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八景”中的公众参与思想及其对现代地域性景观营造的启示

    张苗 郭芳华

    

    

    摘要:

    “八景”是一种地域特色极强的景观形式,它孕育于魏晋、诞生于北宋、繁盛于明清,对我国及周边各国影响深远,至今依然鲜活存在。“八景”产生、发展的全过程,是古代社会各阶层自发“全民造景”的结果。本文在对“八景”概念进行厘清的基础上,从“公众参与”的角度对其产生、发展过程进行分析,提取有益成分,使其对现代地域性景观营造起到指导意义。

    关键词:

    八景 公众参与 地域性景观营造

    引言

    中国传统园林因观赏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三类:为帝王贵族服务的皇家园林,以文人、士大夫以及富商巨贾为建设及观赏主体的私家园林,以及广大平民百姓皆可游赏的公共园林,“八景”属于公共园林的范畴。

    戴林利认为,“八景”研究可分为总论性的研究和专题性研究两类,而前者可分为“八景”起源的探讨、“八景”与文化的探讨;后者可分为单纯的介绍地方“八景”与分区域分析“八景”文化。笔者认为,“八景”是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社会各阶层依职责、背景、能力的不同,“全民造景”的结果,也正是由于这样庞大的群众基础,才使“八景”饱含生机,流传至今。本文以“八景”发展脉络为主线,分析社会各阶层在“八景”形成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揭示公众参与在地域性景观营造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1.古代“八景”发展脉络与各阶层作用

    1.1肇兴于魏晋——政局动荡:名士阶层寄情山水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乱时期,也是思想、文化的高度活跃期。在此期间,出现了以“竹林七贤”为代表“名士”阶层,他们寄情山水,崇尚隐逸,名山大川成为他们把酒言欢、恣意形骸的所在,而他们间接促成了“八景”的产生(图1)。

    “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美景陶冶了士人情操,使他们开始由秦汉以来“君子比德”的功利性审美,变为具有深刻哲学思想与文化内涵的自然生态性审美,促进了山水诗、山水画的发展和“八景”的形成。沈约的“东阳八咏”成为“八景”的雏形,李白、孟浩然、刘禹锡等著名诗人对此“文化符号”的赋诗歌咏,对“东阳八咏”的传播起到极大的强化作用。此后,王维的《辋川集》、刘禹锡的《海阳十咏》、李白的《姑熟十咏》、柳宗元的《永州八记》等“以地域、城市的名胜景点与古迹”为题的连章组诗在隋唐之际得以盛行。

    此时的“八景”仅在名士小团体内部盛行,景源的选择也以作者个人审美为导向,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八景”作为公共园林的代表,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1.2出现、勃发于宋——经济繁荣、文化繁盛:全民动员

    目前普遍认为,北宋宋迪所作“潇湘八景”图为“八景之始”(图2)。“八景”诞生于北宋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层次的经济、文化因素。

    (1)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市民意识觉醒

    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城市突破“里坊制”在时间、空间上的束缚。汴梁成为我国第一座开放的、商业繁荣的街巷制都城。“资本主义萌芽”在此时出现,城市职能由政治性、防卫性逐渐向市民生活层面倾斜。

    (2)文化繁盛:审美提高、推动“八景”发展

    宋代实行科举制,“师道之更尊于君道,其事皆从宋代起”,社会上下对教育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文化的发展,大大提升了市民阶层的审美素养,对以“八景”为代表的公共园林在社会上的盛行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3)帝王重视、全民动员:“八景”蔚然成风

    两宋时期,在南北分裂、战乱不断的同时,创造了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经济、科技、文化上的空前繁盛,形成了燕京、汴梁、江淮、西蜀四大经济繁盛区。当时最负盛名的“燕京八景”、“汴京八景”、“西湖八景”、“潇湘八景”正是出现在以上四地。

    “潇湘八景”问世后,宋徽宗赵佶亲自为其题诗,著名书画家米芾也为每幅画题诗作序。在帝王的推动与全社会崇文之风的盛行下,各地纷纷挑选八处风景出众之地,以“潇湘八景”为范本进行命名,民众观景之风盛行,大量诗、画作品应运而生。

    1.3普及于明清——政令强制:全民造景

    “八景”孕育于魏晋、始于北宋、在明代更加普遍化、大众化。万历年间,朝廷下诏全国各地呈报“八景”,具有绝对的强制性。至清代康乾时期,八景不仅在全国上下“遍地开花”更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出现了“内八景”、“外八景”、“小八景”等多种形式,甚至在一些大户人家中也出现了“家族八景”。清末之际,“八景”文化远播至日韩等相邻国家,各地景观的数目也不再局限于八个,出现了十景、十二景等多种形式,均属于“八景”集称文化的范畴。

    2.“八景”中的公众参与思想解读

    2.1“八景”中公众参与的程度分析

    美国规划师谢莉.安斯汀(Sherry Arnstein)1969年在对公众参与实践分析的基础上,发表了“市民参与的阶梯”(“A Ladde 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一文,提出了“市民参与阶梯”理论,他在这个理论中,将市民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分为三个层次、八级(见表1)。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领域中公众参与水平较低,且大多停留在调研、研讨会、规划公示等形式主义层面,属于谢莉.安斯汀三个层次中的“无参与”或“象征性参与”两个较低参与层次。而“八景”中体现公众参与程度较高,已达到“市民权利”层次中的“伙伴”或“代理权”的水平。

    2.2“八景”中公众参与实质分析:人景交融、共建精神家园

    目前,景观设计领域的公众参与往往着眼于社会大众和弱势群体的诉求,从而使景观环境更加宜人、公共设施更加人性化。然而,公众参与真的只是这样而已吗?

    笔者认为,公众参与的实质,是实现公众与景观的“情景交融”,使景观不再是“物质化”的“场所”,而成为市民的“精神家园”。这也正是公众参与理念在古代“八景”中运用的最为成功之处,下面我们将以“西湖十景”为例进行分析。

    “西湖十景”最早出现于南宋时期的《方舆胜览》中,随着“十景”名气的增加,不仅涌现出一批以王洧《湖山十景诗》为代表的游后感悟诗画作品,且出现了如“行宫八景”、“乾隆增修十八景”等新的“八景”版本,越来越多的人用自己的审美真正地参与到了“全民造景”的队伍中来。在这样的背景下,2011年,以“西湖十景”为主要内容的“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其入选理由正是“十个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精英的精神家园,是中国各阶层人们世代向往的人间天堂”。

    所以,真正成功的景观营造,是将公众参与融入景观的全生命周期中,真正做到“人景交融”,使景观不再是物质场所,而成为具有地域性归属感的“精神家园”。

    3.启示

    “八景”的营造过程是全民造景的结果,其中体现的公众参与思想对当今地域性景观营造具有一定的启示性作用。

    (1)全民造景、造一方之景

    鉴于城市居民知识水平及专业背景的差异性,社会各阶层可自发形成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有区别、有分工的参与到景观营造的全过程中。如:文人阶层,踏勘场地、起名、写诗、作画,大众参与游览、留下游后感想、口口相传,使景观声名远播。

    (2)全生命周期下的公众参与

    当前的公众参与,往往将关注点放在景观营造初期的调研、咨询,以及末期的展示阶段,不仅缺乏了中期重要的设计环节,更忽略了景观建成之后的公众反馈权,而反馈恰恰是公众参与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反馈使全体居民具有平等表达自己体验和感受的权利和机会,无论意见是否被采纳,参与的过程也使其享受到作为地域性景观使用者的主人翁意识和被尊重感。

    (3)市民素质提升与景观良性循环

    公众参与塑造景观,景观也可以塑造人。作为活动主体的人,通过各阶层之间的交流表达、提升自身文化认同和审美意识;人景互动,加深参观体验;游览反馈,增加归属感和认同感,最终实现从“全民造景”到“全民护景”的良性循环。

    4.结语

    “八景”是“全民造景运动”的结果,其丰富的群众基础,使“八景”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历经千年不衰。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市民对自身权益的关注愈发明显。曾经在景观设计中盛极一时的“精英式设计”不再适合当今时代的发展,保持开发、尊重的态度,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公众参与之路,是摆在我们面前必然的选择。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浅谈高校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

    聂森摘要: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之中也逐渐引用了先进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很

  • 卫星天线过顶盲区时机分析

    晁宁+罗晓英+杨新龙<br />
    摘 要: 分析直角坐标框架结构平台和极坐标框架平台结构星载天线在各自盲区状态区域附近的发散问题。通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