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充电器的设计与实现

    韩一平+张明

    

    

    

    摘 要:随着越来越缺乏能源和空气污染的加剧,目前新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交通电动汽车,作为电动车的核心部件:电池和充电器,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动车的质量状况,由此可得,研究性能良好的智能充电器,会给经济和社会带来显著的和良好的效益。

    关键词:能源 污染 智能充电器

    智能充电原理

    图1 智能充电曲线

    至今电池充电方法中较为先进的是智能充电,它的原理是充电曲线动态变化,使它可充电中能被电池接受。du/dt 技术的引入,蓄电池可以根据充电的参数自动判断当它在充电过程中状态,如图1,使充电的电流的充电曲线一直处于在蓄电池可接受的动态变化,如果电池在充电状态下析出少量气体,电池就可以受到保护。

    充电过程分析

    本课题是在三阶段充电的基础上,加上了预充电判断电池初始状态并结合PWM软件控制法,可以在多个阶段的充电控制。具体的充电过程为:预充电、大电流充电、均衡充电和涓流充电。

    预充电:快速充电一开始就对长一段时间没有使用电池的或新电池充电使用,会对影响电池的使用时间,所以,预充电的过程是,首先对电池充电用小电流,待充电到某一充电状态。

    大电流充电:在这种模式下充电器是最大电池所承受的电流给电池进行充电,最大电流和电池容量有一定的关系,往往是和电池的数值容量有关系。

    均衡充电:当大电流充电阶段结束时,还需要把不超过补充充电率0.3 C补足,因为电池并不是完全充满,因为大电流充电之后,会增加自身电压,所以需要补足此时的电压。

    涓流充电:根据电池的断电压判断应电池处于哪一阶段。当单片机的检测到电压比较低的时,就进入大电流快速充电,相对应的控制输出按输出相对的占空比脉冲波,在相对短的时间对电池,填充有相对大的量,而不会损坏电池。当电池的电压上升到预定值时,这时候就达到涓流充电标准,在这个情况下,用对以较小的电流对电池充电。

    硬件设计与实现

    1、总体设计要求和方案

    基本功能:①通过AD0809芯片转换输出,之后通过软件编程PWM控制MOS管输出迫性,实现一个PWM占空比控制的开关电源。②通过检测电路采集到的电池两端的电压,经过AD转换,送给单片机,并通过单片机的处理根据采集到的充电信息控制不同充电阶段。③可以通过按键实时显示检测电池的充电时间、电流、电压和充电电量。

    系统的方框图如图2:

    图2 系统原理方框图

    2、单片机部分

    单片机选用可编程Flash存储器大小是8K,微控制器是高性能CMOS8位由STC公司生产的一种低功耗的STC89C52芯片。在一个单芯片内有一个系统可编程闪存,该单片机灵活度极高,可以为许多嵌入式产品的应用提供解决的途径。

    STC89C52RC单片机里面具有8k字节Flash,512字节RAM, 32 位I/O 接口,MAX810复位电路,,3个16 位/计数器,内置4KB EEPROM,一个7向量4级中断结构,全双工,4个外部中断。最高运作频率35MHz,6T/12T可选。

    3、主充电源电路设计

    12V电源稳压接头作为直流电源在左边接入电路,电感L、电容器C3、二极管D和场效应管(MOSFET)构成BUCK电路。在工作过程中,在工作过程中,当高电平脉冲的PWM控制信号出现,则场效应管的传导,电感L电流增加,电容C3充电,降压转换器的能量连续存起来,电池充电在电感L2通过时,反向偏压二极管截止了续流。持续时间之后的高电平脉冲的PWM变为低信号,场效应管截止,电感L电流在下降,二极管导通是电动势的原因,存储电荷的L和C3给电池充电。在PWM信号的持续时间,PWM信号和一个高电平脉冲的低电平到达再次使MOSFET的导通。上述过程重复发生。电感LZ的作用是平滑充电电流。

    4、MOS管驱动放大电路

    驱动电路功能是控制发送到电压信号的PWM波电路可以直接驱动 MOSFET(场场效应管)。本课题直接采用一个三极管放大电路。

    单片机输出的PMW信号经过三极管的放大电路,输出比较大的反相脉冲信号。场效应管的栅极上管源极接地,漏极接地经过AC-DC变换而来的直流稳压电压。这样MOS管也工作在脉冲开关状态。控制充电电压的方式中,是通过单片机PWM输出的占空比变化,控制MOS管的导通时间控制间接的。

    5、A/D转换电路

    5.1 ADC0809的结构

    ADC0809是能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一种8路模拟输入8位数字输出的A/D转换器件。其内部为树形开关和多个比较器。其将256等分参考电压U,然后通过比较器得出数字信号。单5v供电,输出电压为0~5v范围的TTL标准电压,与微处理器的兼容性好,输出为三态(高电平、低电平、高阻态)。

    5.2 ADC0809与系统的连接

    MCU的ALE经74LS375D触发器分频,送给时钟CLOCK。单片机中WR和REST结合TXD,ADC通过或非门控制的数据读取。转换结束标志位送给P3.2。结合软件控制便可实现对输入电压的转换结果并读取转换结果,之后针对数据进行处理。

    系统软件测试

    系统上电后,程序初始化,系统开始工作,判断电池端电压的大小,由端电压的大小决定进入涓流充电还是大电流充电。阈值电压的10.2V如果大于它检测到该电池的端时,系统的状态处于预充电,这时候对电池的充电要用比较小的电流;如果电池电压在已经超过检测系统,直接进入大电流充电状态,跳过判断预充电状态,同时系统继续检测电池端电压,当检测到电池端电压超过最大门限电压15V时,电池充电容量已经恢复到90%左右,此时大电流充电状态结束,系统转入均衡充电状态,以小的均衡充电电流给电池充电。在过充电状态下,减少电池与过度充电终端电压,当系统检测到下降到13.5V的蓄电池端电时,电池容量已经达到100%,表示充电过程结束,同时自动转入浮充电状态,以较小电流给电池维持充电,让电池容量一直保持在满值状态。系统软件的主控程序流程如图3:

    图 3 系统主程序方框图

    智能充电器的测试

    1、系统软件测试

    系统软件的调试在KEIL4 MDK编译器的界面上进行。边调试边修改,方便简单易于掌握。

    1.1 预充电

    充电各阶段的电压、PWM波形和电压波形如下,实际电压值U=9.82V.对应波形图如图4:

    图 4 预充电波形图

    1.2 大电流充电

    U=12.16,D=90%。对应波形如图5

    图5 大电流充电波形

    1.3 均衡充电

    U=15.14V .D=20%。对应波形图如图6:

    图 6 均衡充电波形图

    1.4 涓流充电

    U =14.22V,D=4%。如图7:

    图 7 涓流充电波形图

    2、充电过程电压波形

    实验电路是对一组12V/1.3Ah的密封铅蓄电池进行充电,充电器充电起始是在预充电状态,蓄电池电压攀升到接近10V左右,马上转换到大电流充电状态。峰值点的电压转换由高阻抗的电池是内部生成的。经过2小时后,电池充满到容量的90%,充电过程切换到过充电状态,当电池容量达到100%时,充电结束,充电过程进入浮充状态。从测试结果看,整个充电过程的发展都是按设定的四个充电状态进行,符合充电要求。

    参考文献:

    [1] 胡大友.快速充电基本模式与停充控制方式[J].电气时代,2010,(7):10-20.

    [2] 王瑞凤.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充电器设计[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09.

    [3] 宋庆阳.汽车铅蓄电池充电方法的分析与探究[J]:内燃机,2010,(3):2-6.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浅谈高校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

    聂森摘要: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之中也逐渐引用了先进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很

  • 卫星天线过顶盲区时机分析

    晁宁+罗晓英+杨新龙<br />
    摘 要: 分析直角坐标框架结构平台和极坐标框架平台结构星载天线在各自盲区状态区域附近的发散问题。通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