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育途径

    黄扬

    内容摘要:当前,多元化背景下,世界各民族文化并存共生,渗透交融,这对当前高校大学生群体思想领域带来强烈的冲击,造就了部分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动摇与缺失。大学应从提高课堂育人功能、充盈校园传统文化氛围、宣传地方文化等多渠道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关键词: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高职大学生 途径

    一.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概念区分及其关系

    文化是一个民族自然孕育而成的一种生活方式,一个民族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民族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文化自觉”的概念是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在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先生指出:所谓文化自觉指生活在民族文化中间的人们应该清楚自身民族文化的来龙去脉、特点、优势和发展方向。这一阐述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个层面是宏观层面,从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关系来看,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达到“文化自觉”,才有可能有效的避免文化冲突,实现真正的文化融合。第二个层面是微观层面,就个体而言,作为文化主体的人只有培养自身的“文化自觉”意识,才能正确理解自身所处的文化、辩证的理解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如果说文化自觉是一种意识、责任,那么文化自信就是一种信仰、信念。文化自信可以概括为个体、民族、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信任与肯定,以及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认同、尊敬、信任、珍惜自己的国家、民族、政党的文化、理想、信念、学说,充分肯定本民族文化内涵和价值,坚信本民族文化有独特的优势和旺盛的生命力。党的十九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一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要增强“四个自信”,这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地位和作用认识的极大深化,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

    二.当前部分高职学生文化自觉及文化自信缺失现状及成因

    大学生作为青年当中知识丰富、思维活跃、受各类文化冲突影响最大最深的一部分群体,是一个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厚植青年大学生的文化底蕴,是现实的需求,更是教育的使命担当,对自身成长、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不得不承认,占全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学生,文化素养相对比较薄弱,这是由学生从小到大的文化基础和对待学习的认知程度决定的。而当前一些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过于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对人文历史文化方面的重视程度不高,这势必会限制高职学生的未来发展。本项目主要着重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特点开展研究。

    (一)高职学生文化自觉缺失现状及成因

    首先,高职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有待加强。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学习就是为了升学和考试。可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过去的学习生涯中又并没有全力以赴的学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他们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文化视野狭窄、文化底蕴不足的现象,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较差。以项目组所在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这所工科类学校为例:近年来,学校举行了校园汉字英雄大赛、辩论赛等文化类的校园活动,在比赛中,看到参赛同学对传统文化,历史典故的了解有待加强,对经典名著的了解也不够透彻。我们发现高职学生中只有不到15%的同学对四大名著进行完整拜读;26%的学生看完其中一两部,49%的学生看过其中的一部分内容,10%的学生一部都没有看过,更多的是通过电视剧或电影、游戏了解四大名著大概讲述的内容。这表明:长期以来,传统文化和素质教育的缺失使得高职学生在面对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时候都显得茫然失措,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因为不了解和熟悉而正在日渐弱化。

    其次,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又正好是互联网时代鼎盛发展时期,因此他们很容易深受西方文化和日韩文化的影响。高职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绝大多数同学都是第一次远离父母,一人在外求学,多元的价值观念给学生们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冲击。有的学生失去方向、贪图享受,在物质生活上互相攀比;有的学生失去斗志,每天浑浑噩噩的混日子。他们当中有些学生更多的关注自身的发展或者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利益。这些务实又功利的价值理想,常常使他们用挑剔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民族和国家,过分放大社会问题,甚至否认祖国历史文化,有的学生甚至出现信仰危机,例如2018年4月19日—20日,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在读研究生田佳良以“@洁洁良”的网名在新浪微博上发表错误言论,产生了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最终事件的当事人田佳良被开除党籍、退学。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将以此为戒,深刻反思:在当前大学校园里全面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加强学生对自己的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将立德树人、课程思政落实在校园每一处十分有必要。

    (二)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现状及成因

    高职院校学生个人理想和现实差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与大学本科生比起来,他们中的大部分是以很低的分数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因此很多同学进入高校后并没有那种自豪感、成就感、优越感。按高考尺度的标准去衡量,这些学生在过去高中学校里可能算不得优秀学生,因成绩不突出,长期被忽视或冷落,因此他们对自己缺乏自信。在大一新生入学后的思政课堂上,大部分学生会反馈进入大学后的感觉是迷茫、自卑、焦虑、孤独等思想。再加上高校的扩招,上大学变成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使得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本身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并不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足;而相对自由的大学时光,大部分时间都不能做到良好的自我管控,需要学校、老师等的不断督促和提醒。这就使得他们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更难以构建自我的目标、价值、理想、信仰,更容易受到外来事物的干扰。在思政课堂上常常出现:“常立志而不立長志”的现象。有的同学反应道,上思政课感觉自身像打了鸡血一般斗志昂扬,可是下课没有多久就又被打回原形,感觉无所事事,放飞自我了。

    三.培养高职大学生文化自觉及文化自信的途径

    (一)多渠道充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

    文化自信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高职学生文化自觉意识培养,首先,需要优化课程教学设置,重视传统文化熏陶,仅用专业知识来育人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机器人”、“工具人”,而是培育有工匠精神、人文情怀、爱国之心、国际眼光的技术技能人才。应将人文教育和社会科学的课程比例提升上来,使得课程教学打破专业的限制,实现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全面结合。高职院校课程开展中应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和文化熏陶的重要性,课程设置中应提供文学、法学、史学、艺术、哲学等多种课程形式,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以项目组所在的学校为例,学校对2018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实行1+1+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2018级学生最终的学习内容由三部分构成:专业、辅修专业、素质拓展课程。在辅修专业方面开设了创新创业、文秘、商务英语等偏文科实用型的专业,使每一位学生除了拥有自己本身的专业技能之外,还能掌握第二专业的部分专业技能。在素质拓展课程里开设有《大学语文》《中华文化与茶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等近二十门素质拓展与传统文化课程供学生选择,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充盈人文氛围。

    其次,打造精品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学院始终注重文化积淀和传承,构建“水文化”特色育人体系,开发开设《文明在水之洲》《水文化导论》等课程。构建了“一会一刊一论坛”水文化研究推广平台,广泛开展专项研究。深入持续开展水文化论坛、“上善大讲堂”等文化品牌活动,形成了厚德载物,力争朝夕而竞秀;上善若水,学竟江河以争光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学院结合学科特点,以水文化贯穿于校园文化中,由项目组所在的通识教育学院承担重庆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文明在水之洲》,以人类文明发展和流域文化变迁为线索,以“水”为核心,通过有重点地梳理、发掘水文化遗产中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符号。2018年,该课程荣获重庆市教委颁发的“月度在线名课”称号。

    学院修建水文化长廊景观带,在造景布局上,提取了流经重庆的长江、嘉陵江和乌江的形态以及校徽的图案,分为“水之德”和“水之行”两大主题曲,展示了水文化为人处事之道,使校园风光与文化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充分宣传地方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地方文化是中華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将地方文化引入校园,将地方传统文化基因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既可以帮助学生尽快融入并适应周围环境,也能够切实增强学校服务地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项目组所在的重庆为例,重庆革命文化资源丰富,是文化自信的坚实底蕴,包括红岩精神、抗战精神、三线精神、三峡移民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据统计重庆市抗战遗址总计有767处,现保存有395处。一处处遗址、一件件实物可感可信,是弘扬红岩精神的生动教科书,让红色文化直抵入心,让红色精神润物无声。

    大学校园是人类积累、传播、创新知识的场所,是传承人类文明和科学的集散地。对于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思维开阔,他们的选择是多元的,既可能被高尚积极的文化所陶冶,也可能被低俗、腐朽的文化所俘虏。我们必须巧妙的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校园文化体系,建立易于被大学生所接受并认可的文化传播途径,造就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宫向阳.高校育人的文化意蕴[N].文汇报,2012[2]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71页

    [3]戴向阳.准确认识“红色资源”[J].论述导报,2010,(7).

    [4]《西方文化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影响及对策研究》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赖永辉

    本项目为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教育研究专项项目,项目编号:XSJY201802

    (作者单位: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