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江干线航道建设管理的思考

    周俊

    摘 要:为保证工程质量,应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根据航道建设工程的特点,在工程建设中实施科学动态管理,才能打造优质的沿江综合运输体系主骨架和主通道,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 航道建设 工程质量 动态管理

    长江素有“黄金水道”的美誉,是我国唯一横贯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的水路运输主通道,具有天然的交通区位优势,是国家沿江运输大通道主骨架。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黄金水道建设持续投入。经过“十一五”期的建设,长江航道条件得到显著改善,通过能力明显提高,实现了从“制约瓶颈”到“初步适应”的跨越性发展。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国家发展战略。要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资源优势,国家和沿江省市政府势必高度重视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进一步增加对长江航道基础设施和整治工程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和投资力度,长江航道建设将进入一个大规模、高标准、全方位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在新的形势下,长江航道建设管理工作具有更加突出的重要性,建设管理工作者肩负着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服务的政治使命和对人民负责的历史责任。厘清长江航道建设管理理念,对于搞好长江航道建设工作,发挥黄金水道关键作用,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拓视野,树立长江航道建设的科学发展观

    长江航道的发展是以沿江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江水运发展对长江航道的需求为依据的。经过多年的建设,长江航运呈现出“江深水阔,百舸争流”的繁荣景象。2013年,长江干线货运量达19.2亿吨,连续9年排世界内河货运量第一。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黄金水道独特优势,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国家发展战略将黄金水道的重要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必须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增强发展航道事业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海纳百川、内外并举、勇创一流的开放思维,拿出进行大规模系统建设的工作思路,紧紧抓住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才能在合力建设长江黄金水道中当好先行,才能切实建成一条优质的沿江综合运输体系主骨架和主通道。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长江航道建设应统筹考虑沿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长江航道的通航潜力和长江生态的承受能力,科学合理地确定航道开发强度,积极开展长江黄金水道通过能力以及航道生态承受能力等重大专项研究,实现航道可持续发展。要牢固树立工程全周期寿命成本最低的理念,在建设期就要统筹考虑后期养护管理问题,切实提高整治建筑物的质量,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扰动、降低后期的维护成本和工作压力。要进一步树立“建管养并重”的理念,综合考虑通过整治建设达到目标和维护疏浚达到目标这两种手段,也就是通过航道整治建设来达到服务目标,通过维护疏浚来达到维护目标。适宜建设的则建设,适宜维护疏浚的就通过维护疏浚来解决,这样能够以最少的整治工程和最少的建设投资,达到最大提高通过能力的建设效果,也就实现了对经济建设服务最大化和对自然环境改变最小化的理想目标。

    尊重人才,推进航道工程建设的技术创新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人才是成就事业的决定因素,人才是创新的先决条件。

    近些年来,长江航道整治工程在整治方案、结构设计、实施步骤、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取得这些成绩得益于在实践中我们贯彻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理念。长江航道局加大了勘测和科研投入,配备了较先进的勘测设备,为快捷提供航道工程所需观测资料奠定了基础。通过交通运输部交通建设科研项目、科研双革项目以及其它渠道的科研攻关,与有关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广泛合作,将原型观测分析、物理模型试验、数模计算和现场试验相结合,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例如在长江中下游的航道整治工程中,在土工织物软体排护底、护滩、抛枕、鱼咀、透水框架、迎流顶冲丁坝、整治建筑物结构型式及施工工艺、航道专用船舶及设备等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创新成果。其中,在解决深水沉排工艺、水力充枕工艺、反滤层结构、工程衔接段处理、工程汛期观测及维护措施等技术难点时,聘请国内外专家、教授、工程管理方面的人才,通过咨询、审查、论证、鉴定会等多种形式为工程建设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咨询。实践证明,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充分发挥专家优势,可以收到十分明显的效果。在工程建设管理中,我们要提供技术创新的平台,尽可能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活力,营造创新的条件和氛围。通过加强绩效评估,建立考核制度,完善市场信用体系,建立起长江航道工程建设与人才绩效相一致的激励机制,激励参建各方走技术创新之路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完善制度,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长江干线航道工程项目大多任务艰巨而复杂、协作性强,要求各方面进行广泛、细致、严密的配合,要求施工过程中各阶段、各步骤的环环相扣。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和相关法律法规办事。经过五、六十年代的摸索和积累,我国在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方面逐渐建立起一整套的规章制度。七十年代后期引进并推广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八十年代后期借鉴国际工程建设管理经验,建立了监理制度,九十年代初期又引进了国际通行的ISO9000系列质量标准,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制度、方法和手段更臻于完善。由于建设单位承担着工程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职责,处在航道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中心枢纽位置,其管理能力、眼界视野和质量安全意识,决定着工程的建设质量与安全水平。完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与长江航道工程特点相符的、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对于提升工程内在品质与耐久性,提高工程质量与安全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长江航道工程建设项目的所有参建单位应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质量与安全保证措施,确保管理到位。在工程质量管理上,按照上级批复总体框架,将工程效果放在首要位置,坚持不断细化和完善工程实施方案,突出工程的安全和稳定,尽最大努力提高工程的耐久性,降低后期维护成本。要把质量作为一种理念和文化渗透到航道建设工程的各个方面,努力构筑上下参与、全员认可持续发展的质量文化氛围。将质量管理重点从管理结果向管理因素转移,加强过程管理,控制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各种因素,以预防为主,有效杜绝不合格工程,确保工程质量。通过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促进管理的规范化,以管理促发展,以管理促效益,全面实现长江干线航道工程质量第一的目标。

    审时度势,实施工程建设的动态管理

    与其他建筑工程相比较,长江航道工程有其鲜明的特点。特别是航道整治工程,一般范围广、工程量大,河段内洲滩、地形、水文、泥沙条件复杂,变化较为剧烈,需抓住有利时机实施整治,施工因而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水位低时有利于施工,但枯水施工期短,并且水下施工难度大,工程一般不是一个枯水期就能完成,须分期实施。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需以稳定河势为中心,以确保航道尺度为目标。控制性、关键性工程实施后,针对河床或水文情况变化以及可能发生未可预测的冲淤等情形,需要严密监测整体河势和整治建筑物施工及航槽疏浚过程中河床的局部变化,监测流场及河槽的冲淤变化。根据新的河床情况,在不改变总体设计标准、原则的条件下,可以利用数学、物理模型进行必要的验证和研究,科学、适时地对工程作出必要的设计变更,调整工程布置、结构设计及施工方案。另外,由于初步设计和施工图必须根据最新的实测资料进行设计,经批准后的设计需要得到水利部门和地方各有关部门的审批,程序多,时间紧,要求各阶段工作紧密衔接,设计、报批、实施速度要快,不然将错失整治时机,或因抢水位而影响施工质量。因此,应建立具有航道工程特点的动态管理模式,在保证工程质量和符合基建程序的前提下,适当简化和加快报批程序,减少不必要环节。对工程规模较大、施工期较长的整治工程,在控制总体规模和保证整治效果的前提下,要制定动态管理的相应规定,以不失整治时机,并有利于工程质量的提高。

    总之,“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国家发展战略是长江航道建设的重要机遇。长江航道建设管理者更应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科学作为。唯其如此,才能不负历史使命,打造出优质的沿江综合运输体系主骨架和主通道,为长江经济带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麟、殷黎、高妞等,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唐冠军访谈,中国新闻网,2014。

    [2] 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

    (作者单位:长江航道建设管理办公室)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浅谈高校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

    聂森摘要: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之中也逐渐引用了先进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很

  • 卫星天线过顶盲区时机分析

    晁宁+罗晓英+杨新龙<br />
    摘 要: 分析直角坐标框架结构平台和极坐标框架平台结构星载天线在各自盲区状态区域附近的发散问题。通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