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维,小定位

    朱春兰

    

    

    有个教徒在祈祷时想抽烟,他问在场的神父:“祈祷的时候,可不可以抽烟?”神父回答:“这是对神不尊敬,不行。”另一个教徒也想抽烟,他问在场的神父:“吸烟的时候,可不可以祈祷?”神父回答:“这是时刻不忘祷告,可以。”同样是祷告时抽烟,第二个教徒请求中重点指向祷告,“抽烟”只是陪衬,本末错位,但目的一样,这就是逆向思维的妙处。好比“司马光砸缸”——抛却常规“救人出水”的惯性思维,想办法“放水离人”。

    逆向思维,打破了常规的思维定式,朝相反或向左的方向思考处理问题。逆向思维应用于作文选材,追求的是“人扬我抑,人憎我爱,人喜我忧,人愁我乐”的个性——“倒行逆施”的个性。

    逆向思维是一种宏观的思维形式,即便教师尽心解读,孩子们也未必有明晰的认知,更不用说继而恰当的应用了。因此,真正让它在作文中现形,需要缩小它的范围,假借一个人、一件物、一处景、一种情感……让孩子从相反相对的两个方向寻觅真实的体验,细细地品味,再择优而定题材。

    我指导的一次逆向思维写作,思维定位在“得与失”情感上。【拥有】

    思维一:日常体验告诉我们,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实物、机会、荣誉等,本该高兴吧。可是有些时候,得到之后,却带来了不少烦恼,比如一本绝版书,自己拿到之后,几个好朋友都像“先睹为快”,给谁呢?其间的纠结与矛盾,就是烦恼。由此构成的第一个思维方向就是:拥有了某样东西本该高兴,却成了烦恼。

    课堂在线:

    “有妈的孩子像个宝,你有妈妈,你像‘宝吗?”问题一抛出,教室就炸了锅。

    生1:我有妈,我更像根草。我爱吃肉,可我妈在餐桌上顿顿念经:“多吃青菜个子高,头发黑,精神好,看你那一身膘,还吃什么肉啊!”妈妈离开的一段日子里,我在奶奶家,那可是大饱口福了。

    师:哈哈,逆向去想,这爱是苛刻的。

    生2:我妈是“现场打脸”高手。周末,小伙伴到我家喊我踢球,我一声“愉快的嚎叫”还没出口,就会成功地被我妈看似漫不经心的软刀子扎得我如跑了气的足球:“作业写完了吗?检查了吗?能保证全对吗?就你那成绩,也敢满足于老师面向全体学生布置的那点作业?还有脸提去踢球?”

    师:这串问,是够凌厉的。话虽难听,里面都是爱啊!看来不少同学都很幸运地摊上位“虎妈”。还说家里的事儿,二胎放开后,我知道咱们班不少同学都有了可爱的弟弟或妹妹,这本是一件大喜事,逆向想一想。这份高档的“拥有”给你带来过烦恼吗?

    生3:我一直盼望有一个萌萌的弟弟,去年终于如愿了。他到来之后我才发现,他首先轻而易举地抢走了我的很多特权:以前全家人围着我转,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尽着我。现在可好,大人们的口风都改成了弟弟。妈妈以前给我买衣服、玩具,眼睛眨都不眨一下,现在凡事先想弟弟,简直忽视了我的存在。

    生4:“二宝”分去了我很多爱。我的零花钱打折,我忍了,谁让咱是老大呢!可让我抓狂的是,我还要抽出时间精力甚至拿出我的宝贝去逗这个小家伙玩乐!这份拥有,我是有苦说不出啊!

    师:老师也是如此。你拥有了很多家长和同学都羡慕的优秀教师,可是你又发现,你的老师不如别人的老师温柔,他总是能用那双锐利的眼睛看透一切,让你的小猫儿腻无处藏身,这种严厉,无情地砍去了你成长过程中许多的旁枝。这类材料,也是逆向思维所得。

    要是用逆向思维写事呢?比如,盼望已久的爸爸终于从外地回来了,没承想,你的苦日子也拉开了序幕——

    生5:我爸从新疆回来的第二天,我的生活就“变”了。他的“火眼金睛”始终绕着我打转转,横挑鼻子竖挑眼,我怀疑他回来的目的是不是针对我。

    生6:我爸爱打鼾,那声音跟打雷似的。第一天跟他睡,我就半夜逃回我的小房间,可是“隔墙有鼾”啊,我是一夜未眠。

    生7:我爸回来了,我不仅没感觉到多少父爱,反而倒贴了不少“爱”——伺候着他,费心费力。我在家里的地位也“飞流直下三千尺”啊!宝宝我心里苦。

    生8:我怀疑回来的是个假爸爸,他几乎每天都出去应酬,这个爸爸不是我的,是他那帮朋友同事的。

    师:几家欢乐几家愁啊!咱说点开心的,那次朱老师出差了,没了朱老师的约束,你该……

    生9:还没高兴多久呢,就发现代课老师好凶啊!布置的作业比朱老师多得多。

    生10:走了语文老师,英语老师和数学老师互争天下,他们都认为自己可以利用语文课的时间。

    生11:等语文老师回来了,又得狠命地恶补。哎,出来混,欠的账,早晚是要还的。

    生12:没了班主任,有些“恐怖分子”唯恐天下不乱,班干部管不了班了,纪律卫生一团糟。

    师:所以呢,朱老师是不舍得轻易离开你们去出差的。

    以“物”为载体似乎更容易找素材。比如拥有了一盆花、一只小狗、《经典诵读》书、染了彩色指甲、博雅币……提起“博雅币”,老师知道在你们眼里,它比非常珍贵,人人时刻热切期盼着它能更多地属于你,不过,细想一下,“博雅币”仅仅给你带来的是骄傲吗?

    生13:去年,我的“博雅存折”丢了,我那个心疼啊!现在我最担心的就是博雅币丢失或者被偷。

    生14:以前,同學之间谁有困难,大家都热心相帮,现在有部分人会借机要人家的博雅币,否则就袖手旁观。

    生15:还有打扫卫生,以前也没想什么,现在总是边干活儿边想着打扫干净了,老师会不会奖励博雅币?

    师:看来,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博雅币无形中还影响了“正能量”了,我们都得警惕哟。

    生16:我觉得最苦恼的就是“博雅币兑换”了,想要物质奖励又不想放弃精神奖励,兑换不同的奖品币值不一样,想实现它的价值最大化,算来算去,不知道累死多少脑细胞!

    生17:还有一种现象,叫两人“合资”。俗话说“俩人好得同穿一条裤子”,咱班就有“好得同用一个博雅存折”的人。时间一长,俩人就会互相抱怨对方挣得博雅币少了,问题也就出现了。

    师:博雅币虽小,却牵连着很多事。

    再想想,从“虚”的角度该如何逆向寻找素材?比如荣誉、机会。

    生18:我好不容易当上了班长,以为可以大显身手了。结果一周下来满头包:个别调皮捣蛋者不服管教,矛盾重重;要好的朋友私下里让我给予特殊照顾;整天脑子里想的都是班级的事,耽误了很多学习的时间……

    生19:终于该我主持课前三分钟了,我却没有好好准备,一上台手忙脚乱,丑态百出。

    师:嗯,“机会”的材料很多:代表班级参加某项活动、被推举做了小组长、打扫保洁区、得到了“校长一封信”……还可以从“时间”切入:盼望已久的暑假、周末、除夕、国庆……只是要记住:选择的材料是“拥有的烦恼”。

    还有一种现象,得到某物会让人痛苦,大家都唯恐避之不及,而你却从中发现了开心元素。

    思维二:拥有了某样东西本该难过,你却很开心。比如,爸妈不在家,没人照顾我。可是你逮着这机会充分“自由”了一把;生病了,你卻享受到特殊的优待,说说你的体验。

    生20:我那次得阑尾炎住院,名正言顺地不上学。妈妈事事随我愿,生怕影响我的情绪了,吃的喝的玩的都由我。

    生21:我那次生病,天天睡到自然醒,妈妈半夜从外地赶回来伺候我。

    师:哈哈,都想生病啊!

    “拥有”的思维,大家选材思路打开,大把的素材就在眼前,点赞!【失去】

    依照“拥有”的逆向思维,也可以有两种思维形式。

    其一,失去了什么本该沮丧失落,却开心快乐。比如,你身体肥胖,“没肉的日子”本该痛苦,可几天之后忽然发现,身体轻盈富有活力,连思维也活跃了。肚子久别的“咕咕叫”的美妙声音再起……

    其二,失去了什么本该开心快乐,却沮丧失落。比如,妈妈出差了,终于摆脱了“河东狮吼”,可是,天天迟到,被罚抄课文更是难以忍受……

    逆向思维,彰显独我。你往东,我朝西;你往南,我向北。我和你不一样,就是我的个性。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