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能源与动力类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与举措

王迎慧+康灿
[摘 要]教师和学生是专业课程教学活动的两个主体,贯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为提高能源与动力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基于教学活动的两个主体,从专业认识和兴趣培养、因材施教和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现代与传统教学方法的传承与改革、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等多个层面作出思考与讨论。在具体落实各项举措时,通过强化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意识,明确主体行为内容和规范,管控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提升专业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教学;专业课程;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1-0135-03
21世纪以来,在校本科生人数不断攀升,对高校的教学师资、教育资源和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发展战略作出重大调整,迫使国内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提升自我创新水平,以应对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因此,用人单位更加注重本科生的专业培养质量。高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机构,只有契合国家、社会与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努力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才能提供更多专业素质高、创新意识强的毕业生,更好地服务社会,为行业认可。[1]然而,由于诸多因素,全国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以牺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为代价,导致本科生的专业水平下降,加之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不尽如人意,对高校的生存与发展不利。为此,笔者以多年从事的能源与动力类专业本科教学为例,思考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现存问题和解决措施,以期进一步提升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构筑高校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方面的优势,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专业认识与兴趣培养
(一)新生专业教育
由于各种原因,刚入学的本科新生对能源与动力类的专业认识模糊,甚至完全没有认识。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不少学生因为不了解专业或者对专业理解有误,导致排斥所学专业,学习兴趣不高,引发专业学习困难的实际问题。为此,新生入学时必须组织专职教师做专业宣讲,介绍能源与动力类专业涉及的领域,如电力、化工、石化、冶金、动力等等。应告知学生不同领域对专业的侧重、要求有所不同,在校学习期间,需要结合具体领域及其发展需要,储备和拓展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引导学生尽早认识所学专业和行业需求,培养专业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社会实践与专业认识相结合
在能源与动力类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应通过各种社会实践加强专业认识。比如,利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邀请企业专业工程师面向学生讲解产品设计制造的技术要求和工艺流程,让学生具体认识专业相关的工业产品和行业,明确专业知识的应用对象和具体要求。同时,专业课程教师参与其中,联系企业产品现场讲授相关的专业课程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程的理解和认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三)专业论坛讲座
目前,国内开设能源与动力类专业的本科高校多达251所,不同高校依托的行业背景不同,专业方向也各有所长。从拓展专业视野的角度,学校应针对高年级本科生举办多样化的专业讲座或论坛。一方面,邀请高校知名学者做专业方向的讲座,让学生了解专业方向的差别与差距;另一方面,聘请行业内资深的专业人士开展专业相关的论坛,学生通过与行业专家的近距离交流,开拓眼界,充分认识所学专业的内容以及不同的专业发展方向,通过专业的认知与认同,明确未来发展需要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拓展知识的基础性、方向性。
二、因材施教与专业创新能力培养
不同高校的能源与动力类专业不仅存在行业背景的差异,而且高校之间还存在现实差距。从现有情况看,开设此类专业的高校分为科研型、教学型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不同层次。不同层次的高校在实施本专业的教学实践中,要求自然不同。科研型院校的能源与动力类专业更注重专业基础理论的系统、全面学习,而教学型高校则面向工程应用,侧重工程技术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和运用。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鉴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同专业的学生也难免出现分层。如何针对不同层次的本科学生因材施教,一直是专业课程教学关注和探索的热点问题。专业课程教学实践表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分层次教学与激励机制
江苏大学的能源与动力类专业属于学校传统的特色专业,有很强的行业背景,如泵与泵站、车用发动机、锅炉与热交换器等专业方向的社会认可度很高。有条件地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不但可以加强专业优秀生的特色教育与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热情,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而且可以让专业扎实的学生真正进入企业锻炼、学习,通过企业实践环节了解企业产品研发、设计、制造的全过程,为今后胜任相关工作岗位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通常每所高校都会制定一些激励机制,如设立各类奖学金等,鼓励学生全身投入专业学习。从学术和应用的角度,可根据专业优秀生的自身定位,一部分面向工程应用,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师”;另一部分则注重专业理论学习,实行免试保送研究生的政策激励。就保送政策而言,一方面,每年按一定比例在本科高年级中选拔优秀学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另一面,推行不同高校能源与动力类专业之间的互通互免制度,加强高校之间同类学科之间的互融互补,避免自身学科的“近亲繁殖”,满足学生专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二)专业创新能力培养
高质量的专业课程教学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专业创新能力培养又可以促进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为此,聘选一部分有资质的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班级的学业指导教师,学业导师根据具体学生制订阶段学习任务,吸收部分专业学习优秀的学生进入相关的课题组参与课题研究。通过专业前沿课题的实质性工作,锻炼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利用学生自主组织的各种科协社团,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与各层次的专业创新大赛,开展专利申报等活动,挖掘学生专业潜能,强化专业素养,多渠道提升本科生的专业创新能力。
三、现代与传统教学方法的传承与改革
(一)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方法
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相关,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既要传承优良传统,又要与时俱进,改革陈旧、不适应的教学方法。
自全国高校扩招以来,在校生数量大幅上升,专业课程的教师数量不足,师生比例失调。为此,高校只能从新毕业的博士中招纳新人充当专业教师,这些新教师直接走上讲台讲授,对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的影响显而易见。首先,新教师前期主要从事科研工作,钻研与专业相关的某个难点或热点课题,对本科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并不清楚;其次,由于能源与动力类专业课程涉及具体的物理过程、系统或产品,要求专业教师通晓专业知识的工程应用。然而,新教师缺乏必要的工程实践,授课时难免照本宣科,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课堂教学除了专业知识要求,还需要良好的课堂组织与驾驭能力。因此,选聘责任心强、专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能手对新教师进行“传帮带”至关重要,特别是教学名师的示范,更是新教师学习、交流、成长的优选途径。为尽快熟悉专业课程相关的产品,高校可以灵活安排新教师赴专业相关的企业挂职锻炼,这样既可以了解企业用人对专业方面的实际要求,又可以将专业知识与企业产品相结合,更好地服务于专业课程教学。
组织丰富的课堂教学,通常借助多媒体课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片、动画、视频等要素更多地出现在专业教学中。这些要素直观性强、信息量丰富、易于理解接受,深受学生欢迎。因此,现代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多媒体课件的合理运用。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传统备课方式,还是多媒体课件,都应当明确授课重点,注重内容,联系实际,这样才能确保专业课程的课堂的授课效果。
(二)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填鸭式”是高校中常见的课堂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片面强调教师的作用,忽视听课学生的参与程度,其效果并不理想。实际上,课堂教学离不开教与学的互动,专业课程教学更是如此。一般专业课程是专业知识在某方面的具体应用,这就需要启发、调动学生思考专业知识应用的对象、条件和范围。为此,在课堂上可增加提问和分组讨论环节,提高听课学生参与度。这样既能调动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课前预备,课间思考,课后追问的良好学习习惯,又能强化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意识,增加其课堂存在感和归属感,扼制逃课、缺课和上课心不在焉的乱象。
此外,鉴于能源与动力类专业课程的特点,其专业知识的应用十分具体且对象明确。因此,可以采用专业教学与专业实习相结合的方式,或者让专业工程师走进教室,为学生开展部分专题授课;或者趁学生专业实习之际,让有资质的企业工程师讲授专业课程相关的内容,避免学生学习专业课程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忽视专业知识具体运用的怪象。
四、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一)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教师和学生是专业课程教学活动的两个主体,为保证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需要对主体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的监控和评价。[2]一方面,专业系、室建立资深教学专家库,相关督导人员定期走进课堂,随堂听课,提出建议,尤其加强对新任教师的评议和认定,对不能胜任专业教学的教师实施转岗。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座谈等途径对专业教师的教学活动打分评定,屡次评分偏低的专业教师需重新审视其专业教学能力。
(二)学生管理
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还应包括对学生的管理,尤其是专业学习困难学生的管理。首先,相关教师与专业学习困难的学生应多交流,多沟通,切实弄清其学习困难的真正原因。其次,发挥专业集体互帮互助功能,集中专业学习优秀的学生,建立人才智库,让优秀学生对困难学生实施一对一帮扶,促进他们共同进步,但对于个别专业学习确实困难的同学实行末位淘汰。
另外,为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在教学区应适度屏蔽网络信号,限制上网,杜绝课堂上出现“手机控”,不允许出现只顾埋头“刷屏”,无视上课内容的不良行为。
五、结语
教师和学生是专业课程教学活动的两个主体,贯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针对行为主体在专业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加强主体行为的过程管理,明确专业教师、学生在事前、事中、事后的行为内容和规范。只有通过强化主体意识,管控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不断总结和反思,才能促进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提升社会服务的品质,推动高校事业的不断进步。
[ 注 释 ]
[1] 高抒.高校院系管理与社会服务[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 姚利民,等.高校学生评教研究[M].长沙:湖南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钟 岚]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