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改革趋势研究

    厍洁

    摘 要 通过发达国家美国关于教育的课程改革,结合我国新中国成立后课程标准的不断成长,以深入课标为前提,毫不动摇的进行课程改革的考试评价,并提出点见解。

    关键词 课程改革 课程标准 考试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趋势,新技术革命改变着世界基本力量的对比,面对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教育是世界格局改变的转折点,为此各国掀起了教育变革的狂潮,在建国后的三十多年中,各国的教育进程都重视课程标准在改革中的核心地位,发起了以标准为依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评价等。为了融入整体大局势的变化,提高教育水平和适应时代发展,全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随之而来,改革力度和实施广度可以说是巨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颁布指导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规定了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主要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是教学、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的主要理论依据,通过课标调节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进行评价与课标的检验,体现物理对人发展价值的,教育整体的统一。

    1美国课程改革历程

    课程变革始于美国。在国际竞争日益剧烈的局面下,教育质量日益降低,为此联邦教育部领导成立了“国家教育优异委员会”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Excel lence in Education) ,在1983年发表了《危机中的国家:教育改革势在必行》(The Nation at Risk)的教育问题报告, 报告揭示了美国当时的教育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在结论中宣称美国当前教育系统已不跟不上国家发展需要,一时举国皆惊。在这样的大環境下,美国自上而下地十分重视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Standards-Based Education),相关法律条文的出台代表了美国教育发展的具体方向和目标。美国先于乔治亚州、威斯康星州、费城、圣安东尼奥市、圣迭戈市与旧金山市等为试验点,进而覆盖全美。从1994年起联邦政府陆续推动各州开发和建立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学校绩效考核、教学、评价等,并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文件为之维权。

    课标中的科学内容划分为不同的主题,也有主结构与微结构之分,主结构就是课程结构,主结构是指学科中内容中自成体系或相对独立的知识群;微结构是教学的具体内容,指的是具体的知识点的排列。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更是呈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因此本文以通过课标的角度研究我国普通高中物理课程结构的改革沿革,明确其变化过程的得与失,以期为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2我国教育改革课程标准的发展

    我国最早的课程标准的雏形,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进行的近代教育改革所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随后辛亥革命的爆发,建立中华民国,1912年蔡元培任教育部的教育总长,对封建主义旧教育进行资产阶级性的改造,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发布《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具体规定了课程内容方面的改革法令。当然用“教学大纲”(也包含在内);后来被命为“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标准的简称,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某种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关于物理课程标准名称的变化与不同时期国家的背景和实际状况相适应,从中华人民中和国成立到至今,我国有18份课程标准。

    从这18份颁布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既有高中物理也有初中物理的有8份,只涵盖高中物理的有5份,只涉及初中物理的有5份,相应的各个版本的课程标准文本结构也在增加,向着素质教育方向靠近,课程标准就是素质教育在相应阶段的质量标准,是全面推进与具体落实素质教育成为现实。我国课标进化的历程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通过新旧版本对比,在2017年版中,科学素养凝练成具有物理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升了三维目标,整合了考试评价,更新了教学内容。物理评价作为物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现行的物理评价的现状来看,今天的考试是一场“数字游戏”。这种现状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再适应当前十八大、十九大上创新发展的目标,不能跟上国际竞争能力,当然也难以适应中学物理教学的新要求,对此提点意见。

    3深入课标,实施考试评价改革

    在现代物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的评价体系呈现出重知识轻能力,评价指标单一,唯有“考试论”;评价方式与方法过分强调评价的标准化,一切只要求量化,不求质的变化。

    3.1坚持考试为教改服务,为教学服务

    考试是教学发展的衍生物,为教学服务,不是指挥教学工作。真正的“指挥捧”应该是教学和考试的依据--课程标准,那种以考试指导教学,考什么就教什么,以考是颠倒考试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其结果必然导致“应试教育”。恰当定位考试,以“果”推“因”,有利于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的考试才是具有实践意义的。

    3.2采取措施,使考试逐步向评价过渡

    教育家们认为,考试面向全体学生的,在任何年龄、任何性别、任何民族、任何文化和社会背景等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而考试恰好将教育机会分离开,一部分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一部分学生则无法受到应有的教育。此外,学校教育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有适应社会的各项能力,能力是无法通过考试实现的,反之阻碍了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评价是教育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也是促进学生成长过程中采取的有效教育手段。评价是为了让学生在社会进步的大环境下,谋求不浮夸、不虚伪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07-27(002).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