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一流大学建设需要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张凤昌 朱 赤 王 艳
进入新世纪,清华大学后勤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目标指引下,学校提出了构建满足一流大学建设需要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的奋斗目标,探索了有特色的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之路。
一、明确了后勤工作的指导原则,为构建一流大学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奠定了基础、指明了前进方向
后勤改革与发展要有利于提高高校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减轻学校的负担,有利于提高学校办学效益,有利于保证学校的发展与稳定。换言之,后勤工作必须以学校为主体,服从学校事业发展大局,适应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学校明确了后勤工作的定位是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任务是为培养人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生活服务。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校训,也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精华。学校明确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培养人为根本目标,继承和发扬后勤的优良传统,坚持练内功、创一流,为学校分忧、为师生员工解难,努力建设和谐校园,争取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作贡献”的后勤工作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建设一流大学“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后勤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构建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管理科学高效、服务优质规范、保障安全可靠、资源配置合理、环境文明优雅、全面和谐进步”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师生满意、学校满意、员工满意的工作目标。
二、在构建一流大学后勤服务保障体系过程中,始终坚持了体制改革与机制转变并重的原则
1.进一步深化了体制改革
后勤体制的改革涉及机构设置、隶属关系、权利划分等多个方面。我校后勤实行“小机关、多实体”的运行模式,实体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总务长办公室作为后勤机关主要发挥宏观管理的作用,将日常运行的重心下移到实体,强化实体的管理职能。后勤各实体按照专业化的发展要求,调整了机构设置与任务职能,逐步将优势资源集中在校园基础设施运行保障、餐饮服务、学生生活服务等方面,努力提高竞争实力,创造高校后勤服务行业的精品。
为进一步强化资源的宏观调控和管理,规避经营风险和学校可能承担的无限责任,从2004年开始,学校对实体所属的法人企业进行了规范管理,撤销了15个法人企业,部分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服务所必需的经营业务统一归口到新成立的“育培园商务管理中心”管理。将经营项目从后勤实体中分离出去的做法,是后勤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校为主体工作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满足了后勤“为培养人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生活服务”的任务要求。
2.积极转换运行机制
完善经济管理协议,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我校后勤实体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在经济管理协议中既明确了责任制,也对运行中的增收节支、开拓创新等工作明确了激励办法,以充分调动干部和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物业管理中心负责全校的学生宿舍和教室的管理,是水电消耗大户之一,他们便通过设备改造、调整工作流程,以及把量化指标分解到各科室、各班组、各职工等多种措施,开展节约型物业建设,收到了良好效果。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2006年,学生公寓公共用电量月均从0.8度/平方米下降到0.36度/平方米,年均下降11.0%;人均用水量从4.43吨/月下降到1.65吨/月,年均下降12.6%。
积极引进社会优质资源参与校内市场竞争。目前,校园的修缮装饰、园林绿化、办公楼的物业管理等项目都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校园环境、食堂、宿舍、教室等保洁工作也交予了社会的专业保洁公司,促进了后勤整体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加强对实体的财务监管。从2004年开始,学校对后勤实行了会计委派制,由财务处对会计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委派,后勤会计核算中心统一对实体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分析汇总后勤会计报表,为学校和后勤领导提供决策支持。
3.深化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
1998年以后,后勤各实体实行合同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实现了按需设岗、公开招聘、考核竞争、合同管理。近些年来,各实体进一步完善了考核办法,如饮食服务中心对食堂厨师实行分级考核的办法,工作满3、6、9年必须分别达到初、中、高级厨师水平,考核不合格者将不予聘任。全员考核制度既促进了队伍的合理有序流动,又带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三、加强队伍建设是构建一流大学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的关键
1.干部队伍建设
后勤根据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制定了队伍建设规划,按照干部“三结合”(暨老中青相结合、工人与知识分子相结合、学校选派与后勤培养相结合)的原则,配备各级管理干部,后勤各实体的正副主任由党委组织部统一管理;同时,注重后备干部的选拔与培养,逐步形成了后备干部队伍梯队,为干部队伍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4年,后勤积极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精神,在全体党员干部中提出了“提高四个能力”的要求,即坚持以规范管理、制度保障、集体决策为核心,提高管理能力;以注重研究、科学预见、持续发展为目标,提高创新能力;以深入一线、求真务实、勇于负责为主线,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预防为主、完善预案、协调配合为重点,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各级干部的带领下,2004年,后勤“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投入运行;2005年,建设完成了校园地下管网综合地理信息系统(TSPIS);木耳、面粉、大米、鸡蛋、杂粮等绿色食品基地相继建立;2007年,所有的学生食堂和本科学生公寓通过了北京市标准化验收。这一系列的亮点工作标志着我校后勤服务与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2.职工骨干队伍建设
目前,我校后勤职工队伍中校内编制职工约占30%,合同制职工约占70%。从后勤事业发展看,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我校后勤职工队伍建设的整体思路是:通过岗位和编制控制队伍规模,通过培养和引进提高队伍素质。学校在后勤队伍建设规划中明确了各单位的岗位设置,关键岗位由副科级以上的管理岗位和保障学校运行所必需的技术岗位组成;重点岗位由班组长以上的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组成。通过定岗定编控制了队伍整体规模,调整了队伍结构。学校还在江苏、山东等地高校和技术学校建立了新员工选用基地,通过定点实习选留优秀毕业生到后勤一线工作,拓宽了职工的选拔渠道,也提高了队伍的专业化服务水平。
3.党团组织凝聚人心
为了进一步加强后勤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党政密切配合,后勤各实体建立了党总支,科室建立了党支部,部门成立了党小组。各级党组织都非常重视组织发展工作,通过理论学习、基层锻炼、社会实践等方式加强对积极分子的培养。为更好地关心青年职工的学习和生活,加强对青年职工的教育、管理和引导,后勤将原团总支改建为团工委,通过团组织培养的年青骨干为后勤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发挥育人作用,拓宽沟通渠道,使体系更加适应和谐校园建设的要求
我校后勤积极参与学校的育人工作,充分发挥“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作用。如建立的学生膳食营养平台,一方面引导学生合理膳食,建立良好的膳食结构,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取,满足成长发育的需要;另一方面,为学校资助经济困难学生,保障其营养摄取达到基本膳食标准提供了依据。此外,后勤与学生工作部门合作,在学生公寓、超市和食堂等处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增强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也增进了学生对后勤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后勤各实体注重与师生广泛交流,多方听取意见,及时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其中与学生社团和协会建立对口联系是重要的沟通渠道之一。如校医院、绿色大学建设办公室、保卫处、饮食服务中心、物业管理中心、接待服务中心等单位分别与红十字会、绿色协会、学生治安服务队、美食协会、紫荆服务队等学生社团协会建立了密切联系,这对于提高服务水平、树立后勤形象、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流大学的建设离不开一流大学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清华大学后勤广大干部职工将继续发扬后勤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在高校后勤改革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努力构建起满足一流大学建设需要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为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做贡献!■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 张凤昌系该校副校长)
[责任编辑:蔡桂兰]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