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有声色 课堂有魅力

    郭美珍

    摘要:小学品德课,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和社会生活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文明的社会行为的主渠道。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切实提高教育实效。

    关键词:多媒体;课堂魅力;品德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088-001

    教书育人,育人为先。 鲁洁教授也曾说过:道德教育要成为最有魅力的教育。小学品德课,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和社会生活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文明的社会行为的主渠道。 如何让品德课堂更具魅力,更有吸引力,达到教育无痕的效果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借用多媒体营造魅力品德课堂的几点体会。

    一、借助多媒体 营造情境课堂

    古人曾说:“今教童子,心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进不能已。”所谓“趋向鼓舞”就是唤起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而“心中喜悦”就是使学生感到新奇。长期的教学实践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情境教学走进课堂,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课堂变得更有活力。借助电教媒体则能让情境更易、更快走进课堂。例如教学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时发现:低年级孩子生性好动,自控能力较差,常常在上课铃打响后,教室里依旧闹哄哄的,孩子们还都沉浸在课间十分钟的喜怒哀乐情绪中,不能很快走进课堂学习状态中来。对此,我在上课预备铃打响后,用多媒体课件,或是播放一段音乐,或是将本课学习的课题图文并茂地播放出来,或是画面上跳出孩子们喜爱的喜羊羊、皮皮猴,康康熊进行友情提醒等,这样的情境创设很快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点上,为进入学习状态奠定基础。再如教学《别把花草弄疼了》这课,我拍摄了校园的花坛、植物园。虽然这些场景就在学生的身边,但当这些学生身边的生活画面作为教学内容搬进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全然不同了。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情境中,发自内心的学习积极性被激发出来,还用担心他们的心神游离于课堂之外吗?

    二、借助多媒体 营造情感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教育贵在情深。然而,《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虽然教学内容多取于社会生活,但小学生知识少、阅历浅,有些内容对他们来说是千里之外遥不可及的。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就很难激发他们的情感。电教媒体能突破时空限制,把直观形象,真实传神的画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获得真真切切的直观感受,从而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如教学《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一课,为让学生了解妈妈孕育过程的艰辛,我用课件播放了一段录音《一位妈妈的怀孕日记》。孩子们安静地听着录音,想象着妈妈的痛苦,这是心灵的碰击。听完录音,很多孩子眼里闪出了泪花,心中对妈妈的那种敬爱,感恩之情便油然而生。再如《鸦片的背后》这一课教学内容不仅离学生的生活甚远,并且学科知识的逻辑性强。如果完全按本教材学科知识的逻辑讲述,对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心理上很难接受,思维上也难于理解。教学时,我利用powerpoint幻灯片放映出一张张历史的画面,那一个个历史人物,那一张张浸染耻辱的条约,那一个个在殖民者统治下生活的中华儿女。看着这些图片,想着那段历史,听着激情的解说,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了祖国曾经的落后遭受到的打击、耻辱。每个学生都沉默了,我知道这些图片已经深深印刻在学生的心中,“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也深深烙在了学生的心里。 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品德课的教学艺术就在于情感的交流。合理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能有效地打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的灵魂轻舞,为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提升道德感悟,形成道德行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借助多媒体 营造自由课堂

    常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最富有活力的儿童。他们对教材、观点、道理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不同的理解,对与之相联系的实际生活有着不尽相同的看法;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点也各有所异。教学中,教师只有让学生袒露自己真实的思想,让学生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看法在课堂中呈现出来,把自己 的困惑亮出来,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自由呼吸的课堂,这样的德育课堂才更具有吸引力。电教媒体的使用,为学生开拓了一片自由呼吸的天地。如教学《李奶奶身上的伤痕》一课,我没有一刀切地让所有学生都跟着老师播放的画面走,而是精心制作了一个专题学习网站。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需要,或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击链接到“图文纪实”、“视频纪实”,以及“受害者证言”、“见证者证言”和“加害者证言”内容中去学习。对学生而言,这样的放手教学,这样的自由课堂更有利于他们去发现和回答自己的疑惑,更有利于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且更有效更有价值。

    实践证明,有情境、有情感、有自由的品德课堂是学生喜爱的课堂,也是能够事半功倍的课堂。正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所指:教师要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切实提高教育实效。让我们沐电教媒体声色之风,焕品德课堂之新貌,觅得那最有魅力的品德课堂吧!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