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技术是如此重要
张勤坚
AI时代,讨论最没技术含量的所谓技术的重要性,有必要吗?
我觉得,还是用事实来说话。
课堂里,我和四年级的学生讨论Windows画图里的“复制和粘贴”,孩子们的第一反应是,三年级已经学过的内容,没什么意思。可真正动起手来,大多都显得有些“笨手笨脚”,其业务水平基本处于“我知道怎么做,但我就是不太熟”的层次。
赛场上,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选手随机抽签组队合作,要求是围绕主题利用组委会提供的器材设计制作一个创意作品。整体上看,一个团队,往往动嘴的会多于动手的,一个强调创意和创造的竞赛,成败的关键可能是“谁的动手能力强”。
现实中,总有那么几个孩子鼠标用得特别溜,也有一部分孩子中文输入特别棒……无他,但手熟尔。手熟,需要持久的练习,需要长久的专注,因此必有持久的兴趣。
宋人欧阳修《卖油翁》里的一句“无他,但手熟尔”,说得云淡风轻,其背后则隐含着卖油老翁一辈子的专注和不懈坚持。与此类似的勵志故事,还有达芬奇的“画鸡蛋”,倘若将两者放在一起看,就会发现,老翁一辈子练就的是一手纯熟的绝技,达芬奇最终成就的却是后人几乎难以超越的绝艺。感觉已经是高下立显,但我们还是要做一个相对理性的分析。
从一个葫芦的角度出发,若只是将自己定位为“油葫芦”,卖油翁的手艺自然会深得葫芦心,毕竟,作为一个“油葫芦”,在老翁手里居然显得一点都不油腻,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再看达芬奇,画鸡蛋就是希望今后不仅仅会画鸡蛋,纯熟技艺的背后隐藏着更远大的既定目标。由此设想,若是葫芦们不希望自己一辈子就是个“油葫芦”,或者说,老翁希望自己的葫芦能长成各具个性的“葫芦娃”,那么,在储水装酒之外,“油葫芦们”的未来,也就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暂且放过鸡蛋和葫芦,我们回到信息技术学科,继续讨论复制与粘贴。孩子们觉得复制与粘贴很没意思是因为其操作确实没难度,且过多重复也确实太过乏味。可一旦将其转化为一个基本图形如何“一变N(2、4、8……)多”时,就成了关于图形密铺的数学问题,而且,这种密铺是有艺术性和设计感的(二方连续纹样),单一的图案在不断重复中体现一种对称的形式美,简单的复制与粘贴也就一下子显得极其有趣和有意义。
类似的设计还能延伸到编程类教学中。孩子们在Scratch里编制了小车巡线的程序,我要求他们必须在程式运行后再自己画出一根线来,只有小车沿着自己在赛道上画的线走出来的才是自己的有效成绩。因此,在程序优化与手绘线条之间,必须有他们自己心里的最佳,为了这个心目中的最佳,孩子们必须反复地试验线条的粗细及弯道的弧度等因素对小车速度的影响,一项鼠标的基本操作,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决胜的关键因素。
AI时代,一切能被机器轻易取代的,都难免会被贴上“低级”的标签,似乎只有创意和灵感,才能充分体现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感。但教育自有其规律,我们期望能培养出达芬奇式划时代的伟大,但我们更需多多关注卖油翁式技艺养成背后的专注、坚忍和努力,这是一切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