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人格的养成:大学生伦理道德培育的新维度

王晓为 王尧
摘要:深入开展大学生生态人格教育,利于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培育,亦符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要求。文章從生态认知、生态情感、生态行为三个方面分析大学生生态人格现状,在道德培育的路径上,从生态文化氛围、生态文化教育、生态文化体验三个方面做出探索。
关键词:生态人格;大学生;伦理道德培育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5.029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5-0133-04
生态人格是建设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建基于生态伦理的、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要求的新型文化人格样态。
随着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狭隘民族主义以及利己主义价值观的单向度的占有式人格主体对自然的不断“祛魅”,一些人对科学技术盲目膜拜,甚至提出要“为自然立法”[1]。然而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社会危机、精神危机已不是某个地区或某个国家特有的问题,而成为了全球性危机。这不得不让人类重新思考“天人分离”的弊端,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自身错误行为的不当之处。
基于对工业文明、工具理性与资本逻辑的反思,“生态文明”的提出,其原因在于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内在契合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流文化呈现便是生态文化与生态公民[2]。生态公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主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受教者、传播者和践行者[3]。
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生态公民,其精神面貌和价值追求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大学阶段是道德培育的黄金时期,当代大学生们成长在社会物质相对丰裕的时代,缺少对资源匮乏的直接体验,直接表现为对资源危机认知的不足和生态人格的缺失。
一、生态人格: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人格
生态人格是一种蕴涵着生态意识、生态智慧和生态情感的人类文明发展必然选择的新型人格,它体现了人类在全球生态危机下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以及对单向度占有式人格的扬弃,是人类继续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4]。作为生态文明时代的新型人格,生态人格所追求的“生态人”与工业文明时代所提出的“社会人”“经济人”有着本质的区别,其特征和内涵完全不同,它是一种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和谐互通、达臻“自性开悟”的新型人格。
1.中国传统伦理中的生态人格思想
(1)“天人合一”思想肇始于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儒家开创者孔子不仅提倡人与人的和谐,还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他认为“仁”是“天”赋予人的最高德性。孔子认为天就是四时运行、万物皆生长其内的自然界,而不是超自然的上帝。自然界是承载人与万物的最高存在,所以人要与自然和谐统一,与自然建立一种以人的能动性为基础的反观和充实人格的伦理关系,使之具有“生态人格”的某些特征[5]。
(2)道家思想中的人与自然是对现实人格忧虑的同时站在全宇宙的视角对全人类的命运前途予以的指引,其蕴含着深刻的伦理智慧道家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事物皆从属于自然界,在“道”面前,万物齐一。自然界内不分高低、贵贱,万物平等应相互尊重。人应同乎无欲保持原有的天性,让自然恢复本身,与自然万物和谐互通、共与生荣;人不能置身事外,要与天地“精神往来”以臻达“逍遥游”的境界。
(3)佛家思想认为世间一切因缘起灭,世界万物是一个息息相关、因果循环、相生相灭的整体《涅槃经》记载:“以佛性等故,视众生无有差别”;《大涅槃经》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6]。“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故名无上正等菩提。”所以,平等是佛教的基本教义。在存在价值上一切众生皆平等,人不能对异己存有傲慢、私利之心,更不可有残暴、伤害的行为。佛教的缘起理论和平等慈悲思想以及对佛国净土的追求体现在其要求人们破除对事物的执著,以“无我”的胸怀应对大千世界,这就破除了人自身的优越感和征服自然的统治欲[7]。佛教追求心灵的超然物外,塑造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万物和谐共生的朴素生活方式,其正契合生态伦理所提倡的人类履行生态责任、敬畏生命的价值观。
2.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人格思想
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内在维度,对此,我们可以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自然-社会-人的关系的论述中获得解析。
(1)人与自然马克思曾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8]。”所以,人首先要意识到自己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依赖自然界提供的资源而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界作为人类生命的本源,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是人类永远的家园,人类永远不能超越于自然界 ,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我们要永远感恩自然、敬畏自然。
(2)人与社会马克思指出:“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9]。” 所以说,生态危机的本质是社会危机,马克思主张解决生态问题的前提是解决社会问题,只有消除了社会的异化,才有可能消除自然的异化。
(3)人与人马克思指出“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9]。”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生态危机的实质归根结底是人的危机,所以,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是最根本的。必须突破狭隘的利益观,自觉地将生态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人的一种内在约束力并上升到伦理自觉,人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才能最终得以实现[10]。人类只有实现生态的复归和人格上的普遍生态化,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二、大学生生态人格的缺失及其原因分析
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也过度地消耗了自然资源。在全球化的生态危机下,关于培育生态人格的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对其开展生态教育势在必行。而只有了解当代大学生生态人格的缺失问题,才能让大学生生态教育有的放矢、有所成效。
1.大学生生态人格的缺失
(1)生态认知不足认知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生态认知则是人在一定的哲学范畴上所具有的生态涵养,主要是对生态概念、责任、技能的认知。而认知是会全面直接影响人的情感、意志和行为。然而目前大学生的生态意识仅停留在较为基础的层面,如多数大学生对能源枯竭、空气污染严重、城市垃圾肆虐都有基本认知,但若提及具体的表现形式、其危害的程度与严重性、如何规避等深层问题却明显认知不足,[11]。
(2)生态情感失衡长期受到“人类中心主义”思维的影响,社会整体的文化氛围与生态主义偏离,在此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们缺少生态美德,缺乏对自然的情感,对异己的事物冷漠,不愿承担任何责任,甚至可以为了利己而毫无顾忌的损毁他人利益;清华学子伤熊事件、复旦投毒事件等等,充分体现了在“占有式人格”的影响下,人类丧失了自身的美善,情感的异化最终导致行为的异化。
(3)生态知行分离在接受十几年的教育过程中,每个阶段都会有与之相匹配的思想道德教育,所以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态认知,然而据调查显示反对使用一次性产品的人数高达97.27%、赞成拒用超市塑料购物袋的有77.41%,但实际拒用一次性产品的仅有14.16%、经常拒用超市塑料购物袋的仅占32.37%[11]。
2.原因分析
(1)缺乏科学系统的生态教育体系自然对人类行为的反映具有滞后性,这样就会致使人们对自身行为后果后知后觉,但是自然一定会在某个时间对人予以反击。我国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相对落后,全国上下致力于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对生态的保护,生态文明教育发展相对迟缓。虽然我国个别高校陆续开设了生态文化课程,但至今仍没有对全校学生进行普及教育,也不是高校必修课程,科学性不足,更无体系可言。[12]
(2)缺少和谐善美的生态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然而目前享乐主义与拜金主义充斥着大学生的思想,校园攀比之风愈刮愈猛。“重科技、轻人文、后生态”的錯误观念致使很多高校在科研方面舍得投入,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经费却不足。在生态文化教育宣传上,很多高校仅在一些生态纪念日进行一些应景式的宣传教育,对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很少提及,学生生活学习的环境缺少生态文化气氛,自然不会形成与生态文明相符的生态人格。
(3)缺欠灵形合一的生态文化体验我国多数高校目前的生态教育仍以课堂说教的形式开展,缺少学生的领悟与互动,导致学生的抵触。生态文化需要人在自然环境中体验与感悟才能被其内化于心而外显于行,大学的生态文化教育缺欠生态体验,不能让学生置身于生态环境之中去体悟生态的真、善、美、圣,影响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内化,从而导致大学生知行不一。
三、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培育路径
1.营造生态文化氛围,丰富生态情感生态文化
要求人放下“主宰者”的姿态与众生平等,是蕴含着生态价值观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13],它弘扬的不仅是“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的思想体悟,更体现着人与自然互惠共生、和谐发展的伦理观念与哲学思维。“良好的生态文化能够促使大学生积极践行思想道德规范[14]。”
校园生态文化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校园物质生态文化、校园精神生态文化、校园制度生态文化[15]。
(1)校园物质生态文化建设建设良好的生态校园环境有利于大学生体悟生态环境之美。合理的校园规划、宽敞明亮的教室、温馨的寝室布局、节能环保的体育场馆都可以让大学生感受生态文化的气息;错落有致的院舍、充满生机的草坪绿篱总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结合学校地域特色,塑造美丽的校园生态环境,使校园成为教书育人、化育心灵、培养生态人格的圣地。
(2)校园精神生态文化建设相对于物质生态文化来说校园精神生态文化更加隐性,但它是校园生态文化中的精髓,可以潜移默化的将生态文化内化于心,对大学生的人格影响最为深远[16]。发挥校团委对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影响,组织创建与生态保护有关的大学生社团,将校园生态保护工作组织化、常态化。利用生态保护纪念日开展多样化课外活动,让更多同学参与环境保护实践。邀请相关学者、工作者参加学校“文化快车”,通过对当前生态问题与保护工作的讲解,让生态保护文化走进学生第二课堂。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环保意识与生态情感,潜移默化熏陶学生,提高其审美情趣。
(3)校园制度生态文化建设把校园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学校规章管理制度,制定关于符合生态伦理的学生规范。将监督管理工作划归主管学生工作的校级管理部门,并加强学生之间的互相监督工作,赏罚并济,从而强化学生的生态认知、培养生态行为习惯,自觉地对校园生态进行保护。
2.注重生态文化教育,增强生态认知
(1)建构科学系统的生态教育体系是大学生生态教育的当务之急组建生态领域的教师队伍,将生态课程专业化、通识化。首先,急需编撰更为普及的、通用的、灵活的、科学系统的教材,向学生全面规范地讲授生态文化知识。其次,目前高校缺乏专业的生态师资队伍,缺少生态教育的专职教师,相关专业转行甚至跨界教学,不利于生态教育的发展,培养专职教师迫在眉睫。最后,生态学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双管齐下,将生态学设为必修课程,引起学生重视,提升其生态环保理念,提高环保知识技能。
(2)发挥好“两课”生态思想传播的作用两课即大学生思想品德课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在生态学课程尚未成为通识课程的情况下,发挥好“两课”作为高校思想传播的主渠道功能,以思想教育为基础,侧重生态伦理、生态法律维度,深化大学生生态认知。要不断更新教材内容,紧扣时代主题,囊括全球生态危机、生态意识、生态思想等相关知识。打破以往狭隘的教学视野,创新教学方式,建立生态伦理学与生态美学相结合的思想体系,提倡简约主义生活方式,滋养大学生的人性,从而塑造其生态人格,涵育其生态文明情感。
(3)利用校园媒体平台促进生态文化教育在全媒体时代,在校大学生已经不满足于通过学校机关媒体获取资讯,其更乐于参与校园决策乃至表达个人的见解。借此机会,学校可以利用学生社团媒体,报道生态知识讲座,推送征文,编辑报刊等等,在高校生态文化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3.增加生态文化体验,内化生态人格
生态实践要求人们从社会走向自然,通过与自然的接触,体验和感受自然的和谐之美,将自然从工具性存在层面提升到价值性存在层面。
体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臻于和谐、美善境界的道德教育方式,它影响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体验源于人的身体内在而又影响着人的身体形态。生态体验是人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体悟自然、并与之感动互摄,进而生成生态智慧的过程。生态体验旨在通过让学生置身其中并引导其领悟与反思,将获得的经验内化于心、体现于行。大学生的生态人格培育不能只停留在口传灌输,将枯燥的理论强加于学生,而应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自然生态中感受自然,利于其生态人格的养成,同时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生态实地考察生态实地考察适合与生态学领域相关的专业进行;考察地点可以选择校区周边的较为有生态特点的地区,特别是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的区域进行实地考察、勘测,激发学生对环境遭到破坏的自责感和对生态保护的使命感,同时提高学生保护自然和改善环境的能力,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2)生态游览活动生态环境体验观光游览是大学生们喜闻乐见、最喜欢的生态体验方式,学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到植物园、森林公园等园区感受自然的魅力。通过实践去感受自然万物永续相生、平等互惠的真、善、美、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生态审美价值觀。
(3)野外生存实践相比于国内,外国开展野外生存实践活动相对较多。野外生存实践需要有精心的设计和全局的安排,在确保参与人员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开展的户外生存体验。通过野外生存体验不仅能增加体验者的团队协作能力,而且可以在挫折教育中磨炼其意志,对自然产生一种敬畏之心。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感受自然之美,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生态文明习惯,形成生态人格。
参考文献
[1][德]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2.
[2]赵光辉.生态文化:人类生存样态的文化自觉[J].鄱阳湖学刊,2017(4):67-71.
[3]姚翼源,许水贵.论绿色生态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7(2):27-30.
[4]岳伟,徐洁.培育生态人格——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使命[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1):18-22.
[5]彭立威.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生态人格思想[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5-9.
[6]余谋昌. 佛学环境哲学思想[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2):25-28.
[7]林凯,周以杰.当代中国佛教伦理思想研究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0):43-46.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8,560.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2.
[10}唐新华.生态伦理视域中的德育新思维及生态德育体系建构[J].南京社会科学,2011(12):134-138.
[11}刘建伟.高校大学生生态教育:需求供给与对策[J].兰州学刊,2012(10):166-171.
[12}李因莲,王新华,杨璐.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常态化研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25-29.
[13}吴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5.
[14]余亚林.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当代文化生态建构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5):81-85.
[15]蒋国保.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路径探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0(5):42-44.
[16]李光胜.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3(6):128-131.
[责任编辑:张学玲]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