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比猪肉贵 农产品难脱“价格怪圈”

王朱莹
农产品价格关系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利益,价格波动幅度过大,使双方饱受“折磨”,难以摆脱市场弱势地位。
随着货源减少,库外椒断货较早,采购商要货积极性较高,拉动价格快速上涨。
工业品价格看需求,农产品价格看供给,因农产品的需求是刚性和稳定的,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是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
农产品的需求是刚性和稳定的,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基本原因就是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
虽然今年市场上没有了“豆你玩”、“蒜你狠”、“辣你没商量”的热闹,但同比上涨三倍还多的“姜你军”重现江湖,仍让市场广为侧目。
“目前全国生姜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一倍多,处于13元/公斤的水平之上。去年生姜减产20%以及对价格的良好预期使得不少农民惜售心理有增无减,是生姜价格暴涨的主要原因。而流通领域的游资炒作也进一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业内人士表示。
实际上,作为农产品中的小品种,绿豆、生姜、大蒜等上涨—种植面积扩大—增产—价格暴跌—减产—价格暴涨,这种过山车式的变化,使得小品种陷入了循环圈中不能自拔。
相关人士认为,农产品价格关系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利益,价格波动幅度过大,使双方饱受“折磨”,难以摆脱市场弱势地位。为此需采取一系列措施:一是要建立全国统一市场信息网络,及时向种养殖大户提供准确决策信号,提高生产针对性和有效性,避免价格大起大落;二是及时完善种养殖业补贴政策,设立种养殖补贴基金,在农产品处于销售“疲软期”和价格低迷时进行补贴,确保种养殖户不亏本;三是把平抑农产品价格纳入民生保障工程,建立重要农产品价格长效保护机制。
生姜“身价”直逼猪肉
根据中国农产品交易网截至7月24日的全国各地生姜价格数据显示,全国各地生姜价格最低为11元/公斤,最高者浙江温州菜篮子集团有限公司的生姜报19元/公斤,最普遍的报价在13-14元/公斤。而猪价格网的监控数据显示,7月26日,全国出栏瘦肉型生猪价格均价为13.94元/公斤。可见,如今生姜“身价”已经跻身于猪价之列。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2月初以来,全国生姜价格持续上涨。与2月8日相比,7月7日,生姜全国日均价上涨43.7%。分地区来看,全国各省区市生姜价格均上涨,其中云南、广西、江西、四川、重庆价格涨幅居前,在78.9%至139.3%之间。目前全国生姜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一倍多。
中国姜网分析师邱凤仪介绍,从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生姜价格走势看,基本应验了生姜价格“三年一周期”的波动规律。而最新一轮生姜价格(以主产区安丘产地泥姜交易价格为参考)上行实际是由2013年7月开始的。就2014年来看,生姜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从1月份均价3.13元/斤一路攀升至2010年以来的最高峰5.92元/斤(5月份均价),同比上涨355.38%,6月份价格高位盘整,回落至5.53元/斤,同比涨幅仍高达325.38%。
不过,在生姜价格一路飙升的同时,大蒜、辣椒等迟迟未发力。中国辣椒网责任编辑张修志表示,2013年受天气影响,河南、河北等产区辣椒减产较为明显。整体货量较少,从新椒上市开始,随着收购活动的进行价格缓慢上涨。春节后,由于冷库2012年陈货还有一定数量,采购商多持观望态度,收购不积极。农户为外出务工,出售积极性提高,部分农户扎堆抛售,迅速拉低辣椒价格。2014年3-4月份之间,辣椒价格降至谷底。随着货源减少,库外椒断货较早,采购商要货积极性较高,拉动价格快速上涨。直至6月初,逐步进入僵持阶段,缓慢走弱至今。
大蒜方面,虽然去年老蒜低开高走,新蒜全干后价格为0.70-0.80元/斤,封库后涨到1.40元/斤左右。但今年以来老蒜价格先抑后扬,最后下滑。目前新蒜价格大趋势为震荡上扬的态势。
生姜减产 农民待价而沽
我国生姜主产区以山东为主,云南为辅的格局。而山东潍坊、莱芜、日照、威海等地主产大黄姜,较受北方市场青睐;云南主产小黄姜,主要走向云、贵、川等南方市场。目前生姜现货主要以国内零售消费为主,部分用于出口贸易,部分用于生姜初加工产品生产。
今年生姜价格再次出现暴涨,邱凤仪分析,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受各种因素影响,2013年生姜产量减少20%;二是不少农民对价格存在良好上涨预期因而存在惜售心理。
“由于生姜是一季产常年销售的产品,因此2013年的减产对2014年的价格起决定因素。“2013年生姜产量减少20%左右。”她说,受2011、2012年行情低迷影响,农户种植信心不足,减少生姜种植面积。” 邱凤仪说。
此外,2013年自然灾害对生姜生长也造成了不利影响:去年3月份“倒春寒”导致生姜育苗、播种时间有所推迟。5月初出现“神农丹毒生姜”事件,销毁了一部分生姜。2013年反常天气“前涝后旱”,7月末8月初降雨量较往年大。特别是7月份,山东全省降雨量较2012年同期偏多61%,造成生姜涝死现象,其中对山东莱州、龙口影响较大,乳山、平度、昌邑次之。同时,降雨增多使姜窖水位上升,2012年老姜在此时提前出窖,是后期供应减少的原因之一。而进入8月份以来则多地旱情较重。受此影响,姜瘟、“烂脖子病”发病率较高,使生姜生长状况较往常年份有所差距,植株生长不旺,亩产量有所下降。
走进价格“怪圈”
从姜、蒜到糖、豆,农产品价格似乎始终存在周期性暴涨暴跌的价格“怪圈”,这种怪圈的形成原因何在呢?
就生姜本身而言,邱凤仪认为有三个因素:首先,生姜等很多农产品与小麦、玉米等大宗农产品相比属于“小品种”。在价格的形成中,政府“看得见的手”作用不大,市场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市场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资源的进入和流出。众所周知,市场调节有其固有的缺点,自发、盲目、滞后,市场起决定作用形成的价格波动性难免会相对较大。
其次,生姜作为日常生活中的调味品,相对于供给来说,其需求比较稳定。剥离天气等因素对供给的影响,和其他很多农产品一样,我国生姜小农式的粗放经营模式对供给的波动影响深远。小农的经营特点,一方面使得农户交易成本中的收集必要信息的成本显得“过高”而难以承受,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问题凸显且难以很好地解决。有限的信息搜集使农户的行为选择短期化、盲目化,最终导致种植面积出现大的波动。另一方面,小农户的资源禀赋中资本要素相对稀缺,农户缺乏精细经营所需的必要资金。部分传统主产区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农户风险偏好低,缺乏技术和经营方式创新、改进的动力。粗放经营使得农户对自然和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低,最终只能通过面积的扩、减这种简单的方式,相对滞后的对价格作出反应。
张修志表示,在中国小农经济在农业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分散性的小户经营模式,对市场行情变化的信息获取有滞后性,带来种植面积的剧增剧减。导致市场供应量在年度内有较大的差异。而作为调味品,辣椒市场容量增加有限,每年维持一个较为稳定的阶段。较大价格变化,导致种植面积的较大变化,而种植面积的增减幅度过大,反过来影响市场供求关系,导致价格的过山车式的变化,进入一个循环圈。
张修志还特别指出,流通领域中的人为炒作也助长了农产品价格暴跌暴涨。农产品深加工领域延伸不足,没有从根本上扩大消费需求。资金多集中于流通仓储环节,投机性较强,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
而扩展至其他农产品,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工业品价格看需求、农产品价格看供给,因为农产品的需求是刚性和稳定的,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基本原因就是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产品价格行情持续低迷,农户就减少种植面积,缩小养殖规模,导致总量下降,市场供应不足,助推价格上扬,加之,农产品受气候因素影响,亦加剧了供求关系紧张。
“造成农产品价格忽高忽低,流通模式滞后、流通环节较多是一大顽疾。”国际大蒜贸易网主编王丽娜认为。
相关统计显示,蔬菜从农民的“菜园子”到市民的“菜篮子”大都要经过菜农—小贩—产地批发商—长途运输户—销地批发商—小贩—市民等多个中间环节,且环环加价,这是价格高涨的推手。而且,信息调控,营销能力提升,是防止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的有利之举。政府部门要改变现存的流通服务模式,把农户的信息供应、产品收储、销售服务全部田头化,让面向农民的信息见得到、看得懂、用得上。此外,职能部门要着力抓好产销衔接,支持农超对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降低流通费用,推行联动机制。
“避免生姜价格波动幅度过大是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利益的直接方法,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信息体系,指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邱凤仪说,保持基本种植面积的稳定,并提高抵御自然灾害与病虫害能力,是保证生姜稳产,农民收入稳定的重要一步。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浅谈高校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

    聂森摘要: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之中也逐渐引用了先进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很

  • 卫星天线过顶盲区时机分析

    晁宁+罗晓英+杨新龙<br />
    摘 要: 分析直角坐标框架结构平台和极坐标框架平台结构星载天线在各自盲区状态区域附近的发散问题。通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