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特点与应对策略

仰义方
摘 要:媒介传播技术的发展为社会思潮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撑。伴随信息技术发展与普及,新媒体成为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新场域,呈现传播内容的碎片化与选择性解读、传播形式的隐蔽性与潜隐性影响、传播对象的多元性与话语权分散、传播效果的恶劣性与放大效应等新特点。为此,需要坚持线上治理与线下治理相结合,从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指导、发挥意见领袖积极作用、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力度、开展党史国史军史教育、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抵御新媒体环境下的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新媒体环境;媒介传播;意识形态安全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1.017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1-0083-05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打着“学术反思”、“还原历史”、“重写历史”的旗号歪曲党史国史,严重干扰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正能量的弘扬和传播。其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崛起,促使信息传播渠道和受众多元化,为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跨越时空的传播平台。因此,深刻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与传播特点,坚决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媒体传播,打赢这场“思想狙击战”,不仅有助于营造风清气爽的网络空间,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也有助于消除历史虚无主义负面影响,维护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一、社会思潮传播的媒介演变与历史虚无主义传播
从本质上讲,社会思潮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某一特定时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并适应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状况和要求,在社会上流传甚广、影响较大的以某种理论学说为主导或依据的思想倾向和社会潮流”[1]。由社会之“思”转向社会之“潮”,最终形成社会思潮并在社会中广泛流传,主要借助“人”的传播和“媒介”传播两种途径。“人类文化传播史表明,从口头文化到印刷文化再到电子文化,传播技术的每一次发展,都会催生新的文化实践”[2],传播技术进步促进了社会思潮传播载体的多元化。
在不同历史阶段,社会思潮传播载体不尽相同,其扩散性和影响力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在语言媒介传播阶段,信息的口耳相传,决定着人们的思想观点传播空间狭窄且影响力弱;文字出现以后,思想观点得以记载并使其远距离传播成为可能,极大地拓展了社会思潮传播空间。在印刷媒介传播阶段,纸质印刷带来报纸、杂志的出现,以稳定的物质载体承载信息以及信息的批量生产,第一次实现了受众群体的规模化,受众对信息拥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权,由此社会思潮的传播面和影响力获得空前提升。进入电子媒介阶段,电台、广播、电视等的迅速发展,听觉、视觉、文字、图片以及影像等均被组织与调动起来,彻底突破了信息传输的时空限制,社会思潮信息实现了远距离快速度传输。在此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借助网络技术衍生的多元载体,极力推销贩卖其思想观点,搞乱人们的历史认知,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从社会思潮的性质看,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消极、错误、反动的政治思潮。该思潮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的阶段,一些西方学者针对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昭示引致世界性资本主义危机的可能性,纷纷开始批判“西方资本主义历史上树立的‘理性观念,转而颂扬‘非理性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90年代这段时间,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构成历史虚无主义主要传播载体,由于这两种媒介传播对信息采编与审查有着严格要求,因此,此阶段历史虚无主义的傳播范围较窄且影响较小,消除历史虚无主义信息相对容易操作。
20世纪90年以后,互联网逐渐融进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此时正值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的敏感时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这为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留下可乘之机,并在我国社会掀起了一波“告别革命”的浊浪,在网络空间表现为肆意抹黑苏联历史和领袖人物,宣扬马克思主义“失败论”、社会主义“终结论”,进而企图歪曲和否定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截至2017年7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1.7%,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为92.5%[4]。历史虚无主义借“重新评价历史”之名,常常以戏说、恶搞、诋毁历史的方式散布错误反动观点,肆意歪曲与编造历史,因此,网络时代新媒体空间潜隐着一股意识形态的暗流。
二、新媒体环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特点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非线性与交互性、信息海量与资源共享、即时性与开放性、超文本与个性化等特征,使得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传播覆盖面更广、危害性更大。但是,历史虚无主义借助新媒体传播,并不能掩盖和改变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1.传播内容的碎片化与选择性解读
历史虚无主义采取不加分析地摘取网络碎片信息,以所谓掌握新的历史材料为幌子,编造、篡改历史情节,随心所欲地切换历史场景,并将其随意整合成带有故事情节的文字,这种“取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史料选择态度,决定其在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上带有明显的选择性。
在重要历史节点上,学界一般会都对某一历史问题形成研究高潮,历史虚无主义抓住此特点并大做文章,以学术问题研究为借口,在新媒体空间发表错误观点,企图顺势而为,制造舆论声势,趁机歪曲党和国家历史。历史虚无主义凭借新媒体传播包装了的碎片化历史信息,以局部信息掩盖真实完整的历史信息,难以抓住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会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窠臼之中。
2.传播形式的隐蔽性与潜隐性影响
为了迎合社会心理需求,借助多种方式伪装自己,以求传播其核心观点,是错误社会思潮扩大影响面和影响力的惯用手法。现实中的一些人之所以被历史虚无主义所误导,与该思潮的隐蔽传播方式密不可分。
借助新型传播媒介传播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观点。新媒体交流环境主要是基于熟人圈子而构建起来,在把关人缺失的情况下,微信群和朋友圈之间的信息传播,带有较强的私密性和隐蔽性。在新的网络技术推动下,知乎、网络电台、AB站弹幕、网络直播等成为网络信息交流的新平台,公开监管的高难度导致历史虚无主义获得新的生存方式和传播形式,不易于被人们所发现。
学理化形态的历史虚无主义企图获得合法身份。历史虚无主义常常穿戴上学术研究的面具,打着“还原历史真相”“价值中立”“学术研究”的口号,旨在争取话语权以解构严肃的主流价值观。该思潮在所解构的“史实”中潜藏着政治意图,或是以偷梁换柱手法混淆科学术语与西方话语体系的区别,或是以所谓“合理假设”抹杀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客观规律,或是以所谓“揭露真相”抹黑历史英雄人物和革命领袖,最终都是搞网络空间的攻心战。
时尚化形态的历史虚无主义企图迷惑大众。戏谑开涮是历史虚无主义进入网民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为了迎合大众心理和娱乐消费需要,历史虚无主义注重对新媒体传播的内容和话题作精心加工,掺入图文并茂的时尚化元素,利用人们对话题的同质性心理认同基础,造成历史虚无主义在新媒体空间的弱辨析性。此外,在大众传媒市场化进程中,新媒体传播的历史虚无主义信息,常常附着于带有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之中,试图掩饰其政治意图和价值取向。
3.传播主体的多元性与话语权分散
特定的传播环境形成特定的仪式感,进而影响受众的媒介参与程度与信息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交互性、分众化传播,以及信息传播主体的解放,促使信息的传受者界限模糊甚至出现传受一体化。包括历史虚无主义在内的社会思潮并非固定于某一特定群体与特定区域,而是在不同群体与地区间不断涌动。因此,新媒体环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的多元化传播主体,形成普通大众与史学研究机构、史学业余爱好者与史学专业研究者共存于新媒体空间的新局面。
对于普通大众和历史爱好者而言,新媒体空间为其从事历史书写并参与各种历史话题讨论提供便捷渠道。他们偏爱传播诸如历史之谜、历史解密之类的历史信息,寻求颠覆性说法和观点的刺激,不善于辨析所传播信息的真伪和历史事件的真实面目,这为某些动机不纯的信息制造者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提供可乘之机。
对于史学专业研究者和史学研究机构而言,利用新媒体传播研究成果,是深化科学研究和促进学术交流、扩大个人或机构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方式。然而,目前不乏某些历史学者通过开设微博以及微信公共号,打着“公知”旗号,运用新媒体发布研究成果,贩卖历史虚无主义观点,成为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阐释者与辩护人。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媒体传播,打破了历史学者书写历史的史学生态,史学的书写话语权日益分散并转向普通大众,传统官媒与历史专业研究机构的历史信息传播话语权受到一定的挑战。
4.传播效果的恶劣性与放大效应
社会思潮传播的效果,既关系社会思潮性质问题,又涉及传播媒介的信息传播模式问题。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能够实现点对点、点对面和面对面的传播,即所有人向所有人的传播,信息的扩散速度与辐射范围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因此,一旦错误信息充斥于新媒体空间,其恶劣影响和放大效应更加明显。
历史虚无主义缺少正确价值基座的承载,“所散布的种种言论,不仅涉及史学领域的大是大非问题,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做人立国的根本问题”[5],其任性传播起到消解意识形态的恶劣作用。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媒体传播,不论以“翻案”“秘史”“真相”等夺人眼球的词汇作为标题,将通俗文字和感性形象转化为核心观点,还是带着放大镜观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细小问题,以局部代替整体模糊人们的认知,最终都以推导颠覆性结论为目的,散布歪曲历史事实的东西,解构人们的精神价值。因此,历史虚无主义混淆历史是非,必然导致民族虛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和渗透力。
此外,新媒体空间各种错误思潮之间相互论证,为否定历史和否定现实寻求依据,制造了价值观危机。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自由传播致使各种思潮相互交织,诸如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论、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的现实感强,需要历史虚无主义提供直接或间接的“历史论证”和“学理依据”[6],有时也充当西方敌对势力的“马前卒”,对该错误思潮发展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网络信息传播的“蝴蝶效应”,加速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扩散与传播,极易形成乱世逆流,使其从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走向颠覆现行政治制度的政治行动,甚至造成社会思想混乱,出现政治动乱,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安全传递。
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新媒体传播的策略应对
新媒体是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历史虚无主义选择与新媒体平台紧密结合,已成为当今社会思潮传播渠道多元化的真实写照。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在新媒体空间传播,既是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本质的理论性问题,也是寻求斩断历史虚无主义传播新路径的实践性问题。鉴于此,既要从理论上批判和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虚伪本质,也要从新媒体空间治理角度铲除历史虚无主义的生存土壤,最终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维护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安全。
1.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指导,提升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说服力
历史虚无主义不顾基本的历史事实,恣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一味追求历史结论的新颖和奇特,否认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甚至不惜散布谣言、伪造历史以吸引大众眼球,这给整个社会造成巨大的思想混乱。历史虚无主义在新媒体空间的传播,无非是怀着借助新媒体传播特性以扩大其影响的险恶目的,但是这仍不能改变其虚伪本质和唯心史观的理论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与推崇唯心主义的历史虚无主义格格不入,在理论批判上,一是要坚持辩证法,尊重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应按照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从“彼时彼地”的历史条件和背景出发,分清历史发展的主流与支流,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二是要坚持历史评价的阶级性原则,看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是否真正推动了社会进步,反对以抽象人性论取代阶级分析方法。三是坚持全面客观的历史研究方法,正如列宁指出:“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7]。我们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历史材料,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的历史选择论。
历史虚无主义以唯心主义假设论任意虚构与假设历史、否定历史规律,以抽象人性论取代阶级分析法,以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否定历史的整体性客观性,违背了历史事实,遮蔽了历史本质。[8]因此,在学术上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就要严格恪守学术规范,坚持以历史事实说话,以更加充分可靠的史料回驳历史虚无主义,用学术成果击溃历史虚无主义谎言。
2.发挥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增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针对性
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间和过滤环节,在引发关注、设置议题、舆论导向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引导作用,对舆论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网络意见领袖是伴随网络时代发展而出现的新型意见领袖,成为一种显性的网络力量,引领着网络舆论发展动向,因此,身份复杂的网络意见领袖直接影响到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受众面和持续时间。
鉴于意见领袖对网络舆论发展的影响力,一方面,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网络意见领袖的双重作用,建立一支具备较高政治觉悟的、拥有丰富历史知识、熟悉网络传播规律的网络舆情搜索队伍,注重从体制内知识分子、社会名人以及草根舆论领袖中培养意见领袖,发挥其辨明事实真相、遏止社会流言的积极作用,增强批判与揭穿历史虚无主义的针对性。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官方的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培养一批主流新闻网站的优秀强势论坛,提升官方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及时直面回击新媒体空间存在的各种历史虚无主义信息的疑问,让主流、权威、真实、可靠的声音占领公众意见市场,减少新媒体空间错误历史信息的存储时间。
3.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力度,筑牢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安全网
网络把关人缺失与网络监管能力弱,是历史虚无主义游走于法律边缘的一个重要原因。历史虚无主义利用新媒体否定和歪曲党和国家历史,已经触碰法律的红线。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加强网络空间的监管和治理力度,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在新媒体空间传播的关键一环。
(1)完善网络虚拟社会的法治建设 当前亟需克服网络虚拟社会治理出现的政出多门、职责不明、多头管理与交叉管理等问题,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相关部门职责,建立相应的网络调查机构、网络调查小组,规范信息传播、发布与转发的立法工作和责任制度,实现网络虚拟社会的常态化管理,为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媒体传播提供法律遵循。
(2)加大对历史虚无主义新媒体圈子传播的治理 新媒体空间的历史虚无主义极易在基于亲情、友情而构建起的熟人圈子内传播,为此,我们需要运用大数据技术的信息挖掘功能,甄别网络舆情动态,建立全方位的防控体系,对微信、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内涉及的各类历史信息进行系统过滤与筛选,依法查封新媒体空间内充斥的历史虚无主义信息,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3)发挥新旧媒体的协同效应 根据历史虚无主义一般最先在网络空间酝酿与发展,然后广泛地进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视野的传播逻辑,治理历史虚无主义在新媒体空间传播就需要深化媒体融合,实现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与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体的同频共振,共同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扩散与蔓延。
4.开展党史国史军史教育,提高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免疫力
习近平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發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9]。历史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进步的重要软实力支撑,抵御历史虚无主义传播,就是需要在人们心中刻下历史的谱图,开展党史国史军史教育,筑起抵制错误历史观的高坝。
(1)规范教育内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网络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运用中国历史特别是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在新媒体空间内加强党史国史和军史教育,促使人们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尤其是让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的青少年知晓历史虚无主义拾起的历史“碎片”来自何方,并走向何处,帮助其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爱国爱党意识,在内心深处树立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理性自觉。
(2)丰富教育介质,拓宽教育载体 建立历史专题网站,开辟专业的微博和公共微信号,将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内容融入微博、微信、微视频等网络平台之中,定期对新媒体空间内存留的各种历史虚无主义信息开展批判,让新兴技术为日常化的历史教育服务,让大众与正史、信史进行亲密接触,自觉摒弃历史虚无主义非主流价值观的侵扰。
(3)创新教育方法,提升主流话语传播的亲切感和亲和力 突破传统的理论说教与思想灌输,采用文字、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传播正确史料,采用“接近性切入”方法,提升主流话语传播的亲切感和亲和力。激发人们的历史探求欲,利用重大节假日和纪念日开展读书报会、故事会和红歌会等,让真实的历史自觉进入大众生活之中,让其感受到真实历史的可见可感可学,真正形成尊重历史的意识和观念,让真实的历史压缩历史虚无主义生存空间。
5.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增进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自觉性
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在新媒体空间的沉渣泛起,既需要提高大众的历史素养、哲学素养和美学素养,提升鉴别包括历史虚无主义在内的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和水平,也需要提高大众的网络媒介素养,提升其正确运用新媒体的能力,使其知晓如何正确运用网络以及正确看待网络影响的正反面。
在信息化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不仅改变着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也赋予人们更多的信息知情权和媒介接近权,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网络信息就构成人们综合素质的主要内容。为此,需要对广大网民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警惕无意之中成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传销者,这需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媒介意识,主动揭露隐藏于历史虚无主义背后的政治图谋,不仅要慎传、拒转、不点赞,对一些夹带私货的意识形态木马,还要举报、曝光、批驳,形成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自觉行为。高校应该推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编撰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开设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并纳入正规的教育教学规划之中,通过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目标和考评体系的建立,培养大学生对网络等新媒体内容有较强的分析与批判能力,自觉拒绝参加新媒体上对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转发与点赞活动。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成为历史虚无主义传播新场域的背景下,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艰巨,需要研究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规律,综合采取多种手段,同步推进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线上治理与线下治理,维护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促使整个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与支持。
参考文献
[1] 洪晓楠.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及其影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
[2] 储著武.新媒体时代历史信息的传播问题——兼论反对新媒体空间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J].党的文献,2016(2):90.
[3] 刘书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表现及其思维方法[J].思想理论教育,2014(11):27.
[4] 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07:1.
[5] 梁柱.历史虚无主义评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71.
[6] 李方祥.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特点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6(2):21.
[7] 列宁全集(第二十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64.
[8] 徐玉明.历史虚无主义理论基础批判[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1):54-57.
[9]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读本》课题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185.
[责任编辑:刘慧婷]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