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评”三位一体,序列化指导记叙文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记叙文创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认为要引导学生写出观点明确、内容充实、富有情感、充满个性和创造力的文章。这对于高一阶段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普遍存在记叙文写作意识薄弱,写作能力低下的问题。很多学生在塑造人物的时候显得平面化、脸谱化,缺少个性,在描述情节的过程中显得平铺直叙,缺少一波三折的情节。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积极展开序列化指导,引导学生将阅读、写作和评论结合在一起,构筑合理的写作模式,通过阅读了解正确的写作方法,通过写作展开具体尝试,通过自评、互评等活动得到提升和发展,这样的教学更具有条理性,能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循序渐进的提高。

    一、追本溯源,探析“读写评”三位一体的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注重学生语文应用,促使学生均衡而有条理地获得发展。读写评三位一体的写作训练,便是基于此展开的。“读写评”三位一体活动的内涵在于让学生通过阅读吸收知识和文化,促使其对社会、人生进行深入思考,通过写作提升表达能力,在评论的过程中得到诊断和激励。所以这种教学方法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比较符合认知学习理论的一般规律。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界的支配下被动进行的,而是在头脑中进行主动建构的。“读写评”三位一体的活动能刺激学生自主进行阅读和观察,吸收知识,并在头脑中进行加工、完善和内化,这样就更好地创造了刺激环境,能促使学生读写结合,获得循序渐进的进步。

    二、行之有道,探析“读写评”三位一体的原则

    (一)以读促写,博而能一

    “读写评”三位一体教学活动的原则之一就是要展开以读促写的活动,让学生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获得感悟,并且从中得到启发,提取出各种知识点,并用于自己的写作之中。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广泛地展开课内外阅读活动,并且尝试运用精读的方法了解作品的写作特点是什么,思考其中是否有自己没有掌握的写作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就能触类旁通,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必修2第1课《荷塘月色》、第2课《故都的秋》等作品后,组织学生展开以读促写的活动,鼓励学生展开拓展阅读,寻找更多展现景物的作品进行阅读,并且尝试从中获得感悟。在阅读了《道士塔》等经典的散文作品后,学生认识到在写景的时候不能单纯只是描写景物,而应该运用情景交融的方式进行写作,还要展现出其中的文化内涵。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展开写作活动,以《这里的风景》为题目,写一下自己看到的景物,感受沉浸在自然静美中的体会,并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下来。这样的教学活动起到了以读促写的效果,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启迪,在自主创作中磨练自己的写作能力。

    学者张中行认为让写作变得毫不费力的秘诀就是多读多写,多读多写能吸收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最终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将长文读短,将短文读长,运用概括的方式了解作品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又或者展开无限的想象,探究作品中的留白处。这些方法都能促使学生以读促写,为提升记叙文的写作能力打下基础。

    (二)以评导写,一而及多

    以评导写也是“读写评”三位一体的原则,在学生完成了写作任务后,不能将他们丢在一旁,而应该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指导,促使学生发现自己作品中的问题,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展开升格写作。在评论的过程中要注意先找到学生作品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自主寻找自己的其它问题。

    必修1第2课《诗两首》的《雨巷》、《再别康桥》后,鼓励学生以《诗人之情》为题目展开创作,写一下自己最喜欢的诗人,尝试思考其写作风格的形成。在学生创作后就要展开评论,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首先围绕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展开评论:“很多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没有写到作者的生活经历,但是试想一下,一个人的经历是否会对其创作风格产生影响呢?”这便促使学生找到了自身的问题,这样学生就能投入到自主修改的过程中。如有学生在评论《雨巷》的时候就写到了作者当时的生活状态,体会到了作者处于深深的忧虑中,这样就能更好地展现出作者是一个情感细腻丰富的人,有助于体现人物形象。

    学者张中行认为多动笔和少动笔之间,精批改和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批改之间,要舍弃牵着,选择后者,这样才能让学生提升写作意识。在评改作文的时候也要如此,要抓住学生身上存在的最大问题进行引导,起到“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效果,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启迪,最后提升其自主评改的能力。

    三、匠心独运,探析“读写评”三位一体的策略

    (一)写,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在具体展开“读写评”三位一体的教学活动时,要注意读、写、评都需要掌握一定的序列。以写为例子,要注意选择使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教学策略。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实际写作能力设定与之相配套的写作策略。一般来说要按照立意的能力、选材的能力、安排结构的能力、语言美化的能力这几个角度入手,一步步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症结所在,并有重点地进行突破,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学习必修1第6课《鸿门宴》的时候,学生认识到作者十分擅长塑造人物,该作品中涉及了刘邦、项羽等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但是不会让人觉得类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在这个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整体推进,围绕“怎样写好人物”这个主题展开探究。在此后还要结合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点,進行重点突破,如有的学生不知道怎样选择符合人物性格的事例,有的学生不知道怎样进行人物肖像描写,也有的学生不知道怎样才能通过内心活动塑造人物形象。根据学生的不同问题加以指导,并鼓励学生以《小人物》作为题目展开写作,选择生活中寻常可见的人物,围绕肖像、心理等角度展开写作,有针对性地突破。

    在设计写作训练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具体学情,避免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而应该设计一些有弹性的训练项目,根据学生的问题灵活地安排各个训练项目,这样才能做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结合,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二)读,开阔视野,提升眼界

    读的序列要注意引导学生不断地开拓视野,提升眼界。首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拓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一些课外的同主题作品,并尝试展开对比阅读。其次要鼓励学生积极了解社会时事新闻,这样能让学生开拓视野,所选择的写作材料也会更具有实效性。最后还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自主阅读,让学生的阅读视野更加广阔。

    在学习必修2第9课《赤壁赋》后,鼓励学生展开有条理的拓展阅读活动。首先围绕同主题展开阅读,搜索一下还有哪些名家写过“赤壁”,并将这些作品整合起来,看看每一个作者的切入角度是否一致,写作特点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阅读提升读写能力。其次鼓励学生尝试拓展视野,了解作者的背景信息,通过阅读《苏东坡传》等方式了解作者,体会作者的人生。最后鼓励学生展开写作活动,以《历史的回声》为题展开创作,围绕自己阅读的内容展开写作,阅读“赤壁”主题且有感的学生可以写一下怀古获得的感受,思考自己若来到赤壁,会产生怎样的思绪;阅读“苏轼”主题的学生则可围绕其人生进行书写,写一下从其身上能获得怎样的感悟。

    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阅读序列,对于没有掌握写作技能的学生,要先引导其围绕技法性阅读序列展开阅读;对于已经掌握写作技能,但是不知道怎样选材的学生则设计时事阅读系列。这样的安排更有条理性,也能起到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

    (三)评,班级序列,个体序列

    在评论的过程中,也要讲究序列。首先要以班级为系列展开讲评,主要抓住班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普遍提升。其次要围绕学生个体进行引导,主要抓住学生身上最大的问题进行引导。在这样的有序评论中,不仅考虑到了普遍性,也考虑到了个性化教学,因此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必修2第12课《我有一个梦想》后组织学生阅读更多以“梦想”为主题的作品,并且以《我的梦想》为题目展开自主创作的活动。在学生展开写作后要合理进行评论,首先围绕班级学生整体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价,让学生思考一下怎样才能拓展想象力,写一些别人不曾写到的“梦想”,让自己的作品充满新意。此后还要展开个体序列的点评,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评价。有的学生语言能力不强,不能生动地展现自己的梦想;还有的学生选择事例方面存在问题,所选的事例过于空泛。要围绕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引导其修改。

    在评论的过程中,一开始由教师进行点评,当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后,则组织学生展开班级互评的活动,尝试相互找到对方的弱点,最后再组织学生展开个人自评,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自主进行写作修改。这样的点评也具有序列性,能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切实发展。

    学者张志公认为一个好的训练是有严格训练计划的,训练计划的安排必须是十分科学的,否则就会影响成绩。语文训练也要有科学的顺序,采用讀写评三位一体的方法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搞清楚记叙文的特点是什么,并展开有计划的实践训练,最后通过切磋交流和独立修改的方式得到升格,这样学生就能一步步提升读写能力,写出更精彩的记叙文作品。

    王昌玉,山东省滕州市第三中学教师。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