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一日生活过渡环节如何“渡”
胡敏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我们,要重视幼儿的一日生活,将教育贯彻和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在幼儿园教育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幼儿“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现象,怎样减少并消除这一现象呢?我们经过讨论和分析认为,教师应重视幼儿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合理安排过渡环节中的游戏活动。
一、过渡环节的概念及意义
过渡环节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指从一个活动转向另一个活动的过渡,幼儿园过渡环节类似于小学的“课间十分钟”。过渡环节是考虑幼儿身心特点,为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和一日活动顺利进行而安排和设置的,有助于教师发现幼儿的问题和兴趣。幼儿园一日活动由各种不同性质的活动组成,有室内活动,也有户外活动;有要求幼儿安静、集中注意力的教学活动,也有活动量和个人自由度相对较大的游戏活动。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因此,无论是由动到静,还是由静到动,都需要有一段转换和调节神经系统活动的过程,为幼儿提供转换和调整身心活动节奏的时间,帮助幼儿为新的活动做好身心两方面的准备,保证一日活动顺利进行。在过渡环节,幼儿一般处于比较放松自由的状态,相互间的交流也比较多,教师可以从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以及他们的同伴关系,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生成有意义的活动。
二、过渡环节的组织
“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中”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教师应当重视过渡环节的组织,将其纳入一日活动计划,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现场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在过渡环节开展相关活动。
(一)减少不必要的过渡环节
在考虑如何组织过渡环节时,教师首先应当反思一日活动安排,看看是否存在不必要的过渡环节,并采取以下两种策略予以减少。
1.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的一日活动安排。每天重复的、具有稳定性的、连续性的一日活动安排,可以使幼儿对班级环境产生安全感和掌控感。在熟悉各个时段的活动以及活动发生的地点之后,幼儿能够预期并为接下来所要开展的活动做好准备,同时预期并计划自己在第二天的游戏时间所要开展的活动。因此,一日活动安排应当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尽量不改变例行活动的地点、内容及负责教师。
2.立刻开始新的活动是减少不必要的过渡环节和幼儿等待时间的有效策略。以主题区域教学活动结束后、户外活动开始前的过渡环节为例。在没有重视过渡环节之前,教师组织主题区域教学活动时,通常是集中研讨主题内容并提出问题,然后让幼儿进行与主题教学内容相关的区角活动;区角活动结束后,待所有幼儿收拾完,教师再进行集体小结;小结结束后,幼儿集体或者分组进行喝水、如厕,然后教师组织幼儿集体排队准备户外活动。重视过渡环节后,教师组织主题区域教学活动时,先让幼儿集中研讨主题内容,然后提出问题让幼儿进行区角活动;区角活动结束后,幼儿自主收拾区角,动作较快的幼儿在收拾好之后就可以去如厕、喝水,也可以选择帮助其他小朋友;紧接着,教师开始组织区角活动的讨论和沟通,待幼儿到齐后进行小结活动;最后,教师讲述户外活动的要求,幼儿一个接着一个出门,到户外进行活动。
(二)建立过渡环节常规
过渡环节常规的创设目的是帮助幼儿建立适当的条件反射,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减少漫无目的的闲逛和无所事事。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信号(如音乐声)“告知”幼儿现在要做什么事情,帮助他们了解和建立过渡环节常规。教师采用的环节转换信号应当明确,具有较高的识别度。例如,在吵闹的环境中,小铃、铃鼓、琴声和钢琴声要比“小朋友快排队”的喊声识别度高,更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在排队过程中,教师组织幼儿玩“开火车”的游戏,比一比谁的火车长,更容易吸引幼儿加入队伍中。
(三)组织适宜的过渡环节活动
过渡环节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等待不可避免时,教师应当利用适宜的活动,如手指游戏、谜语、歌谣、故事等,把幼儿组织起来一起玩游戏,如此既避免了幼儿的消极等待,又可以消除安全隐患。
(四)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
过渡环节是从一个活动转向另一个活动的中介,幼儿在过渡环节的身心状态直接影响接下来的活动,为即将进行的活动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应当了解过渡环节的性质,以平和的心态创建安全宽松的心理氛围,既要给幼儿自由(包括说话的自由),也要建立一定的规则(如不大声嚷嚷、不到处乱跑),还要教给幼儿有趣的等待方法(如和同伴玩喜欢的游戏)。
(五)注意幼儿的个别差异
每个幼儿在身心发展方面都会存在差异,同樣的任务,不同幼儿的完成速度可能各不相同。而且,当活动结束时,每个幼儿正在进行的活动也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幼儿在过渡环节的活动的“非整齐划一性”。教师应当注意幼儿的个体特点和差异性,给予幼儿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在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可以预先提醒速度较慢的幼儿做好结束活动的准备,同时给予适当的帮助;提醒正要开始新活动幼儿后面的变化,让他们自己决定要做什么。
(六)教师分工合作,互相配合
教师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相互配合,对过渡环节的组织尤为重要。教师在过渡环节的分工要明确,包括每个教师所在的位置都要考虑清楚,因为幼儿在过渡环节的活动相对较为分散,教师所处的位置要能顾及到所有幼儿。
三、过渡环节的游戏种类选择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过渡环节有很多,且时间大多较短,教师在挑选适宜开展的游戏活动时,应选择轻松愉快、简短易学、材料取放方便的游戏,如手部动作游戏、语言游戏、歌谣游戏和区域自选游戏等。其中,手部动作游戏包括拍手游戏、手指游戏、手指故事表演游戏等,可以随时随地开展,不受材料和空间的限制,简短易学,活动过程轻松愉快;语言游戏包括听说游戏、口令游戏、词语接龙游戏等,可以丰富幼儿的词汇量,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应答灵敏性,促进其语言和社会性发展;歌谣游戏包括《洗手歌》《漱口歌》等,是幼儿所喜闻乐见的,教师主要利用轻松欢乐的氛围,将熟悉的歌曲配合简单的动作变成幼儿喜欢的歌谣游戏;在入离园等时间相对较长的过渡环节,教师可以让幼儿进入材料容易收拾的活动区,自选游戏活动,如益智玩具区、手工区、阅读区等。
每个过渡环节的性质不同,动静不一。教师应当根据过渡环节的时间、性质及即将开展的活动,选择适宜的过渡环节游戏,把前后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连接起来,起到润滑剂的作用,使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变得张弛有度,充满活力。
(一)由动到静过渡环节游戏选择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由动到静的过渡环节主要包括集体教学活动开始阶段、由户外转向室内活动、就餐前等。
1.集体教学活动开始阶段。集体教学活动要求幼儿集中注意力,安静听讲,专心参加活动。在集体教学活动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利用适当的游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让所有幼儿听教师口令做动作游戏,如“请你像我这样做”“苹果苹果蹲、桃子桃子蹲”等。
2.由户外转向室内活动。由运动量较大的户外活动转为相对安静的室内活动,幼儿在身体活动状态和情绪方面的变化较大。教师可以通过组织适当的过渡环节活动来加以调节,使幼儿从兴奋的身体活动和情绪状态中逐渐平静下来。在回教室的路上,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相对安静的游戏活动,如说唱儿歌、朗诵古诗等;回到教室后,教师可以给幼儿讲故事,或请他们互讲故事。
3.进餐前。过度兴奋或激动会影响幼儿的食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在进餐前半小时,教师应结束游戏活动,让幼儿收拾玩具,分组盥洗。就餐前和就餐过程中,教师不应处理幼儿的行为问题,让幼儿情绪平静地就餐。在等待食物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做手指游戏,一方面可以避免幼儿到处乱摸把手弄脏,另一方面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进餐氛围。
(二)由静到动过渡环节游戏选择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由静到动的过渡环节主要包括从室内转向户外活动、教学活动后的转换环节等。其中,由室内转向户外活动是教师最为“手忙脚乱”的一个环节。教师一方面要提醒幼儿喝水、如厕,检查幼儿的衣服、鞋子;另一方面要照看已经完成生活活动后在教室门口排队等待的幼儿。在教师人数有限、注意力无法关注到每一个幼儿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出现幼儿间相互推挤而导致的伤害性事故。同时,由于教師要为户外活动做好准备,由室内转向户外活动的过渡环节时间相对较长,等待是无法避免的。对此,教师可以事先计划、准备好适宜的游戏活动,变消极等待为积极等待,消除人群密度增加而可能导致的幼儿攻击性行为发生。例如,在幼儿排队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做一些由歌谣配合的手指游戏;当幼儿来到户外时,教师可以教幼儿玩一些简单的民间游戏,让幼儿少等待、多活动。
通过对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的思考和分析,教师们对过渡环节产生了一定的了解,在组织实施一日活动方案时能深入贯彻游戏方针。每个年级组在思考和讨论方案后,开始分班实践,在实践中进行分析、思考和调整,最后形成丰富有序、富有趣味的过渡环节活动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