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主题不明确,怎么办?

    赵仿华

    百度百科里说,主题是指文艺作品中或者社会活动等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泛指主要内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指出,习作“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思想”,也就是要求习作主题是清晰明白的,是确定不移的。

    那么,具体情况到底怎样呢?

    我分析了任教学校五年级习作《一个有特点的人》,习作要求通过具体事例体现人物特点。分析发现,29篇习作,事例能完全体现特点的,只有6篇。那么,这是不是个例呢?我又分析了本校五年级文学社的习作《 ? ? ? ?的乐趣》,外校六年级习作《 ? ? ? 的关爱》,结果发现,主题明确的,分别只占10%和25%。

    由此看来,小学生习作主题不明确的现象比较普遍,我们姑且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主题失宠综合征”。怎样治愈这种病症,从而让习作主题明确起来呢?一、“靶场”论箭,具象“病症”

    在“靶场”上,有的箭命中靶心,有的只有一环二环,有的甚至脱靶。如果我们把习作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主题)看成靶子,把用到的材料(事例)看成箭,学生会不会比较容易识别“主题失宠综合征”呢?

    我们来看这个案例:一位学生写《摇西瓜的乐趣》,写了“外公捧来西瓜,我以为是西瓜玩具”“我直接啃上了,外公说西瓜皮不能吃”“外公要我等哥哥来了再切西瓜”“我特别想吃,就想办法摇桌子”“西瓜掉下来了,碎了,我吃到了西瓜”这些材料,教师把“摇西瓜的乐趣”比作靶子,把用到的材料比作“箭”,通过下图,组织学生讨论。

    在师生讨论中,学生形象地看到了怎样的事例“脱靶”了,怎样的事例只有“一环”,怎样的事例“命中靶心”,对“主题失宠”病症便有了直观的感知。二、多例分析,查找“病因”

    通过具象,学生能识别“病症”了,那么,“病症”的原因是什么呢?只有找到了“病因”,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多例分析,是帮助学生找到“病因”较可行的途径。

    我以文学社陈依凡同学的习作为例,带着学生连续追踪她不同习作中的“主题失宠”问题,在追踪中,依次发现了“作前没想清楚”“作中没写清楚”“作后没厘清楚”等病因。

    (一)作前没想清楚

    在《特殊的礼物》中,陈依凡主要写自己要转学时班级组织派对。在派对上,朋友叶倩倩说了很多“气话”,又送了她一个瓶子,瓶子里有纸条,陈依凡很感动。

    这是当时的课堂实录:

    师:读完全文,同学们,你们猜,这件礼物是什么?

    生1:也许是那个派对?

    生2:也许是那些“气话”?

    生3:也许是那个瓶子?

    师:陈依凡,到底是什么啊?

    陈:我还没想好。

    师:怪不得大家都找不到。礼物是什么还没想好,那么,礼物特殊在哪里就更加糊涂了。依凡的礼物“作前没想清楚”,那么,你的习作呢,有没有“没想清楚”的问题?

    ……

    这样的习作,是典型的作前“没想清楚”,作者没想清楚“写什么”这个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没想清楚”。

    看陈依凡《爱占便宜的张奶奶》片段:

    “卖橘子啦,卖橘子啦”,中午,窗外又传来响亮的声音,我走进客厅对妈妈说:“妈,你给我点儿钱,我去楼下买橘子。”妈妈听后,用手指了指房间,说,你去我包里拿钱吧。我在老妈的包里拿了20块钱,飞快地跑下楼。我走到卖橘子老爷爷的身边说:“爷爷,橘子怎么卖的。”“五块钱一斤。”突然,张奶奶走过来说:“老李呀,你帮我称十块钱的橘子。”我连忙说:“我也要十块钱的橘子。”我给好钱后,拿了橘子便走了。我转过头往回看时,突然看到张奶奶拿了两个又大又漂亮的橘子放进了她的衣服里。

    

    张奶奶可真是一个爱占便宜的老奶奶呀。

    写爱占便宜的张奶奶,却写了“我向妈妈要钱”,写了“我买橘子”,这样的现象,在学生习作中十分常见。如一个学生写同桌体育好的特点,却写了“体育课上和同学玩”“人缘好”等一大堆跟“体育好”无关的内容。另一个学生写到海边去玩,结果习作写了一半了,人还没到海边。这都是作前没想清楚“用什么材料”惹的祸。

    唐弢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当我们提笔作文的时候,问问自己,究竟为着要说些什么而写这篇文章呢?”在学生习作实际中,因“作前没想清楚”而导致“主题不明确”的情况,占有很大的比例。这样的案例分析,不仅让学生直观了解同伴习作“主题不明确”的原因,也警惕了自己习作中同样的问题。

    (二)作中没写清楚

    吃饱后,我们便开始玩游戏了。第一个游戏就是捉迷藏。第一局我来找人。我闭着眼,呆呆地站在那儿,从1数到了50。一数到50,我便睁开眼睛,想马上把他们找出来。为了快点找到他们,我说:“我看到你们了,快出来吧。”可是一个也没出来。就这样,我一个也没找到。整个下午,我们都在公园里奔跑、玩耍。玩累了,我们便躺在草地上休息。

    春,我爱你,你给我留下了无比的乐趣。

    ——陈依凡《春天的乐趣》

    让学生读完全文后,组织讨论:

    师:难道捉迷藏只能在春天玩?或者说只有在春天玩更有乐趣?

    生:秋天、夏天都可以啊。

    师:为什么写捉迷藏,就能体现“春天的乐趣”了?

    陈:是的,我们就爱在春天玩。因为春天鸟语花香,更开心啊。

    师:那你為什么不把鸟语花香,把你的开心写出来啊。

    陈:写着写着,光想捉迷藏了……

    在讨论中,学生渐渐明白,既然是《春天的乐趣》,那么在捉迷藏的过程中,就不能光写怎么捉迷藏,任由“脚踏西瓜皮”,而要将春天的特点写出来,把自己在春天里的开心写出来。

    作中“脚踏西瓜皮”,过程描写不具体,导致了主题的不明确。为了补救,为了突显“主题”,一些学生会想办法在每段的结尾,加上一句自认为能突显“主题”的话。如写同学“怪”,不管写的事情有没有让读者感觉到“怪”,总加上一句“他可真怪啊”;写《特殊的礼物》,不管有没有写出礼物的“特殊”,总是加上一句“這真是一件特殊的礼物”。这样的生硬嫁接,不光没有让主题明确起来,反而让读者一头雾水。

    (三)作后没厘清楚

    习作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个创造的过程。也正因为这样,学生写着写着,会写“歪”了,会跑题了。可惜的是,学生不自知,也不会修改,因为他们缺少一种根据主题“梳理”习作的习惯和方法。三、多管齐下,明确“主题”

    病因找到了,明确“主题”就有了可能。

    首先,通过思维导图,培养学生作前“想清楚”、作后“厘清楚”的习惯;其次,通过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作中“写清楚”。

    (一)营救主题

    可谁知有几个小碗儿不守规矩,弄得整队小碗们拥来挤去,搞得我手忙脚

    乱,心身俱疲。但很快,小碗的队伍风平浪静了。

    ——王昊《帮忙的乐趣》

    写“乐趣”,结果写成了“心身俱疲”,如果加上“但看着那些捣乱的小碗被我一个个收拾得服服帖帖,我心里别说有多高兴啦”就达到营救主题的目的了。

    (二)突出主题

    上例《爱占便宜的张奶奶》中,只要删除“我向妈妈要钱”“我买橘子”这些与张奶奶无关的内容,“主题”便得到了巩固,再通过“正面分解”“侧面衬托”等方法,让主题明确起来。

    1.正面分解

    我们看这个片段:

    看自己撞上了董老师,李皮猴连忙停下来,装作一个好学生的样子,帮董老师整理散落的文件。等老师走了,李皮猴夸张地吐了一口气,朝大家做了个鬼脸,就跑去玩了。

    ——张家豪《李皮猴》

    如果再分解“李皮猴”“皮”的动作、“皮”的语言,分解作者的联想,就能将“李皮猴”的“皮”表现得更加生动形象:“只见李皮猴连忙收住脚,立正,弯腰,疯跑的姿势在一瞬间就变成了90度鞠躬:‘董老师,对不起,我没有看到您。说完,他连忙弯下腰,去整理那些散落的文件,每捡起一张,都认真地用嘴吹去上面的灰尘,那小心认真的样子,似乎在说:‘老师,都是我不好,您就原谅我吧!”

    2.侧面衬托

    我们继续看《爱占便宜的张奶奶》修改后的片段:

    中午,家门口来了个卖橘子的李爷爷。我去买橘子,看见张奶奶也在。“老李呀,你帮我称十块钱的橘子。”李爷爷称好,给塑料袋打好结,递给张奶奶。

    我有些纳闷,张奶奶一向贪便宜,这次怎么就这样轻易“认栽”了?于是好奇地回头看了看张奶奶。这一看,真被我看出了名堂——张奶奶在橘子堆上捡了两个又大又漂亮的橘子,扬长而去。

    李爷爷无奈地摇了摇头。

    张奶奶可真是一个爱占便宜的老奶奶呀。

    ——陈依凡《爱占便宜的张奶奶》

    修改后,通过写“我的纳闷”“李爷爷的无奈”,侧面衬托了张奶奶的“爱占便宜”,从而让“张奶奶爱占便宜”的形象更加鲜明。

    值得注意的是,突出主题的方法不止这两种,还有诸如“对比”法、“环境烘托”法等。

    当然,通过对“主题失宠”现象的分析,“病症”的具象,“病因”的查找,最终完成主题的归位,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通过反复的分析,不断的查找,多次的尝试,最终达成“具体明确表述思想”的习作目标。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