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地“问”,建构信息技术灵动课堂

    郭丽佳

    笔者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发现,优化课堂提问方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和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会使课堂气氛更加灵动活跃,并形成良性循环,使学生收获更多知识和学习方法等。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例来阐述如何通过优化提问方式建构更加高效灵动的信息技术课堂。

    ● “精问”,吻合认知水平

    教师进行提问时,首先要做的就是精简问题,需要将提出的问题精简到吻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程度,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并在教师的问题的引导下将其有效攻克。

    1.把握重点,有的放矢

    在精简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分清主次,首先针对重点教学内容设计要提的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带领下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和思考,这样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较大提升。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据表处理”中的“输入数据”部分的重点是如何能够在表格中准确且快速地输入正确的数据,针对教学重点,笔者提出问题:“在输入数据时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提升准确率?这些方法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促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对不同的输入数据的方法进行对比,在比较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然后准确掌握重点内容并高效应用于实践,最终全面提升数据输入效率。

    2.直击难点,深度探索

    针对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在设计精简问题时也应充分考虑,要引导学生学会深度探索。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制作演示文稿”中的“自己设计模板”这一部分內容时,学生虽然对基础知识都掌握得很好,但开始制作演示文稿的时候,却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入手。针对这个情况,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让学生能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第一个问题:要设计的演示文稿的主题是什么?第二个问题:为了实现这个主题需要添加哪些元素?第三个问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寻找这些元素?在这三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就可以一步一步地解决这个难题,并且在遇到类似问题时,也可以按照相似的思路解决,可以说,这是为学生解决相似类型的问题提供了模板并且给予了思路上的启迪。

    ● “细问”,指导操作要领

    提问时将问题细化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太过笼统的问题往往浮于表面,难以触及到问题的实质。笔者认为有效的做法应当是将问题细化到每一个角落,通过这些细化的问题来对实操的要领进行指导,使得学生在进行思考的同时也能够养成关注细节的良好习惯,促进其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同步提升。

    1.隐含提示,启迪思考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所学知识中的一些细节,这些细节问题看似不起眼,但却往往是决定学生信息技术水平高低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在设计细化问题的过程中还应使问题中包含细节引导的暗示因素,使学生能够在这些因素的促进下开启思考之门。

    例如,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据表处理”中的“简单的数据处理”这一部分内容时,为了能够对数据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首先需要了解数据表的基本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内容,如“一般来说一个基础表格由哪些要素构成?在进行筛选或者排序的时候,哪些部分是一定要选中的?如何保证自己所做的数据处理是准确无误的?”这些问题的答案的获得需要学生对数据表的相关细节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并且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学生在探寻答案的过程中也能全面提升知识水平和增强探究意识。

    2.关注细节,凸显差别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一些重要的概念、要素之间的区别是通过某些细节体现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当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概念之间的差别,使其能够见微知著,将基础夯实。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据表处理”中的“柱形图、折线图和饼图”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先通过PPT分别展示了这几个图,引导学生先对这些类型的图有一个总体认识,之后再将这三个图放在一张PPT上,让学生对比总结这三个图之间的差别,并且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自身实际需要来选择不同形式的统计图的要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重视这些图的细节并深入研究,而且掌握了通过信息技术绘制这些图的有效方法。

    ● “巧问”,培养创造思维

    教师在提问时还应做到把握好时机,良好的时机往往能够让学生的思考产生事半功倍之效,除此之外,还应因人而异设置问题,这样可以保证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前提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适时,恰如其分

    在进行提问的时候,时机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每种问题的提出都有其独特的“保质期”,只有在最适当的时候提出最恰当的问题才能够实现最高效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第二单元“程序结构”中的“条件表达式”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认为在学生开始学习之前,就可提出问题:“什么是条件结构?”条件结构中的“条件”二字是其区分于其他顺序结构和循环结构的重要条件,所以在学习之前,要让学生明确这一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明确这是本节内容的核心所在,这样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够有所依托,在思考复杂问题时才能够更加全面。

    2.存异,尊重个性

    教师在教学中应学会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个性化地设计问题,这样能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个性也能够得到尊重和发展。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据表处理”中的“制作电子表格”这一部分内容时,有的学生设计的表格是横向表格,有的学生设计的表格是竖向表格,还有的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制作了一些非常规的表格。根据学生这些“天马行空”的设计,笔者提出问题:“认真思考这些表格让观者有怎样的视觉体验?如何改进才能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学生根据问题对自己设计的表格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其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培养和加强。

    总之,在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通过多元化的提问方式和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而且能助力其个人成长和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婷婷.浅谈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有效提问[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7):94.

    [2]巩江源.基于学习风格理论的教师课堂提问策略——以初中信息技术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20):116-118.

    [3]单聪.试论信息技术趣味性教学策略[J].成才之路,2018(27):86.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