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式作文教学存在的三个问题及解决策略

    “对话式作文教学”是在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的氛围中,进行多向互动,多层次立体的信息交流,在师生经验中创生知识、碰撞思想、达成视野的融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态。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对话活动,激发写作欲望、生成写作内容,升华思想认识,感悟写作规律,获得写作经验和技能。这种“对话式作文教学”摒弃传统的以传授写作技巧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师独白式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封闭式的写作方式,开放心灵,沟通理解、思想碰撞、灵魂交流。

    此教学方式的确改变满堂灌的、纯技术的作文训练,给我们的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当我们理性地审视对话作文教学时,发现对话式作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需亟待解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问题一:学生自主参与意识不强,写作热情不高。

    现状:我们农村高中生的学生生活经验不多,视野狭窄,阅读积累少,情感内敛,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由于长期形成的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处于被动地位,较少主体活动的空间,写作兴趣缺失。加上高中生的心理逐渐显示出闭锁性,他们的内心世界逐渐复杂,开始不大轻易将内心世界表露出来。综合以上三个因素,学生视写作为苦旅,缺乏写作的热情,在作文课自主参与意识不浓,“对话”或变成“逼供”,或学生敷衍了事,缺乏真切的感悟,或只是少数学生的表演,其余的是“沉默的大多数”。

    策略:“唤醒”促进学生参与对话,调动写作热情。

    唤醒是回忆、激发、觸动、启发。写作教学首要的任务不是授予,而是唤醒。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内心的情感世界,通过真正的心灵对话与情感沟通,唤醒、激活并强化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情感态度。让学生有交流和写作的欲望。如何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人们常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的确,生活是写作最直接的内容。可外在的生活并不能够直接转换成“内心的生活”。教师需要助学生一臂之力。教师可进行辅助性的情境化活动:讲故事、听音乐、看视频、呈示例文、朗诵诗文……或营造情境,或渲染感情,或启发思想。趁着学生“心思萌动”,教师适时与学生展开对话,打开写作话题的匣子,激活学生的回忆、唤起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发学生的想象、联想,激发了情感体验。通过聚焦、放大、将生活具象化,把事件细节化、使情感扩大化。学生对生活经验记忆越清晰、视角越集中、情感越强烈越能激发言语表达和写作的欲望和动机,实现写作内容的转化与生成。教师只要找到打开学生心门的钥匙,倾听之,鼓励之,振奋之,赏识之,信任之,就一定能够走进学生充盈着生命的活力,神奇迷人的精神世界。学生也愿意写真情实感的文字。

    案例1:

    学完柳宗元唐宋散文《小石城山记》和苏辙的《快哉亭记》后,我运用了对话理念,进行以“品味孤独”为话题的作文教学过程化指导。

    师:生活中,我们总会或多或少品尝到人生的苦闷和孤独,你有过孤独的体会吗,你在孤独中品味了什么?

    生:中考我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身边的好朋友都上了不错的学校,我那时感到特别的伤心和孤独。我躲在房间里哭泣。

    师:你怎么度过这个难关,是什么让你改变。

    生:我哭完后,我想高中只是人生中的一段路,并不是终点,我完全可以凭勤奋和汗水,考上理想的大学。之前的我,对生活、学习、人生没有什么想法。在那之后,我想成功,想把命运掌控在手中的欲望特别强烈。

    师:你在这件事中,得到了成长,对吗?

    生:是的,以前没有想过我一定要做什么事情,一定要达到什么目标,可是这件事让我对初中的学习和人生态度进行了反思,我的思想成熟了。

    师:经历过这个事情,你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学会了反思,并对未来有了清晰的想法,你是有收获的,你的心智走向了成熟。是的,柳宗元被贬永州,身处穷乡僻壤之地,他把苦闷和孤独寄寓于小石城山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并把情感诉诸笔端,写出了《永州八记》。苏辙仕途失意,面对惊心骇目的长江水,他喊出了“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他们在苦闷和孤独中,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产生了浓烈的生命意识,从这个层面说,他们成长了。大家也写出你的成长故事。

    有了情动、心动,学生愿意与教师、同伴展开对话,在对话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这样,学生会认为表达是一件自己可以掌控的事。同时,展开写作前的对话,每个学生的知识经验、成长背景、思想个性不同,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有不同的角度和理解。写作教学通过合作讨论,建立起学习者共同体,使学生在这个共同体中看到了不同事物的方方面面,进而超越自己原有的认识,生成写作内容。有东西可写,学生也愿意去写,写作的热情自然高涨。

    问题二:思想肤浅,对话僵化,敷衍成文。

    现状: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的生活面窄,生活经验少,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差,学生难以与教师平等对话,进行思想的碰撞?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学生的知识、思维、心理的弱势使对话往往不得已变成了教师的话语霸权。硬要学生对话,只会流于形式,流于肤浅,对话僵化,无效。硬要学生写作,只会敷衍成文,让写作丧失生命的活力。

    反思:写作教学只是激活是不够的,写作需要深度和广度。写作更多的是思维、思想层面的心智活动,这种活动始终是内隐的、独立的。只有内隐的情感、思维提升了,才可以有外显言语交流的深层。写作教学的对话在于心灵的相互沟通,是师生间、生生间精神的敞开和接纳。对话和理解是双方思相的碰撞,精神深处的相遇,它不仅表现为提问和回答,更是交流和探讨、言说与倾听、欣赏与评价。师生、生生对话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一问一语交流,心灵和精神的沟通才是对话的根本。只有交流,没有沟通,没有思想的碰撞,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也不可能对写作的提高真正产生实际效果。

    策略:阅读发展学生的对话,生成写作内容。

    引导学生阅读,启动思维活动,补充学生原有生活或写作经验的不足。走进文本,走近先哲伟人,在广泛的阅读中与专家学者大师巨匠进行心灵的对话、精神的交流,“使其言如出吾口,使其意如出吾心”。学生读经典,读名著,读时文,主动汲取,打开眼界,打开心胸,增长知识,博闻强识,促进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学生有了对话的资本,有了底气,有了自信,就可以提升对话质量,写出高品质文章。这样的师生、生生对话交流才可能超脱了低级的分析,走向深层、高质量的对话,进入思想和情感的碰撞激荡。这种高质量的背后并不全是学生有特别超强的领悟力和分析力,而是由于事先对问题的高度熟悉为他们的思考拓展了视野,提供了材料,让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读书,也可以决定一堂对话式作文课的成功与否。

    问题三:虚假繁荣,对话简单,寫作低幼。

    现状:面对学生的发言,教师或不置可否,或一味说好,或简单的重复或总结学生的发言,学生的学习始终还是在一个平面上徘徊,还是一种自己的封闭状态的学习,无法得以提升。

    反思:对话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掌握写作规律和方法技巧,教师要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走向思维的纵深,攀登思维的高度。当学生的观点出现偏差或错误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当学生众说纷纭时,教师要条分缕析,要做决断。如何从平面、肤浅的对话走向立体、走向深层?

    策略:追问优化对话,使写作思维走向纵深。

    追问是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或者问题回答结束后的及时启发和引导学生再深入思考的策略。写作教学,有多种思路可偱,比如从认知入手,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观察感悟入手,从情感态度入手,从主题、取材、结构、表达方式入手,都必须引领学生的写作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低到高,从低到高,从而实现对原来水平的超越。通过追问,可在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的构思时,及时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宽思维的宽度,挖掘思维的深度。提升思维的高度,使写作思维走向纵深。

    课堂之上,对话的成功需要教师及时地抓住了同学回答的问题,对症出击,且环环相扣,一追到底。而正是这样的追问,学生的思维,全班同学的思维,全部被调动起来,处于一种高度紧张和深度开发的状态。如何做到高效地追问,这要求教师对写作话题的研究高屋建瓴,理解得入木三分,把握得准确深刻。同时教师有引领学生的教学机智与素养,能发现学生回答的突破口,或点拨、或质疑,或深化,或补充。对话文本,也让学生发现和领悟写作方法和技法,比老师讲写作技巧更有效,有意思,学生也能得到较直观的感受,这对形成敏锐的语感和文章图式有很大帮助。追问,让思维有深度。

    唤醒激活学生冰封的生活经验,激发参与对话的欲望;阅读补充缺失的生活经验,发展对话;追问掘进思维的深度,优化对话。对话文本,使学生学会了写的方法,这样学生就会“想写”,“有东西可写”,也会“写”。

    参考文献:

    [1]靳玉乐主编.对话教学.四川教育出版社.

    [2]严华银.让语文安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

    [3]荣维东.写作体验课怎么上.中国语文教学,2011年10期.

    吴杏芝,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高级中学教师。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