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学生物理学习的特点分析

    王启航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对问题的猜想经过缜密思考、合理推断, 让假思考变成真猜想。从注重形式向关注学生过程体验转变,让假探究变成真实验。

    关键词 核心素养 物理学习 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1借助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直觉与关注

    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直觉与关注兴趣的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虽然有些教师对演示实验的教学还是比较重视的,但还是会有一些教师认为实验操作比较浪费时间并以“讲实验”代替了“做实验”,但语言描述对于学生直观感知的建立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演示实验中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记忆效果,很多抽象的内容因为直观的展现而被记忆和理解,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演示实验对学生直觉与关注所能产生的积极意义并在教学中加以重视。

    演示实验一般是教师操作给学生观察的,因此,如果要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并能够较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教师在操作中必须尤为注重现象的明显展示,因此,教师在实验之前的准备中应尽量考虑仪器的尺寸以及仪器背面颜色的对比,使得实验的整个过程与产生现象都能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同时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细心观察这一良好习惯的培养,使得学生的直觉兴趣能够得到进一步的稳定与保持。例如,校内公开课中某教师在感应电流产生条件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是这样导入的,他首先把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和导体棒的两端连接了起来使其构成了一个闭合回路,该教师随之进行的知识讲解也在这一简洁的导入中对新旧知识进行了很好的关联,但学生在新授课之前已经进行了一定的预习,课本开头的熟悉话语也对学生产生不了多大的吸引力,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本上的图片进行观察也没能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另外,教师在整堂课的教学中也鲜少与学生进行互动也使得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没能更好地发挥出来。除此以外,学生早就将初中时候学习的闭合回路中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遗忘得差不多了。因此,教师在这一内容的教学之前首先就应该考虑到这些方面的内容并将简单的演示实验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自己的观察中对旧知识展开回顾并因此产生饱满的学习热情。

    2启发学生动机的产生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孔子早就发表过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并养成独立解题的习惯都应有其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学习中各种优良品质形成所需条件的积极创造,用各种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使得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观察与思考中不断得到启发,为学生物理学习中所需要的优秀品质创下更好的物质平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句名言是众所周知的,因此,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设计中应考虑其过程中能否产生“趣味”与“疑问”,引领学生在随之展开的演示实验中展开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并为学生向未知境界的不断探索与思考创造出一个更有意义的学习环境。

    3不会用物理模型简化思维过程

    中学物理中涉及的理想化物理模型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一是实物模型,如质点、点电荷、匀强电场、匀强磁场等。二是条件模型,如光滑、绝热等;三是结构模型,如分子电流、原子核式结构;四是过程模型,如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速直线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学生要深刻理解这些基本物理模型的特点,遵循的规律,并且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题设条件,分析物理过程,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实际问题中构建出我们熟悉的物理模型,然后应用物理模型遵循的规律加以解决。

    4强烈的学习兴趣是成绩提高的动力和源泉

    学生能够培养自身对物理学科学习的兴趣,将是推动自己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运用在物理学习中的动力,从而掌握好物理知识。虽然有些学习兴趣是与生俱来的,但后天的兴趣也是能够通过一些途径得以实现。如学生可以多观看一些伟大的物理发明和物理成就新闻报道,或者阅读一些国内外历史上著名物理学家的著作及事迹,使得自己的身心受到鼓舞,便能够不断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当兴趣培养起来后,可以将这份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实践在学习过程中,如在課堂听讲时,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5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遇到问题时不知如何下手

    基础知识就是我们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工具,正如我们要修理某个机器,工具箱内得有各种各样的工具,如果没有工具连机器都拆不开,更谈不上修理了,我们解决物理问题,没有扎实的基础,遇到问题就無从下手,所以我们在平时学习的时候就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搞清每个知识点以及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这样做题的时候用到那个知识点就能信手拈来。我们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有:运动学中,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圆周运动)……力学中,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万有引力定律、开普勒三定律,牛顿三大定律、能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电磁学中,库仑定律、电场力、洛伦兹力、安培力、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动生电动势)。要相信,就是这些并不算多的公式,就能解决高中物理中几乎所有问题。这就是我们已知全部的物理工具。其他基于这些公式的推导,只是帮助我们降低思维难度,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并不超出这个公式本身。

    6结语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物理学史,设定有助于引发学生自主思考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建构物理认知,切实体会物理学家们实验的卓越之处,学习科学家们在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独特方法、思维逻辑和科学精神,这些对学生日后长远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润芝.探讨中学物理探究性教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才智,2016(06).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