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电子商务概论”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边云岗 樊建锋
[摘要]针对“电子商务概论”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输入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从“要我学”的被动学习态度向“我要学”的主动学习方式转变,实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相互促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电子商务概论;模块化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8)10-0096-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10.020
应用型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1]。它介于研究型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之间,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和目标,即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自2001年教育部正式批准高校开办电子商务专业以来,电子商务一直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设置的热门专业,“电子商务概论”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统领的作用,其任务是使学生对电子商务有一个系统的认知。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概论”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需要随着电子商务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完善。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冗杂、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相脱节、知识更新滞后于实际需求等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以及树立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因此,“电子商务概论”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先导课程,必须改革其传统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模块化教学模式自從国内高校将其引入以来,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探索。章衡认为,模块化教学模式具有与生俱来的应用型能力培养导向特征[2]。“电子商务概论”作为一门应用性强的专业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探索其教学改革切实可行。
一、 模块化教学模式
目前,模块化教学模式以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和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为代表。MES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教学模式。MES的特征是以就业岗位所需的技能为导向,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点考核[3]。CBE是由加拿大荷兰学院等高校最早提出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模式。CBE的特征是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设计教育内容、方法和过程,评估教学效果[4]。
MES和CBE虽然均以实践应用为导向,但MES强调以岗位能力为主,侧重于教学内容的实用性。CBE强调以职业能力为主,侧重于职业素养能力的培养。蔡敬民认为,在模块化教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关键是对不同能力的培养,将固有的教学理论体系打破,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组,形成不同的教学单元模块[5]。由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快速性,电子商务就业所需的岗位技能也将迅速发生变化,基于岗位技能设置的教学模块,必然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更适合采用CBE模式,以此来培养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分析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等相对稳定的职业能力。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CBE模式的独特优势是注重能力培养,强调自主学习[6],但在实际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CBE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探索和解决。一是偏重能力培养,轻视知识传授。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学内容中的实践环节往往占绝大部分。虽然实践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技能,但是不能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有效的理论学习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处理好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二是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要求过高。一些相对不成熟、自觉性差的学生,教师需要对他们加以约束和指导,并施加一定的激励措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和促进其完成学习任务,避免因自我学习安排不合理而产生厌学情绪。
二、“电子商务概论”现有教学模式的弊端
(一)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引领、导向作用
“电子商务概论”涵盖的知识点彼此独立,呈碎片化状态,而且需要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动态更新。现有的很多教材内容组织零散、缺乏有机整合,难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电子商务理论图谱。还有一些教材内容过于陈旧,数据滞后于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缺少相关技术支持。例如,反映技术发展趋势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同时,商业模式仅仅局限于传统的B2B、B2C和C2C,学习材料往往是学生遥不可及的国外早期成功案例,缺乏反映电子商务最新的以及本土化的案例,让学生难以与时俱进地感知电子商务的发展潮流。教学内容冗杂陈旧,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难以对电子商务后续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起到引领导向的作用。
(二)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难以激发学生热情
“电子商务概论”现有的教学方法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主要通过讲授方式将理论知识单向传递给学生,无法营造寓教于乐的良好学习氛围。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知识,以应试为学习目标,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虽然也有很多教师采用了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角色模拟等教学方法,但多是一些陈旧的案例、虚拟的项目、模拟实验的软件等,与真实的电子商务环境存在较大差距,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学生只会记住书本上的知识,教学活动参与意识不强、实际应用分析能力不足、创新创业意识薄弱。因此,我们革新现有的教学方法迫在眉睫,需要将理论、案例与实践相结合,课内知识学习与课外拓展训练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热情。
(三) 考核以结果为导向,难以反馈教学效果
“电子商务概论”现有的考核方式大多采用传统的期末闭卷考试形式,主要反馈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缺乏对学生实际分析能力、创新创业意识、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容易造成学生平时不努力,考前抱佛脚的现象。即使有些教师引入了课程论文的考核方式,但大多数只是给出“优、良、中等、及格、不及格”的等级成绩,缺乏严格的评价准则,造成学生论文质量不高,缺乏独立思考和个人见解。这种单一的结果导向型考核方式难以起到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引导作用,也不足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评价。
三、“电子商务概论”模块化教学设计
(一)课程目标定位
课程目标定位应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根据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7],以及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速的特点,五邑大学电子商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应用性”“创新性”和“创业性”。因此,“电子商务概论”的教学目标应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引导和激发学生对电子商务领域新现象的认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电子商务理论知识框架,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分析能力,使学生树立电子商务创新与创业的思维与意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二)模块化设计思路
现代大学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8]。因此,“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模块化设计应以学生为本,以实现课程目标为导向,遵循“认知—理解—应用—实践”的学习规律,由浅入深合理地设计教学模块的内容与形式以及各教学模块之间的结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第一,引导学生认知电子商务现象,激发学习热情。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快,教学模块设计应与时俱进,充分吸收电子商务发展的新数据、新技术、新模式、新案例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电子商务领域的新现象,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有机整合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系统理解电子商务运营与发展的规律。按照“理论基础—商业模式—支持服务—项目策划”的逻辑主线,对电子商务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呈现完整的电子商务业务环节,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第三,引入课后案例教学,提升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通过分析历届大学生的网上创业实践和电子商务相关竞赛的参赛项目,讨论身边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案例,尤其是一些失败案例,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知识模块的理解和应用,从而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开展电子商务创业项目策划,初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通过真实的电子商务创业项目策划与实施,能够有效地避免模拟软件的设计与现实脱节的问题,让学生将学到的专业知识真正应用于创业实践。
(三)课程教学模块构建
根据五邑大学电子商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电子商务概论”作为专业基础课,设置2学分,课内课外各32学时,教学安排在第三学期。遵循CBE模块化教学理念,按照上述的模块化设计思路,本文将“电子商务概论”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目标相结合,对课程的教学模块进行重构,包括4个1级模块和12个2级模块,具体的知识点和培养目标(如表1所示)。
四、模块化教学实施
模块化教学的实施,重在突出模块主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教师“满堂灌”的输入式教学模式为“学生做”的体验式教学模式[8]。“电子商务概论”教学实施从课程资源、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三个环节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电子商务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应用分析能力,具体实施框架(如图1所示)。
图1“电子商务概论”模块化教学实施框架
(一)合理组织课程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课程教学资源是为了有效开展教学而提供的各种素材。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块,以“兴趣—知识—能力”为导向,从课前、课中、课后构建全方位的课内外资源库。课前将电子商务领域发生的最新现象或事件作为引导案例材料,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课堂教学重点。与时俱进的案例材料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其对模块知识点的主动思考;课中通过对知识点的详细分析,解决学生的疑虑和困惑,帮助其构建完整的模块知识体系;课后通过分析身边的中小型企业电商应用案例、歷届大学生网上创业实践或电子商务竞赛成功与失败的策划项目,巩固学生对模块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由于电子商务知识具有更新快的特点,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辅助课外教学,为学生提供课外拓展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电子商务发展动向,促进学生保持对电子商务最新知识的动态追踪和学习,拓展和挖掘知识点的广度与深度,并通过拓展训练进一步提升其电子商务的应用分析和实践能力。
(二)开展体验式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体验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情境再造,呈现、还原或再现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情境经历中建构知识和发展能力,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9][10]。体验式教学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我们采用了学习成果演示法、讲授互动法、案例研讨法、课外拓展训练法和创业情景模拟法构建了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紧密衔接、“课内—课外”相互联动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学习成果演示法主要是借助于课前案例材料,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思考,感知电子商务现象,并将学习成果通过PPT在课堂上演示,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探索精神。
讲授互动法主要是教师通过点评学生的学习成果,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从对案例情景的感性认知逐步上升为对电子商务概念和原理的理性理解,最终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在课堂上,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将单纯枯燥的知识记忆转化为通过案例情景提炼、构建知识的过程。
案例研讨法是每完成一个教学知识单元,通过对课后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学生完成从掌握理论知识向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的转变。首先由教师明确案例分析主题,让学生自行查阅、整理资料,并开展分组交流。然后在课堂上设置学生汇报与大讨论环节,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入和广泛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并指出学生在知识应用和分析能力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升的地方。
课外拓展训练法是教师针对每个知识单元,向学生布置面向知识应用和面向实践的训练任务,教师通过班级微信群进行线上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任务,这不仅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应用分析能力和实操技能,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创业情景模拟法是通过项目策划的形式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创业实践,让学生以项目小组为单位参与电子商务创业项目的策划与运作,结合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中国互联网协会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等学科竞赛,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其创新与创业思维,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三)构建立体化的考核体系,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方式
课程考核不仅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钟玉泉指出:课程考核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是否得到提高[11]。为了解决传统考核方式“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我们借鉴胡善风提出的PSF考核模式[12],建立了将个人考核与团队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并重、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同行的立体化考核体系。
PSF考核模式中的“P”(Participation)代表学生课程参与度评价,旨在鼓励学生的参与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通过考勤、课堂提问、课前案例演示、课堂案例分析进行评价,由教师根据每位同学的参与情况分项记分,参与度评价在总评成绩中占比20%。“S”(Serial process evaluation)代表一系列的过程评价,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针对不同的教学模块布置相应的课外拓展训练任务,包括小论文、调查分析报告、实训报告、项目商业计划书等,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完成一次小论文和一次实训报告,参与完成一项调查分析报告和一项商业计划书。其中小论文和实训报告采取个人考核的形式,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由教师根据每个学生论文和实训报告的质量进行评分,取小论文和实训报告的平均值记为S1。调查分析报告和项目商业计划书采取团队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团队协作、创新创业意识、专业应用分析等综合实践能力。由教师根据团队任务完成的总体质量给出团队成绩,团队成员根据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个人表现,相互评分,取同学评分的平均值作为每个成员的个人表现成绩,团队成员的个人总评成绩=团队成绩×60%+个人表现×40%,取调查分析报告和商业计划书的平均值记为S2。过程评价得分为S1与S2的平均值,在总评成绩中占比40%。“F”(Final examination)代表期末考试。期末试卷主要包括两类:一是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等客观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占比60%;二是案例分析等主观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分析能力,占比40%。期末考试成绩在总评成绩中占比40%。学生的课程总评成绩=P×20%+S×40%+F×40%。
五、结论
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如何让用人单位满意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应用型大学亟待解决的问题[13]。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模块化教学改革已成为众多应用型高校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重要举措。在模块化教学理念下,五邑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以“电子商务概论”为试点课程,通过分析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出了强调“应用性”“创新性”和“创业性”的教学目标,遵循“认知—理解—应用—实践”的学习规律设计了12个教学模块,以“兴趣—知识—能力”为导向组织了课内外丰富的教学资源,采取了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紧密衔接、“课内-课外”相互联动的一体化体验式教学模式,建立了将个人考核与团队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并重、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同行的立体化考核体系,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应用分析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創新思维和创业意识。
参考文献:
[1]赵良庆,蔡敬民,魏朱宝.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思考和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79-80,96.
[2]章衡.应用型能力培养导向在模块化教学体系构建中的意义[J].科技风,2014(24):185.
[4]闫凤霞,赵存河.MES模式与弹性学制[J].考试周刊,2013(12):155-156.
[4]汪洋,肖晗予.CBE模式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文教资料,2010(7):112-113.
[5]蔡敬民.基于能力导向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构建[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6]汪苑.“蚁族”的继续教育模式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3):18-22.
[7]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8]康辉,张峥嵘.应用型高校《电子商务概论》模块化教学设计[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81-84.
[9]张金华,叶磊.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143-145.
[10]石声波.模块化体验式教学改革研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5(3):53-57.
[11]钟玉泉,袁瑛.地方本科院校课程考核改革的思考[J].大家,2012(9):88.
[12]胡善风,汪茜,程静静.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考核改革探索与实践[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1):88-91.
[13]伍德勤.建立模块化课程市场 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53-57.
(责任编辑:付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