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务管理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思考

周 游 兰劲华 安 琳
教务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校院两级教务管理人员,他们的职业化程度决定了教务管理能否发挥其职能和优势,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因此,更应加强教务管理队伍建设,实现教务管理的专业化发展。
一、教务管理现状及教务管理队伍建设的需求
1.要加强教务人员职业素质培养
教务管理人员主要由三类人员构成:一是教师家属,作为引进高层次教师时的一项福利政策,将其家属安排在教务管理系统中,以解决其后顾之忧。这类人员学历一般是大专或本科,教育背景基本与教务管理没有直接关系,对于不断强调职业化和专业化的高校管理来说,其具备的知识和经验是满足不了高校发展和职业发展需要的。二是通过公开招聘引进的具有相关专业背景或特定专业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如教育相关专业或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这类人员的学历一般为研究生,尽管其受过职前专业培养,但只能说明其符合一定的职业要求,而不能当作已经具备完全的职业素养和美好的职业发展前景。三是来自于学校其他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一定的了解,但进入教务管理领域后,仍需要进行专业培养与长期的实践积累,才能成长为具有教务管理才干的教务管理干部。
所以,高校必须加强教务人员职业素质培养,弥补其在从业阶段表现出的各种局限。要通过各类职业培养或继续教育,一方面使教务人员弥补自身的职业能力缺口,获得必备的职业素养,为实现自身职业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使高校拥有一批素质整齐、符合教务管理职业化要求的教务管理队伍,为日后教务管理专业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2.要实现教务管理与教务管理队伍的专业化
我们认为教务管理直接作用于教学工作过程的各方面,包括教学目标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育主体管理和教育资源管理。实现教务管理职能的关键是工作目标和实施策略应与学校现阶段总体培养目标一致。工作目标和实施策略体现为教务管理队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提供专业化支持,落实培养目标,执行教学计划,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建立教学秩序及教学运行机制,提供专业化保障与服务。教务管理专业性和教务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是实现教务管理职能的前提和基本要求,而目前高校的教务管理还没有达到专业化程度,所以教务管理具有专业化的发展需要和发展动力。专业化的教务管理队伍在教务管理过程中能准确体现教学管理政策,在管理手段上实现信息化和规范化,在管理理念上融入现代教育科学与管理科学,不断在教育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对教务管理进行研究与反思,使教学管理工作处于不断发展的动态平衡中。因此,教务管理人员获得专业的持续发展,才是教务管理向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指证。
3.要重视教务管理队伍建设
教务管理队伍的建设是适应时代要求、实现宏观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首先,加强教务管理队伍的职业化建设有利于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教书育人的三位一体。管理目标与教育目的相吻合,为教学活动提供专业化的保障。其次,加强教务管理队伍的职业化建设有利于高校提升办学效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效能。再次,加强教务管理队伍的职业化建设有利于为教务人员的职业生涯提供发展空间,在教务管理系统中,培养和吸纳具有优秀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各层面专业技术人员;有利于长期留住优秀教务管理者,从而建立起稳定的、有实力的员工队伍,确保高校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二、教务管理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建议
1.重视多元职业发展,建立合理队伍结构,发挥团队最大合力
教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发挥个人最佳职业状态,还要紧密配合,形成具有最大合力的教务管理团队,以适应教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在建设合理的教务管理队伍过程中,既要发挥熟悉教育管理理论人员的长处,又要发扬教学管理人员原有的丰富经验;既应加强各种专业知识的学习,又应强化各种职业素养,努力使教务管理队伍的新旧人员结合在一起,形成合力。
在教务管理队伍形成专业团队、发挥最大合力的过程中应遵循“一个原则”、做好“三个步骤”和明确“三个目标”。“一个原则”是指通过对人员、任务和组织三方面的调研与剖析,以人员发展需要、教务管理需要和高校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一套具有科学性、人文性和目标一致性的教务管理队伍建设体系。“三个步骤”是指挖掘教务管理队伍最大合力的三个具体的连贯性举措。第一,由高校相关部门牵头,经过必要的调研,根据一定标准对教务人员进行类型划分,为各类教务人员职业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个性化的建议,引导不同类型的教务人员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第二,高校定期开展职业培养与继续教育,在全体教务人员进行职业养成训练的同时,更应加大多元化职业培养,即针对不同类型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规划,制定相应的培训目标和培训计划,为教务管理者提供符合自己能力和兴趣的职业培养模式,为高校提供人力资源储备。第三,高校可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科学的聘任制或定期轮岗制,对教务人力资源加以合理组织和协调,在教务管理队伍内部形成理论与经验互补、多学科专业互补、技能优势互补、人员个性互补甚至多元化工作理念互补的教务管理团队。“三个目标”是指实现教务人员发挥职业潜能,为学校发展提供所需;建立合理的教务管理队伍结构,使高校教务管理人员配置效益达到最大化;提升教务管理效率和质量,将这些目标视为教务管理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衡量队伍建设效果的重要指标。
2.明确教务职业标准,促进教务人员专业成长,建立专业化的管理队伍
一是培养教务人员强烈的职业精神。这既包括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也包括正确的教育与管理理念,在教务管理队伍建设实践中加强对教务人员精神世界的关注与构建。
二是培养教务人员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专业能力。教务人员应具有全面的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和扎实系统的教育专业知识,形成以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管理科学为核心的多学科复合型知识结构;在长期工作中或经过专门训练后获得决策、指挥、组织、协调、理解、沟通、表达等职业基本能力,同时也包括主动对教务管理行为进行反思,将管理经验提升为理论探究能力,以及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相结合的自我规划和职业生涯管理等一系列高层次职业能力。
三是支持教务系统建立专业合作团体,教务人员能够定期接受专业养成和专业教育。这是维持教务管理高水平运行及实现教务人员职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务管理专业化的重要特征。高校应重视教务管理专业团体在教务人员专业成长中所起的作用,对教务人员建立和参加本领域学习型和学术型组织的能力和行为加以培养和鼓励,使教务人员有机会参加校内外教务管理专业团体的活动,以获得专业进修和专业交流的机会,实现专业提升。
3.重视外部环境打造,促进教务人员自主发展,带动提升管理水平
科学化管理与新时期发展的需要,要求学校应为教务管理队伍建设提供外在支持,为教务人员创造获得职业发展的有利环境,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注重科学研究。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教务处每两年组织一次全校性的教育教学科研立项,结合立项每4年组织一次全校性的教育教学成果评奖,教务人员通过参加立项、完成课题研究和争取获奖等环节对自身工作进行了很好的反思、研究和改进,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工作水平和职业素养。
二是注重实践历练。作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的教务管理工作在通过参与一系列国家级和北京市级高水平的教学建设任务时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责任,同时也使教务人员拥有了不断积累经验、提升工作能力和开阔工作视野的机会,加快了教务管理队伍专业化的进程。
三是注重榜样示范。将学校对干部管理的需要与教务管理队伍职业化建设相结合,是对教务人员工作能力与价值的肯定,也是对其职业发展的激励、认同和推动。教务人员具有直接接触和熟悉学校中心工作的特定优势,在复杂的教务工作中容易提高管理能力,因此在教务管理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过程中,应选拔优秀的教务人员加入到学校的管理干部队伍中去,发挥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责任编辑:张 雯]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