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刘春花
历史课本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科,但枯燥的文本陈述却总是让学生敬而远之,历史课堂也因此变得毫无生机。新的课程改革之后,历史课在课程性质、目标和教学内容方面都有大的变化。那么,在历史课堂上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笔者根据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在这里对历史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进行了探讨。
一、角色扮演法
高二开学初,学生刚来学校,假期的闲散情绪还没有完全消失,上课时常有乱说话现象。正好刚讲完《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一节,我灵机一动,让同学扮演儒、法、道等不同学派,针对晚自习班里乱说话的情况,互相问问该怎么办。这一下子把同学们的兴趣给调动起来了。他们根据上课所讲的内容,经过短时间的准备之后,就开始表演了:
“法家”一上台就横眉冷对,严厉地对两个说话的同学说:“你们为什么上课说话?你们的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班规,我要对你们进行严厉的惩罚,把桌子搬出去,让你们的家长过来……”
“儒家”看着两位说话的同学,摇头晃脑地说:“你们的这种行为是极不道德的,是思想品德问题,不但影响了自己,也影响别人……”
“道家”上台后没有说话,而是看看这个同学,看看那个同学,看来看去……噢,原来是等着同学自己觉悟呢!
大家的表演虽然很稚嫩,但学生在自编自导的过程中把各学派的思想体系深刻地印在了脑海里,也对历史这门学科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二、循循善诱法
在讲新文化运动第三部分《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时,我提出问题:什么是新文学?什么是旧文学?二者有何区别?我先不急着让学生回答,而是让大家先做一个诗歌对照题,一个是文言文的《上邪》,一个是翻译后的《上邪》。我让学生仔细地读,而后进行对比,看看这两段文字有何不同。学生对比后就可知前面是文言文,有“乃”“君”一些典型的文言词汇,没有标点,还是竖排,比较晦涩难懂;而后者就像我们现在说话一样,简单明了。这样,学生就明白了新旧文学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巨大差别。接着我又进一步提出:结合自身和周围的生活情况,想想这种变化有什么意义。通过讨论,学生自己总结出:新文学的意义在于使文学不再是上层社会的专利,有利于普通民众的接受,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等。如此这般,通过层层深入设问并解答,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种种情况就了如指掌了。
三、自主研讨法
我在上课之前设计了自主研讨资料,课堂开始后给学生10分钟左右时间阅读资料,研读课本,然后提出问题。大家踊跃提问,如“经济全球化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 “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面对经济全球化时需要做出哪些改变?”这时候,我并不急于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让大家探讨这些问题,也可以生发出新的问题。在这个提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后是我进行了精讲(10分钟左右),针对学生提出的未解决的共性问题做出回答,并归纳了本节课的要点: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不可抗拒;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发展中国家不能逃避,只能面对现实,参与国际竞争,兴利除弊,求得发展。这些其实都是学生已经探讨出的结论,通过我简要的总结,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这样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调查研究法
在历史教学中,只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我经常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开展调查研究,访问亲历者或知情人,参观名胜古迹、历史博物馆,利用网络技术搜集信息等,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讲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课时,我让同学调查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自己的家庭有什么变化。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学生通过身边的变化,了解了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这比空洞的说教要好得多。
以上几种教学方法是笔者在教授历史课的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它们更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并顺利地收获知识、提高能力。
(责 编 莫 荻)
历史课本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科,但枯燥的文本陈述却总是让学生敬而远之,历史课堂也因此变得毫无生机。新的课程改革之后,历史课在课程性质、目标和教学内容方面都有大的变化。那么,在历史课堂上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笔者根据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在这里对历史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进行了探讨。
一、角色扮演法
高二开学初,学生刚来学校,假期的闲散情绪还没有完全消失,上课时常有乱说话现象。正好刚讲完《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一节,我灵机一动,让同学扮演儒、法、道等不同学派,针对晚自习班里乱说话的情况,互相问问该怎么办。这一下子把同学们的兴趣给调动起来了。他们根据上课所讲的内容,经过短时间的准备之后,就开始表演了:
“法家”一上台就横眉冷对,严厉地对两个说话的同学说:“你们为什么上课说话?你们的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班规,我要对你们进行严厉的惩罚,把桌子搬出去,让你们的家长过来……”
“儒家”看着两位说话的同学,摇头晃脑地说:“你们的这种行为是极不道德的,是思想品德问题,不但影响了自己,也影响别人……”
“道家”上台后没有说话,而是看看这个同学,看看那个同学,看来看去……噢,原来是等着同学自己觉悟呢!
大家的表演虽然很稚嫩,但学生在自编自导的过程中把各学派的思想体系深刻地印在了脑海里,也对历史这门学科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二、循循善诱法
在讲新文化运动第三部分《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时,我提出问题:什么是新文学?什么是旧文学?二者有何区别?我先不急着让学生回答,而是让大家先做一个诗歌对照题,一个是文言文的《上邪》,一个是翻译后的《上邪》。我让学生仔细地读,而后进行对比,看看这两段文字有何不同。学生对比后就可知前面是文言文,有“乃”“君”一些典型的文言词汇,没有标点,还是竖排,比较晦涩难懂;而后者就像我们现在说话一样,简单明了。这样,学生就明白了新旧文学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巨大差别。接着我又进一步提出:结合自身和周围的生活情况,想想这种变化有什么意义。通过讨论,学生自己总结出:新文学的意义在于使文学不再是上层社会的专利,有利于普通民众的接受,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等。如此这般,通过层层深入设问并解答,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种种情况就了如指掌了。
三、自主研讨法
我在上课之前设计了自主研讨资料,课堂开始后给学生10分钟左右时间阅读资料,研读课本,然后提出问题。大家踊跃提问,如“经济全球化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 “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面对经济全球化时需要做出哪些改变?”这时候,我并不急于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让大家探讨这些问题,也可以生发出新的问题。在这个提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后是我进行了精讲(10分钟左右),针对学生提出的未解决的共性问题做出回答,并归纳了本节课的要点: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不可抗拒;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发展中国家不能逃避,只能面对现实,参与国际竞争,兴利除弊,求得发展。这些其实都是学生已经探讨出的结论,通过我简要的总结,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这样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调查研究法
在历史教学中,只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我经常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开展调查研究,访问亲历者或知情人,参观名胜古迹、历史博物馆,利用网络技术搜集信息等,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讲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课时,我让同学调查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自己的家庭有什么变化。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学生通过身边的变化,了解了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这比空洞的说教要好得多。
以上几种教学方法是笔者在教授历史课的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它们更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并顺利地收获知识、提高能力。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