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园里来了新朋友
张丽萍
支持幼儿探索的动力到底是什么?是爱好和兴趣,还是经验,抑或是教师的引导,或者是上述的综合,答案并不是不言而喻的。
北方的冬天总是很漫长,到了五月,天气才开始慢慢转暖,气温也才趋于稳定。孩子们的户外活动内容也渐渐丰富了起来。又到了每天下午的自主游戏时光——功能室选修活动,孩子们好开心!按照每天的工作流程,我又开始了巡班活动。刚一踏进植物园的门,小朋友们就围了上来,他们兴高采烈地告诉我:“园长妈妈,快来看快来看,快来看看我们植物园里的新朋友。”我在孩子们的热情簇拥和推推搡搡中来到了植物园的一角,定睛一看,原来是负责植物园的老师为了便于孩子们观察,给他们捉来了一些小蝌蚪。对这样的新朋友,我自然也和孩子们一样惊讶、欢喜,兴高采烈了!接下来,我们和小蝌蚪共成长的故事开始了。
第一次观察记录(5月6日)
小朋友们对这个新朋友表现得非常友好,他們围在水盆周围连呼吸都不敢太用力,生怕小蝌蚪会害怕,他们一边观察一边交流。
魏新宇:小蝌蚪的脑袋这么大,身体(尾巴)却那么小(细),它会很累吗?
宋雨欣:就是啊,它这样一直游来游去怎么不坐下来休息呢?小朋友活动完,老师都会让我们坐下来喝水呀!
米朵连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你看有一只小蝌蚪不动的时候就是在休息啊!
元宝:小蝌蚪这么黑,它有眼睛吗?它这样游来游去能看到路吗?
豆丁:对呀,如果看不到路受伤了怎么办?
默默:这个脑袋比较大的小蝌蚪是妈妈吗?它会保护其他小蝌蚪吧?
小蝌蚪会像我们一样吃东西吗?我可以带好吃的来喂它们吗?……孩子们的问题接踵而来,这也激发了我想要和他们一起探索究竟的热情!
情景分析:
孩子们对这个新朋友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看到小蝌蚪时激动的表情和兴奋的眼神,再一次证明了孩子们的世界万物有情、万物有爱。怀着对小蝌蚪无限的好奇心,孩子们展开了一系列讨论,凭借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又结合自己对生活的需求,提出了许多有意思的问题。
支持策略:
1.利用媒介,直观感知
保护孩子好奇心的最好办法就是尊重他们的想法并带着他们一起找答案,做实验,查资料,给孩子们一个具体、形象、直观的解释。于是,《小蝌蚪找妈妈》这个视频和相关图书就成了我最好的助手。对幼儿来讲,看动画视频、听故事、读绘本是最能吸引他们的学习媒介之一。如此,孩子们初步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它在每一个阶段的变化,知道小蝌蚪最终会变成青蛙,知道青蛙才是小蝌蚪的妈妈。
2.动手操作,仔细观察
搜集放大镜下的小蝌蚪的图片,让孩子们认真观察图片中的小蝌蚪,了解小蝌蚪的眼睛长什么样子的。
带领孩子们一起做实验,将一个障碍物轻轻地放在正在游动的小蝌蚪前面,发现小蝌蚪停住了,掉转方向游走了,说明小蝌蚪能看到或感知到障碍物的存在。
将一些小的鱼食放在水盆里就发现小蝌蚪会慢慢靠近鱼食并做短暂停留,之后孩子们将剩余的鱼食拿起来仔细观察,发现鱼食上有一些小孔,说明小蝌蚪咬了鱼食,它会吃东西。
3.走进自然,丰富认知
将孩子们在幼儿园提出的问题一一罗列出来,在离园时与家长们沟通交流,请家长充分利用周末亲子出游时间,带孩子走进自然,到湖边、水塘边、鱼塘边等小蝌蚪经常出现的地方,引导孩子进一步观察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和生长环境,找一找、看一看,他们所观察到的小蝌蚪与幼儿园里的有哪些不同,丰富孩子们的认知。
第二次观察记录(5月13日)
今天孩子们来到植物园时,惊喜地发现小蝌蚪和原来不一样了,它居然长出了两条前腿,看着这些小家伙在玻璃缸里面爬上来又掉下去,再爬上来、再掉下去,孩子们有些担心它会受伤。这时候豆丁突然对我说:“园长妈妈,我看到水塘边的小蝌蚪长出腿的时候就要往岸上爬,我爸爸说它们需要到岸上来活动活动,呼吸空气锻炼腿,只有这样它才能慢慢变成青蛙呢。可是,它现在没法到岸上来呀!”魏新宇说:“啊!原来小蝌蚪很快就要变成青蛙了,我们来给它造一个家吧!”“对呀对呀,可是我们要怎么办呢?”孩子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讨论,面对孩子们的这个问题,我想新的教育契机又来了。
首先,我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想一想,他们看到的岸边是什么样子的?都有哪些特征?其次,我们能不能给小蝌蚪造一个和池塘边相似的房子呢?用什么办法?最好用什么工具合适?问题抛出去之后,孩子们开始在户外其他区域寻找给小蝌蚪造房子的位置和工具。米朵说:“在土里挖一个洞,灌上水,就像池塘一样把小蝌蚪放进去。”有人反对:“水会干呀,会漏到地里面去呀,那小蝌蚪会渴死的,这个方法不行。”默默找来了一些石头,说可以把小蝌蚪放在石头上面让其呼吸。有人反对:小蝌蚪不能一直在石头上面啊,它想去水里的时候怎么办呢?
情景分析:
孩子们对给小蝌蚪造一个家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池塘边、水沟旁小蝌蚪生活环境,知道了小蝌蚪的家要有水,要有可以让它上岸栖息的地方,还需要一些水草等,孩子们对小蝌蚪变青蛙充满期待,初步了解了青蛙水陆两栖的特性。
支持策略:
1.抛出问题,引发思考
其实,孩子们的方法都很好,只是还差那么一点点。看着他们争执不下,我觉得我应该出场了。我把孩子们召集在一起,让他们思考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用什么办法能让水不会漏到地底下去,小蝌蚪想回水里或者想到岸上都可以?第二个问题是怎样让那些石头的周围有水,小蝌蚪随时都可以爬上岸或者下水游泳?
2.找寻工具,亲身操作
经过孩子们的反复讨论和不断尝试,最后呈现给我们的是,孩子们和助教老师一起把一个小鱼缸埋到了土里,为了方便小蝌蚪爬上来还特意做了一些斜坡,选择了有几片南瓜叶的阴凉地方(如图1、图2)。我们看到鱼缸口一只有两条前腿的小蝌蚪已经爬了出来,孩子们在认真地观察。
有了之前给小蝌蚪造房子的成功经验,接下来的操作就显得顺畅多了,孩子们将一个之前用来养乌龟的鱼缸作为载体,把捡来的石头放在鱼缸里,再加一些水,小蝌蚪的第二个家就建好了。
几天后,孩子们终于见到了小蝌蚪完全变成青蛙的样子,虽然它还是黑黑的,但是孩子们开心不已,因为他们见证了小蝌蚪每一次的蜕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和小蝌蚪一起成长。至此,我们和小蝌蚪共成长的故事结束了。回想整个过程,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孩子的世界万物有情、万物有爱,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美好的期许。小蝌蚪的成长牵动着孩子们的心,他们想要尽自己的力量来保护、照顾好这些可爱的小家伙,想要喂它吃的,想要给它盖一所房子。作为教师,要给孩子提供更多体验自然、体验成功、体验美好的环境,支持和保护孩子们纯净柔软的心灵,释放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爱。
2.大自然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契机,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引导,孩子们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次发现,都是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不断发展的源泉,要给予细心的呵护。
3.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由争论到认同,由动脑到动手,由各抒己见到合作完成,是他们从一个独立的个体向逐步完成社会化角色进程中的必由之路。作为教师要更加注重在这一过程中孩子勇于尝试、不断探索、认真倾听、不怕失败等良好品质的表现和发展,并给予及时的鼓励肯定,让孩子们在自然体验的环境下身心愉悦地健康成长,体验活动的乐趣,促进其良好品质的可持续发展。
4.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的适当介入、有效提问是促进幼儿继续完成活动的法宝。我们讲,教师不干涉、不随意介入幼儿活动,并不是放任不管、随波逐流,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问题、困难,甚至发生危险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积极有效的指导,帮助幼儿梳理思路,建立继续活动的信心,以达到活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