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PISA阅读素养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运用、反思和参与的能力”。重点测试学生在阅读的情境下提取信息、解释文本、反思与评价的能力。

    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五、六年级语文教材为例,谈谈在阅读教学中多管齐下,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的点滴做法。

    一、利用插图,强化信息提取

    课文插图是小学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比文字更能吸引读者眼球,更直观、更具感染力,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生的整体思维发展,从整体上提高学生感知理解课文的能力,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图画背后的信息,促进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深层次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利用插图,激发兴趣

    《老人与海鸥》是一篇以情取胜的文章,字里行间浸透着老人与海鸥之间浓浓的亲情,课文插图也弥漫着动人心魄的情感力量。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从图中捕获和老人与海鸥有关的信息,特别是海鸥的举动,进而猜想:海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从图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其实从图中就已经感受到了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力量,而这力量强烈地震撼着学生的心灵,也唤醒了学生的情感记忆表现,激发了学生阅读理解文本的兴趣。学习中,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充分流露,教学目的水到渠成。

    2.利用插图,导教引领

    有些插图就是课文主要内容的展现,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插图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指导背诵、概括主要内容等等。例如,《少年闰土》的插图就是第一自然段所描绘的画面,这一段也要求背诵。因此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读第一段,再结合插图,让学生思考: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他的观察顺序是什么?学生图文结合,马上就理清了作者的写作顺序:从上到下,再到人和猹,学生很快就把这段背了下来。教师再次强调,观察图画或写作文要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来写,这样才能条理清楚,使人印象深刻。

    3.利用插图,巧解字义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已经掌握了理解词语的种种方法,但有些词语单靠参考书上的定义或以词解词,不但枯燥无味,孩子的理解与记忆也不够深刻。不少词语在讲解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引导学生看圖,以有形的图画突破教学难点。如《将相和》中的词语“负荆请罪”,虽然学生能从文中找到句子理解这个词语,但对于这个成语所蕴含的诚意学生并非能感受到。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画出文中解释这个词语意思的句子,再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学生马上就能看到廉颇光着身子,背上的荆条还有刺,还单膝跪地,俯身赔礼道歉,孩子马上说道:“廉颇这一俯身,刺不就扎进肉里了吗?足以见得他的诚心诚意啊!”这样一来,教学效果水到渠成,相信以后每每碰到这个词,学生的脑海中定会立即出现廉颇负荆请罪的情景来。再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中的“山阴道上”,教学中学生并不理解,更无法想象那是什么样子的。于是,我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再加上自己的描述,将学生带入情境,再让学生说说走在山阴道上的感觉,学生能说出感觉来,自然也就理解了其意思了。

    二、丰富补白,促进整合解释

    补白是按照文章作者的写作体系进行二次创作,是师生特别是学生的经验和体悟的反映。在小学语文的课本中有很多文章是留有“空白”的,“补白”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补白,学生用心灵去感悟,能把自己独特的话语说出来或写出来,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背景补白,体会情感

    文章不仅是跃然于纸上的只字片语,同时也是一面时代的回音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通常会发现有些课文因为学生对其写作背景不知情、对人物情感不了解、对文字意蕴不明白而无法真正明晰文章的主旨。

    如:现在的孩子对鲁迅了解得并不多,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更是一无所知。因此在教学十一册第五单元时,对于文中的很多句子,特别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生根本不理解,特别是“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对于这些句子,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而对鲁迅精神的感受就更加难了。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教学本单元前,我先让学生大量查阅有关鲁迅的资料及当时的背景资料,专门拿出了一节课进行交流,填补了学生理解上的空白,为学生迅速走进文本、理解课文、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奠定了基础。

    2.标点补白,增强感受

    标点符号也是无声的语言,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标点蕴含着不同的感情色彩,值得我们细细推敲。特别是省略号,更是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和补充的空间。省略号应该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充分想象,融入到文本的情境中去,真正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心感受。

    例如《老人与海鸥》有很多处省略号,特别是第18自然段更是以省略号独自成段。教学中,我让学生想象此段的内容,想象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学生通过想象补白,体会到了海鸥对老人浓浓的不舍之情,也加深了学生对人与动物之间深厚情感的体会。

    3.结尾补白,理解中心

    有些课文读完后总给人一种言尽而意未完的感觉,其蕴含着的语意值得读者细细思考和品味。教学中,老师应给学生一个深入思考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补白、交流碰撞,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进而理解文章中心。例如《我最好的老师》结尾在作者和那位朋友的对话中戛然而止,“不,你的看法错了。”错在哪?怎么错了?作者为什么这么说?通过一系列的思考,学生一步步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学生更加正确透彻地理解文章中心,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学文有感,落实欣赏评价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无不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及作者的写作奥妙。《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也有明确要求: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教师应循序渐进地,有的放矢地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评价能力。

    1.学文有感,读中悟情

    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它需要学生通过不断的品读,读出文字背后蕴含的情感真谛。《祖父的园子》是萧红写的一篇回忆散文,文中充满了萧红对祖父的怀念以及童年童趣的回忆,其中最感动人的是童真童趣。学生学习的兴致很高,通过朗读、交流,一下子就读出了“趣”。这时,我引导学生用心感受:你从萧红的描写中感受到了什么?这文字的背后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通过引导、范读、指导朗读、表演读、评价等,学生终于悟出了祖父对“我”的疼爱,其本质其实是宽容,从而深切感受到萧红对祖父的无限怀念。

    2.学文有感,读中悟理

    《顶碗少年》是一篇蕴含哲理的文章,但作者从头到尾并没有写出自己悟出的人生哲理。教學中,我引导学生抓住少年的三次表演进行品读,再抓住少年在两次失败之后的表情,思考此时少年的内心世界,继而引出第三次表演老者的出现,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推测:老者可能是谁?他对少年说了什么?学生在推测中自然而然地领悟到了本文通过顶碗少年的表演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3.学文有感,读中悟法

    每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写作方法,阅读教学又是为写作服务的。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其写作技巧的妙处。

    例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作者抓住了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两方面来写。题目强调的是“毁灭”,而作者却花了较多的笔墨描写“辉煌”,对于毁灭则是寥寥几笔。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进行评价,体会作者这样安排的妙处。再比如《顶碗少年》,作者主要描写了少年的三次表演,通过学习,学生很快就能发现作者详写了两次失败,而略写了最后的成功。按理说,最后的成功不是更精彩、更能博得掌声吗?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教学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用意。学生只有掌握了每篇文章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才能真正理解文章内涵。

    阅读教学中,多管齐下,在多样的语言实践中,依托文本,挖掘课文内涵进行品读,这样,既促进了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深层次理解,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不断强化了学生PISA阅读素养,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及对人物欣赏和评价能力。

    洪素端,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后坂小学教师。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