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刘玥
【摘要】数学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数学教育过于偏向于传授知识,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只能够被动接受。对初中数学教学之中如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学生
一、初中数学教学的缺陷
1.过于重视数学成绩,忽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初中是学生升学的转折点,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数学成绩,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这也是目前初中数学教育的一个通病。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点的传播,忽视了教学的主体对象就会导致学生只会固定的解题模式,没有数学思维能力。很多时候,很多高分都是学生通过固有的解题模式锻炼才能够解决的,并不是学生自发性的思考。
2.忽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教学死板。初中数学管理工作中,管理要求严格。数学老师的管理时间也十分有限。有很多数学老师愿意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监督学生写作业,但是很少有老师愿意与学生进行沟通。这种隔阂导致了数学老师不知道学生的心理感受和自身的教学缺陷以及教学盲点。同时,过于繁重的学习监督会使得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3.数学课堂时间安排不合理。很多班主任对于任课老师的教程安排都是遵循学校的课表,不能够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率时间段进行侧重点分割。很多时候,数学课堂一个章节是需要连贯讲解的,如果是划分过多的片段,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认知就可能出现不连贯性,这就会导致教学时间浪费,教师需要不断重复前一节课的知识点。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1.改变题海战术,结合教材进行创新教学手段。相比较于题海战术,笔者认为让学生自发性地产生欲望去探索更有效率。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有效地结合教材,创新教学手段。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方式更多地指的是一种自由开放的教学,一种探索性的教学,更多地要求学生能够沉迷于学习且富有创造性的进行学习的精神。根据调查,在学生进行游戏时,其各个感知器官和记忆能力甚至是注意力都能够达到一种传统课堂所达不到的高度。将这种游戏精神融合进数学课堂,必定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提升数学教学课堂效率。
2.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困惑。数学教师一定要能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因为很多时候仅仅是凭借一两张试卷是不能够了解到学生的困惑所在的。很多时候,学生在课堂上是很难把握一节课所需要消化的内容的,教师一定要做好课后的巩固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自己的思维困惑。数学是一门十分抽象的课程,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才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教学模式是否适合学生发展,是否能够让学生更通俗易懂地了解。因此,数学教师一定要能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困惑。
3.时间划分要合理。对于连贯的课程,数学教师一定要能够掌握好时间间隔。同一种课程的教学间隔不宜过长,教师不能够在周五讲方程式,周一讲方程式的构建和解法,这样学生是很难接受的。因为周六周日很多学生依旧是不能够自律的,同时对于上一节课的内容有所遗忘,因此,這样的教学是不可行的。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与班主任商量调课,来合理地划分课程学时。
4.差异化管理,共同进步。一个班集体之中总是存在着后进生和尖子生。数学教师在数学成绩上的看法要做到因人而异,要可重可不重,对症下药。对于一些聪明但是调皮的同学,就抓住成绩不放,可以允许他们调皮,但是成绩一定要稳定,思维一定要活跃。对于那些一直努力,但是天赋不好的同学,教师一定要多加关注,找到他们惧怕数学的根本原因,开拓他们的思维,不断地提升他们的成绩。还可以让优秀的学生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补习,因为学生的思维模式是相差不多的,让他们加强交流和总结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5.认清主体,营造良好氛围。教师一定要能够清楚地认知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不要一味地靠“讲课”去打动学生,这样明显是不科学的,教师要能够让学生自发性地参与到数学探索之中,让学生在课堂之中有更多的机会去表达和去解决自己的困惑,使得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好奇转变为实际应用能力。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探索方向和探索方法,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那么这样的教学环境才是主题式教学实践中所应该营造的环境。
三、结束语
数学作为初中教学中一门极为重要的课程,教师不但要注重抓学生的“成绩”,更要注重抓学生的“思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生的数学成绩自然而然地就上去了。教师一定要认清学生是学习和思维的主体,围绕着这个主体进行教学方式的改变,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成营.“教育数学”研究中的问题与建议[J].数学教育学报,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