化,拓展理论宣传网络阵地,更新理论宣传的理念和手段,也是当前提升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1.理论学习是促进大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的途径
加强大学生的理论宣传教育,就是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生力军。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给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理论学习资源,传播核心价值观念,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坚定他们的政治立场,调整他们的思想行为,让他们在形形色色的思潮、学派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分辨是非善恶,把握正确方向,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具有明确的方向、长远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笃实的品质,用理论学习所得指导日常实践,获得能力素质的提升,进一步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念,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也使理论教育形势更为紧迫。从国际角度看,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家、民族间交往日益频繁,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导致文化全球化的形成。从国内角度来看,社会经济形式的多样、利益结构的调整促使社会思潮多元化,给一元价值引领带来很大困难。特别是网络的日益普及,使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更为便捷,西方国家意识形态输出的手段更加隐蔽多元,已经对我国大学生的价值判断、政治理念产生消极影响。
2.理论学习是高校育人工作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通过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进行宣传教育,有利于占领高校网络宣传思想理论阵地,发挥先进理论在网络空间和校园文化环境中的影响力、引导力。在当前的网络思想空间中,呈现一元价值主导与多元价值并存的局面,网络空间中包含了各种不同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深刻复杂,迫切需要进一步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空间的主导地位,通过一元去引领多样,实现有序发展。所以,我们举办以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专门网站,有利于在网络空间把握理论宣传的主动权。
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不断开发更多符合时代精神、受众需要的网络文化产品,形象表达和生动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文化引领广大大学生的人生追求、思想境界和生活情趣,对于抵制消极文化传播,维护大学文化的纯洁性,具有积极意义。
3.拓展网络途径是增强宣传效果的必然选择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首要来源,网络宣传途径符合大学生接受特点,因此,理论宣传教育必须深入网络空间,这有利于提升理论宣传实际效果。发挥网络传播互动性强、形象生动、平等交流的特点,能够增强理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多样的学习方式、个别与整体相结合的学习指导、充分的交流与互动,使理论学习更具吸引力和时代感,并为大学生提供有效指导,增强学习效果,通过网上网下互动交流,为大学生践行理论知识提供平台。在理论与实践的交融过程中,让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不仅传播先进理论,还发挥理论的指导价值和优势,充分融入学生发展指导和事务管理各项工作中,为大学生提供思想指导、现实辨析、成长引路、解疑释惑等帮助。
二、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建设的主要内容
1.网站主题内容建设
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的内容紧密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目标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文献导读、研究文章、观点摘编等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加强学习党中央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使大学生了解国家政策方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时事政治热点和社会舆论焦点问题,解决大学生的思想疑惑,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强大力量;通过专家讲座、连线问答等形式传播理论研究的权威声音和前沿观点。根据网站主题侧重不同,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可以分为理论教育专题网站、学习培训网站、先进人物网站等几种类型,理论教育专题网站注重理论挖掘的深度,学习培训网站注重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先进人物网站注重发挥典型模范人物的引领作用。
2.网站工作队伍建设
网站工作队伍主要由干部、专家、网络评论员、学生干事、技术人员组成,干部负责总体协调,专家负责对理论对准确性、前沿性把关,网络评论员进行网络舆论引导,学生干事按照老师指示结合学生需求进行编辑发布工作,技术人员对页面功能和美观负责。人员构成体现出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定位的多元性,即兼具政治导向性和教育引导性,既要完成意识形态任务,又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像一般理论网站确保内容的方向正确、内容精炼外,还要充分关注大学生的成长性,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手段,提升大学生的接受效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帮助。
建设强有力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培养理论宣传网络大V,是网站人员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自媒体是青年喜爱的媒介形式,具有强大网络传播力,而且自媒体在信息质量方面存在一定短板,一些消极信息消解主流价值观念。因此,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必须积极应对自媒体发展趋势,培养出自己的网络大V,把握宣传主动权,抢占网络舆论制高点,传播正能量,讲述中国好故事。
3.网站运用技术建设
网站技术架构不仅关系到安全性和稳定性,还影响到网站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多依托学校的服务器,运用JSP、ASP、HTML等网站开发语言制作,通常委托专门公司进行网站搭建,由学生技术团队负责日常维护。网站技术与用户体验也具有密切关系。网站的美工效果和用户功能影响内容传播效果,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多采用端庄、大气的页面风格,在用户功能上也注重大学生的使用喜好。由于网站技术不断发展,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应适应技术发展趋势,不断进行技术更新,为网站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例如面对当前移动终端和电脑终端互联互通的发展趋势,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应开发客户端,便于大学生浏览。
三、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建设的原则
1.平等性原则
网络传播具有鲜明的“去中心化”特点,主要应从技术层面、主体层面和思维层面去理解。一是网络技术自身具有兼容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将各个终端平等地连接起来,并未因时间早晚、地域远近等因素而具有差异性,这种技术特点传递出平等性的破除中心的文化信息,在网络空间教师的权威感大为弱化。二是随着“把关人”角色的淡化,人人都成为网络发声的主体,参与舆论信息的构建,高校和教师对信息资源和传播途径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学生具有多种信息来源选择,并能自由表达观点。三是去中心化思维渗透到人们头脑中。在网络空间中,人们对权威尊崇远逊于现实生活,甚至持有很强的怀疑态度,相对于信息发布机构的权威性而言,人们更看重信息的合理性和说服力。因此,在网络空间里,高校和教师的权威影响十分有限,学生具有丰富的信息来源可供选择,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与网络中诸多信息来源一样,平等地接受学生的选择,必须通过增强自身吸引力,引导学生关注理论内容,并且要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说教的语言和高高在上的姿态会导致受众流失。
2.互动性原则
交互性指通过网络途径实时进行信息往来传递,包括人际交互和人机交互两种方式,借助网络的便捷性,交互活动可以突破时空障碍,人们可以根据话题和兴趣结成虚拟群体。交互双方同时是信息的接收者和发布者,所以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必须与学生开展双向互动,避免自说自话的单向灌输,才能使学生乐于关注和参与,并受到理论内容的影响。双向互动打破了现实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不对等的关系,在教育活动中,双方同时具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双重身份,网站管理者要认真研究、充分重视大学生的思想观点,吸收其合理成分,不断调整理论传播策略。双向互动中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较为弱化,交互双方相互作用、彼此协调,呈现出一种“共舞”现象,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要善于在这种互动关系中合理把握定位,巧妙发挥影响。
3.适度娱乐原则
娱乐化是当前中国乃至世界网络传播中的显著倾向,一方面,娱乐化信息满足大众需求,具有较强传播力,为理论传播提供新的角度和有效助力。另一方面,过度娱乐也会消解严肃文化,混淆是非黑白,模糊社会责任,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应秉持适度娱乐原则,既借助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网络上风行的娱乐段子、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逸闻趣事,巧妙地渗透理论教育内容,但又不陷入低层次、碎片化的娱乐方式,运用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深刻的思维将娱乐推向更高的品位。
4.导向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的政治属性和教育属性均决定了其必须就有较强的思想导向性。高校党委领导下的网站必然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决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品质,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同革命性结合起来”[3]。科学性主要体现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事物本质,做到以理服人,作为工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科学性还体现在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上,将理论传播与科学精神弘扬结合起来,注重科学精神的渗透。在理论宣传教育中,政治导向相对于科学论述具有“逻辑先在性”,二者的关系应在本质与现象的统一中进行把握。反之,如果将政治性与科学性对立起来,无论过于抬高哪一方的优先地位,都不利于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不利于学生辩证地理解政治导向的本质地位。
5.普遍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很强的普适性,是来源于对自然、社会、人的全面分析,因而对任何大学生都具有思想价值和指导作用。但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有很大的差异,体现在家庭背景、思想状况等各个方面,因此我们在开展理论引导时应尊重差异性,对不同目标群体进行调研和区分,适当加强个性化指导和服务。从教育对象来看,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或主要学生群体的共性问题和需求开展教育,还对少数群体的小众性问题进行疏解;从宣传形式来看,既通过理论解读、专家讲座、典型引领等方式发挥由“点”到“面”的影响,又以网络答疑、专题网络沙龙、专家连线等方式实现“点”对“点”对交流;从教育内容来看,既包括对经典文献、领导精神指示、前沿理论观点对阐释,也有对就业创业、考研读博、情感婚恋等学生关切的具体问题的研讨;从大学生需求层次来说,不仅满足大学生的整体需求,还兼顾高年级与低年级、男生与女生、学业水平高与低、家庭经济状况好与差等学生的多层次需求;从時间层面来说,不仅要开展日常性的宣传教育,还要针对政治敏感时期、重要节日、重要领导人诞辰等时间节点进行专题教育;从媒介载体来说,既立足网站主阵地,又拓展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多元载体,满足不同学生的信息接受喜好。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学会应用新媒介载体,使新媒介载体促进大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4]
6.现实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要内容,以大学生这一知识群体作为受众对象,借助大学先进文化和智力资源开展教育,因此具有一定的思想高度。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的思想性突出表现为用先进思想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构筑他们的精神世界。人的思想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关注和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理论学习的获得感,因此思想性和现实性是有机统一的。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应关注党情、国情以及反腐、医疗、住房等社会热点问题,关注高校中师德师风、学风教风、就业升学等大学生的“身边事”,使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问题,提高思想理论应用能力。
四、高校大学生理論学习网站建设的对策
鉴于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在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破解网站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网络空间的影响力、引导力,对大学生群体发挥有效的吸引力,将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打造成高品位、重内涵、树品牌的优质网站。
1.坚持正确的导向,增强网站引导力
网络上和生活中流传着多元化的社会思潮,急需进行辨别和澄清,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特别应引导学生站在政治高度看待诋毁政府、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等制造混乱的思想潮流,将其与批判社会现象,促进政府改进的民意表达区分开来,形成了正面引导的思想理论强势。
西方意识形体渗透则披着更加隐蔽的外衣,通过青年较为关注的时尚潮流、科技创新、电子产品、影视综艺节目、网络游戏以及社会公益活动等载体,利用大学生的崇拜心理中悄然夹带意识形态私货,消解大学生对中国道路和政府的信心。所以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代西方文明,既客观认识西方文明的价值和西方国家生活方式的优势,又不对西方国家盲目崇拜,特别要认清利益角逐是国家对外行为的根本目的,这对于抵御意识形态渗透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做好议题设置也是关键的一环。有效的议题设置能够引发大学生的关注和传播,让理论学习内容在大学生信息来源排序中占据重要位置,主动创造大学生的关注焦点,在教育引导中占据主动。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管理者应具备敏锐的网络动态感知力,能借助甚至创造网络热点话题,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巧妙融入其中,做到主动传播、无痕渗透。
2.遵循网络规律,提升理论传播力
传播力是影响力的基础,如果不能将理论信息传播到大学生群体中,影响力的发挥也就无从谈起。而在当前的自媒体时代,大学生面对的媒介信息空前丰富,在嘈杂的舆论场中有力地传播出科学理论的声音,是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的重要任务。一要准确合理的受众定位。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以大学生为受众对象,通过调查准确掌握学生接触媒体时的偏好和特点,了解其使用网络的动机和需求,及其对高校理论宣传的态度和认识。二要对所要传递的信息进行有效编码,以最合理的方式展示给大学生。例如在宣讲党的重要会议精神时,就可以把单一的文字介绍转化为逻辑清晰、可视性强的图示,把静态的图片换成动态、有声的视频,用生动活泼的卡通人物弱化官方媒体的过于严肃形象,以适应大学生的认知特点。
3.满足受众需求,增强网站吸引力
首先,引导与服务相结合,回应大学生关切。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要紧密联系大学生思想实际,直面现实热点和大学生思想关切。特别是针对当前大学生普遍关心的就业、学业、婚恋、人际关系等问题,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和实践本质,在众说纷纭的网络空间中为大学生送去理性成熟的声音,让他们在成长中获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从而凸显理论学习网站的优势和魅力。
其次,打造人性化亲民形象,增强交流互动。尽管网络空间内个体都在使用虚拟身份进行交流,但其内在的情感需求仍然存在,甚至有的个体将生活中无法满足的情感需求寄托于网络,所以网络媒介应给予受众一定的人情温度。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可发挥自身优势,打造既有情感温度又具睿智、成熟品质的虚拟形象。
此外,“网络的虚拟等特征使得传播主体的个性特征和社会因素被隐去,增加了开展针对性教育的难度”[5]。所以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还应拓展线下活动方式,通过读书会、参观、公益实践、社会调查等活动与线上宣传相呼应,形成网上网下紧密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完整传播流程。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还要密切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将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手机报等传播方式有效应用。
4.拓展工作思路,提升网站创新力
对于任何媒介形态来说,创新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增强网站创新力是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的必然选择。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要把握创新的本质,力戒将理论教育内容直接搬到网上的形式主义。一是进行观念更新。观念更新的重点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应为大学生创立开放的思考空间,而非进行思想观点的禁锢,注重提升大学生对不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辨别能力和批判精神。二是进行内容创新。可以结合校园文化特色和学校理论资源特点,对某一领域进行深度挖掘,形成内容方面的特色,例如注重心理疏导、生命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各个理论学习网站间还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优势资源共享,进而形成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的群体特色。三是进行方法创新。毛泽东用生动的比喻指出思想工作方法的重要性:“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6]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应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方法,例如使用鲜活生动的网络语言阐释理论问题,或用微电影、小视频、流行音乐等形式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就是运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依托高校理论资源,发挥好网络载体亲和力强、形式多样的特点,引导大学生自主思考、辩论理论问题,增强理论素养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鲁炜.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N].人民日报,2013-09-17(16).
[3]列宁.列宁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91.
[4]李庆华,聂颖.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个性化发展探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3):127.
[5]吕峰,王平.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原则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4):120.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6.
[责任编辑:刘慧婷]
摘要: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是面向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加强意识形态引领和育人工作的网络平台。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立足网络空间进行理论传播和思想引领,发挥了重要影响。随着网络文化思潮的变迁和教育对象的变化,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存在吸引力不足、引导力削弱、影响力弱化等问题,需要我们结合网络传播规律和理论学习规律进行研究。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应遵循网络传播规律,关注大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结合现实生活实际,提升引导力、传播力、吸引力、创新力,增强理论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理论网站;网络:意识形态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2.027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2-0128-05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1]。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文化机构,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方面负有时代使命,特别是在网络影响日益深入的形势下,应“把网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2],将网络作为理论宣传必须运用且重点运用的工作载体,向大学生这一“数字原住民”群体进行有效理论宣传。
随着我们对理论宣传的认识更加精准化和网络媒介形式的多元化,理论学习网站推出了多元化宣传教育渠道,提供差异化的理论学习产品。因此广义上的理论学习网站不仅包括原有的网站本身,还包括由此而衍生出来的各种媒介形式,因为这些衍生形式从产生根源来说源自网站,从人员、制度、机构来说采用原班人马和工作制度,从信息来源方面依赖主体网站,因此本文所探讨的理论学习网站采取的是广义的概念。
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是高校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导下舉办的,通过网络传播途径面向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具有主体性、互动性、时效性的教育网站。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理论素养,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通过理论学习引领大学生思想成长,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端正大学生价值观念,解决大学生的思想疑惑,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思想指引、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持。
一、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建设的意义
高校面向大学生进行理论宣传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人才培养导向的现实需要,也对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发挥重要的影响。面对网络的影响日益扩大和教育对象的变化,拓展理论宣传网络阵地,更新理论宣传的理念和手段,也是当前提升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1.理论学习是促进大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的途径
加强大学生的理论宣传教育,就是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生力军。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给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理论学习资源,传播核心价值观念,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坚定他们的政治立场,调整他们的思想行为,让他们在形形色色的思潮、学派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分辨是非善恶,把握正确方向,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具有明确的方向、长远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笃实的品质,用理论学习所得指导日常实践,获得能力素质的提升,进一步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念,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也使理论教育形势更为紧迫。从国际角度看,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家、民族间交往日益频繁,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导致文化全球化的形成。从国内角度来看,社会经济形式的多样、利益结构的调整促使社会思潮多元化,给一元价值引领带来很大困难。特别是网络的日益普及,使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更为便捷,西方国家意识形态输出的手段更加隐蔽多元,已经对我国大学生的价值判断、政治理念产生消极影响。
2.理论学习是高校育人工作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通过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进行宣传教育,有利于占领高校网络宣传思想理论阵地,发挥先进理论在网络空间和校园文化环境中的影响力、引导力。在当前的网络思想空间中,呈现一元价值主导与多元价值并存的局面,网络空间中包含了各种不同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深刻复杂,迫切需要进一步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空间的主导地位,通过一元去引领多样,实现有序发展。所以,我们举办以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专门网站,有利于在网络空间把握理论宣传的主动权。
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不断开发更多符合时代精神、受众需要的网络文化产品,形象表达和生动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文化引领广大大学生的人生追求、思想境界和生活情趣,对于抵制消极文化传播,维护大学文化的纯洁性,具有积极意义。
3.拓展网络途径是增强宣传效果的必然选择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首要来源,网络宣传途径符合大学生接受特点,因此,理论宣传教育必须深入网络空间,这有利于提升理论宣传实际效果。发挥网络传播互动性强、形象生动、平等交流的特点,能够增强理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多样的学习方式、个别与整体相结合的学习指导、充分的交流与互动,使理论学习更具吸引力和时代感,并为大学生提供有效指导,增强学习效果,通过网上网下互动交流,为大学生践行理论知识提供平台。在理论与实践的交融过程中,让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不仅传播先进理论,还发挥理论的指导价值和优势,充分融入学生发展指导和事务管理各项工作中,为大学生提供思想指导、现实辨析、成长引路、解疑释惑等帮助。
二、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建设的主要内容
1.网站主题内容建设
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的内容紧密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目标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文献导读、研究文章、观点摘编等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加强学习党中央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使大学生了解国家政策方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时事政治热点和社会舆论焦点问题,解决大学生的思想疑惑,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强大力量;通过专家讲座、连线问答等形式传播理论研究的权威声音和前沿观点。根据网站主题侧重不同,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可以分为理论教育专题网站、学习培训网站、先进人物网站等几种类型,理论教育专题网站注重理论挖掘的深度,学习培训网站注重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先进人物网站注重发挥典型模范人物的引领作用。
2.网站工作队伍建设
网站工作队伍主要由干部、专家、网络评论员、学生干事、技术人员组成,干部负责总体协调,专家负责对理论对准确性、前沿性把关,网络评论员进行网络舆论引导,学生干事按照老师指示结合学生需求进行编辑发布工作,技术人员对页面功能和美观负责。人员构成体现出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定位的多元性,即兼具政治导向性和教育引导性,既要完成意识形态任务,又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像一般理论网站确保内容的方向正确、内容精炼外,还要充分关注大学生的成长性,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手段,提升大学生的接受效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帮助。
建设强有力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培养理论宣传网络大V,是网站人员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自媒体是青年喜爱的媒介形式,具有强大网络传播力,而且自媒体在信息质量方面存在一定短板,一些消极信息消解主流价值观念。因此,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必须积极应对自媒体发展趋势,培养出自己的网络大V,把握宣传主动权,抢占网络舆论制高点,传播正能量,讲述中国好故事。
3.网站运用技术建设
网站技术架构不仅关系到安全性和稳定性,还影响到网站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多依托学校的服务器,运用JSP、ASP、HTML等网站开发语言制作,通常委托专门公司进行网站搭建,由学生技术团队负责日常维护。网站技术与用户体验也具有密切关系。网站的美工效果和用户功能影响内容传播效果,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多采用端庄、大气的页面风格,在用户功能上也注重大学生的使用喜好。由于网站技术不断发展,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应适应技术发展趋势,不断进行技术更新,为网站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例如面对当前移动终端和电脑终端互联互通的发展趋势,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应开发客户端,便于大学生浏览。
三、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建设的原则
1.平等性原则
网络传播具有鲜明的“去中心化”特点,主要应从技术层面、主体层面和思维层面去理解。一是网络技术自身具有兼容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将各个终端平等地连接起来,并未因时间早晚、地域远近等因素而具有差异性,这种技术特点传递出平等性的破除中心的文化信息,在网络空间教师的权威感大为弱化。二是随着“把关人”角色的淡化,人人都成为网络发声的主体,参与舆论信息的构建,高校和教师对信息资源和传播途径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学生具有多种信息来源选择,并能自由表达观点。三是去中心化思维渗透到人们头脑中。在网络空间中,人们对权威尊崇远逊于现实生活,甚至持有很强的怀疑态度,相对于信息发布机构的权威性而言,人们更看重信息的合理性和说服力。因此,在网络空间里,高校和教师的权威影响十分有限,学生具有丰富的信息来源可供选择,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与网络中诸多信息来源一样,平等地接受学生的选择,必须通过增强自身吸引力,引导学生关注理论内容,并且要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说教的语言和高高在上的姿态会导致受众流失。
2.互动性原则
交互性指通过网络途径实时进行信息往来传递,包括人际交互和人机交互两种方式,借助网络的便捷性,交互活动可以突破时空障碍,人们可以根据话题和兴趣结成虚拟群体。交互双方同时是信息的接收者和发布者,所以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必须与学生开展双向互动,避免自说自话的单向灌输,才能使学生乐于关注和参与,并受到理论内容的影响。双向互动打破了现实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不对等的关系,在教育活动中,双方同时具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双重身份,网站管理者要认真研究、充分重视大学生的思想观点,吸收其合理成分,不断调整理论传播策略。双向互动中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较为弱化,交互双方相互作用、彼此协调,呈现出一种“共舞”现象,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要善于在这种互动关系中合理把握定位,巧妙发挥影响。
3.适度娱乐原则
娱乐化是当前中国乃至世界网络传播中的显著倾向,一方面,娱乐化信息满足大众需求,具有较强传播力,为理论传播提供新的角度和有效助力。另一方面,过度娱乐也会消解严肃文化,混淆是非黑白,模糊社会责任,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应秉持适度娱乐原则,既借助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网络上风行的娱乐段子、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逸闻趣事,巧妙地渗透理论教育内容,但又不陷入低层次、碎片化的娱乐方式,运用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深刻的思维将娱乐推向更高的品位。
4.导向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的政治属性和教育属性均决定了其必须就有较强的思想导向性。高校党委领导下的网站必然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决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品质,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同革命性结合起来”[3]。科学性主要体现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事物本质,做到以理服人,作为工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科学性还体现在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上,将理论传播与科学精神弘扬结合起来,注重科学精神的渗透。在理论宣传教育中,政治导向相对于科学论述具有“逻辑先在性”,二者的关系应在本质与现象的统一中进行把握。反之,如果将政治性与科学性对立起来,无论过于抬高哪一方的优先地位,都不利于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不利于学生辩证地理解政治导向的本质地位。
5.普遍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很强的普适性,是来源于对自然、社会、人的全面分析,因而对任何大学生都具有思想价值和指导作用。但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有很大的差异,体现在家庭背景、思想状况等各个方面,因此我们在开展理论引导时应尊重差异性,对不同目标群体进行调研和区分,适当加强个性化指导和服务。从教育对象来看,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或主要学生群体的共性问题和需求开展教育,还对少数群体的小众性问题进行疏解;从宣传形式来看,既通过理论解读、专家讲座、典型引领等方式发挥由“点”到“面”的影响,又以网络答疑、专题网络沙龙、专家连线等方式实现“点”对“点”对交流;从教育内容来看,既包括对经典文献、领导精神指示、前沿理论观点对阐释,也有对就业创业、考研读博、情感婚恋等学生关切的具体问题的研讨;从大学生需求层次来说,不仅满足大学生的整体需求,还兼顾高年级与低年级、男生与女生、学业水平高与低、家庭经济状况好与差等学生的多层次需求;从時间层面来说,不仅要开展日常性的宣传教育,还要针对政治敏感时期、重要节日、重要领导人诞辰等时间节点进行专题教育;从媒介载体来说,既立足网站主阵地,又拓展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多元载体,满足不同学生的信息接受喜好。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学会应用新媒介载体,使新媒介载体促进大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4]
6.现实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要内容,以大学生这一知识群体作为受众对象,借助大学先进文化和智力资源开展教育,因此具有一定的思想高度。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的思想性突出表现为用先进思想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构筑他们的精神世界。人的思想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关注和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理论学习的获得感,因此思想性和现实性是有机统一的。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应关注党情、国情以及反腐、医疗、住房等社会热点问题,关注高校中师德师风、学风教风、就业升学等大学生的“身边事”,使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问题,提高思想理论应用能力。
四、高校大学生理論学习网站建设的对策
鉴于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在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破解网站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网络空间的影响力、引导力,对大学生群体发挥有效的吸引力,将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打造成高品位、重内涵、树品牌的优质网站。
1.坚持正确的导向,增强网站引导力
网络上和生活中流传着多元化的社会思潮,急需进行辨别和澄清,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特别应引导学生站在政治高度看待诋毁政府、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等制造混乱的思想潮流,将其与批判社会现象,促进政府改进的民意表达区分开来,形成了正面引导的思想理论强势。
西方意识形体渗透则披着更加隐蔽的外衣,通过青年较为关注的时尚潮流、科技创新、电子产品、影视综艺节目、网络游戏以及社会公益活动等载体,利用大学生的崇拜心理中悄然夹带意识形态私货,消解大学生对中国道路和政府的信心。所以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代西方文明,既客观认识西方文明的价值和西方国家生活方式的优势,又不对西方国家盲目崇拜,特别要认清利益角逐是国家对外行为的根本目的,这对于抵御意识形态渗透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做好议题设置也是关键的一环。有效的议题设置能够引发大学生的关注和传播,让理论学习内容在大学生信息来源排序中占据重要位置,主动创造大学生的关注焦点,在教育引导中占据主动。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管理者应具备敏锐的网络动态感知力,能借助甚至创造网络热点话题,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巧妙融入其中,做到主动传播、无痕渗透。
2.遵循网络规律,提升理论传播力
传播力是影响力的基础,如果不能将理论信息传播到大学生群体中,影响力的发挥也就无从谈起。而在当前的自媒体时代,大学生面对的媒介信息空前丰富,在嘈杂的舆论场中有力地传播出科学理论的声音,是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的重要任务。一要准确合理的受众定位。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以大学生为受众对象,通过调查准确掌握学生接触媒体时的偏好和特点,了解其使用网络的动机和需求,及其对高校理论宣传的态度和认识。二要对所要传递的信息进行有效编码,以最合理的方式展示给大学生。例如在宣讲党的重要会议精神时,就可以把单一的文字介绍转化为逻辑清晰、可视性强的图示,把静态的图片换成动态、有声的视频,用生动活泼的卡通人物弱化官方媒体的过于严肃形象,以适应大学生的认知特点。
3.满足受众需求,增强网站吸引力
首先,引导与服务相结合,回应大学生关切。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要紧密联系大学生思想实际,直面现实热点和大学生思想关切。特别是针对当前大学生普遍关心的就业、学业、婚恋、人际关系等问题,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和实践本质,在众说纷纭的网络空间中为大学生送去理性成熟的声音,让他们在成长中获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从而凸显理论学习网站的优势和魅力。
其次,打造人性化亲民形象,增强交流互动。尽管网络空间内个体都在使用虚拟身份进行交流,但其内在的情感需求仍然存在,甚至有的个体将生活中无法满足的情感需求寄托于网络,所以网络媒介应给予受众一定的人情温度。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可发挥自身优势,打造既有情感温度又具睿智、成熟品质的虚拟形象。
此外,“网络的虚拟等特征使得传播主体的个性特征和社会因素被隐去,增加了开展针对性教育的难度”[5]。所以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还应拓展线下活动方式,通过读书会、参观、公益实践、社会调查等活动与线上宣传相呼应,形成网上网下紧密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完整传播流程。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还要密切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将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手机报等传播方式有效应用。
4.拓展工作思路,提升网站创新力
对于任何媒介形态来说,创新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增强网站创新力是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的必然选择。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要把握创新的本质,力戒将理论教育内容直接搬到网上的形式主义。一是进行观念更新。观念更新的重点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应为大学生创立开放的思考空间,而非进行思想观点的禁锢,注重提升大学生对不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辨别能力和批判精神。二是进行内容创新。可以结合校园文化特色和学校理论资源特点,对某一领域进行深度挖掘,形成内容方面的特色,例如注重心理疏导、生命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各个理论学习网站间还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优势资源共享,进而形成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的群体特色。三是进行方法创新。毛泽东用生动的比喻指出思想工作方法的重要性:“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6]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应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方法,例如使用鲜活生动的网络语言阐释理论问题,或用微电影、小视频、流行音乐等形式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就是运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网站依托高校理论资源,发挥好网络载体亲和力强、形式多样的特点,引导大学生自主思考、辩论理论问题,增强理论素养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鲁炜.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N].人民日报,2013-09-17(16).
[3]列宁.列宁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91.
[4]李庆华,聂颖.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个性化发展探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3):127.
[5]吕峰,王平.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原则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4):120.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6.
[责任编辑:刘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