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声无哀乐论》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

    刘娟

    [摘要]嵇康为了实现“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社会与人生哲学主张,结合自己的音乐实践经验以及以往的思想遗产,提出了声无哀乐的声音美学思想。音乐虽然没有情感,但可以引导人的情感,使人愉悦,乃至提升人的道德情操。进行音乐教育,有利于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达到“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目的。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嵇康《声无哀乐论》的声音美学思想做一个辨析,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嵇康这些理论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声无哀乐;嵇康;自然;音乐美育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8)10-0018-04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10.004

    纵观中国美学史,在先秦两汉美学当中,艺术社会学是主流,其核心问题是讨论艺术的作用,主要包括艺术对人的作用与对社会的作用[1]。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独立思潮开始盛行,艺术实践硕果累累,理论创造也是成果颇丰。就文学方面而言,曹丕的《典论》、陆机的《文赋》、刘彦和的《文心雕龙》,都是这一时期关于文学艺术的哲学思考的重大理论成果。在音乐美学方面,首屈一指的是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嵇康《声无哀乐论》的声音美学思想做一个辨析,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嵇康这些理论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对于嵇康的声音美学,笔者着重解决三个问题:嵇康声音美学思想核心观点是什么;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思想;对当代的音乐教育的借鉴作用是什么。

    一、聲无哀乐与乐以导情

    《声无哀乐论》的核心观点是——声无哀乐。声音在物,哀乐在人,声无哀乐,理所当然。嵇康认为,声音并不表现一定的情感。他在《声无哀乐论》里面讲“声之与心,殊途异轨,不相经纬”[2]。也就是说,心物二分、心物异质、两者没有直接关系,也就是一种二元论。音乐外在于人的主观情感。音乐是自然的,无关乎人情,客观的音乐本身不带有任何人的主观情感。所以音乐是没有哀乐的,哀乐都是人的主观情感。那么音乐也就不表达人的情感,所以声无哀乐。

    具体而言,音乐的本质是作为自然之和而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夫天地合德,万物贵生。寒暑代往,五行以成。章为五色,发为五音。音声之作,其犹臭味于天地之间。”[3]道生天地万物,自然万象,声音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因此声音出于自然、音乐出于自然。从审美主体上讲,音乐与一般声音的本质差别就在于它们给人带来的感受不同。这只是从主体感受来对音乐进行了规定,而从客观上讲,是什么决定了声音成为音乐呢?声音是自然之物,必然是由于某种特征,使之成为音乐,这种特征,也就是音乐的本质,音乐的客观自然物质基础。嵇康认为,音乐的本质就是旋律。旋律就是声音之和,音乐给人以和谐的美感,也就是由于自身的和谐。和谐与不和谐,取决于旋律。有旋律的音乐,即和音,会带给人快感。除了旋律,曲调乐器等等都会影响人的音乐美感。凡此种种,都说明音乐的客观外在性与美感的主观性,快感是存在于人,音乐是外在于物。而且美感情绪不是哀乐情感。

    哀乐情感的本质,嵇康并没有做一个明确的规定,但是从《声无哀乐论》所讨论的内容来看,嵇康所说的哀乐情感至少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主观性;二是社会性。从人的哀乐情感的主观性来看,嵇康是与音乐的客观自然性相对而言的。声音属于客观自然,音乐只是有旋律的声音,自然之和声也就是音乐给人以刺激产生了和谐之感,也就是美感,它虽然属于主体,但这还不是哀乐之情。人的哀乐情感的社会性,是针对儒家学说强调的。主体的人,生于社会之中,会有各种哀乐之情,受音乐的引导,可以产生抒发哀乐之情。但是社会性的哀乐之情,以及各种道德之情,并不属于音乐,而是属于个人。客观的音乐不表达人的主观哀乐情感。这是在对儒家“声有哀乐”、“乐以象德”学说进行反驳,同时也表达了艺术独立于社会政治的诉求。

    我们可以看出,嵇康把声音与哀乐进行二分来构建自己的音乐美学体系,从而提出声无哀乐的观点的。但是尽管如此,嵇康也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心物二元论者,他也强调音乐虽然本身无情,对人却可以导情。也就是说,音乐除了给人以审美感受之外,还可以引导人的情感。在此嵇康把美感与哀乐之情感做了一个区分。作为和声的音乐,是一种审美对象,由于审美对象对审美主体的刺激,才导致的情绪反应,也就是美感,或者听音乐的和谐之感。音乐有异,静躁不同。声音给人的刺激就至于这些了,之后产生的哀乐之情都是引导出来的,不可以把哀乐之情归功于音乐。听音乐而人有哀乐之情,音乐只是引导人的哀乐之情,也就是导情,并不是音乐本身有哀乐的情感。

    二、越名教而任自然

    嵇康虽然主张声无哀乐,强调艺术独立,反对儒家的艺术工具论,但是他将音乐独立于人情之外以后,通过理论构想再一次建立了个人情感、社会秩序与音乐艺术之间的联系。他之所以提出这样的主张,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东汉末年以后,社会持续动荡,一些敏感而又有社会责任感的士人渴望改变现状,提出改变时风的理论,遂有人援道入儒,把希望放在了道家的自然思想之上。也就是希望通过道家的自然思想把儒家外在化的名教充实起来[4]。

    那么自然与名教有什么关系?王弼认为“名教出于自然”,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可见两人的主张大体相似,都主张二者汇通。在此基础上,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主张顺应自然,反对名教。这里所谓名教就是指现实社会的名分尊卑等儒家社会规范,也就是说,嵇康所反对这一套外在形式,对儒家思想的仁爱,嵇康自然不反对,而是推崇[5]。嵇康推崇仁爱,反对异化虚伪的名教,主张顺应自然。这里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宇宙生命的本来状态。但是后来人们进入了文明社会,当如何任自然呢?那就是“显情”。所谓“显情”,就是显露自己的真实情感,超越世俗,以诚待人,放浪形骸[6]。所以在嵇康这里,名教是出于自然的,但是此时异化了,他认为应当抛弃名教的表面形式,顺应自然的情感,其中当然也包括仁爱之心。所以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实质上是王弼“名教出于自然”的发展,是“融名教于自然”。这里融的名教是指儒家的仁爱之心[7]。

    既然人应该越名教而任自然,而文明社会人任自然的方式就是显情,而音乐可以导情,导情利于显情。在嵇康那里,导情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从音乐美感来看,音乐影响人的情绪,也就是所谓音乐有异,静躁不同。那么,平和的音乐,就有利于人内心的平静平和,这就是导情,引导人产生平静的情绪。所以嵇康强调平和的音乐有利于达到道家的无为而治的理想。其二,音乐可以导情,激发出喜怒哀乐之情。通过欣赏音乐,可以把个人的情感表现出来,达到心境平和。这与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大同小异,从音乐的功能上讲,音乐导情,也就有了净化释放情感的作用。在这里,将情感表现出来,也就是在文明社会显情以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一种方式。其三,人自然就有仁爱的道德情感,那么通過听音乐,可以提升道德情操,这在实质上达到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一个重要意图。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来,音乐的导情作用,有利于人的显情。显出哀乐,释放情感,净化内心。引导道德之心,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嵇康的理论当中,音乐是一种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一种重要手段。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不单单是一个精致的的音乐美学理论著作,它还是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社会政治思想实践的关键一步。那么既然嵇康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文明社会的人任自然的方式可以有很多。从他的美学思想可以看出,艺术都可以成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手段,不仅是音乐可以导情,文学还可以托心以显情[8]。因此无论文学还是音乐,都成为嵇康哲学思想当中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重要途径。

    三、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按照嵇康的理论,音乐导情可以使每个人都显情任自然而进入理想社会,同时音乐本身能带给人快感,因此嵇康强调音乐教育。嵇康虽然反对儒家对音乐形式美的轻视和艺术政治功用的过分关注,可见他并没有抛弃儒家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只不过,就音乐的这门艺术而言,嵇康是想用平和的音乐来进行美育,使人和谐,进而使社会和谐。

    嵇康认为,欣赏音乐可以愉悦身心,同时提高人的道德水平,有利于人的健康和谐发展。既然音乐有助于个人的和谐发展,社会由个人集合而成,那么,音乐也就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他认为,单纯的音律不足以完成移风易俗道德教化的作用,需要多层次的配合。音乐教育属于社会文化制度,文化制度是多维统一的,音乐美育的实施需要其他门类的艺术和其他社会制度以及教育单位的配合。首先,就美育内部而言,嵇康认为,音乐与礼仪、舞蹈、诗歌同等重要,共同发挥美育的作用[9]。歌舞、词曲结合就是这样一种路径。今天,八大艺术门类需要相互借鉴增强自身表现力、导情之力,同时也要发挥自身独立的美育功能,朝着一个共同的文化方向迈进。其次,就文艺制度本身而言,它是社会文化制度的重要一环。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审美需要变得更加重要,诗和远方众望所归地走到了一起,符合一种高层次大一统的制度需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与文化制度之间应该互相独立而又相互配合。这样朝着一个共同的理想社会迈进才会更加稳健。再次,就音乐教育单位而言,嵇康主张社会与家庭同时展开,同时要从小抓起,持之以恒,方见奇效。也就是说,好的音乐教育要如同政治意识形态一样,从小抓紧,怡人育德的功效才更加显著。就今天而言,我们的音乐教育主要是在学校,家庭、社会培训机构偶尔参与,这样似乎是不够的。一个人最重要的教育基本来自家庭,家庭的音乐教育也应该重视起来。

    以上是就嵇康音乐教育思想本身而得到来的启示,而这种思想是建立前已提及的声无哀乐的美学思想与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生社会哲学基础之上的,其对音乐教育本身的启示不容忽视。

    其一,声无哀乐对音乐教育的启示。声无哀乐的本质是强调音乐本身的物理属性,属于客观物质性,声音属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体,可以对象化研究。虽然美育更多强调审美经验感受,但对象化的理解研究也是有必要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画家需要研究笔墨纸砚,音乐也是同一道理。黄宾虹之所以高深,不仅仅在于他的审美与创作经验,还在于他的画学理论,综合素养。就物质对象的研究而言,黄宾虹最得力于他对墨的研究。声无哀乐的核心精神在于声音的客体性,那么除开对声音物理性质的研究,音乐理论也是很重要的。艺术教育有时重实践而轻理论,重技法而轻学问,从长远来看,并不甚好。重视理论容易眼高手低,但就初期教育而言,眼都不高,以后手如何高?傅抱石学画不是很早,但很快成为卓然大家,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他是个艺术史家。当然,这也并不是要每一位学生都做理论家,每一位音乐系的学生,都是声波物理学专家、音乐史家,至少,要对这一类客观性学问有一种主观性把握。

    其二,自然与音乐教育。嵇康的核心思想在于越名教而任自然,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美育当中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所说的任自然是人的任自然,文化世界的音乐属于自然的人化,是否有可能音乐本身也可以越名教而任自然呢?具体而言,就是将音乐归还给自然。庄子在《齐物论》中回答了这一个问题:……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陵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10]?据此,音乐教育的任自然,也许可以尝试致虚守静,聆听天地之声。绘画早已有写生的教育方法,那么音乐教育是否也能听生,也就是聆听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这就是音乐教育的师造化之功。这样做有两大好处,同时也是难处。其一,听生需要虚静之心。当代中国,浮躁与焦虑如同瘟疫蔓延众生,若能听生,则具有宗教拯救与音乐教育的双重作用。其二,听生所得如同写生所得,若有所得,一为审美经验,同时也是创作素材。而难处就在于,听生难以实践。

    嵇康为了拯救时弊、回应时代问题,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哲学主张。嵇康为了实现自己的社会主张,提出了音乐艺术审美教育理论。从音乐美感的角度讲,音乐使人快乐,这是最为基本的。从音乐可以导情来看,音乐可以释放情感、道德完善,从而使身心和谐发展。从艺术社会学角度看,嵇康强调人的艺术和人的自然性与独立性,肯定了各自的独立价值,同时通过导情理论,构建了美育社会理论,这是一条自下而上的路,高扬了人的主体性,是人的觉醒。从美育思想角度看,首先,嵇康的美育思想是建立在其艺术哲学的基础上的,有了一个坚固的艺术哲学理论,特别是审美心理学理论和艺术形而上学理论,才有可能提出完整的美育理论。其次,嵇康的音乐美学理论建立在其人生哲学和社会理想的基础上,以越名教而任自然为指导,嵇康才有可能提出来声无哀乐论和乐可导情理论,使美育思想有了理论方向。再次,嵇康的音乐美学理论,是建立在其强大的艺术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的,艺术实践多,理解才有肯能贴近现实,否则就容易流于空洞,毫无说服力。最后,最为关键的是嵇康的美学理论与哲学思想,都是在关注人类现实生存的当下处境,解决现实矛盾,指导前进方向。这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一个特点,不光是儒家、道家、新道家,无论其如何地出世,思想总是着眼于现实世界,都有一种强烈的现实人文关怀精神。

    参考文献:

    [1]邓晓芒,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62.

    [6][8][9]卢政.嵇康美学思想述评[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53-104.

    [2][3]嵇康.声无哀乐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4][5][7]王笑梦.嵇康《声无哀乐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10]刘凤苞.南华雪心编[M].中华书局,2013:20-22.

    (责任编辑:王岚)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