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工作坊:推动农村幼儿园发展的有效路径
[摘 要] 当前我国农村幼儿园普遍存在班级规模相对偏大、教师专业素养偏低、课程教学活动偏离儿童发展目的等问题。在外部条件给定的情况下,农村幼儿园可以尝试通过建构和推行儿童工作坊来推动幼儿园的内涵发展,进而提升幼儿的成长质量。农村幼儿园儿童工作坊既涉及为幼儿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又是幼儿共同参与的学习共同体,其建构需要以适宜的微观环境、教育方式和师幼关系为支撑,可以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进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进而推动农村幼儿园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村幼儿园;儿童工作坊;可持续发展
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最终要回归到促进儿童的自我发展上来。[1]近现代以来,涌现出了诸多以儿童为主体的教育理论和方案,倡导教育活动要以儿童为中心。当前,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以及文化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幼儿园教育在教育理念、课程活动、教师队伍等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2][3][4]且其中一些外在制约因素是幼儿园自身无法解决的。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建立强调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突出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培养的“儿童工作坊”有助于提升农村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质量,推动农村幼儿园教育价值的回归,实现农村幼儿园的内涵发展。
一、当前农村幼儿园课程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方向
(一)农村幼儿园课程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近十多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幼儿园数量逐渐增加,办学环境与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然而,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制约,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依然较为缓慢。农村幼儿园普遍存在班级规模偏大、教师素质偏低和课程教学活动偏离的“三偏”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
首先是班级规模相对偏大。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和教育资源投入不足,我国大部分农村及偏远地区长期存在幼儿园数量和学位数不足的问题,导致大班额现象普遍存在,不少农村幼儿园平均班额超过35人,有的甚至达到40人以上。[5]过大的班级规模给幼儿园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大困难,教师往往因需要更多地考虑组织活动的方式以及安全问题而忽略了教育活动的内容,也无暇顾及幼儿的个体活动状况,其结果往往是老师使用便捷而有效的方式来限制幼儿的活动,桎梏了幼儿的自由与主动发展。
其次是教师专业素养偏低。农村幼儿园教师普遍存在重教师教而轻幼儿学、重教材选用而轻课程建设、重教学结果而轻教学过程等现象,[6]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仅停留于“仿效使用”层面,还没有达到自觉建构课程的境界,更谈不上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与需求来开展创新。不少农村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滞后,因缺乏专业的观察与分析能力以及园本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他们无法忠实地实践“儿童在前”的教育理念。有的农村幼儿园教师则教育行动能力相对低下,常常不自觉地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幼儿。这样的教师看不到活生生的幼儿,不懂得关注和观察幼儿,不能深刻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并给予合理的支持,因而也就无法主动并富有创造性地去构建和丰富各项教育活动。
再次是课程教学活动偏离儿童发展目的。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幼儿园在课程实施中存在三种不同的立场,即成人立场、教材立场和标尺立场。所谓成人立场,即无论是主题活动的选择,还是实施过程的开展,几乎都是由教师一手包办,缺乏幼儿的参与,这种立场往往会偏离幼儿的兴趣与需要。[7]所谓教材立场,即只会照搬现成的教材及课件,不会从幼儿身处的环境和日常生活出发去选择活动内容,忽视潜在的教育资源和随时可能出现的教育机会,使得课程活动偏离教育的本质。[8]所谓标尺立场,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多采用集体教学,过于强调面向全体,很少通过开展区域游戏、小组活动等方式实施个体教育,忽视了幼儿的个性特点与个体差异。[9]
(二)农村幼儿园课程教学的改进方向
造成我国农村幼儿园“三偏”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水平、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数量及其分布等外部条件是幼儿园自身无法改变的,幼儿园所能做的主要是通过深化对幼儿园教育目的的认识、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优化教育资源利用等方式来实现内涵发展。受办学条件的限制,农村幼儿园教育实践过分依赖于固有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外来和现成的教学文本与课件。要改变这种实践状况,就必须让幼儿园的课程教学活动“活”起来,要将原本静态的、外来的活动内容转变为幼儿的活动体验,通过幼儿对课程教学活动的参与来转变农村幼儿园的实践方式,这也是改进农村幼儿园课程教学的重要方向。
农村幼儿园并非真的一穷二白,而是有着自己独特且丰富的教育资源。[10]农村幼儿园在课程活动方面完全可以另辟蹊径,积极主动地寻求摆脱发展窘境、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质量的渠道与策略。农村广阔的天地是富有特色与魅力的教室,是农村幼儿园师生共享的教育舞台。首先,在教育主题、活动课题的选取上,教师可以把握教育契机,让教育场域拓展至园所之外。广袤的农村大地就是真实的学习场景,它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的机会。其次,在课程与活动内容的选取上,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由此摆脱对经典读物和教材文本等的过度依赖。农村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就在幼儿的身边,这些教育資源可以被合理地融入幼儿园课程,从而使农村幼儿园的课程教学活动摆脱被动遵从教材文本的实践格局,使教师脱离照本宣科的课程傀儡角色。再次,在课程与活动的实施方式上,教师可以尝试鹰架教学,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简单复制与模仿,避免教育方法上的教条化。农村幼儿同样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与个体差异,教师应摒弃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的思维,支持幼儿对活动的自主参与和自主表达,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来选择适宜的发展方式,从而使自己得到成长。基于这样一种教育理念,人们普遍认为幼儿园的“儿童工作坊”作为课程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幼儿园课程实践的重要方式。[11]在工作坊中,易于被幼儿感知的具体事物以及幼儿的生活经验都有可能成为微型主体活动的来源和实践载体,工作坊也由此成为农村幼儿园优化课程教学实践的重要途径。
二、农村幼儿园“儿童工作坊”的内涵及其支撑要素
儿童工作坊由来已久,从本质上看,蒙台梭利教育法、瑞吉欧教育方案等就是一种“儿童工作坊”。虞永平教授在关于“实习场与幼儿园课程”的论述中曾联系杜威芝加哥实验学校的“工作坊”,阐释了“工作坊”其实就是一种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感性的、生动的学习方式,一种与人们生活相关的、与操作物品和使用工具联系在一起的学习方式,一种蕴含交往、互助和合作的学习方式。瑞吉欧教育体系认为工作坊不仅为幼儿提供了实际的操作空间,[12]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协助教师互相切磋,而且为记录幼儿的活动过程提供了场所,指出工作坊更是幼儿心智的探索过程,是激发幼儿的地方。在教育实践中,农村幼儿园儿童工作坊一般具备多种特征,它是属于儿童的工作坊,它能够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它力求推动儿童的共同成长。因此,农村幼儿园儿童工作坊是一个立体和多维度的意义空间,并应具备相应的支撑要素。
从农村幼儿园儿童工作坊的具体内容及其活动形式来看,其内涵至少包含了具象和意象两个层面。首先,基于农村幼儿园活动空间大、公共区域多、周边教育资源丰富等特点,在捕捉、发现幼儿兴趣的前提下,儿童工作坊致力于开辟幼儿喜欢的具象活动空间。这是一个实物实景的空间场所,是一个能够支持一个或多个幼儿与老师一起扮演各种角色、开展游戏活动的地方。在具象的工作坊内,幼儿可以寻找到比传统班级日常教育活动更丰富、更有趣的事物,可以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反复展开体验与探究。其次,农村幼儿园儿童工作坊不仅是一个具象的场域,同时还被赋予了更为深层的意象含义。儿童工作坊通常会被视为多人共同参与的场域或过程,其中场域意味着可以有固定的空间场所,而过程则意味着参与者们一起共同经历。因此,儿童工作坊也是可以虚拟的、抽象意象化的团队活动过程。幼儿和教师在此可以围绕共同兴趣组成大大小小的团队,围绕共同关注的微型主题共同开展活动,进而推进各自的生理与认知发展,收获属于自己的情感体验与心灵成长。
建构并推行儿童工作坊是提升幼儿园教育活动质量的有效方式与途径。[13]然而,基于不同的地域、历史文化、环境条件和教育资源,幼儿园儿童工作坊的建构途径也具有差异,这就需要农村幼儿园从实际出发,在相关理论和理念的指导下寻求适宜的支撑要素。首先,微观环境是基础。与课程活动相适应的微观环境是建构农村幼儿园儿童工作坊的前提与基础,也是提升幼儿园教育活动质量的前提与基础。教育活动的微环境、课程活动内容与儿童工作坊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只有注重资源利用与环境创设,才有利于儿童工作坊的日常化与生活化,才能更好地支持幼儿亲身体验。[14]其次,教育方式是关键。与教育理念、育人目的有着直接联系的教育活动方式直接影响着教育活动目标、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等,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活动状态与情绪。教育方式既是教育活动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也是儿童工作坊能否充分发挥其功用的关键。再次,师幼关系是保证。促进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是极其重要的,相互信任、亲善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促进幼儿积极、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建构农村幼儿园儿童工作坊的重要保证。
三、农村幼儿园“儿童工作坊”的实践价值
通过儿童工作坊来提升农村幼儿的发展质量和解决农村幼儿园面临的各种问题,是农村幼儿园儿童工作坊实践意义的具体表现,也是其主要功能和核心价值之所在。首先,儿童工作坊可以更新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利于解决教师的观念问题,进而改善师幼关系。儿童工作坊倡导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这些都有利于推动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思考,不断完善其儿童观、教育观和课程观,可以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其次,儿童工作坊可以改进农村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有利于解决其课程实施问题,进而提升其教育活动质量,培养儿童积极的自我概念,促进幼儿的个体独立与自我成长。[15]再次,儿童工作坊可以改进农村幼儿园的教育环境,有利于解决其办学条件问题,进而通过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推动园所的持久发展。
推行农村幼儿园“儿童工作坊”的实践意义还在于,它突破了空间的限制而实现了幼儿的自主活动,突破师幼关系中的一对多而实现了小组与个别的互动,有助于优化农村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能有效解决班级规模过大、课程实施偏离等问题;它使教师不再照搬教材而萌发了课程意识,突破了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实现了幼儿的学习自主,在评价上也突破了单向诊析而实现了多元分享,解决了课程实施中存在的成人立场、教材立场和标尺立场等弊端。虽然当前我国农村幼儿园儿童工作坊的实践还有待于从零散走向系统和科学,但其对农村幼儿园教育发展的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因为它为农村幼儿园的发展创设了一条适宜的路径。
参考文献:
[1]贺军妙.论教育与儿童的自我发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6):61-64.
[2]刘占兰.农村贫困地区幼儿园教育质量现状与提升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2015(12):13-21.
[3]王丽娟,李兰芳,党爱娣.当前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7(10):64-66.
[4]谢应宽,田兴江,吕晓.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与突破[J].学前教育研究,2014(4):58-63.
[5]韩春霞.农村大班额背景下游戏活动开展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以乡镇H幼儿园为例[J].农家参谋,2017(16):37.
[6]程志龙.我国幼儿教育面临的问题、成因和对策[J].学术界,2014(5):207-217.
[7]孔宪文.在参与式教研中提高教研质量[J].科技信息,2012(15):350.
[8]刘为影,王燕,李永霞.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拓展路径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教育观察,2018(6):58-59.
[9]张晗.学前儿童素质教育实施中对自然主义教育的僭越与回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40-42.
[10]费春清.浅谈农村幼儿园本土资源的有效利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7):200-201.
[11]王海英.“沙砾教育”基于儿童工作坊微型主题课程建设的尝试[J].河南教育(幼教),2018(6):59-64.
[12]张莎莎.浅析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特色:工作坊[J].当代学前教育,2010(4):33-34.
[13]楊雪萍,蒋静.陈鹤琴“劳作”思想指引下儿童工作坊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5(31): 49-52.
[14]王玮,王喆.参与式幼儿园空间营造设计框架与实践:基于儿童权利、能力和发展的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16(1):9-18.
[15]孙崇勇,杨斯童,刘丽丽,等.4~6岁儿童自我概念与社会规则认知的发展及其关系[J].学前教育研究,2017(9):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