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战略合作背景下的图书馆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

    杜莹琦 郭玉强

    

    

    摘要:武汉理工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均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同为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这两所高校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将为两校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为构建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创造了管理机制上的前提条件。两校可以以资源协同建设-一知识协同服务一-人才协同创新的合作模式达到互为补充、强强联合、1+1>2的积极效果。

    关键词:高校;战略合作;图书馆;资源共享;协同创新

    1 高校战略合作背景

    2011年12月26日,武汉理工大学与华中师范大学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两校将在学科建设、教学及人才培养及资源共享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和协同创新。根据合作协议,两校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充分吸纳对方学校人才、科技优势;双方将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通过双方校园网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互访;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免费接收对方的网上课程,实现图书资源共享,更好地为两校师生服务。

    与多所高校共创联盟比较,仅两所高校之间成立战略合作关系在很多方面有所不同。首先,两校合作的双方应是关系比较紧密、相互了解比较深入的学校,其合作的针对性更强;其次,合作方数量较少,有利于制定明确高效的政策体系,减少组织机制为开展合作活动带来的阻力;另外,少量的合作方也能够较顺利地统一资源建设标准、均衡管理水平、平衡双方利益。

    2 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

    国际上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主要是通过建立图书馆联盟来实现的,他们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美国是图书馆联盟的发源地。20余年前,斯坦福大学与伯克利大学决定合并他们的图书馆资源,向两所大学的学者开放,而现在随着电子技术以及交通系统的发展,在两所大学运送信息、资料、孤本、善本变得十分容易,这对于教职员工也相对便利了许多,学生可以选修对方开设的课程,两校之间的资源共享节约下来的资金,就能够在其他方面进行投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在国内,2005年7月8日,参加由武汉大学牵头主办的中国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的国内50多所高校图书馆馆长联合签署发表了《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该宣言阐明了信息社会中图书馆与信息的重要性和数字时代图书馆合作的必要性,确立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终极目标与近期目标,提出为实现目标而需采取的具体行动方向及实施策略。

    2 合作双方的对比

    2.1 两所高校的学科对比

    武汉理工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虽然都是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但其学科偏向较为明显,如表1所示,就两所高校的一级学科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武汉理工大学含一级学科57个,华中师范大学含一级学科39个,其中25个为两校相同学科。武汉理工大学的32个不同的一级学科以工科类为主,华中师范大学的14个不同的一级学科则以人文社科类为主。

    2.2 图书馆数字资源对比

    同为教育部直属综合性高校图书馆,也同为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的图书馆均在各校教学科研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文献保障中心的作用。随着数字资源占馆藏资源的比重越来越大,各高校图书馆也将越来越多的经费投入其中,数字资源的读者使用量也连年提高。如表2所示,就两所高校图书馆的外购数字资源进行对比。

    由此可以看出,由于两校涵盖学科有所不同,两所图书馆外购的数字资源也有相应的学科偏向。不论是中文资源还是外文资源,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都更加偏向理工类资源,而华中师范大学都相应的偏向人文社科类资源。这也充分体现出图书馆对学校教学科研的支撑作用。

    3 资源共享,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两所学校一级学科和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对比,我们认为两所学校存在非常明显的学科互补,其资源共享、双方受益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都非常好。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文献实体共享、数字信息资源共享、书目资源共享、图书馆业务共享、人力资源共享和资金协调共享。两馆可以推动建立以用户需求和服务为导向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持续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和效率。从资源协同建设出发,进而发展到知识协同服务,最终达到两校人才协同创新的目的。具体实施合作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文献信息共享机制必须明确高效、共享方式灵活多样、法律政策提供保障等,这样才能保障高校间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效果。

    4 协同创新,共同进步

    资源共享只是战略合作的第一个层次,两所图书馆之间可以进一步实施知识服务共享的深度合作,从而真正实现两校的科研人员协同创新。目前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主要表现在知识的检索与获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学科化服务。然而学科化服务是面向重点用户的高端服务,实现知识服务向规模化转变的关键,一是要借助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力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必要的、顺畅的服务渠道;二是提升科研用户的自我服务能力,提高其信息素养。因此,通过两所高校及其图书馆的战略合作,我们完全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构建一个面向两校科研人员协同创新的资源共享和知识服务平台。

    构建一个服务于全体用户的、使他们可以基本自主完成知识的获取、交流、创新、分享的知识环境是知识服务的必然方向。这个面向协同创新的知识服务环境基于知识关联及组织、知识发现和用户行为分析,经过对知识与用户需求的精准映射,为每一位用户赋予个性化的知识属性,并由此实现知识获取、知识推送、团队构建与交流、知识分享、知识评价等功能,其根本目的是帮助用户进行目标定位『生超强的知识协同和创新。事实上,这样的知识服务环境就是一个开放的知识大环境,随时随地从外界吸收信息并进行专业处理,经过用户的选择、吸收、加工和创新,又将新的知识反馈到知识大环境中,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浅谈高校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

    聂森摘要: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之中也逐渐引用了先进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很

  • 卫星天线过顶盲区时机分析

    晁宁+罗晓英+杨新龙<br />
    摘 要: 分析直角坐标框架结构平台和极坐标框架平台结构星载天线在各自盲区状态区域附近的发散问题。通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