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课程改革,教师该如何接招?
王云剑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2016年10月《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下发,高中教育改革更加深入,同时,历时三年,由北师大心理学院著名教授林崇德老先生领衔的学生素养课题组终于发布了研究成果——《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有的认为课改又出了一个新词,同时还有点陌生感与神秘感;有的不禁产生“今日如何做教师”的疑问。认真研读这三份文件,其实它们是相辅相成、完全统一的。
目前我国高考招生存在的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为改变这些怪现状,教育部提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指导思想的核心是“立德树人”。总体目标是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不仅注重分数,更加注重过程评价,既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考察,同时关注不同群体、不同个性特长学生的培养,更加趋于公平、合理、科学和人性化。为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教育部提出应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即确定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根据林崇德教授指出:“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就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它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
一、我的思考
“危机引发改革,改革产生困惑。”这些改革精神和指导方案让我再一次思考这一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只有首先明确了目标,才能在实际中采取正确的方法。
理查德·莱文(Richard Charles Levin)是享誉全球的教育家,是耶鲁大学在任历时二十年的校长之一,认为教育是培养学生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終身学习打下基础,是对心灵的自由滋养——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美国已故小说家David Foster Wallace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知识,而是习得一种思维方式——在繁琐无聊的生活中,时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不是“我”被杂乱、无意识的生活拖着走,而是生活由“我”掌控。学会思考、选择,拥有信念、自由,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获得幸福的能力。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我们看到“健康生活”作为一个独立素养得到同样的重视。它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和自我管理三个方面,从生理上、心理上和元认知的三个不同角度阐释对生命的尊重。元认知是指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
作为教育工作者,把生命化教育化入教育教学,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培养出具备完善人格、有益于社会和人类的优秀人才。
二、如何接招
新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改革的改进和深化,与我们一直研究的素质教育理念并不违背,但是,新的考试制度和高考大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应该说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改变固有思维,更新教育理念
凡是新事物都有个破旧立新的过程,人都有定式思维的习惯,不愿意或不习惯去改变,尤其是已经教学时间比较长的老师,这需要勇气和毅力。原有的高考招生制度,很多情况下形成了老师以成绩取人的思维,喜欢学习好的孩子,喜欢听话的孩子;为适应高考要求、社会和家长的要求,功利化教育痕迹比较重。有的老师即使有过一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想法,也往往被“指挥棒”最终改变。这一次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政策,会为老师们施展教育理想提供广阔地、自由地平台。
(二)改变原有模式,更新科学的评价方式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是很多学子的心声,我曾看一位高考状元的采访,她的背包里面主要是卷子,当谈到自己高三备考时,因回忆起自己的艰辛不禁落泪;还曾有个高三毕业生晒出自己的试卷高达一米多,今年的高考作文更是以此为题,少考一分可能就是家长发火的导火索;一分之差可能会相差上百名的学生名次。考试、试卷、分数成了学习的一切!我在一次给学生做讲座前问学生一个问题:“你喜欢数学吗?”她回答:“还行吧,反正得考。”我听得是五味杂陈。新的招考制度不再一考定终身,拓宽了招考渠道,能更好地实现生源分流。不区分本科批次也避免了学校、老师以升学率为评价依据。自2017年起,上海将在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两依据一参考”模式下,推行多元录取机制,使得考得更科学,先专业后学校使得招得更科学,我们的教这个环节也应配套跟上,作为教师也要改变原有只是批改作业、批阅试卷这样常见的评价措施,学习更加科学的多元评价方式,采用量规细化评价,跟踪记录学生成长。
(三)改变原有课程观,更新校本化课程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21世纪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品格与能力”,是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指导课程改革,它规定了课程改革的方向与宗旨,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教材编写、教育教学、考试评价、制度管理的根本依据。过去很多老师对课程“绝对合法,不可动摇的权威性”的惯性接受,所以教学方式尽管千变万化,但最后都归结到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记忆、掌握上来,知识的发展价值被其储藏价值所替代!作为老师还应多看看学科史,才能用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教学,而不是盲目的被编辑教材的专家领着走,或者才能真正理解专家的编写意图,形成有个性的教学。教学由“教教科书”转向“用教科书教”,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例如芬兰教育委员会于2014年公布的《国际基础教育核心课程》,以培养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社会的人才为总目标,强调和促进“横贯能力”(transversal competences)向传统学科教学的渗入。按照芬兰课程的管理体制,学校和教师有充分自由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自己的教学。我国学生核心素养和新的招考制度也已经体现出这一指导思想,所以下一步,我们需要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综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结合学生需求自己设计校本课程,设计自己的教学。
美国学者塞勒等人就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作了这样的比喻:如果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这部作品演奏得是否优美,觉定于最直接传授知识的教师的理解高度。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并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也就是教学并不是去教教科书,而是怎样用教科书去教,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
新的挑战需要我们要改变思维方式,站到更高的平台上,从狭隘的视野中跳出来。树立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中心,加上每位教师的热情,一定在这个更加科学、和谐、自由的舞台上谱写新篇章。假如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忧伤,我就没有虚度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