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议论·引导”模式下群体议论的引导策略分析

    崔云

    

    

    [摘? 要] 议论是“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在这一环节上学生将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也可以将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拿出来进行讨论. 高效的讨论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文章结合实践探讨了该模式下初中数学课堂上的教师引导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学生讨论;引导策略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是李庾南老师首倡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群体议论活动相当重要. 李庾南老师对“群体议论”的价值坚守做出了这样的诠释:课堂教学中的群体议论就是促进合作学习和倡导对话教学[1]. 笔者认为群体讨论的关键点就是合作学习和对话教学,对初中生来讲,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讨论,如何让讨论能够真正推动探究的发展,这些都值得教师进行研究和探索.

    营造和谐的议论氛围

    学生的群体议论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宽松、和谐的氛围更容易让学生打开心扉,将自己的猜测大胆地提出,从而在彼此的探讨中形成更有建设性的观点. 反之,如果氛围非常压抑,那么学生的议论只能是一种形式,他们充其量只是将自己的想法陈述一遍而已,很少能够展开多么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因此,笔者认为要让群体议论发挥实效,教师首先要注意课堂氛围的建设.

    有利于学生进行群体议论的课堂氛围应该具有民主性、和谐性和平等性. 在新型的课堂模式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权威和主宰,他们更应该是学生各项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下的每一项活动的开展和推进都离不开教师的策划,但是在整个课堂推进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隐身幕后,让学生全方位地走上探索的前台.

    很多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也非常注重学生的议论环节,但是这些议论的范围比较小,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即某些性格开朗、思维灵活的学生单方面地讲解,还有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这显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群体议论”. 正常的“群体议论”应该是学生之间积极而深度的沟通,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在议论环节中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对于某些性格内向的学生而言,他们其实也有很多探索的成果,也有一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想法,但是他们不敢表达出来,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鼓励,我们要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的处理才能让群体议论产生效果.

    比如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所示,取一张正方形的纸,其边长等于10厘米,在它的四个角上都剪去一个大小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知如果正方形的大小发生变化,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也会发生变化. 请分析:(1)上述变化过程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谁?(2)如果设定小正方形的边长等于x厘米,阴影部分面积等于y平方厘米,请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并说明当x等于3厘米时的阴影部分面积y.

    上述问题提出之后,教师应该先引导学生进行适度的思考,须知群体议论不是盲目地发表观点,每一个学生都应该经过思考之后,议论才有意义,这样发表观点的人不是空口说白话,听取观点的人也能将听到的内容和自己的想法进行比较. 这样才能让群体议论的活动落在实处,而且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应该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即问题相对基础,当学生在小范围的议论中形成认识之后,教师应该将展示的机会交给那些水平相对一般,且平常不善表达的学生,让他们在表达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帮助他们建立信心. 当然,在学生形成共识之后,教师还要提出一些反思性的问题,比如“刚才的问题是对哪些知识点进行了考核”“我们在处理的过程中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也可以让那些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议论之中.

    精心建构有助于议论推进的

    情境

    一个和谐的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加充分地投入到讨论之中,进而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在相互讨论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展认知、提升能力. 同时,教师还必须意识到,学生的群体议论还离不开一个与之匹配的情境,初中阶段的学生在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等方面存在短板,因此在很多问题的理解上可能会遇到一些障碍,这时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有效激活他们的思维. 在“自学·议论·引导”环节,教师可以根据青春期初中生的学习和性格特点,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一定的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而引发其探究的欲望[2].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些有趣味性的情境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以此来提升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 比如在引导学生研究函数图像的问题时,教师可以从民间故事取材,结合龟兔赛跑来创设情境:兔子和乌龟进行赛跑,开始的时候兔子有很大的领先优势,但是兔子非常骄傲,就在半路上睡了一觉,但是乌龟却没有丝毫的懈怠,它从兔子身边经过,一口气向前跑去,最终它获得了冠军. 如果我们提供一些兔子和乌龟行进过程中的位置坐标,你能绘制出他们的位置坐标和时间之间的变化图像吗?随后教师展示一系列数据,让学生围绕这些数据展开分析和探索. 在学生有过较为深入的思考之后,教师安排学生在群体议论中分享自己的观点,并对自己可能存在的不足进行修正,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对函数图像建立了认识. 当教师最后引导学生总结相关概念时,学生就会赫然发现:原来通过函数图像可以非常简便地将问题场景表达出来,这也正是数学简洁之美在初中数学课堂的体现.

    结合生活来引导学生的群体

    议论

    在引导学生展开群体议论时,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来选取素材,由此來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围绕更加真实的场景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进而提出具有建设性价值的观点. 事实上,数学问题和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学生对很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也多有体验,所以当我们将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生活化,将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内心的共鸣,进而在群体议论中产生很多富有个性的认识与理解.

    比如有这样一个生活素材,如图2所示为本市前天的温度变化图像,请根据图像来回答相关问题:(1)气温T(℃)是不是时间t(时)的函数;(2)请说明10点时的气温;(3)全天什么时候的温度最高,等于多少;什么时候的温度最低,等于多少;(4)哪一时刻的气温等于4℃.

    上述场景就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因此学生能够很快产生心理上的共鸣,积极进入群体议论中去. 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群体议论中畅所欲言,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要求学生在相互探讨中进一步明确函数图像的基本含义,这也必然会强化学生对数学学科价值的认识,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这样的群体议论下也将更强.

    综上所述,为了让“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推进,让课堂教学中的群体议论达到促进合作学习和倡导对话教学的目的,教师应该深度研究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群体议论,让他们的议论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庾南.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群体议论[J]. 中学数学,2017(22):3-5.

    [2]乔国栋. 李庾南“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20):87.

相关文章!
  • 改进演示实验,提高演示实验教

    曹雪梅众所周知,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的灵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教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

  • 素质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杨天摘要:进入21世纪之后,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而在职业教育中,许多学生和家长错误的认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就

  • 质谱法测定水中溶解氙的含量及

    李军杰+刘汉彬 张佳+韩娟+金贵善+张建锋<br />
    <br />
    <br />
    <br />
    摘要 利用设计的一套水样中提取并分离Xe的装置,与稀有气体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