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思考

    摘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就是要夯实党长期执政的思想基础、建立始终保持政治本色的长效机制,不断筑牢党员干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制度基础。建立这项重要制度是对党的历史上提出的“历史周期律”“赶考”等重大执政命题的深刻回答,是对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核心价值精神的神圣宣誓,是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进一步制度化升华和定型,是进一步鞭策党员干部在新时代迎接新挑战、答好时代答卷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十九届四中全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

    中图分类号:D261

    DOI:10.13784/j.cnki.22-1299/d.2020.01.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庄严申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面对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开拓前进的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已经成为鞭策全党的时代最强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就是要夯实党长期执政的思想基础、建立始终保持政治本色的长效机制,不断筑牢党员干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制度基础。建立这项重要制度是对党的历史上提出的“历史周期律”“赶考”等重大执政命题的深刻回答,是对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核心价值精神的神圣宣誓,是对党的性质宗旨的制度化升华和定型,是进一步鞭策党员干部在新时代迎接新挑战、答好时代答卷的制度保障。

    一、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现实意義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是更好发挥党的性质宗旨统领作用的制度保障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保持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不变,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就是要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和引领作用,推动全党遵守党章党规,恪守党的性质和宗旨,使党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1](P21)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奋斗,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从来没有改变过这一初心和使命,始终义无反顾地向着这个目标前进,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百年大党如何继续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远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实现长期执政,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党“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2]中国共产党是担负伟大使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越是走过很远的路、取得辉煌成就的时候,越需要提醒全党要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忘记初心和使命,党就会改变性质、改变颜色,就会失去根基、失去未来。

    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就是要求全党要始终牢记为谁执政、依靠谁执政,通过最大限度发挥制度效能优势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鲜明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质量”问题,并要求把党建设好、建设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是新时代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重要制度设计。把这项重要制度纳入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体系之中,就是要为维护党长期执政的根本价值立场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对此,党的各级组织要牢牢把握党的建设总目标,切实做到用制度规范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努力把党建设成为人民衷心拥护、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险考验的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推动党员锤炼党性实现长效化和机制化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性修养关乎党的建设成败,关乎党的执政兴衰,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刘少奇同志始终认为共产党员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刘少奇第一次明确回答了党员干部如何成为忠诚纯洁的模范共产党员等一系列党性修养问题。他强调共产党人务必“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要有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要有自觉遵守纪律的修养”“要有共产主义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修养”。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永远成为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社会实践中牢固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我们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心胸开阔、志存高远,始终心系党、心系人民、心系国家,自觉坚持党性原则。”[3]党性不可能随着党龄的增加而自然增强,也不可能随着职务升迁而自然增强,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和锻炼是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的终生必修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就是使党员干部锤炼党性、加强党性修养实现长效化和机制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推进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尤其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党性教育。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着眼于党的政治建设首要任务,着力推动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眼于党的思想建设薄弱环节,通过制度加强党员的党性教育培训和党性锻炼,使党性教育实现常态化、制度化、机制化,保证全党保持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意志力和强大的战斗力。

    ●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开辟了从严治党新路径

    中国共产党历来坚持反对腐败的鲜明政治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减存量、遏增量,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通过不断加强党内法规建设,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在党内扎紧了制度的笼子,形成了不敢腐不能腐的制度体系,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着力解决了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

    进入新时代,面对世情党情国情的深刻变化,作为一个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和长期执政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更需要全党加强自我革命、提高自身建设质量。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淡漠、党性意识弱化、宗旨意识淡化等问题造成了新时期腐败易发多发高发的严峻态势。全面从严治党,从根本上遏制腐败,需要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只有在全党夯实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基础才能厚植不想腐的制度根基。从源头治理腐败就必须彻底扭转党内政治生活不健康的状况,根除党内政治生态的“污染源”,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就是从党的建设主体角度构筑起共产党人不想腐的堤坝。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们党保持党的优良作风、维护党的良好形象、践行党的宗旨使命的根本所在。

    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哲学依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维度

    中国共产党是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醒全党: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从国际上看,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收官阶段。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全党更要牢记人民,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建立为坚持为人民执政、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提供有力保障。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始终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封建思想,人民群众没有得到真正的尊重。改变这一历史进程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中心位置,坚持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带领人民群众改变历史命运。毛泽东在1944年纪念普通战士张思德的追悼会上曾经提出:“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4](P1005)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制度的方式确立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不懈努力。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既是对我们党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再次宣誓,更是结合时代特点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党的根本奋斗目标,切实推动党员干部不断为群众解决与其切身相关的教育、医疗、公平等更高层次美好生活需要的问题。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更加紧扣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领导主体地位,更加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动力源泉和胜利之本。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就是要把党的宗旨、党的路线、党对人民群众的承诺通过制度贯穿到全体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实际工作中,把党的群众路线这个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真正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中,保证全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克服困难、化解风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坚持共产主义信仰的价值维度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进步、最合理、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标识着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光明前途。我们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能够发现,实现共产主义的初心和使命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其中提出:“如果说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一定要联合为阶级,如果说它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为实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P273)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早的初心和使命,是所有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过程,既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也是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进行伟大斗争的进程。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就是要让全党牢记我们的伟大使命,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必须始终牢记共产党人最崇高的价值追求,积极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在困难艰险中锤炼永不懈怠的革命精神。

    ●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维度

    实践决定认识。人的认识是随着历史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发展的。受到各种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共产党人对真理的认识、对初心的審视同样要在实践的淬火中得到检验。今天,我们不断回望初心使命,就是从党的历史实践中总结经验,理解把握经过实践检验的发展规律并得到正确认识,唯有如此才能始终坚持初心、不断发展真理以指导我们新的实践。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是历经实践检验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就是提醒全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一伟大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既来自党领导人民的伟大实践,又是为了推进这一伟大历史实践而提出的重大举措。

    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实践路径

    ●持之以恒加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是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要完成好这一永恒课题、终身课题,就要持之以恒地加强全党的理论武装工作。要不断完善党员干部自学、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干部教育培训、基层党组织集中学习、理论宣讲等各项学习宣传教育制度,切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坚持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全党、团结人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工作,切实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不断夯实党执政的思想基础,筑牢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不断健全查改问题的长效机制

    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就是要形成查改问题的长效机制。要牢牢把握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这四个着力点。这四个着力点构成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的工作体系机制,既把学习与做实统一起来,又把检查与整改贯通起来。其中,学习教育是基础,只有把思想观念这个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了,才能指导和促进其他三项措施;调查研究是手段,坚持问题导向,找准问题,查摆检查,聚焦差距,做到有的放矢;检视问题是关键,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只有检视问题,才能找准问题,防止大而化之、隔靴搔痒、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整改落实是目的,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最终都是为了整改落实解决问题。要把“改”字贯穿始终,防止虎头蛇尾、久拖不决,防止搞纸上整改、虚假整改,防止以简单问责基层干部代替整改责任落实,防止以整改为名层层填表报数,增加基层负担。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建立着眼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为党的思想建设提供了力量源泉;为全面加强从严治党,切实解决党内存在的思想问题开辟了实践路径;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的通知[N].人民日报,2019-07-07.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http://www.ccdi.gov.cn/special/wcqh/qhhg_3/201501/t20150111_49954.html,2014-01-15.

    [4]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作者简介

    刘甜甜,中共吉林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责任编辑 张忠义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