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教学——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舵手
摘 要:教育作为引领时代发展的主要内容,对社会的整体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的教育发展中,社会对幼儿的智力开发教育关注度正随着整体教育受关注度的发展有较大的提升。与中小学时期的教育相比,幼儿的教育中一个基本任务是逐渐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这一时期幼儿的智力发育较快,但自主思考的能力还不足,对教师、家长群体的语言与行为模仿能力较强。本文以幼儿教育中的儿歌教学为研究对象,针对如何通过幼儿儿歌教学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儿歌教学;幼儿;语言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10-0050-02
引 言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简短的诗歌,是儿童文学中古老的、最基本的体裁之一,内容多反映儿童的生活情趣,传播生活、生产知识,词句音韵流畅、容易上口,曲调接近语言音调、节奏轻快,有独唱或对唱两种形式。儿歌中既有民间流传的童谣,也有作家创作的诗歌,对儿童的生活教育意义、语言教育意义较大,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幼儿教育的现状简析
1.教师的整体素质较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学前教育所占的比重也在逐渐提升。在这样的整体教育形势下,学前教育中教师群体的教学能力与专业教育水平也正在逐步提升。很多学前幼儿园在教师招聘工作中,从教师的受专业教育能力、考核成绩中选拔优秀教师;很多规模较大的学前教育机构还会在专业课程方面进行细分,如生活教师兴趣、特长等。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很多教师的基础受教育专业能力较强,有些学校还会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如安全教育培训、学生心理教育培训等。有些园区通过对教师的网上培训以提升教师的整体教育能力,并对教师的待遇进行分级分类的管理,通过激励措施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总体来讲,当前的幼儿园教师教育能力较强,接受再教育的意识与方式也更加科学、简单,园区的科学管理也更能激发教师的教学能力[1]。
2.教学的重点设置更加科学
在传统的学前教育中,教师的关注点往往在知识教育的内容上。比如,有些教师对简单的加减法教学关注度较高,有的教师对拼音教学关注度较高,有的教师对识字教学有较高的要求。但是,从教学重点设置的角度来看,这些关注点不够科学、合理。随着经济与文化、教育的不断发展,当前的幼儿园学前教育中,教学重点的设置更加科学,为推动幼儿各项能力的提升与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当前的幼儿园教育教学重点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是以传统文化与传统道德为基础的道德文化教育;二是从儿童的身体条件出发加强锻炼与运动的劳逸结合调节;三是安全教育;四是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包括待人接物、与人相处等;五是知识教育,简单的识字、识数教育;六是以激发幼儿特长为主的特长性教育,如唱歌、跳舞、下棋、跑步等。不管從哪个角度出发,都是对幼儿全面发展的整体安排,有益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3.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关注度更高
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家长非常关注对幼儿的教育,尤其是父母,既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成长,又关注幼儿的心理发展和智力发育。很多家长会为幼儿选择基础条件好、教师负责、能保障儿童安全的校园,同时关注对儿童的日常教育、园区的饮食问题等。总体来讲,家庭教育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度较高。但是,有的家长在幼儿的全面发展要求中很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心态,这也是广大家长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
4.对语言教育的整体重视度相对较低
与知识教育、道德教育相比,幼儿对语言学习的参与度较高,但教师和家长对这方面的关注较低。一方面,受幼儿语言系统发育的影响,有些幼儿存在语言发育迟缓或者不健全的问题,有些幼儿的发音、吐字不够清晰,这也是口腔内部发育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有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年龄的增长有所转变,但是有些病理性的问题应该从幼儿时期开始加强锻炼,以弥补、改善先天造成的不足。总体来讲,在当前的学前幼儿教育中,有的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语言教育的重视度不高,仅将其当作常规性的问题来处理,这需要引起广大教师和家长的关注。
二、通过儿歌教学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意义
1.传统文化教育的需要
在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儿歌教学的范例与内容甚是广泛。从当前爆火的“读经热”等一系列经典诵读活动中来看,很多传统文化教育是以“儿歌化”的模式展开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些既朗朗上口又饱含教育意义的经典,在幼儿教育中以儿歌化的方式传承下来,让更多的幼儿在学前教育时期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教育,这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需要,是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在社会发展中逐步提升全民族价值认同感的重要方式。这样的儿歌传承还有很多,如《千字文》《百家姓》,以及一些简单的古诗词名句等,都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流传下来,对传承传统文化有积极作用。
2.生活化、简单化的教学模式更容易被儿童接受
与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长篇课文不同,幼儿时期的语文教育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学习意识与学习习惯,而这一时期是幼儿大脑发育速度最快的阶段,教师要在技能与知识方面加以重视。儿歌以其生活化、教育性强、简单化的方式呈现在幼儿的学习视野里,也容易被幼儿接受。例如,《二十四节气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之一,朗朗上口的押韵便于幼儿记诵,能激发他们的学习与阅读兴趣。总体来讲,儿歌教育以其多样化、生活化的教育内容广受家长与教师的欢迎。
3.寓教于乐
幼儿的学习过程是养成习惯的过程。学前教育是幼儿初次接触到正式的教育,这一时期的教育模式一般以过渡式为主。但是从幼儿的发展角度来看,这一阶段又是幼儿习惯养成、能力提升与自我道德建设的重要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对幼儿进行儿歌教育,既能让幼儿学到知识,又能通过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的方式提升幼儿的语言学习能力。另外,教师可以在游戏活动中借助儿歌向幼儿强调安全知识、道德教育知识、文化知识,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幼儿学习知识,不断提升幼儿的能力。这样也能使教师抓住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机进行基础性语言教育,夯实儿童语言发展的根基。
三、如何通过儿歌教育进一步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1.通过儿歌教育提升家校共育的统一性
儿歌教育主要是以汉语语言教育为主的,但是在地区的发展或者很多网络教育案例中,从不缺少方言版教育的“笑料”。虽然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角度来看,方言也是地区发展与整体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语言能力建设的初期,还是要培养幼儿的普通话能力。教师在通过儿歌教育提升幼儿语言学习能力的同时,还要兼顾家庭教育中的方言教育与日常教育中的普通话教育。教師可以将标准的儿歌语音朗诵版本通过微信群转发给家长,在语言的教育上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儿歌教育对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为幼儿通过儿歌学习语言提供保障[2]。
2.从多角度出发编写儿歌
我国古代诗歌中有一些是与幼儿教育相符的。在儿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传统儿歌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幼儿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对传统儿歌进行整理和创新,以提升儿歌的教育作用。比如,幼儿园会开展多种类型的安全教育,如入园安全、早操安全、用电安全、游戏安全等,教师可以创编儿歌:“看电视、玩电脑,开发智力方法好。叉子叉头没连通,千万不要自己动。求助大人来帮忙,安全第一要牢记”,让幼儿学会如何安全用电。朗朗上口的儿歌,既满足了幼儿对语言学习的需求,也提升了幼儿的安全意识。
3.以阅读为主,以讲解为辅
在幼儿的语言学习中,不能仅有朗朗上口的儿歌,还需要教师对儿歌内容进行讲解,这也是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内容[3]。例如,在进行《三字经》中的儿歌教学时,教师要给幼儿讲解儿歌的含义,如“昔孟母,择邻处”的典故,孟母为了孟子的求学需要,避免他学习那些不好的坏习惯,在多次的搬迁后,终于搬到了学堂的附近,为孟子的学习找到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再如,“孔融让梨”的相互谦让、黄香温席等,教师都需要讲解其中蕴含的教育意义,既要关注幼儿的语言发展,也要关注儿歌的教育意义。
4.提升儿歌教育的实用性
儿歌的种类有很多,有的是基于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有的是基于社会发展的安全教育,有的是基于人际交往的社会教育,有的是基于知识发展的文字教育等,但不管是哪种教育,教师在选择儿歌时要先关注其蕴含的教育意义。教师不能为了提升幼儿的语言学习能力与知识理解能力,就将各种各样的儿歌罗列处理,这样的教育方式与教育内容是不恰当的。教师要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对儿歌教育的内容进行选择,如幼儿的安全、发展、能力提升、道德教育等,而对一些技巧性与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的儿歌就可以有所取舍,如《笠翁对韵》的传统儿歌,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不大,便可以舍弃。因此,在儿歌的选择上,教师多从幼儿生活需要的角度出发,保证儿歌教育的实际意义。
结 语
儿歌是中国文化发展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教育中,通过儿歌教育提升幼儿语言教育,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但是,教师也要关注儿歌教育的质量问题与实用性问题,如果儿歌的实用性较强,幼儿的记诵效率会更高,并且能够熟练使用,这样就能够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进而达到语言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石玉昆.优化幼儿儿歌教学,提升儿童朗读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20(04):10-11.
胡月.巧借儿歌 让识字教学更有趣[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1):141.
陈淑梅.童谣声声慢,识字踏歌行——儿歌识字教学方法探析[J].小学教学参考,2020(01):92-93.
作者简介:刘玉梅(1971.2—),女,安徽天长人,一级教师,2013年被评为天长市“优秀班主任”,2015年被评为天长市“先进德育工作者”,2017年被评为仁和镇“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被评为天长市教体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师德先进个人”“师德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