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历史教学理念改革与实践
吴方基 冯君
摘? ? 要:进入大数据时代,传统高校历史教学理念面临时代挑战。从大数据革命的理论与实践分析,高校历史教学理念出现两个新取向:从知识性教学转向思想性教学及从解释性教学转向问题性教学。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落实新的教学理念,应及时调整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增加思想性教学与问题性教学内容;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环节,增加史料分析思考与总结环节时间。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历史;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0?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2-4107(2020)01-0051-03
2013年被称为大数据元年,即年起大数据成了炙手可热的词汇,如今大数据热潮正像旋风一样吹遍世界,刮遍神州,“大数据时代”业已来临。大数据时代正在掀起一场革命,让我们进入真正的信息时代,并带来生产、生活、教育、思维方式诸多大变革。大数据时代的历史学,也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近年多所高校与研究机构陆续开展大数据时代的历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大数据引发历史研究领域的深刻思考,已产生丰富成果。所谓“教学相长”,这些成果可为进一步讨论大数据带来的高校历史教学理念改革提供理论基础。大数据带来海量知识共享,知识获取变得相对容易,因此大数据时代高校历史教学须超越传统知识性、解释性教学理念,转向思想性、问题性教学理念。这是大数据时代高校历史教学理念改革引发的哲学思考与现实教学指导。
一、传统高校历史教学理念与时代挑战
紧随时代发展,教学理念在不断变革,所谓传统教学理念的范畴也在不断扩大外延和内涵。传统教学理念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于大数据时代而言的,过去的高校历史教学理念可笼统冠于传统之称号。概言之,传统的高校历史教学理念主要有“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人文素质教学理念、实践性教学理念等。
(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学理念是在改变以往教师教学主体地位而提出并盛行起来。该教学理念提倡历史教育应是以人为本,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指向[1]。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有助于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参与,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在当代大力倡导创新教育时期,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是高校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研究型教学模式要取得大的成效,需要确立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因此应该结合高校历史课堂教学实践,着力构建以學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2]。需要指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主要关注知识传授和获取的主动权问题,教师和学生作为两方,在主动权的把控上不断互动,最终的目的是知识的合理过渡。
(二)人文素质教学理念
人文素质是相对于科学性和实用性、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而言,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分支,探索历史的深处是培养人文素质的必要环节,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融入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3]。历史专业不应再强调精英教育理念,而应顺时应势担负起普及国民教育、提高国民素养的任务[4]。历史教育必须要重视“历史感”,弘扬人文素质教育理念[5]。以美国公共历史学教育为例,创新历史教育理念的核心即是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其人文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6]。从中看出,人文素质教学理念主要依托历史事实性教学,强调高校历史教学对人的积极作用。
(三)实践性教学理念
过去高校历史教学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近年来随着实践能力培养作为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历史教学中实践性教学开始兴起。在此大环境下,高校历史教学需要注重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密切结合问题[7]。大学历史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能力的培养是首位,特别是创新能力的锻炼受到重视[8]。尤其在“市场”因素的作用下,高校历史教学的实践性理念被进一步强化,主张加强社会实践,大力度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突出历史教育的实用性[9]。
总言之,传统的高校历史教学理念还是在有限的知识背景下展开,强调事实性与知识性。然而大数据时代是知识爆炸时代,思维方式发生变革,对传统的高校历史教学理念提出新的挑战。值得提出的是,大数据时代来临之前,已有学者认识到信息革命对传统教育理念带来新的冲击和挑战,并就高校历史教学理念改革进行先期探讨。信息革命和全球化浪潮赋予历史学新的使命,历史教学应以培养深邃的历史意识和从全球史观高度,塑造具有世界视野、开放精神,能整体性理解人类文化遗产和发展现状的“通识型”专门人才为最终使命[10]。信息时代的高校历史教学理念将丰富起来,“学生本位”“系统化教育”等教学理念元素交互融合,不断充实构建整体性高校历史教学理念[11]。不过大数据思维变革更具深层性,高校历史教学理念改革是一个极富理论性的研究课题,应更多从理论层面进行考察。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历史教学理念改革新取向
由于大数据革命刚刚兴起,且事发突然、来势凶猛,一些学者基本上还没来得及对大数据引发的哲学问题做出及时、系统的回应。故而过去关于互联网、大数据、教育信息化、数字化等带来的高校教学改革,主要关注教学资料获取方式的改变,以及大数据、互联网带来教学形态的变化等。其一,教学资料获取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知识爆炸与共享已是时代主题,依托互联网,教育信息化空前强化,资料检索与利用可谓触手可及,打破教学资料片面性与垄断性。其二,大数据、互联网带来的教学形态的改变主要表现为教学走向大众化与民主化。随着大众化与民主化,微课(Micro-Lecture)、慕课(MOOCs)等教学形态进一步普及,单一的课堂讲授教学形态可望突破,教学主体的争论已成为过去。
然而高校历史教学资料获取方式与教学形态的变革等未从根本上触动传统教学理念,只有从大数据革命从发,以教学理念为研究对象,才能从根本上改革教学理念。从大数据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分析,大数据时代高校历史教学理念改革可实现两个新取向。
(一)从知识性教学转向思想性教学
历史知识性教学,是以弄清历史事实为基本目标或基本任务的教学。大数据时代最大特点之一,是其所造成的知识与资源共享。通过各种大数据平台,高校历史教学内容能够实现触手可及。在高校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讲授的历史知识性内容,学生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工具可轻而易举知晓,教师的好记忆力变得毫无意义。甚至更多的时候,学生通过互联网能够更细致地讲出历史事实性细节。并且,以精确性而言,学生综合搜集而来的历史知识更加精确于教师的讲授。教师在讲授中,需要依赖精心的备课和超强的记忆复述历史知识性内容,时时警惕因出现误差而被学生指出,处于尴尬境地。历史知识性内容已不再是教学的主要取向,教师的博学已成过去式,学生的博记也不再是优秀的特征。
那么思想性就突显出来,思想性教学变得尤为重要。思想性教学重要的是强调理论素质和理论思维能力。新一代历史学者的工作,若要引起国内外同行的重视,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厚学术史背景的思想建构。也就是说“出思想”与否,可能会成为新的学术世代衡量史学研究成果优劣高低更重要的尺度[12]。高校历史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思想性,更强调教学过程和目的的思想性,培养具有历史理论素质和理论思维能力的人才。
(二)从解释性教学转向问题性教学
传统时代的历史教学,基本上是一种解释性教学。历史事件、名物制度等解读成为教师上课的重要内容,同时,学生也以这些解读性知识作为参与考核的重要标的。但是大数据时代是一个数据共享与大众化的时代,教师的解读性知识受到挑战,甚至有些时候被颠覆。教师的教学角色须作转变,应把以解释性教学方式为主转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观察问题的整体性眼光、特殊的历史思维方式和历史性的分析方法。
首先,高校历史教学应主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和提出真问题。何为真问题?真问题包括:背景知识中固有的预期与经验材料之间的矛盾;解释现象;想去检验某种理论假设;某种理论假设的预期与经验材料不符;在学术史的基础上感觉应该发展、调整、补充的东西,等等。与之相对即为伪问题。其次,高校历史教学应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整体性眼光,也就是要以新的视角、特殊的历史思维方式观察问题。不同的角度和思维方式,问题呈现的性质即不同,才可形成新的认识,建构新的思想。
三、高校历史教学新理念的课堂教学实践
当下高校历史教学形式依然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大数据时代高校历史教学中思想性教學和问题性教学新理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如何更好地落实,可从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调整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增加思想性教学与
问题性教学内容
目前高校历史课堂教学内容主要是历史知识性和解释性内容,死记硬背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的主要工作。即便是学者经过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在从中很少见出思想性和问题性,因此也成为强记的一部分。高校历史教学要“出思想”“出问题”,应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增加思想性和问题性教学内容。具体而言,其一,增加学习史学理论和方法。高校历史教学应广泛关注各种史学理论和方法,强调各种史学理论和方法的融汇、提升和创新,培养学生的理论素质和理论思维能力。其二,增加历史材料分析内容。高校历史教学不仅是博闻强记,更重要的是问题意识。培养问题意识,唯一的途径是从历史材料出发,从历史材料中发现问题,进而解答问题是历史学习的最终目的。
(二)调整历史课堂教学环节,增加史料分析思考与总结环节时间
史料是历史教学与研究的基础,离开史料历史将无从谈起。同时,史料也是激发学生思想性与问题意识的根本。既成的历史研究观点和认识固然可以拓展学生的思想空间,不过学生真正拥有的自己的历史性思想,却是在依托史料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形成。故而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历史课堂教学环节中,史料分析思考的环节应居于首位,其课时安排应再增加。落实在具体操作环节上,应做到以下两点。首先,依托史料。高校历史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整体性眼光,引导学生以不同角度和方式分析史料。其中教师应提供充足的课堂时间给学生,学生可以以合作互动的形式活跃思维,突破框架思维,形成新的认识。其次,教师和学生可一起讨论史料分析中思考方式以及新视角的产生过程,共同总结形成一定理论雏形,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理论思维能力。
(三)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是停留在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即便是探究式教学也是突破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规范,教师的讲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依托。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学理念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应做出新的调整。课堂教学模式的调整可从两方面实施,一是突破教师与学生的二维主体模式,从课堂教学客体入手,实现教学内容向学习问题转化。这种转化如何实现可操作性?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即是问题的设计目的和设计手段。问题的设计目的是循序渐进地通过解答一个个相连的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设计手段必须达到一种标准:既可使学生自我发掘问题,又能遵照既定教学内容而展开,即实现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与教师提出问题的平衡。二是可适当采用项目制教学模式。项目制教学模式的显著优势是围绕既定项目,突出问题意识。这种教学模式最大可能性地契合了大数据时代高校历史课堂教学的新理念。项目制教学以完成项目为目标,既定的项目即是一个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可充分调动敏捷的思维,在其中不断找出问题所在,运用各种手段解决一个一个的问题,实现项目完成的最优化。不过,项目制课堂教学有一个难以突破的基本缺陷,即无法大规模普及。因为项目制课堂教学的理想教学规模是一种小课堂教学,如果落实于过大过多的课堂教学规模之中,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施展不好,教学效果甚至逆向发展。因此,项目制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行的过程中应更多的避免过大规模的课堂教学形式。
参考文献:
[1]郭学信.人文教育与高校历史教学改革[J].历史教学问题,? ? 2007,(6).
[2]苏瑛.高校历史教学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 ? 效果分析[J].大学教育,2016,(10).
[3]李蓉.略谈大学历史学教育中的文化素质教育[J].西藏? ? 大学学报:汉文版,2004,(3).
[4]苏苑.新时期高校历史教育如何走出新路子[J].历史教学:? ? 高校版,2007,(1).
[5]朱季康.“历史感”与本科历史学专业教育[J].高教论坛,? ? 2009,(9).
[6]王小丽,肖守库.美国公共历史学教育对我国高校历史? ? 教育实践改革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14,(2).
[7]姜龙范,姜秀玉.关于高等院校历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 [J].现代教育科学,2009,(S1).
[8]马克垚.大学历史教学浅谈[J].历史教学,2001,(1).
[9]侯雁飞.关于综合性大学历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 [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10]陈振昌.现代化的新趋势与历史学的新使命[J].陕西师范? ? ? 大學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11]杨兴英.论信息时代高校历史专业中国古代史教学模式? ? ? 改革[J].中国培训,2016,(22).
[12]陈春声.新一代史学家应更关注“出思想”[J].史学月刊,? ? ? 2016,(6).
收稿日期:2019-04-18
作者简介:吴方基(1984—),男,江西余干人,嘉应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高校历史教学与研究。
基金项目:嘉应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地方高校‘历史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以嘉应学院为例”(嘉院教〔2016〕6号);2019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历史学本科教学方式改革
研究”(粤教高[2019]6号);2019年嘉应学院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新师范教育下嘉应学院历史学专业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9]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