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源是保证“奶”质量的前提
陈之秀
一定要牢记和汲取“三聚氰胺事件” 的教训,要严格把好质量关,注重安全,保证奶源的质量和淡旺季的平衡供应。
中国奶粉市场,尤其是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需求增长速度较快,其中高档婴幼儿奶粉市场销量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奶源历来是决定乳品质量的关键,只有奶源健康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原料奶的质量。
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三氯氰胺”事件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带给国人的心理阴影并未散去,接着又出现了一系列“毒奶粉”事件,致使奶业面临严峻挑战,更让众多乳业巨头意识到“得奶源者得天下”。 在这个广为流传的“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已深入民心的时代,中国奶牛产业将如何建立奶牛生产的质量安全体系?记者就有关“奶产业”的问题,专访了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教授。
牢记和汲取“三聚氰胺”事件
李胜利说:“三聚氰胺事件”对中国奶业的影响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从乳制品的消费到加工,甚至奶牛的养殖都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再加上大量进口奶粉的冲击,中国的奶业市场形势很是严峻。但“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以后,国家各部门制定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由农业部严抓奶站的整顿治理工作,尤其对生鲜乳收购站,必须要有生鲜牛奶收购许可证和准运证。很多散养的农户由于养殖效益比较差,退出养牛这个行当了,有些进入了养殖小区,目前,在全国,养殖小区也面临着整合升级的压力,很多地区也在通过实现青贮制作、分群饲养、TMR饲喂以及强化防疫和集中粪污处理等关键技术的推广,积极推动奶牛养殖小区的转型升级。
目前,全国的原料奶收购价格呈现下降的趋势,规模化牧场的牛奶收购价格下降0.5-1.0元,已进入奶源供应的旺季,而奶源需求的淡季。但进入每年的9月份到第二年春节前的消费旺季,而这个阶段又是我国牛奶主产区东北和西北地区的生产淡季,尤其是到了12月份以后,随着天气的变化,加上一些大范围强降雪和低温天气,会造成原料奶产量大幅度下降,奶源会更加紧张,全国奶价开始出现比较大的上涨,奶牛养殖业效益转好。
从养殖上来讲,在奶业优势区域进行适度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养殖,提升奶牛养殖水平,提高单产,提升原料奶质量,这方面的发展势头是好的。但应当避免在对原料奶需求旺盛时,奶源紧张,出现抢奶现象;奶源供应偏多,特别是大量进口奶粉和液态奶造成对国内奶源冲击时,加工企业提高收购门槛,大幅度降价给养殖业的冲击。因此,我们一定要牢记和汲取“三聚氰胺事件” 的教训,要严格把好质量关,注重安全,保证奶源的质量和淡旺季的平衡供应以及加强队对奶源基地的保护。
从源头诠释“食品安全史上最严标准”
“中国奶粉市场,尤其是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需求增长速度较快,其中高档婴幼儿奶粉市场销量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李胜利说,我国现在一年的婴幼儿奶粉产量仅45万吨左右,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单独二胎政策的放开,可以预见的新生儿出生潮孕育着中国婴幼儿奶粉巨大的市场空间。
为了严格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许可条件,强化企业生产许可审查,提升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水平,在2013年的12月,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制定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正式发布实施,该文件被业界称之为“中国食品安全史上最严标准”。《审查细则》的颁布对国内婴幼儿乳业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业内人士分析:1/3的企业要么退出市场,要么被收购。《细则》要求,严禁以委托、贴牌、分装等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并且,仅有包装产地、工序、设备,没有完整的生产工艺条件的不给予生产许可。这对企业自建自控的奶源基地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意味着只有拥用从奶源、生产加工整个一条完整生产链的企业才能获得生产许可。
统计发现,国内超过1/3的企业采用干法和干湿法工艺,不要求有自控奶源,这些企业将成为本次新政策的首要冲击对象。不过,也有一些企业在自控奶源上做得较好,他们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上无论基粉、配方、生产、包装、测试等都由自家工厂完成。凭借着强大的全产业链优势,牛奶不仅符合欧盟最严苛标准,也完全满足中国乳品政策的要求。
此外,《细则》还要求,对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仅有包装场地、工序、设备,没有完整生产工艺条件的,不予生产许可。仅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基粉,不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最终产品的,不予生产许可。采用干湿法复合工艺生产,其采用湿法工艺生产的基粉和添加部分配料的干混,应在同一个厂区完成。
目前我国奶类年产量接近4000万吨,是世界第三大产奶国,但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只有32.4公斤,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根据测算,居民收入每增加1%,带动奶类消费量增长0.8%。如果再加上人口增长、农民转移进城等因素,到2020年我国奶类消费量将比现在增加一倍。这是一个惊人的市场,既是巨大的机遇,也是艰巨的挑战。
目前我国奶牛养殖的三种模式
“奶要好,首先要奶源好。奶源历来是决定乳品质量的关键。只有奶源健康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原料奶的质量。”李胜利说,根据我国奶业的现状,目前我国奶牛养殖主要有三种模式:散养的农户、养殖小区和规模化牧场,而且未来5 到10年,我国将是三种模式并存发展,目前要消灭散养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不符合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区情、省情和县情。但散养生产的奶并不都是不安全的,有的原料奶质量是不错的。只要乳品加工企业监管严,散养户按照生产规范和原料奶的质量收购标准,进行培训指导,确保奶源质量安全,经过法规和技术培训的奶农肯定能生产出优质安全的原料奶。
从国外奶业的发展规律来看,他们也是从一家一户养殖开始发展起来的。这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规律,不能一下子跨越,都进入养殖小区。因为养殖小区需要土地,需要投入,我们国家很多山区经济条件比较差,没法集中。因此散养奶牛要进入小区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养殖历史以及养殖习惯。可以在养殖集中的村子建立一个集中挤奶的地方,挤奶的时候奶农把奶牛赶过来,集中挤奶就行。挤奶的时候由专业的人员进行挤奶,有冷链储存条件,原料奶可以统一交给加工企业,在内蒙、黑龙江等一些奶牛养殖县都采用这种模式。但这个模式的最大问题是畜牧部门的防疫工作要前移到农户家,从源头控制好疫病和饲料安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安全生产。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应该进行规模化养殖。因为适度规模才有效益。在不占国家的基本农田耕地的情况下,建设养殖小区。养殖小区要统一规划,给养殖户提供专门堆放粪污的地方。另外在大门口设置防疫通道,进来的人集中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风险,养殖小区一定要统一防疫,统一饲养,统一粪污堆放与处理,统一挤奶,统一收购生鲜奶,按照这个方向发展,可以保障奶牛安全和奶源的质量。
国产奶粉值得信任
在谈到不少中国消费者宁可花高价钱买国外奶粉,“为了放心”的这一观点是否正确时?李胜利认为,说外国奶粉就是放心奶不是绝对的。在奶粉安全问题上,国际上都是一样的,我国有“三鹿事件”,外国奶粉也出现过一些问题,洋奶粉不一定比国产奶粉好。目前,市场上很多进口奶粉并不全是在国外做好成品运到中国的,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国外进口了原料,在中国进行复配生产的。因为国内60%~70%的消费者愿意购买国外品牌,市场特别大,价格非常高,所以这个产业利润比较好,很多公司,不论大小都在做,他们从国外进口一些基粉,像奶粉、乳清粉、微量元素和一些添加剂,在国内进行干法生产,把它混合以后推向市场,这些众多的围绕利益链来做原材料进口和配方粉加工的企业,他们的配方不一定合适、水平并不一定高。另外,这些公司不一定有自己的化验室和监测能力,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而国内一些大的加工企业,有检测能力,有自己可控制的奶源。如果用湿法来生产,用的是非常好的奶源,可以从源头上保证质量安全;如果用干法的话,因为有检测能力,对进口的国外奶源能在品质上面很好地控制。所以,国产奶粉的质量和水平是值得信任的。
建立奶粉的可追溯制度很有必要
《细则》明确指出,企业应建立产品信息网站查询系统,提供标签、外包装、质量标准、出厂检验报告等信息,方便消费者查询。产品追溯制度应确保对产品从原料采购到最终产品及产品销售都有记录,确保所有环节都可有效追溯。
提高进口婴幼儿奶粉的追溯能力,对我国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是有着促进作用的。在去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具体部署。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讨论稿)》。在农村工作安全会上,关于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会议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待,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要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食品安全,也是“管”出来的,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
李胜利说,中国奶业恢复发展非常快。因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人口增加,再加上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我认为未来20年我国奶业都处在一个非常强劲的上升通道。可以说,我国的奶牛养殖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同时,我们还要考虑饲料成本问题和奶牛品种选择问题。因为成本高了,只能提高单产,降低风险。奶牛品种好还要好的饲料来喂养,这样才能将好的遗传潜能表现出来;再就是注意防病,这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就是要加强管理,包括对人财物的合理调动以及调整配方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奶牛群的健康生长。
李胜利介绍: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博士导师,农业部和财政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奶牛)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教授还担任中国农业大学中美奶牛研究中心中荷奶牛发展中心的主任。
一定要牢记和汲取“三聚氰胺事件” 的教训,要严格把好质量关,注重安全,保证奶源的质量和淡旺季的平衡供应。
中国奶粉市场,尤其是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需求增长速度较快,其中高档婴幼儿奶粉市场销量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奶源历来是决定乳品质量的关键,只有奶源健康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原料奶的质量。
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三氯氰胺”事件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带给国人的心理阴影并未散去,接着又出现了一系列“毒奶粉”事件,致使奶业面临严峻挑战,更让众多乳业巨头意识到“得奶源者得天下”。 在这个广为流传的“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已深入民心的时代,中国奶牛产业将如何建立奶牛生产的质量安全体系?记者就有关“奶产业”的问题,专访了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教授。
牢记和汲取“三聚氰胺”事件
李胜利说:“三聚氰胺事件”对中国奶业的影响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从乳制品的消费到加工,甚至奶牛的养殖都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再加上大量进口奶粉的冲击,中国的奶业市场形势很是严峻。但“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以后,国家各部门制定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由农业部严抓奶站的整顿治理工作,尤其对生鲜乳收购站,必须要有生鲜牛奶收购许可证和准运证。很多散养的农户由于养殖效益比较差,退出养牛这个行当了,有些进入了养殖小区,目前,在全国,养殖小区也面临着整合升级的压力,很多地区也在通过实现青贮制作、分群饲养、TMR饲喂以及强化防疫和集中粪污处理等关键技术的推广,积极推动奶牛养殖小区的转型升级。
目前,全国的原料奶收购价格呈现下降的趋势,规模化牧场的牛奶收购价格下降0.5-1.0元,已进入奶源供应的旺季,而奶源需求的淡季。但进入每年的9月份到第二年春节前的消费旺季,而这个阶段又是我国牛奶主产区东北和西北地区的生产淡季,尤其是到了12月份以后,随着天气的变化,加上一些大范围强降雪和低温天气,会造成原料奶产量大幅度下降,奶源会更加紧张,全国奶价开始出现比较大的上涨,奶牛养殖业效益转好。
从养殖上来讲,在奶业优势区域进行适度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养殖,提升奶牛养殖水平,提高单产,提升原料奶质量,这方面的发展势头是好的。但应当避免在对原料奶需求旺盛时,奶源紧张,出现抢奶现象;奶源供应偏多,特别是大量进口奶粉和液态奶造成对国内奶源冲击时,加工企业提高收购门槛,大幅度降价给养殖业的冲击。因此,我们一定要牢记和汲取“三聚氰胺事件” 的教训,要严格把好质量关,注重安全,保证奶源的质量和淡旺季的平衡供应以及加强队对奶源基地的保护。
从源头诠释“食品安全史上最严标准”
“中国奶粉市场,尤其是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需求增长速度较快,其中高档婴幼儿奶粉市场销量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李胜利说,我国现在一年的婴幼儿奶粉产量仅45万吨左右,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单独二胎政策的放开,可以预见的新生儿出生潮孕育着中国婴幼儿奶粉巨大的市场空间。
为了严格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许可条件,强化企业生产许可审查,提升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水平,在2013年的12月,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制定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正式发布实施,该文件被业界称之为“中国食品安全史上最严标准”。《审查细则》的颁布对国内婴幼儿乳业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业内人士分析:1/3的企业要么退出市场,要么被收购。《细则》要求,严禁以委托、贴牌、分装等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并且,仅有包装产地、工序、设备,没有完整的生产工艺条件的不给予生产许可。这对企业自建自控的奶源基地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意味着只有拥用从奶源、生产加工整个一条完整生产链的企业才能获得生产许可。
统计发现,国内超过1/3的企业采用干法和干湿法工艺,不要求有自控奶源,这些企业将成为本次新政策的首要冲击对象。不过,也有一些企业在自控奶源上做得较好,他们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上无论基粉、配方、生产、包装、测试等都由自家工厂完成。凭借着强大的全产业链优势,牛奶不仅符合欧盟最严苛标准,也完全满足中国乳品政策的要求。
此外,《细则》还要求,对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仅有包装场地、工序、设备,没有完整生产工艺条件的,不予生产许可。仅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基粉,不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最终产品的,不予生产许可。采用干湿法复合工艺生产,其采用湿法工艺生产的基粉和添加部分配料的干混,应在同一个厂区完成。
目前我国奶类年产量接近4000万吨,是世界第三大产奶国,但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只有32.4公斤,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根据测算,居民收入每增加1%,带动奶类消费量增长0.8%。如果再加上人口增长、农民转移进城等因素,到2020年我国奶类消费量将比现在增加一倍。这是一个惊人的市场,既是巨大的机遇,也是艰巨的挑战。
目前我国奶牛养殖的三种模式
“奶要好,首先要奶源好。奶源历来是决定乳品质量的关键。只有奶源健康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原料奶的质量。”李胜利说,根据我国奶业的现状,目前我国奶牛养殖主要有三种模式:散养的农户、养殖小区和规模化牧场,而且未来5 到10年,我国将是三种模式并存发展,目前要消灭散养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不符合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区情、省情和县情。但散养生产的奶并不都是不安全的,有的原料奶质量是不错的。只要乳品加工企业监管严,散养户按照生产规范和原料奶的质量收购标准,进行培训指导,确保奶源质量安全,经过法规和技术培训的奶农肯定能生产出优质安全的原料奶。
从国外奶业的发展规律来看,他们也是从一家一户养殖开始发展起来的。这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规律,不能一下子跨越,都进入养殖小区。因为养殖小区需要土地,需要投入,我们国家很多山区经济条件比较差,没法集中。因此散养奶牛要进入小区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养殖历史以及养殖习惯。可以在养殖集中的村子建立一个集中挤奶的地方,挤奶的时候奶农把奶牛赶过来,集中挤奶就行。挤奶的时候由专业的人员进行挤奶,有冷链储存条件,原料奶可以统一交给加工企业,在内蒙、黑龙江等一些奶牛养殖县都采用这种模式。但这个模式的最大问题是畜牧部门的防疫工作要前移到农户家,从源头控制好疫病和饲料安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安全生产。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应该进行规模化养殖。因为适度规模才有效益。在不占国家的基本农田耕地的情况下,建设养殖小区。养殖小区要统一规划,给养殖户提供专门堆放粪污的地方。另外在大门口设置防疫通道,进来的人集中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风险,养殖小区一定要统一防疫,统一饲养,统一粪污堆放与处理,统一挤奶,统一收购生鲜奶,按照这个方向发展,可以保障奶牛安全和奶源的质量。
国产奶粉值得信任
在谈到不少中国消费者宁可花高价钱买国外奶粉,“为了放心”的这一观点是否正确时?李胜利认为,说外国奶粉就是放心奶不是绝对的。在奶粉安全问题上,国际上都是一样的,我国有“三鹿事件”,外国奶粉也出现过一些问题,洋奶粉不一定比国产奶粉好。目前,市场上很多进口奶粉并不全是在国外做好成品运到中国的,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国外进口了原料,在中国进行复配生产的。因为国内60%~70%的消费者愿意购买国外品牌,市场特别大,价格非常高,所以这个产业利润比较好,很多公司,不论大小都在做,他们从国外进口一些基粉,像奶粉、乳清粉、微量元素和一些添加剂,在国内进行干法生产,把它混合以后推向市场,这些众多的围绕利益链来做原材料进口和配方粉加工的企业,他们的配方不一定合适、水平并不一定高。另外,这些公司不一定有自己的化验室和监测能力,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而国内一些大的加工企业,有检测能力,有自己可控制的奶源。如果用湿法来生产,用的是非常好的奶源,可以从源头上保证质量安全;如果用干法的话,因为有检测能力,对进口的国外奶源能在品质上面很好地控制。所以,国产奶粉的质量和水平是值得信任的。
建立奶粉的可追溯制度很有必要
《细则》明确指出,企业应建立产品信息网站查询系统,提供标签、外包装、质量标准、出厂检验报告等信息,方便消费者查询。产品追溯制度应确保对产品从原料采购到最终产品及产品销售都有记录,确保所有环节都可有效追溯。
提高进口婴幼儿奶粉的追溯能力,对我国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是有着促进作用的。在去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具体部署。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讨论稿)》。在农村工作安全会上,关于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会议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待,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要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食品安全,也是“管”出来的,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
李胜利说,中国奶业恢复发展非常快。因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人口增加,再加上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我认为未来20年我国奶业都处在一个非常强劲的上升通道。可以说,我国的奶牛养殖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同时,我们还要考虑饲料成本问题和奶牛品种选择问题。因为成本高了,只能提高单产,降低风险。奶牛品种好还要好的饲料来喂养,这样才能将好的遗传潜能表现出来;再就是注意防病,这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就是要加强管理,包括对人财物的合理调动以及调整配方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奶牛群的健康生长。
李胜利介绍: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博士导师,农业部和财政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奶牛)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教授还担任中国农业大学中美奶牛研究中心中荷奶牛发展中心的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