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渗透的爱恋观

    曹剑锋

    内容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正确的爱恋观、婚姻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描写爱情相恋、相知、相忆、相守各阶段的美好与悲伤,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爱情是美好的,带点理性的分析,执着的追求,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遇到那个正确的人。能够真正理解对方的个性,共同承担,共同成长。在离别的时候相互勉励,相处的时候守候幸福。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爱恋观 相恋 相知 相忆 相守

    高中语文人教版共五本必修书,选用文章诗词71篇(首)。其中有好几篇涉及到爱恋问题,虽然教学时并没有将树立正确的爱恋观作为教学重点,但是,高中时期,正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自身的成长,学生对爱恋的态度也由之前的懵懵懂懂变得暗自向往。因此,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现有教材资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恋观,很有可行性和必要性,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一.相恋: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任何两情相悦的爱情故事,都是无比的美好:查尔斯王子与卡米拉相遇,无关地位;杨振宁与翁帆相知,无关年龄;诸葛亮与黄氏女相恋,无关相貌。“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这种上天恩赐的纯洁和美好,永远是和“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并列的一个永恒美好的字眼,更是激励人一生不断前进的伟大力量。

    在语文课本中,我们看到了《卫风·氓》中女主人公的痴情一片:“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我不知道顿丘离女子的娘家多远,也不知道男子的老家在多远的他乡。一个女子,远嫁外地,无亲无朋,该有多大的勇气!爱情的力量无法想象,女子送氓一程是艰辛的,爬山涉水,但是再远再苦也要送的!后人诗句云:“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氓带走的不仅是女子的思念,更是她整个人生的期盼。“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多么温婉体贴的话语,希望你不要生气发怒,可曾想,到底是谁在导演这场可能发怒的大戏呢?“匪我愆期,子无良媒。”一个打着“抱布贸丝”幌子的男子来和我商量婚事,媒人也没有,彩礼也没提。是出自诚心吗?说得好听些,是带女孩私奔;说得难听些,是拐骗女性。虽然女子是清醒的,“秋以为期”,肯定要加上一些带上媒人之类的叮嘱。但是这清醒毕竟抵挡不了当时火热的激情。“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套用在女主人身上,便是“都云女子痴,谁解其中味”了。

    由此观之,纵然如女子般付出,也不一定能换来真心;纵然如女子般清醒,也不一定能找到那個正确的人。但是,当爱情来临的时候,谁又能够真正辨得出真假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被爱情云遮雾绕的人们,就算借一双慧眼,也极难把这纷纷扰扰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的。毕竟,年轻的人们,还会在课本中读到太多的瞬间让人们感受到两情相悦的美好。梁元帝在《采莲赋》中说得好: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所以,我们给孩子们讲爱情时,不要将之视为应该绕道而行的禁区,也不要将之视为吞噬一切美好的洪水猛兽。而应该告诉他们理性地分析,含蓄地表达,热烈地追求。毕竟,“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是一种莫大的幸福;毕竟,“那河畔的金柳”尚不见夕阳中倒映在康河中新娘在我心头荡漾的模样。

    二.相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金风玉露一相逢”,那是心的碰撞,情的交融。爱是一道光,如此美妙。但是若真希望得一人心,除了《上邪》中喊出的铮铮誓言:“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更重要的是对人的认识:相貌固然重要,但那不是重点。我们认识人的基础应该是人的内在,其学识、品德、个性、气质才能决定爱情能否长久。

    那么,有没有带有普遍性的认识呢?

    《孔雀东南飞》中说得好:“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面对爱情时,男子往往浓情似火,但不够持久;女子往往看似柔弱,却韧性十足。《孔雀东南飞》中的兰芝仲卿即为明证。

    兰芝嫁到焦家之后,“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勤劳善良的她,“共事二三年”,天天如此,未曾抱怨,未曾逃离,可见其内心情意之坚韧。被迫离开焦家之时,明知仲卿所言“还必相迎娶”只会是一句空话,仍然将自身物品打理清楚,“种种在其中”,“留将作遗施”。仍然安慰仲卿,“久久莫相忘”。仍然拜别焦母,“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仍然叮嘱小姑,“勤心养公姥”“嬉戏莫相忘”。试问:如果没有坚强之心、不泯之爱,她能如此镇定自若,考虑周详。这种韧如丝的女子的个性,这种看似柔弱实则刚强的相爱之道,在相处时如此,在相别时如此,在最后“举身赴清池”时亦是如此。不论身处何方,所居何境,女子的温柔和坚强永远是强过男性的。

    而男子往往是激情似火,坚硬如山。但是这火这山往往来势凶猛,却持久力不够。想必是受男女社会分工的不同,男子更多地承担了家庭和社会顶梁柱的角色,而不及女子承担的润滑剂般圆润。故遇到事情,往往始于刚硬,但是中间或终尾,总显得易折易变。似乎稍不小心,便会转移一般。

    因此说。恋爱之中的男女,是很有必要了解彼此个性之外的性别差异的。女子如水,虽然柔弱,却有莫能与之争的坚韧;男子似山,虽然坚强,却也有崩塌转移的时候。了解了这一特性,再读《湘夫人》时,更佩服屈原对人性的把握之准了。你看湘君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时,是如何热情地为他们打造爱巢;但当湘夫人过期而不至时,湘君失望到了极点,甚至将夫人送的信物都抛弃了:“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这种典型的孩子气的做派,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三.相忆: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其实真正苦的,不是离别时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是别后的“两地一相思”。那种痛彻心扉的感受,是旁人永远无法体会和宽慰的。

    有别后怨己尤人的。看那李清照,时逢良辰:“佳节又重阳”;家境优渥:“瑞脑销金兽”、“玉枕纱橱”;爽心乐事:“东篱把酒”。却仍彻夜未眠:“浓愁永昼”“半夜涼初透”,这可真是孤枕难眠!只是满腔浓情都化作万丈离愁,这如何让丈夫安心呢?尤其是词末“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让人倍添怜惜。只是不知在外的赵明诚读到此句,是为妻子的痴情而感动,还是为她的不眠清瘦而担忧。别离是苦,虽不能要求人人如王勃“天涯若比邻”一般洒脱,但至少不能于人于己压力山大吧。

    有别后抑己怀人的。如《涉江采芙蓉》就准确地描绘了这样一种爱情。明明自己痛苦不堪却仍然为对方着想。采芙蓉之人对现实的理解无比清醒:“同心而离居”,并且他还能够看到他不愿意看到的未来:“忧伤以终老”。也许这一辈子也回不去“长路漫浩浩”的“故乡”了。但是当他见到“兰泽多芳草”,便不顾一切也要“涉江”去采摘。纵然“所思在远道”也抵挡不了他的热情。因为:你知或者不知,我都在这里,把我的心意、热情、执着告诉你。我压抑内心的悲伤,只是为了给看不见我的你留下最美好的印象、最纯真的情义和最坚强的鼓励!

    但是我最欣赏的还是离别之后的互相勉励和支持。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说:“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友情鼓舞的力量都如此强大,何况是爱情呢?只是很多时候,人们是在相别时互相勉励,而难得的是能在别后的日子里给彼此以力量,更难得是是别后的自我激励。“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这种“与君生离别”的痛苦是足以让人“衣带日已缓”的了。但“思君令人老”的痛楚之后,是发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铮铮誓言还是“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的勉励更有力量?分别之后的恋人,倘若真能互相勉励,保重身体,让对方安心,给自己力量,这才是相忆的最高境界吧。

    四.相守: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相爱总是那么容易,但相处太难!君不见周朴园与鲁侍萍一见倾心,鲁侍萍为周家生了两个儿子却仍然豪门梦碎;周朴园与繁漪相处时已经人到中年,但是之后的家庭生活是变故频出。可见,无论是轰轰烈烈的爱情,还是因境而生的苟且,都难逃相守岁月中的家庭琐事。当爱或者不爱的激情退潮之后,往往留下的是一地鸡毛。

    初读《荷塘月色》时,总是为朱自清先生鸣不平:“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可是妻子呢?“妻在屋内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等到我在外面转一圈回来,“妻已睡熟很久了”。总觉得他们夫妻不合拍,觉得朱太太就是一个不关心丈夫的家庭主妇,觉得朱先生一定会有一种“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孤独悲凉。等到年龄渐长,尤其是成家之后,才突然明白,他们的相处,虽不如“赌书消得泼茶香”的轰轰烈烈,但有一种朴实无华的迷人气息。毕竟,朱先生是一个“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的人,能够随时享受“独处的妙处”。心里不宁静的他,是凭他人(哪怕是妻子)的开导和宽慰走不出来的。那就让他自己找方法。而妻子就安心带好孩子吧。“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这是平淡,更是默契。只有心灵的契合和彼此的信任,才会有如此宁静温馨的相处方式。我不打扰你的生活,我尽心尽力为你做好能做好的一切,这不是伟大爱情的力量、不是相守永恒的法宝又是什么呢?

    五.结语

    通过探究高中语文教材,我们应该给孩子树立这样一种爱恋观:爱情是美好的,带点理性的分析,执着的追求,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遇到那个正确的人。能够真正理解对方的个性,能够在离别的时候相互勉励。在相处的时候静候幸福,共同承担,共同成长。做到这些,就一定能像歌唱的那样: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变老,直到得哪里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

    课题名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案例研究,课题批准号:XJK18CJC070

    (作者单位:湖南省益阳市一中)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