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

    孙静

    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由于幼儿群体的特殊性,幼儿园除了教育孩子以外,还需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园所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来看,关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本文通过深入解析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理念,从环境创设的误区着手,提出适宜的环境创设方案,为幼儿教师提供相关参考。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意义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古人对此就有精辟的论述,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强调环境对人的感染作用,“孟母三迁”的故事则说明要重视环境的选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幼儿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现状

    (一)环境创设缺乏幼儿参与

    在多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教师仍是环境的主导者,即使有幼儿参与的成分,也仅限于将幼儿的作品拿来当作墙饰的点缀。究其原因,更多的在于幼儿的动手能力不足,即便参与到环境创设中,也难以达到教师理想中的效果。因此,幼儿园只要提到墙面环境创设,那就是教师的事,这一现象似乎已经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但是,这种观点本身就是本末倒置,根本没有考虑到幼儿的能力发展。教师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幼儿园按照惯例要求教师在开学初布置好环境,进行环境评比,这就造成教师加班加点地赶时间、赶进度,嫌幼儿动作慢,干脆自己动手。

    (二)追求美观而忽视教育意义

    除了缺乏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参与性以外,有的教师在环境创设中过多地从自己的审美角度出发,在环境创设上下很多功夫,把那些自认为漂亮的东西都摆出来,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另外,老师过分追求外观的漂亮和形式的新颖别致,极力突出环境的优美和装饰性,不管环境是否符合整个墙面的主题与风格,对环境的教育性考虑较少。如此,就会使环境创设失去应有的教育意义,从而沦为一种表面的装饰,失去了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

    (三)盲目效仿缺乏创新精神

    多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缺乏特色。例如,墙面布置以图片和彩色卡纸为主,再挂上几幅好看的幼儿绘画作品,没有任何新意,这样的布置很难使幼儿获得丰富的认知和体验。教师在创设墙面环境时不能盲目地效仿,应彰显自己的特色,如融入本园特色,体现本园教育理念,等等。

    (四)环境创设过程流于形式

    有的教师为了应付检查,或是为了在评比中取得好成绩,在环境创设方面以检查者的喜好和标准为依据,完全不顾幼儿的需要。由于每一次环境创设都是教师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完成的,所以在作品完成后,教师并不愿意进行更换,尤其是得了奖的作品。重新创设意味着教师要重新规划和设计,重新收集材料,重新制作道具……因此,有的教师就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从不主动更换。—般情况下,如果没有硬性要求的话,有的幼儿园墙面环境可能一年半载甚至更长时间都不会更换。

    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在认识到环境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意义,以及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现状之后,我们开始着手改善幼儿园环境创设。为了更加准确地把握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我们不断摸索,积极参考相关内容和材料,总结出环境创设的几点原则。

    (一)尊重幼儿年龄特点

    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其独特的发展需要、能力和兴趣。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环境创设与幼儿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此外,教师还要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例如,在墙面设计上不宜采取过高的装饰,应以班级幼儿的平均身高为标准。

    (二)激发幼儿主动参与

    在环境创设中,教师要努力做到“心中有爱,眼中有人”,给予幼儿充分的尊重,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使幼儿感受到自己是环境的主人。

    (三)发挥隐性教育功能

    幼儿园环境是一种隐性的教材,教师要将环境与教育有机结合,将课程目标贯穿于整个环境设计过程,把环境创设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课程模式的必要条件,根据课程内容及模式进行随时更新与调整,体现出环境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性。

    (四)实时更新保持新颖

    环境创设不是一勞永逸的,而是根据季节、课程、主题等随时改变,因为长时间处于一个固定的环境中,幼儿会从一开始的兴趣盎然变成毫不关注,这样的环境就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另外,在环境的整体设计上,教师应避免形式单一和内容陈旧等问题,及时捕捉自然环境与季节变化,合理设计墙面。例如,表现季节的变化,春天可以用迎春花、桃花等表现万物复苏的景象;夏天就用葱绿的叶子来表现枝繁叶茂;到了秋天,绿叶就换成棕黄色的叶子,并表现出树叶飘落的情景,同时增加一些饱满的果实;冬天就换上用白纸制作的雪花进行装饰,再画上雪人。

    四、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优化

    综合以上创设标准,我们拟定了环境创设方案,其中包括从幼儿的视角出发、让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根据主题实施情况及节日等创设环境。实施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幼儿在环境创设方面能够提出自己的意见,积极寻找相关材料,这正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效果。

    (一)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

    教师应将环境创设定位为“和幼儿一起创造充实的生活”,也就是说,环境创设是教师与幼儿合作、幼儿以小主人的身份亲自参与的教育过程。由教师单方面操作、布置好了之后对幼儿说一声“请进”的做法,只会在无形中扼杀幼儿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不仅能给幼儿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发展其动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愿望,增强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

    例如,教师在与幼儿一起创设环境的过程中,无意间听到幼儿谈论说喜欢童话般的世界,让人看了心中充满爱。于是,教师就和幼儿一起将幼儿园的门厅处创设成了一个森林场景,里面还“住”着一群萌萌的小动物。幼儿每天早晨入园时看到这样的场景,心中都会非常高兴。教师利用环境创设“爱”的氛围,让幼儿眼里看到爱,心中充满爱,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此后,幼儿还在班级区域中延伸出了许多活动,如帮小动物画脚印、配对(帮小动物找脚印)、跳格子(将动物脚印贴在地上,单脚或双脚跳)、帮小动物找家等。

    教师将收集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历程,和幼儿一起准备材料,让幼儿利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看、听、问等途径获取信息,提高其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按年龄进行环境创设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能力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关注的不同点,有区别地进行环境创设。例如,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较差,喜欢涂鸦,教师可提供一整面墙,让幼儿天马行空地拓印手掌印、脚印等,再由中班幼儿负责添画,最后由大班幼儿和教师一起对墙面进行装饰整合。孩子们看到自己创设的墙面环境都非常兴奋,小班幼儿更是每天都会来找一找自己的小手印和小脚印。

    又如,我园在一楼走廊尽头设置了一个“悠闲吧”,里面不仅有桌椅,还有一顶帐篷,帐篷里有小班幼儿带来的玩具娃娃,有中班幼儿带来的方块模型,还有大班幼儿带来的各类图书。在孩子们的眼中,这顶帐篷有着神奇的功能,当他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钻进帐篷,再出来时心情就会非常好。

    (三)定期更新环境

    我园教师通过商讨决定,每实施一个主题,都要在环境中进行补充和更新,遇到节日要及时增添。幼儿也热衷于创设自己的活动环境,主动收集相关材料,用自己的双手展现创意想法。现在,我园环境创设已经成了一项学习内容,不再是教师庞大的工作量,而是教师与幼儿的游戏活动,较好地提升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例如,植树节的时候,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深入了解植树的概念,教师邀请家长和幼儿共同体验真正的植树过程。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说要给小树苗贴上标签,有的说要画上小动物给小树苗做伴,还有的提出要种一棵小盆景树放在阳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幼兒园的环境创设充满了绿色,生机勃勃。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不应是一项专属于教师的任务,而应是师幼共同创作的游戏活动,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只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才能真正使幼儿园的环境具有教育意义,也才能真正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史万兵,环境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M].教育研究,1998(4).

    [2]赵娟,幼儿园环境布置与玩教具制作[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

    [3]屠美如.向瑞吉欧学什么——《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