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王开明
我国各所学校中均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出具有良好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学生为目标。针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其心智还正处于发育阶段,尚不成熟,正是培养他们形成健全良好人格的重要阶段。所以,在这个阶段除了学校的培养之外,同时也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加持。将二者相互结合,方能培养出全方位、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一.需要认清立德树人的总体目标
针对于中小学生来讲,受教育的环境无非就是学校以及家庭,作为中小学生最主要的成长以及生活环境,家庭以及学校对中小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长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家庭成长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中小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中小学生大部分行为动作均是模仿家长,同时家长也是接触学生最长时间的人,所以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首先就应当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在学校的教育中,语文教师们更应当从书本中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不断对他们的道德品质进行全方位且系统性的培养。学校是中小学生彻底受到系统性教育的场所,而中小学的语文老师不仅仅是引导者,更是道德素质全面培养的教育者,因此更应当发挥出良好的作用。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需要尽可能的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从根本上意识到正确的道德观念。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平等原则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以及道德修养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因此必须要认清两者之间的的共同目标。家校合作教育模式构建期间,两者之间的功能实际上便是互补的,都需要认识到其中的重要性。在对学生展开家庭教育过程中,可以利用好家庭教育的相關优势,从而弥补了学校以及课堂上的不足之处,而作为学校则应当通过自身的专业以及特性指导家长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将学校与家庭相结合的模式做到全方位的立德树人教育。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教育,在教育方式上都有着区别和不同,将学校与家庭结合则可以提取两方的优势,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到其中的教育。当学生在学校里的时候重点培养他们的专业知识以及文化修养;在家庭教育中则是由家长对学生进行思想以及行为方面的教育。基于这样的原因更要找准学校与家庭之间平等关系原则,使学生在文化修养得到提高的同时,也不短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以及人生观。
三.以立德树人为基础培养教育学生
作为中小学教育的基础,立德树人还同样需要从课本中教书育人。除了家庭教育的加持之外,还需要包含道德知识的传授以及学习,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儒家思想的灌输,以文化人、教书育人。道德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根本途径,学生需要学思并重。荀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知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践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由此可见道德教育离不开思考和学习,二者之间需要相互渗透,并不断进行思考,通过思考提升自我修养,在学习中将学到的道德转变为自身内在修养。“德”的关键在于行,王夫之曰:“力行而后知之真也”,其中的力行便是指自觉性以及自主性。在语文学习中把知识转变成为实践,将道德理论实践于行动,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这种良好的习惯以及正能量,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周围的人。
论语子路中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道德高尚的教师在教书育人中可以在无形之中把自己的知识传达给学生,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看到自己良好的榜样,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感化学生。传统儒家思想认为“仁者应当修其身”,身为中小学的语文教师要做到身正为范,不断地反省自我,进行自我审视,尽可能减少出错,使自身充满正能量,才能够更好地教书育人,培养中小学生的道德修养。
四.结束语
社会的和进步,需要的不仅仅是具备专业素质的人才,同时还更应当注重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便有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除了需要学校的教育以外,更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和支持,站在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不断实现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严格要求自己,使学生的道德行为更加符合规范。
(本文系2019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关于新时代中小学特色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探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9]GHB0625)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太平店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