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集成》之全身灯火灸探析

高诗宇 李维军 王健 傅伟

摘要:《幼幼集成》是清代名医陈复正总结前人经验,并结合自己见解所编著的一部中医儿科代表作。陈氏为求辟妄救弊,取诸家之长,去粗取精,概为删订,附经验之方并多种外治法于其后。其中,陈氏首创全身灯火灸“六十四”法“诚幼科第一捷法,实有起死回生之功”,有疏风解表、行气利痰、解郁开胸、醒昏定搐等功效,可为现代临床治疗小儿多种常见病症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幼幼集成;儿科;陳复正;灯火灸
中图分类号:R24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8)08-0062-02
明清时期是我国灸法走向鼎盛后又逐渐衰落的时期,明代医家李梴所著《医学入门》有云:“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清代医家李守先于《针灸易学》也有言:“针虽捷,不如灸稳。”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形气未充,筋骨未壮,安全便捷且无痛的灸法在中医儿科诊疗方法里自然而然占有了一席之地。清代医家陈复正收集整理前人文献,总结民间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见解,著成《幼幼集成》一书。“幼幼”者,所以为慈也;“集成”者,幼幼全书也。全书共6卷,书中详载儿科多种治法,并指出火攻为儿科第一要务,济急无捷于此。其中,卷一·脐风证论篇所论述全身灯火灸,以“诚幼科第一捷法,实有起死回生之功”、“一切凶危之候,火到病除。”所著称。笔者就《幼幼集成》中全身灯火灸法的应用特色归纳如下。
1 历史与起源
灯火灸法来源于民间经验,又有灯草灸、油捻灸、打灯火、发爆疗法等别称,其以简、便、效、廉等优势于民间相沿为用。灯火灸法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五十二病方》中关于“疣”的论述:“程取蔽蒲席若籍之弱,绳之,即燔其末,以久(灸)尤(疣)末,热,即拔尤(疣)去之。”其后,元代《世医得效方》言:“大灯草微蘸香油,于香油灯上点烧,于红点上焌爆。”已经可以看到灯火灸法的雏形。《本草纲目》中也有关于灯火灸法的详细记载:“灯火,主治小儿惊风、昏迷、搐搦、窜视诸病。”明代龚廷贤的《小儿推拿秘旨》中记述了运用灯火灸来治小儿惊风。除陈氏外,清代名医赵学敏于《串雅内编》中阐述道:“治小儿脐风,啼哭不乳,用灯火烧囟门、人中、承浆、少商穴各一下,绕脐轮烧六下,呈梅花形,屡效。”《理瀹骈文》中则以“灸、照、烧、爆”专篇论述灯火灸法。清代《幼科铁镜》中首创“十三”法主治小儿脐风,为陈复正“六十四”法的前身。
2 用具和方法
灯芯草和植物油是灯火灸的主要材料。灯草取大小适中者,以麻油染用,医者捻取灯芯草上1/3处,在油灯上点燃,似雀啄状快速点灼体表穴位。既不可点按太重,也不可离皮肤太远。当灯芯草发出“啪”一声后,火随之而灭(不灭者可继续使用)[1],算作一燋;全身灯火灸须六十四燋,无论男女,皆从左边用起。具体有角孙、瘈脉、听宫、曲鬓、本神、天容、囟会、承浆、肩井、曲池、合谷、气关、神门、乳根、阴交、命关、脊中、身柱、长强、肺俞、阳陵泉、承山、昆仑、解溪、丘墟、涌泉等穴(见图1),点灸顺序基本遵从由上到下、从左至右的“先阴后阳”原则,取穴以阳经腧穴为主,不可自行删减。见图1。
图1
3 作用与适应证
陈复正于《幼幼集成》一书中详细记载了七种灯火灸法的适应证,其中三种为脐风表现。其一,“平素产子有脐风,则胎胎不爽。于产下第二日,勿待其发,先以此火散之。”其二,“胎婴生下,多啼不乳,喷嚏呵欠,吮乳口松,是即脐风作矣。急以此火散之。”其三,“凡儿病面青面黑,扭项摇头,仰身擦面,或眼青怒视,或左右斜视,或上下窜视,或两目连扎,或头项牵强,蜷舌露筋,嘘风撮口,啼哭咬人,或手如数物,或两手牵引,或两足跳掣,忽扰忽乱,失张失志,但觉神情与常有异者。由从前表里不清,将欲作痉,此火至妙。”其四,“伤寒已痉,角弓反张,眼目斜视,左右搐搦,并中恶、客忤、痫症,与食填太阴,并一切气闭、痰闭、火闭、风闭、乍然卒死者,此火最神。”其五,“食伤脾胃,肚大青筋,与端午日午时,用全身灯火,复于青筋开叉处,以火载之,一叉一点,其病自消。”其六,“风寒痰气闭塞之证,此火实有神功。”其七,“初生之儿,肥胖色嫩,日觉好看者,此其根本不坚,甚非佳兆,且最易感冒风寒。邪入腑者,近在第二三日见之,其证吐乳夜啼腹鸣。此皆胎风之类,然证犹浅而易治,宜用全身灯火。”
陈氏认为,“盖小儿受病,由经络凝滞,脏器不舒,以火散之,方得脏气流通,荣卫宣畅。”由此可见,灯火灸法有温经散寒、疏风解表、行气活血、温阳补虚、开窍定搐之功[2]。其中,灯芯草性微寒,味甘淡,归心、肺、小肠经,可清心除烦利水。点燃后效用温和,外用直透肌肤,可理气血、除寒湿、通经络。麻油性味甘凉,《本草纲目》认为其“有润燥、解毒、止痛、消肿之功。”此二者合用,其作用机理一说为灯火灸通过自身的热力深透肌腠,并结合药物自身的药理作用,气血得温则行而疾自愈[3];一说为灯火灸是借助灯火热刺激,深入肌肤腧穴,以疏通经络气血[4]。现代研究则认为灯火灸具有调节神经的功能,其中灯芯火对于穴位局部的热刺激可以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机制[5];灯火灸还可以加快组织细胞的再生速度,提高细胞的活性,降低痛觉神经兴奋性,且对痉挛肌肉有松弛作用,从而达到镇痛解痉的功能[6]。
4 临床应用要点
4.1 应注意防寒保暖 因施展全身灯火灸时,小儿须解衣揭覆,裸呈于医者面前,方便治疗。但如果冬季使用全身灯火灸,此时气温偏低,则应该注意“必于房中燃烧明火,使儿不致受寒。”切勿使小儿受凉,病上加病。
4.2 应保证量足力够 点灸穴位不可擅自删改,“此火暗合周天,不可减少,少则不效。”使用灯火灸法时,用火不可姑息,不能因小儿哭闹而降低火力或减少穴位。因为小儿生病多因脏腑经络滞涩不通,挣扎啼哭有利于宣通营卫,对治疗有积极作用。但目前也有医家认为,小儿肌肤娇嫩,取穴宜少,以阴灯灼灸法为佳,不宜用明火爆灸。
4.3 里热证、虚热证不可用 《幼幼集成·卷一·指明火穴》有言,“小儿邪已入里,身热面赤口渴,大小便秘,唇焦舌紫眼红,或手足心热,夜热焦烦,舌上黄苔,扬手掷足,掀衣揭覆。”以上種种呈现一派里热征象,如用火,不但不能清解热邪使之由里达表,反而易助热伤阴,不可用。
4.4 夏秋之际不可用 夏秋之际,暑热、燥邪当令。暑邪、燥邪均为燥邪,如用灯火灸法,从阳化热,反而易伤阴津。
4.5 极虚之证不可用 小儿大病久病,身体怯弱;或一切吐泻,痘麻疮痈,久疟久嗽,失血之后;或久热消渴疳证,均不可用火攻之。火性炎上,主升主散。若患儿久病之后气血亏虚,误用灯火灸法,则耗气伤阴,愈增其病。
4.6 表病轻证不应用 小儿四时伤风感冒,疏解之可愈,不应用灯火灸法,轻病重治,反而易引邪入里,加重病情。
4.7 全身灯火灸法是升散实邪之用,如果为久病体虚的患儿,忽然精神错乱,人事昏沉,则宜选用回生艾火挽之,此时则不宜再选用灯火灸法。
5 讨论
笔者临床所见施用灯火灸者,多用于小儿痄腮(流行性腮腺炎)一证,取角孙、少商二穴,痄腮初起患儿多可一次取效。但因灯火灸法仍有烫伤风险,遇痄腮之证医者也鲜少选用灯火灸法,多用汤药治疗,既延误病情,见效且慢。小儿患病,因其脏气清灵,虽传变迅速,但也易趋康复。外治法操作简单,见效快捷,不似汤药难以入口,也无针刺疼痛难忍,应该在儿科病症尤其是急危重症和疾病预防方面予以重视。陈复正指出灯火灸法 “古今灯火,唯此有经有府,有理有法,无有出其右者”,可有疏风解表、行气利痰、解郁开胸、醒昏定搐等功能,现代研究也认为灯火灸法的确具有镇痛、解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其取效快捷,施用简便,对儿科多种病症尤其脐风的治疗都具有很大的参考作用。《幼幼集成》一书遵古而不泥古,对儿科诸多诊疗方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颇为实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曾育林.灯火灸治疗带状疱疹45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7,38(10):23-26.
[2]徐伟辉.灯火灸补泻刍议[J].中医药导报,2013,19(9):64-65.
[3]周岐源.灯火灸法[J].北京中医杂志,1983,12(4):37-38.
[4]施秀娟.《小儿烧针法》及灯火灸文献研究[D],合肥:安徽中医药大学,2017:1-49.
[5]宋建蓉,刁本恕.创新“灯火灸法”临床应用[J].中国针灸,2012,32(3):237-239.
[6]王国桢,覃文格,杨顺发.实用壮医药[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68.
(收稿日期:2018-04-09)
相关文章!
  •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李欣【摘要】目的 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方法。方法 选择50237例处方,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使用及不良反应特点。结果

  • 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

    王春妍丁莹莹吕凌楠郭东青[摘要]目的 探討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

  • 数字化正畸平台在正畸学临床教

    王菲 黄倩倩 李海振 郭昱成 王爽 侯玉霞[摘要]目的:探讨Ortholink优领数字化正畸平台对正畸学临床教学效果的影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