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化工领域国有企业科研单位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与实践

    姚新武 桂兴华 于晓方

    

摘 ?????要:能源化工领域国有企业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发挥科研支撑引领作用。青年作为中国石化践行“爱我中华,振兴石化,为美好生活加油”初心和使命的生力军,是科技创新与传承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结合“人才强院”工程,通过创新开展青年科技人员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在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有益成效,将持续为中国石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打造世界一流进程提供不竭动力,也为系统内、领域内乃至国内科研单位青年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积累了可推广经验、提供了可借鉴样本。

关 ?键 ?词:能源化工;国有企业;科研单位;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T-2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0460(2019)02-0380-04

Abstract: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energy and chemical industry urgently require the leading and supporting role of R&D institution during the critical period. Sinopec Dali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has achieved beneficial result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you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am through innovative training and upgrading. And it has accumulated experience and samples which can be popularized for domestic R&D institutions.

Key words: Energy and chemical industry;State-owned enterprises; R&D institution;You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am;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科技是國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1],国有企业科研单位作为党执政兴国的一块基石,担负着在新时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在经济领域把为党工作落到实处的历史重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石化大连院”)作为中国石化直属研究院,在66年创新发展历程中为中国石化乃至我国石化产业提供了一批创新型的炼油化工技术成果,特别是在炼油加氢领域,为中国石化的汽柴油质量升级、重质油加工提供了技术引领。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中国石化大连院面临着从炼油加氢型研究院向“清洁炼油、新兴资源能源、公用技术”三大技术平台均衡建设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在这关键的转型发展过程中,既需要技术领域的传承发展,更需要技术领域的拓展创新。作为中国石化践行“爱我中华,振兴石化,为美好生活加油”初心和使命的生力军,历史的接力棒终将交到石化青年手中,面对上述迫切需要,中国石化大连院在青年科技人员综合能力培养及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取得了显著成效,将持续为中国石化打赢“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升级”攻坚战和打造世界一流提供不竭动力,也为中国石化系统内、能源化工领域内乃至国有企业科研单位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样本。

1 ?中国石化大连院青年科研人才队伍现状分析

中国石化大连院现有员工700余人,其中各类高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300余人,科研人员中35周岁以下青年人数近200人,约占总员工数近30%,是科技创新与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石化大连院以团委为青年工作阵地,定期以调查问卷和走访座谈等形式开展青年思想动态调研,准确把握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思想脉搏,了解到青年科研人员具有如下共性特征:

(1)时代特征明显,思想呈现多元化,对各种新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包容度,能够兼容各种价值观和新思潮;

(2)学历层次较高,近5年入职新员工中硕士占65%、博士占35%,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拥有科研发展所需的最新知识储备;

(3)对个人及企业的未来发展充满希望,对工作充满动力与激情,对科研工作有强烈的求知欲,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喜欢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4)关注个人成长成才,渴望企业提供成长成才的广阔舞台,希望在企业中发挥作用,实现自身价值认同。

    

调研中同时发现部分青年科研人员存在以下缺点和不足:

(1)对石化行业的认识和领悟还不够深入,工作中过于强调自我满足感,奉献敬业精神有待进一步提升;

(2)对于科研项目工业应用的知识积累不够,相较于面向工业应用对实践经验的高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团队协作、创新创效等综合能力亟待提高;

(3)思想波动较大,面临工作和竞争压力易出现牢骚抱怨等不良情绪,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需进一步增强。

2 ?提升青年科技人才队伍综合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党的十九大发出了“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2]的动员令,在中国石化“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3]企业愿景下,中国石化大连院高度契合中央和总部要求,提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科学研究院”的发展目标。一流的人才是建设世界一流的基础,中国石化大连院结合“人才强院”工程,针对前期调研中青年科研人员显现的问题和不足,通过量体裁衣式的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青年科研人员发展制度机制,结合全院科研工作实际,制订高素质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发展规划。通过坚持抓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与抓创新、抓创效并重,将培养青年科研人员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各研发部门年度重点工作,压紧压实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工作责任落地,确保青年科技人才队伍的规模、质量、结构与全院的发展相适应、相协调,确保青年科研人员人力资本价值得到充分發挥。具体来说,中国石化大连院着力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2.1 ?立足科研、服务大局,思想引领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三老四严”、“严细实”等石油石化优良传统和作风始终是中国石化的立身之本、发展之魂、力量之源,中国石化大连院持续发扬光大这一宝贵精神财富,为青年科研人员立足科研、服务大局提供凝聚力和向心力。

2.1.1 ?弘扬志愿精神,提升青年科研人员社会责任

中国石化大连院前身是来自雷锋第二故乡抚顺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历来坚持将石化传统与志愿精神有机融合来教育青年、陶冶青年、愉悦青年,设有学雷锋青年志愿服务队。从我院承办的2012年第十六届全国催化会议到“闵恩泽能源化工奖”基金2018年度第二次学术交流会,由青年科研人员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在各类大型会议中用青春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给与会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为我院赢得声誉的同时,也提高了青年科研人员沟通交流和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走出企业、走进社会,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属地高校联合开展择业讲座、重点实验室互访等活动;走进员工宿舍,与青年科研人员谈心、擦洗公共设施、送暖水袋等节日小礼物,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丝丝暖意;与当地福利院儿童开展结对子帮扶和联欢会,为贫困县小学捐赠图书,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义务宣传等活动,以弘扬志愿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生动活泼、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青年实践,以强化人文关怀提升青年科研人员社会责任感。

2.1.2 ?传承奉献精神,挖掘青年科研人员创新潜力

奉献是青年科研人员必备的职业素质,中国石化大连院以中国石化成立35周年及建院65周年为契机,在青年科技人才队伍中讲好石化故事,大力宣传中国石化及我院的光荣历史,引导青年科技人员勇于奉献、艰苦奋斗、砥砺奋进、再攀高峰,增强青年科研队伍对企业发展前景的信心、干事创业的决心和提质增效的恒心,把科技工作目标引导到建设世界一流的愿景上来。同时,用青年听得懂的语言、真真切切的数据来让青年科技人员清醒的认识到“两个三年”和“两个十年”世界一流的建设蓝图绝不是敲锣打鼓、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如当前中国石化及我院的改革发展仍处在爬坡过坎、攻坚啃硬的关键阶段,各项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亟待突破的问题,支撑企业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升级任务繁重,凝练科学问题的能力亟待提升,科技创新发展新动能亟待形成,深化科研机制改革亟待推进,企业发展的内外部效益压力巨大,从而让青年科技人员产生共鸣,增强青年科研队伍危机意识,激励青年科研人员讲奉献、有作为,主动挖掘创新潜力。

2.1.3 ?倡导敬业精神,感化青年科研人员报效石化

在青年科技人才队伍中大力号召向闵恩泽院士[4]、田明[5]、薛梅[5]、宋丽萍[6]及集团公司科技功勋获得者郭蓉[7]学习,倡导严细认真、脚踏实地、扎根石化、忠诚敬业的科学家精神及优良作风,引导青年科研人员时刻不忘肩负的科技报国神圣职责,在工作中牢记“爱我中华,振兴石化,为美好生活加油”的初心和使命,切实增强新时代科技创新的责任感紧迫感,准确把握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为中国石化及我院改革发展凝聚青年科技创新强大合力,推进从基础研究到工业转化的贯通式创新。

2.2 ?立足岗位、创新创效,培育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青年员工的成长离不开企业的培养和个人的努力,中国石化大连院为青年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平台,拓展职业成长通道,助力职业发展。

2.2.1 ?以团队为载体培养青年科研人员协作能力

随着技术发展,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往往越来越复杂,通常需要多项技术集成创新才能解决。中国石化大连院各研究部门突出抓好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工作,以岗位必备和应知应会为重点,全面提升青年科研人员岗位胜任能力、规范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如节能技术部开展“激情碰撞、成就你我”主题论坛,在培训和讨论中促进青年科研人员快速成长,通过融入开放合作、共享共赢的理念,发挥各专业人才专长,实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科研效率。其中高效储能材料青年创新团队是一支由80后组成的年轻队伍,他们通过团队内外协同创新、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到企业交流等方式,经过近3年摸索,总结出一条适合新能源高效存储材料研发的技术路径。

又如在环保所开展水处理技术青年创新团队“深入企业、驻扎一线”活动,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与工程设计部配合,针对企业实际需求做设计,结合企业近期、远期目标开展工作,将多项污水处理新技术逐步工业化,提高了青年科技人才队伍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

该团队现已成长为中国石化公用技术领域极具活力的科研创新创效团队,为中国石化“碧水蓝天环保计划”做出了突出贡献,提升了企业形象。

2.2.2 ?以项目为载体提升青年科研人员创新能力

中國石化大连院建立了“项目+人才”培养体系,并将培养过程分为启蒙阶段、加速成长阶段和实战阶段。在启蒙阶段,着重强化青年科技人员进入实验室、进入项目的机会,培养青年的视野,缩短成长周期,快速进入实战阶段。在实战阶段,以项目攻关为导向,集中力量重点扶持学术带头人,通过缺什么补什么,少什么学什么,差什么练什么,提高青年科技人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经过前期试点、逐步推广,该培养体系成效已初步显现。在公用技术领域,针对石油石化行业废气治理技术的迫切需要,中国石化大连院环保所组建了废气治理技术青年创新团队,青年科研人员从调研研究方向入手,在专家指导下开展了多项前瞻性课题,使青年科研人员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快速提升,个人研发能力增强;同时,通过让青年创新团队承担项目开题报告编写工作,倒逼青年人全局考虑问题的能力。

在新兴资源能源技术领域,中国石化大连院打破“本位主义、各自为战”的界限,在生物化工部根据科研项目需求跨课题组抽调青年科研人员组成创新团队进行攻关,让每位青年科研人员都有充分锻炼和学习提高的机会,进一步增加青年科技人才队伍业务知识的广度和交叉性,实现个人和团队的共同进步,涌现出多位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在清洁炼油技术领域,中国石化大连院积极引导青年科研人员争当“领头雁”,为更好地向加工含硫劣质原油的炼厂提质增效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在加氢技术研发中心成立沸腾床加氢青年创新团队,在沸腾床技术攻关期间,形成了以工艺牵头、催化剂和工程设计联合攻关的研发模式,各专业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该项技术荣获中国石化十大优秀技术品牌,助力青年科技人员全面发展,实现由船员向船长的身份转变。

2.2.3 ?以活动为载体提升青年科研人员综合能力

组织开展系列青年活动,将青年活动与岗位业务和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加速青年科研人员成长成才。通过开展青年科技论文报告会、青年创新创效大赛交流会、专利知识讲座、青年大讲堂等活动,促使青年科研人员汲取技术创新知识,进一步提升综合能力,为青年科研人员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和快速成长奠定基础;以英语俱乐部及计算机俱乐部为依托,加强实践锻炼,提升其对外交流和智慧使用计算机的能力;通过院内线上知识库及中国石化远程培训系统,为青年科技人员提供覆盖各科研领域的知识的学习平台和内部环境,还将远程培训学习时长、学术讲座参与次数作为年底员工考核的一项硬性指标,增强学习自觉性;按照师徒结对、协议签订、跟踪培养、考核评价的程序组织开展“师带徒”活动,建立青年科研人员职业档案,跟踪青年成长经历,形成青年人才信息库,扎实推进人才强院工程,加速培养和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高素质青年科技人员。

2.3 ?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注重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健康和谐发展

促进青年健康和谐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维,围绕青年做文章,做好尊重青年、理解青年、启发青年、激励青年和爱护青年的工作。

2.3.1 ?畅通青年科研人员诉求表达渠道

新时期下,中国石化大连院认识到“闲言碎语也是大政治”,认识到只有通过青年熟悉和喜欢的诉求表达方式,才能听到真实的声音,触碰到真实的感情,赢取广大青年科研人员真正的共识,使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向着更好更有效的方向发展。中国石化大连院以建言邮箱、青工微信群、青年座谈会等方式,为青年科研人员沟通交流提供平台,站在青年的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积极进行协调解决问题上,力争做到青年冷暖有人知、呼声诉求有人听、急事难事有人办、办事结果有反馈。

    

2.3.2 ?准确把握青年科研人员思想脉搏

中国石化大连院借助青年员工帮扶计划(Y-EAP),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改善工作心态、提高工作积极性、增强自信心、克服不良情绪,解决青年科技人员在工作中产生挫败感等问题,让他们积极领受任务,热情的投入工作。开展情景模拟演练,促进青年科技人员学用结合,通过提升个体对环境的控制感增强青年科技人员的抗压能力。

2.3.3 ?扎实开展青年科研人员政治理论学习

结合青工政治轮训活动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和转型发展教育,组织全院青年科研人员开展升国旗、党章党规答题主题团日活动,配合院党委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党章接龙等活动,组织青年科研人员参加专题团课、党课培训,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科技人员头脑,用党的光荣历史和石油石化优良传统涵养青年科技人员党性,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引导青年科技人才队伍不断焕发奉献热情和奋斗激情。

3 ?取得成效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国石化大连院通过为青年科研人员搭建系列成长平台、持续开展能力素质培养的有益做法,充分确保青年科研队伍的规模、质量、结构与中国石化及我院的发展相适应、相协调,青年科研人员立足岗位、创新创效的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近五年来,中国石化大连院青年科技人才队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原始创新、持续创新为动力,以成为能源化工行业创新技术领跑者为目标,紧紧围绕“油品质量升级”、“碧水蓝天行动”及“能效倍增计划”开展科研工作,累计新开各类研发课题300余项,新申请国内外专利

1 200余件,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报告50余次,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50余项,参与完成100余套装置的技术应用,为系统内外企业提供各类技术方案对接、装置装剂、开停工、标定、现场诊断与优化咨询、环保治理装置设计等技术服务近千次,有3个集体荣获中国石化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1人荣获中国石化最美青工荣誉称号,1人荣获中国石化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荣誉称号,1人荣获中国石化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1人荣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1人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2人荣获闵恩泽能源化工奖-青年进步奖。同时中国石化大连院青年科技人才队伍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扎实的业务能力,在客户企业中打造了有口皆碑的石化青年服务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已成长为一支跟党走、勇作为、善学习、共成长青年石化科研先锋队,将持续为中国石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打造世界一流进程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6-10(01).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3] 石正萱.企业愿景: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N].中国石化报,2014-8-15(01).

[4] 集团公司党组下发通知要求学习闵恩泽同志先进事迹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N].中国石化报,2016-7-14(01).

[5] 集团公司党组做出《关于向田明、薛梅同志学习的决定》[N].中国石化报,2015-7-16(01).

[6] 集团公司党组做出《关于向宋丽萍同志学习的决定》[N].中国石化报,2016-3-16(01).

[7] 宁彬.集团公司表彰2017年度科技创新功勋奖得主[N].中国石化报,2018-1-31(01).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浅谈高校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

    聂森摘要: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之中也逐渐引用了先进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很

  • 卫星天线过顶盲区时机分析

    晁宁+罗晓英+杨新龙<br />
    摘 要: 分析直角坐标框架结构平台和极坐标框架平台结构星载天线在各自盲区状态区域附近的发散问题。通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