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实现小学数学高效教学
李蕊
【摘要】新課程改革为小学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以往满堂灌的数学教学模式得以改变,以生为本的新的教学方式被教师们广泛应用,不仅营造了良好教学氛围,还实现了寓教于乐。对此,从利用信息技术、引入生活化教学、开展游戏化教学和组织竞赛活动四个方面,探讨了通过愉悦教学促进小学数学课堂高效生成的策略,以资借鉴。
【关键词】寓教于乐 小学数学 高效教学
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代圣贤的一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即让学生喜欢学习、热爱学习,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现代教育也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基于兴趣开展学习,这都体现了教育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尊重以及兴趣爱好的关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优化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在愉悦中高效开展学习。
一、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必须要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注意力还较难集中,且抽象思维较为发达,对于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图片或视频更为感兴趣,因此,教师可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知识的呈现,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至课堂,提高其学习兴趣与求知热情。在采用信息技术开展具体教学时,教师也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呈现学生较为熟悉的事物,如此进行新知识的传授将更易于学生理解内化。以《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为例,课堂上,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直观显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物品,如圆形挂钟、展开的折扇、打开的图书和剪刀等,并让学生观察图片,看看图中的角在哪里?在学生思考和回答之后,为印证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教师可利用技术手段将图中的角以耀眼的颜色不停“闪动”,引起学生注意。学生很自然地会被图片所吸引,并兴致勃勃地核实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对课堂教学的关注度更高了,学习兴趣大增。教师再引导学生比一比哪个图片呈现的角最大,哪个最小,让学生进行讨论回答。如此,学生便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中获取了更多知识。
二、引入生活化教学,调动学生生活经验
所谓生活化教学便是在日常教学中运用生活元素来进行,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生活元素,拉近生活与教学之间的距离,做到应用与学习知识的有机结合。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教学理念,可见生活对于教育之重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理解知识,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开展生活化教学,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充满艳丽的生活色彩,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四则运算”的教学中,教师就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课堂练习:“啤酒35元一箱,棒棒糖2元一个,爸爸买了2箱啤酒,3个棒棒糖,并给了收银员100元钱,能找回多少?”这类问题是学生生活中所常见的,教师将生活问题引入课堂,可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熟悉感,调动学生生活经验,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此外,教师还可就生活问题设置表演情境,如让学生分别扮演超市营业员和顾客,模拟购物场景,使学生在玩乐中学会应用知识。
三、开展游戏化教学,活跃课堂氛围
游戏化教学是指以游戏之方式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并将教学目标融入游戏中,使学生在游戏中完成教学任务。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契合小学生贪玩好动的成长特点,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参与欲望,进而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积极性,加强课堂互动交流,使学生在愉悦、活泼的教学氛围中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小游戏:从班上选出10位学生,当教师喊出“3”这个数时,要求3位学生随机抱团,抱团不成功的1位学生即淘汰出局,游戏继续进行。如此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还实现了知识的灵活运用,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应变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四、组织竞赛活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多样化的活动组织形式能使学生耳目一新,且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具有更浓厚的兴趣,其竞争意识以及好胜心也较强,希望能够多获得他人的关注以及认可。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充分把握小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提高教学效率。例如,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教师可组织分组答题比赛、个人计算能力比拼、小组学习竞赛、最佳解题能手等各种形式的比赛活动,使学生在激烈的竞赛中积极思考、运用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热情和课堂参与积极性,促进知识的积累和内化,进而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要想实现寓教于乐,需要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学生乐于探究知识,如此才能实现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莫荣锋.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有效提升策略[J].科技经济导刊,2017,(4)?:217.
[2]黄家楣.浅议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新教师,2017,(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