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学报编辑的精品意识

    [摘 要] 质量是影响高校学报社会地位的关键因素,学报编辑在学报的创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提升高校学报的社会地位,就必须提升学报的质量,而提升学报编辑的精品意识则是一条重要途径。精品意识主要体现在前瞻意识、策划意识和特色意识三个方面,通过内容、形式和文字来落实。打造精品意识应从选题、组稿、审读和编辑加工、版式设计和文字校对、预期价值目标五个方面入手,最终实现创办精品学报。

    [关 键 词] 编辑;精品意识;组稿

    [中图分类号] G23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4-0196-02

    高校学报是一种综合性理论刊物,是组成高校科研和教学的重要部分,同时反映科研成果及高校教学现状,服务于科研和教学。在推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科学文化信息等方面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我国高校学报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这离不开广大学报编辑人员的辛苦付出,但还存在竞争力弱、时效性低、千刊一面和功能异化等不足。在社会发展新形势的挑战下,高校学报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创办精品学报。这个过程中,高校学报编辑树立精品意识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也是创办精品学报的基础[1]。

    一、高校学报编辑的价值体现

    高校学报的策划与组织是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方式与路径,这就对学报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而其质量与水平很大程度上与编辑的能力具有紧密关系,编辑之于学报的价值由此可以体现。学报编辑的精品意识与学报的质量提升、学报内容的前瞻性都具有紧密的关系。

    (一)学报编辑的精品意识决定了其所具有的选题策划能力

    选题策划能力可谓是编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精品意识的编辑其选题能够从全面宏观角度进行,具有全程策划观念,高水平的策划工作能够让学报的理论重点更为突出,促使学报的科技含量提升。同时,具有精品意识的学报编辑还能够在选题策划过程中不断强调创新理念的融合,从而将形式最为新颖、内容最为先进的出版物推向社会,让所编辑的学报站立于学界顶端。

    (二)学报编辑的精品意识决定了其协调组织的能力

    依照当前的实际情况,编辑在学报出版过程中依然不再仅仅是依照稿件来照编,而是融合了许多其他工作的开展。具有精品意识的编辑则能够让这些工作的开展更具合理性、科学性,能够让学报编辑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三)学报编辑的精品意识决定了其综合能力的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编辑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编排、审稿能力,还需要具备其他诸多综合能力,诸如外语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等。具有精品意识的编辑则更加能够主动提升自我综合技能,并将其应用到学报的编辑工作开展中,从而让学报的质量不断攀升。

    二、精品意识的内涵

    高校学报编辑的精品意识是其综合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也是一种自觉精神,它将提升学报质量作为学报编辑出版活动的中心,以获取最佳社会效益,其主要内涵体现在前瞻意识、策划意识和特色意识。

    (一)前瞻意识

    对高校编辑来说,其前瞻意识更多表现在信息传播的前瞻性。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发展进入信息爆炸时代,每时每刻都会涌现出新的科研成果、新的信息以及新的事物,这些科技信息和学术成果需要传播、储存和记录,高校学报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窗口来辅助科研单位与高校、学科之间进行此类新知识的交流。从这个层面来看,高校学报编辑必须紧跟学科前沿,以高度的前瞻意识向读者准确、及时地传播新方法、新技术、新创造、新发明和新理论等信息,这样才能引导时代前进,才能胜任新知识的传播、存储和记录工作。高校学报是传播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如果无法及时获取国内外先进科技方法、酝酿中的学术观点、进行中的重大课题、最新科技动态和学术成果,只是停留在介绍现有科学文化知识层面,那么将失去其真实价值和生命力。

    (二)策划意识

    高校学报编辑的策划工作贯穿于整个形式和内容中。通常情况下,编辑的策划范围从每一期、每一年的栏目设置到确定总体编辑目标和宗旨,都需要精心对待。从内容上看高校学报,编辑的策划意识更多地反映在创造性的选题策划。学科之间的交叉发展、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兴起更加速了科技的飞速发展,高校学报要从本校学科发展出发,精心策划、选取能反映该学科热点和前沿的论文,并尽快发表,以此来打造学报品牌并助力于科技成果转化。

    (三)特色意识

    特色是刊物的灵魂和生命,也是其价值所在。高校学报应在保留全国学报的共性基础上打造自身特色。这样的特色意识体现在装帧设计、栏目设置、地域和学科等方面。学科特色是从本校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出发,体现学校所在地的地域特征,设置独特性的栏目[2]。最后从装帧设计上保证精美包装,从内容到包装都能让读者受到极大的感染[3]。

    三、精品意识的落实

    高校学报编辑精品意识主要是从内容、形式和文字三个方面来具体落实。

    (一)内容

    作为公开发行的刊物,精品的首要条件是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政治观点,在悖离国家和人民的基础上形成的论文,再新颖的观点和再丰富的内容也无法成为精品。其次,精品必须是具备社会影响力的高水平作品。高水平学报在每一期都应该收录一篇或多篇较高学术品位的论文,以此来提升学报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再者,精品除了需要具备较高的理论深度,还要能提出新观点,以其新颖性来启发读者。最后,精品要能紧密联系文化、政治、社会经济多个方面,能对相关政策的研究、制定和实施提供相关理论参考。

    (二)形式

    在编排精品文章方面,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形式能有效反映内容。高校学报主要收录学术论文,并不需要类似文化娱乐刊物的花哨排版,但也不能忽略排版艺术,否则会直接影響刊物的外在形象。编排论文、设计版式在编辑的工作中也十分重要,精美的设计能作为一种特殊表示来展现其文化内涵,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读者拿到刊物后首先接触到的就是整体包装、文章编排和版式设计情况,设计应以大方、得体、美观为主旨,体现本刊特色和文化内涵[4]。

    (三)文字

    精品论文一定要坚决消灭错别字。尽管在相关规范中规定,错字率可允许在万分之一以内。但在精品建设中,应该提出更高要求,尽可能做到完全消灭错别字。错别字会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情绪,无法在其心目中树立精品学报的形象,更严重时还会影响作者原意,丧失精神价值和学术价值。错别字的存在是对精品形式和内容的毁灭性打击,是对文化价值的无形磨损,编辑在工作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四、精品意识的理念

    从高校学报编辑的思想層面来看,确定精品意识是打造精品的重要一步,精品意识是一种理念,是尚未展开的潜在发展谋略,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向和观念。主要体现在选题、组稿、审读和编辑加工、版式设计和文字校对、预期价值目标等五个方面。

    (一)选题

    选题是提升学报质量的关键,也是工作的起点。一般包括每一期重点选题和年度选题。首先是在学报性质基础上,根据涉及的理论制定前瞻性的全年计划,包括设置重点栏目和全年内容,针对性地制定精品栏目。每一期重点选题是在全年计划下的逐步实施,根据稿件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将精品意识落实到选题,可明确组稿和约稿的重点,学报主编可在全面考虑刊物特色和质量的基础上打造精品方案。

    (二)组稿

    从栏目要求和选题意向出发进行有目的的组稿。组稿的目的包括组约专题性文章、专栏重点文章以及刊物重头文章。组稿也是在精品意识方向上进行操作,将精品意识落实到组稿过程,使其有着更严格的要求和更明确的目标,以此来获得符合要求的精品文章。

    (三)审读和编辑加工

    高校学报编辑的工作中,这是一个关键环节,也是落实精品方案的重要步骤。审读是对文章的把关和选择,是发现精品和加工精品的过程,不能将三审制度停留在形式,要以编辑加工者和审读者的身份来发挥把关作用,以负责人的态度从大量稿件中筛选理论价值高和观点新颖的文章。在保留原文语言逻辑、基本观点和框架的基础上进行文字润色,提升稿件质量,进一步将文章雕琢成精品。

    (四)版式设计和文字校对

    精品应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完美统一。文章内容通过版式设计来呈现,应具备统一性。精品意识在高校学报版式设计中的落实,会通过大方、美观的设计来烘托精品文章的内涵,提升文章品位。文字校对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精品文章的建设绝不能忽视这个过程,个别的错别字就可能导致精品建设功亏一篑,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能有效避免。

    (五)预期价值目标

    在精品建设中,一个主要的特征就是具有高度明确的目的性。精品意识的落实,需要作为主体的编辑能在精品建设过程中确定预期的价值目标,明确方向,再指导精品方案的实施。

    五、结语

    在高校学报质量的评价方面,有相关的标准可参考,但对其实现的社会价值以及学术质量的测度却没有明确的衡量依据。精品的评价应更多地参考社会承认准则。在工作实际中,精品方案的实施可通过一年内被摘引和全文转载的文章数量来进行评价。学报编辑都应为这一目标而奋斗。

    参考文献:

    [1]王菊梅.浅议社科版学报编辑的编辑工作实践[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404-406.

    [2]王菊梅,宋秀珍.融入地方文化 凸显学报特色: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与“临川文化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306-309.

    [3]冯全功,张慧玉.全球语言服务行业背景下译后编辑者培养研究[J].外语界,2015(1):65-72.

    [4]徐会永.编辑学发展困境与专业编辑学教育模式[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4,29(3):91-96.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