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胡慧英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语言的能力”。而造句教学就是完成其要求的必经之路。要学生打破以往造句的框架,造出新颖高质量的句子,关键还是要找到“病因”后“对症下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笔者现将这些问题简单罗列、归纳、陈述一下,以便使后面的解决方法有一个更清晰的阐述。一、机械模仿,万能句泛滥

    现在许多小学生造句是看完例句后提笔就写,写出来的句子往往生硬地模仿了例句,有的甚至是例句的双胞胎,只改动少数几个字。生硬模仿不仅使学生缺乏了对造句的创新能力,而且也培养了一种随便的态度:反正不会错。比如这样的例句:“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需要用“顿时”造句。许多学生提笔就造:“我的目光顿时灰暗了,头左右摇了摇说:‘怎么才考60分。”这种机械地模仿,从语法角度来说并没错。可有时机械地模仿却使学生犯了不切实际的错误。比如:“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连用四个“时而”造句。许多学生硬生生地模仿,“时而”后面就变一个字:“街上的灯时而亮,时而暗,时而大,时而小。”于是我问那名学生:“灯怎么会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呢?难道它是神灯?”学生听完我的话,也笑了……

    此外,机械模仿久了以后就会使万能句子泛滥,继而成为学生百造不厌的句子。最常见的句子就是用“好像”造的比喻句了,从二年级开始造的“太阳好像一个火球”“落叶好像蝴蝶一样在舞蹈”,到现在四年级了,许多孩子也依旧还会造出来。这样一成不变的句子,试问学生怎么能进步?显而易见,大部分学生造句思维狭隘,缺乏创新与想象。这些造烂了的句子被他们认为是不会错的万能句,因而不假思索,提笔就写。二、形式单一,“分数”泛滥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这样的形势下,不管是怎么样的造句,很多学生都能让它和分数挂钩。因而,现在许多学生的造句中,“分数”已经泛滥成灾。比如说:用“只要……就……”“如果……就……”“终于”“梦寐以求”造句。全班几乎一大半的学生造出来的句子都是这样的:“只要认真复习,就能考出好成绩。”;“如果我考了一百分,爸妈就会给我买玩具。”“如果你不认真复习,就不会考出好成绩。”“我终于考了一百分。”“我梦寐以求想考一百分。”这些句子,虽然语句通顺,没有错误,但其实不难看出,这些句子反映出了学生们的思想和现实生活状况:唯分数至上。如果孩子们的生活只有分数和成绩,没有其他本应属于他们童年生活五彩繽纷的话语,这该是多么悲哀的现状。学生之所以造句离不开分数,就是平常教师和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强调“考试分数”。试问沿着“埋头追分”的轨道前进,学生提笔造句能不都是满纸的“分数”和“考试”吗?造句单一可想而知。三、句子不完整,简单短小

    日常积累的缺少,陈旧材料的反复应用,使得许多孩子在造句时已经养成了造简单句的习惯。不管是单个词语造句还是关联词语造句,提笔就往上面扣,也不会注意自己写的句子的完整性。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说话没有具体内容,没有前因后果的现象。比如用“终于”造句,学生写:“我终于算出了答案。”用“无论……都……”造句,学生写:“无论多难,我都要算出来。”似乎学生都习惯了写这样短小的句子,而不去考虑情境的完整性,认为造句的那个词用到就行了。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受到了一定影响,语言基础也没有学扎实。所以一些学生常会出现写作文时写句子表达不清的状况。

    针对以上现象,笔者认为造句教学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可以相应地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打破范例框架,学会创新

    范例往往是许多学生模仿的起源,学生常常抱着模仿范例就会万无一失的心态去造句,久而久之,就失去了造句的创新性。为此,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写出不一样的句式。而对于学生写出的新句式,更要在全班面前加以肯定和表扬,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积极性。例如,在对“时而……时而……时而……时而……”的造句进行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别看例句,忘记例句。就用四个“时而”,可以联系平常上课时老师或者其他同学的表现写一句话。顿时,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一名学生马上就拿班里的班长来举例:“上课时,我们班的班长大人非常认真,她时而低头沉思老师的提问,时而兴奋地举起右手,时而快速地浏览课文,时而专注地盯着黑板。”听完孩子的造句,我马上表扬了他,接着向全班说道:“题目的要求只是要我们用加点的‘时而造句,许多同学就是看到‘时而后面才一个字,而且意思都是相反的,所以会不自觉地被例句牵着走。其实造句给我们的例句只是这个词在这个情景中的体现,我们完全可以抛开这个例子中的情境,选择别的情境。”这样一解释,学生顿时打开了思维。所以笔者认为,只有让学生慢慢地勇于创新,才会使他们渐渐地善于创新。

    而对于一些套用万能句式的学生,显然就是懒惰、不愿意动脑,才会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一直造着这样的句子。另外一种懒惰的表现就是几个不同词的造句都用一种情况来造。这时候教师应该果断“扼杀”这种懒惰,将造句打上一个“叉”,不再是“钩”!要知道,我们的教学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杜绝”了万能句,也就“扼杀”了懒惰,久而久之,学生的造句能力就会慢慢得到改善和提升。

    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打破造句单一性

    现在“唯分数至上”的论调充斥着儿童的世界,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孩子受到了分数的影响,便把这一思想外化在造句上了。所以针对这么泛滥的“分数”造句,教师必须注意引导学生们积极健康的思维。除了分数,孩子们的世界应该是五彩缤纷、充满童趣和灵性的。少出现“只要努力复习,就会考高分”“如果我考试考得差,就会被骂”之类的句子,笔者认为教师首先不要过度地在孩子面前强调分数,也不要在家长面前过度地以“你孩子这次考不及格”“你家孩子有进步,这次考了一百分”等语句来评价一个孩子的优劣。

    接着,对于孩子们造出这样的句子,可以采用很多方法引导孩子们去写除了“分数”以外不一样的句子,以克服句子的单一性。例如,首先可以再现和创设不同情境来造句。就拿“梦寐以求”来说,在《中彩那天》的课文中是父亲爱车,梦寐以求要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于是,我顺势引出:“学完了第一单元这么多的美景,你……”学生们顿时说出:“学完了《桂林山水》一文,我梦寐以求想去那里看看。”“了解了金华双龙洞空隙的窄小,我梦寐以求想去那里体验一番山石挤压过来的感觉。”所以结合课文所学,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造出许多句子。此外,还有许多的情境可以运用,比如家庭、学校生活中的趣事。这时学生们立即想到他们梦寐以求的春节、春游和运动会等。

    其次是变化不同角色,也就是说造句除了用“我”“我们”作主语,还可以换用别人,比如:战争中的孩子,他们梦寐以求的是什么?《尊严》中的难民,他们梦寐以求的是什么?《触摸春天》中的盲姑娘,她梦寐以求的又是什么?这样一来,学生们造句的思维就被打开,就会呈现出多样的句子,也不再局限于自身,局限于分数。

    再次,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句式,除了造句中常用的陈述句,还可以用反问句、疑问句、排比句等等。这样就从多个方面攻克了句子的单一性,达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效果。

    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句子完整具体

    托马斯·胡德曾经说过:“一分钟的思考抵得过一小时的唠叨。”学生的造句不完整,简单短小,往往就是因为缺乏足够的思考,或者懒于思考,这时候教师不必多说,只需适当点拨,其余的留给学生去思考便好。就比如“我终于算出了答案”。这句话从语法上来看没有错,但是就是太简短,不具体。我试着采用一步步追问并且点到就好的方法来解决。我问道:“这是哪里的答案?”学生回答:“数学书上的练习题。”我继续追问:“终于算出来说明什么?”学生回答:“说明这道题目很难,不容易做出来,我又做了很久。”我接着追问:“你自己独立算出来的答案吗?”学生笑着说:“在同桌的帮助下算出来的。”于是,我说:“所以你知道应该怎么造了吗?” 最后,学生呈现的句子就是:“数学书上的练习题,我一开始做了好久都不會,后来在同桌的帮助下,我终于算出了答案。”就是这样一步步地追问并且又留一点时间给学生思考的方法,使原本简单短小的句子立刻丰富饱满起来了。这便是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学生思考的大门。

    再有,加一些形容词,内心感受语也可以使句子更完整具体。例如用“像……像……像……”造句,学生写:“天上的云像马,像老人,像小鸡。”这时候,我询问学生:“它们分别是怎么样的呢?又给你怎样的感觉?”学生立马就说:“天上的云,真是神奇莫测,千姿百态,像奔跑的野马,像拄着拐杖的老人,像在觅食的小鸡。”这样一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也使造句达到了完整、具体的效果。所以,造句并不是学生不会写具体,而是学生看到这个词,提笔就写,加点的词写到就好,并没有积极地思考,也没有多问几个为什么。

    总之,造句教学虽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相信在“嘈嘈切切错杂弹”般的摸索中,可以达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多样性效果。其实,造句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语用能力,更是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思考方式的一种培养。在造句中让学生学会创新,学会钻研,学会不捡现成的、不模仿例句等,就是对他们各方面能力的一种培养。笔者认为,造句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在造句中可以让学生学会很多,所以千万别让造句失去它本该有的意义。好的造句教学就像春雨一般慢慢潜入孩子的心灵,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