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信仰教育机理及其实践路径
季卫兵 刘魁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任务是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学生真信、明辨、立志、笃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遵循面向广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客观规律,精准把握当代大学生在知识接受、实践体悟、价值认同以及教学要素耦合等方面的内在机理。高校应通过变革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激活教学对象、锤炼教学队伍、优化教学管理等途径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攻坚,真正彰显其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价值旨归。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机理;实践路径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5.02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5-0093-05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聚焦并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就必须深入探究利用课堂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以及广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剖析现状、寻找差距,有的放矢做好教学方法改革,有效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认同度和获得感。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的目标追求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一般意义上的宗教信仰存在着根本区别。就功能而言,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是歪曲利用人的某种本质力量,使之畸形发展,而是促进人的诸种本质力量健康和谐地发展”[1]。就内涵而言,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严密的逻辑架构以及富有生机活力的发展潜质,呈现出科学性、历史性与时代性的高度统一。就形态而言,其既体现在精神感知和价值认同层面,也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体验与实践创造层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抓手,其教学活动应当遵循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根本要求,并契合时代发展主题与受众代际特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的目标明晰化、具体化,最终实现受众在思想、言论和行为等层面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与实践秉持高度一致性。
1教育引导学生“真信”
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要求。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使学生真信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恩格斯等科学社会主义奠基者所阐明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深信不疑,对中国共产党团结和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光明前景深信不疑。具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发展大势,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必然”论断的战略价值、现实境遇和未来图景,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时,还要帮助广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发展大势,从科学理论与历史格局的视角学习掌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以及治理国家的必然性和艰巨性,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国情社情民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教育引导学生“明辨”
当今世界整体呈现出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等趋向,加之建立在先进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各类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助推,导致人们对中国与世界、历史与现实等方面的认知出现盲从、焦虑甚至怀疑等倾向。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成型期,相对于一般群体而言更易受到各类社会思潮的影响而出现波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责任教育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准确辨别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明晰主流与支流,不被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宪政民主以及“普世价值论”“新闻自由”等错误思潮蒙蔽和误导。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充分发挥理论阐释和实证剖析优势,使学生在对待重大历史事件、重大原则问题上秉持正确立场,成为社会主流舆论的倡导者与传播者。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历史比较和国际比较,高度认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独立自主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优势、经济优势和文化优势,从而较为系统和准确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内涵,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充满自信。
3教育引导学生“立志”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个人成才志向的确立与开启阶段,“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何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是大学生们必须面对且容易产生困惑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整体上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时,还应密切关注当代大学生在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代际特征,通过因材施教和个性化的思想引导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确立自身的人生志向。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使之确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奉献智慧与力量的成才目标。具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强化价值导向与精神激励功能,将中国梦的目标追求、丰富内涵及对当代青年提出的时代要求进行生动阐释,帮学生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应剖析清楚“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大我”与“小我”的关系,帮学生确立“为人民学习”“为国家成才”“为中国梦奋斗”的价值取向,努力将个人对学业、职业、家业等的追求融入到国家强盛与人民幸福的大格局中,切实解决好个人成长进步的思想总开关问题。
4教育引导学生“笃行”
任何有意义的思想教育,最终都应较好地指导和促进受众的实践行为。尽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方式、評价等都主要体现为“第一课堂”,但与一般意义上的课程讲授不同,其关注点与落脚点主要聚焦于学生的具体实践过程,重在教育引导学生知行合一、笃行报国。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以“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为高位追求,在讲透理论的基础上适当地延长教学链,继续在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世界中发挥育人功能。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走出教室”,承担起一定的课后“答疑解惑”功能,帮助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和观点来审思世界、国家、社会与个人,指导学生的生存与实践。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担负相应地“指导实践”功能,充分利用好实践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将课堂所学内容转化为其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认知与甄别判断,同时将自身的实践体悟转化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认同,不断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的内在机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目标的实现过程,必须遵循学生接受教学内容、认同价值内核、投身实践环节并进而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在逻辑,把准学生在思想认识、理论武装、道德养成等方面的现实需求,确保教学理念、主体、内容、方式和条件都服从和服务于信仰教育目标。
1.知识接受的主动与融洽: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的必要基础
知识传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性任务,也是其向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实践起点。第一,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的接受要从被动转向主动。与其他课程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强调受众对课程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主动接受。由于受应试教育、功利思想等影响,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自身成长发展的关联度认识不足,甚至在课程尚未启动前就已经对其抱有某种偏见,错误地认为其是空洞地说教与思想意识的灌输,没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看成是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人自身发展需要的有机统一。为此,只有将学好这类课程内化为自身成长的客观需求,学生在其中的知识接受才会是主动和有效的,才能在其中享受知识并确立信仰。第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的接受要从生涩转向融洽。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授的知识要做到“真信”,必须以充分理解教学内容的基本觀点和逻辑体系为基础。学生应当做到融会贯通,掌握理论发展的完整脉络、基本观点的深刻内涵以及重大政策的宏观趋向。
2.实践体悟的内省与升华: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的关键环节
主体在已经初步了解某种信仰,即完成信仰知识体系的认知后,必须对该信仰知识体系及其呈现的相关形态进行一定的体验和感悟,才有可能走向对其的价值认同。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往往是从一个校门走入另一个校门,普遍缺乏充分的社会认知与社会历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讲授内容涉及的时代背景、现实状况、实践案例等缺少较为系统的考察和一定深度的体悟。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还要引导学生“悟”。“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的必备环节,学生对原理、概念、逻辑等的思索不能仅停留在“冥想”状态,而应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环节走出教室、走进现实世界,在精彩纷呈的社会图景中深化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一方面,学生在实践体悟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进行内省,通过实时实地接触反映课堂教学相关的人物、事件、实物等具体形态,感受教学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及其价值,进而产生相应的思想共鸣。另一方面,学生在实践体悟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实现升华,通过沉浸于客观外部世界并结合自身的知识水平与成长经历进行体验和感悟,渐进式地厘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题旨与内容的“真谛”,在深化对教学知识点认知的同时明晰现实与理想、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并逐步将课堂教学要求转化为自身追求人生理想的内在诉求。
3.价值认同的自觉与自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的核心意蕴
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从知识接受、实践体悟走向价值认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信仰教育目标的应然要求。学生在较为系统、全面、准确地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体系以及进行必要的实践体悟的基础上,对课程蕴含的辩证思维、政治立场、伦理取向等形成价值认同,并以自觉和自为两种形式呈现。一方面,学生经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系统学习达到理论自觉,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逐渐由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价值认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认同,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另一方面,学生在科学理解教学知识点和相应实践感受的基础上做到准确辨明社会发展形势以及各种社会现象背后的真伪、善恶、优劣等价值取向,实现能动式的理论自为。具体来说,一是认同历史积淀,对中国近代发展史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历程中体现出来的人民立场、发展主张、共享理念等基本价值取向高度认同。二是认同当代主流,对自身所处时代、所处社会孕育并呈现出来的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予以高度认同,并在与各种非主流文化的辨别比较中确立文化自信。三是认同未来走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充满认同和向往,成为自身成长发展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
4.环境要素的联动与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的重要条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效果与教师、学生及教学理念、教材、教法、环境等要素密切相关,要达到信仰教育目的必须做到全要素联动与多系统耦合,实现多主体协同和全方位浸润。全要素联动,强调一切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实施与目标达成的要素能够围绕共同目的进行正向发力、同频共振,持续强化课程教学的信仰教育指向和呈现力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共同体。多系统耦合,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个信仰教育系统与其他信仰教育系统共同构成的既相近相通又相差相异、既静态相似又动态互补的耦合关系,在外力的引导和强化下相互激荡并共同释放出信仰教育潜能,进而形成高校信仰教育的大格局。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构成了信仰教育的“小生境”。教学理念、教材使用、教师行为、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教学元素共同组成严密的信仰教育体系,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接受信仰教育进而认同信仰、生成信仰提供全周期、全要素的条件支撑。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以及校园环境、组织文化、网络传播等构成了信仰教育的“大生态”。其他相关要素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物境、情境、语境、意境等进行正向耦合而非逆向消解,不断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开展信仰教育方面所作出的种种努力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效,为持续促进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增添正能量。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的实践路径
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要求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实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聚焦于信仰教育的目标定位,遵循信仰教育的实现机理,在加强中改进,在创新中提升,彰显在高校办学育人过程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1.变革教学理念,凸显信仰教育的导向性
教学理念是教学活动的导向,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凸显信仰教育功能,首先要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要求,在教学理念上实现深度变革。一是坚持“政治为基”。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思想属性和主流引领功能,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根本指向,切实提高课程的政治站位。二是坚持“信仰为魂”。紧紧围绕信仰教育这一核心使命,按照信仰教育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知识教育的逻辑来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定位与具体呈现。尤其要摒弃教师“挣工分”、学生“挣学分”的功利主义倾向,将教师传播信仰和学生生成信仰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最高目标,努力使其不仅成为大学阶段“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学业必修课,更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人生必修课。三是坚持“学生为本”。将人的要素放在第一位,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2]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学生成长发展的诉求来谋划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全力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要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代际特征与成长环境,引导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看待自身生活的现实世界,学会合理阐释社会现象、辨识社会矛盾,将个人成长发展融入到新时代的大格局中。
2.创新教学方法,提升信仰教育的悦纳感
在环境日益开放、网络愈加便捷、思想更为多元的现实空间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紧密按照信仰教育目標及机理推进教学方法创新,不断提升学生接受信仰教育的悦纳感。一方面,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内容的可知度、可感度和可信度,如开发在线课程,同时引入校外优质课程资源,整体提升课程质量;利用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VR技术)将红军长征、全民族抗战、香港回归祖国等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场景还原”,帮助学生更好地在情境中强化体验,提升情境式教学的吸引力、生动性和感染度。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浸润式、专题式、在线式等新的教学方法,并以此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信仰教育的实施成效。例如,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浸润式教学法,实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实践,到再认知、再实践的良性循环”[3];以“名家精讲”“名篇精讲”等为载体开展专题式教学,邀请厂矿、企业、部队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科技创新先锋代表走进教室现身说法,切实提高重点教学内容的阐释力和说服力;探索“小班教学+课后辅导”教学法,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困惑、学业发展等及时进行跟踪解疑,做到思想理论教育“不断线”。
3.激活教学对象,增强信仰教育的内生力
主体的信仰生成主要靠其内心的认同以及实践的自为,而不是外力的驱动与胁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信仰教育应注重激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师生平等对话、交流、分享中彰显教学活动的内生力,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主流政治意识和价值观念。一是通过平等对话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当前高校的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仍然处于被老师灌输的状态,而老师依然占据绝对主体的地位”[4]。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实施中不应该以说教者身份“居高临下”地传递课程知识,而应当与学生组成信仰教育共同体,平等地探讨教学重点和社会现象,在教学互动中利用主题辩论、案例剖析等形式做好知识纠偏、方向引导、情感调动、氛围营造等工作,帮助学生将教学内容入脑入心。二是通过创设语境吸引学生的学习投入。语境是师生双方实现对话并进而产生共鸣的重要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善于表达自己在人类发展、世界演进、社会变迁以及个人成长等方面的疑惑,并从学生面对的现实环境、攻读的专业背景、个人的成长愿景等方面选择教学热点话题,从而形成学生熟悉的语境,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围绕共同创设的话题交流各自的见解和观点,并在其中实现引导课堂、答疑解惑的目的。
4.锤炼教学队伍,造就信仰教育的主心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播者,更应该是坚定的信仰者和笃行者,在课程教学中发挥“主心骨”作用,而学生在他们身上就能感受到信仰真实而具体的存在。总体而言,就是要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为基准,打造一支能够胜任信仰教育要求的高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一是严格教师选聘。按照政治素质、专业学历、业务能力三者均过硬的原则选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探索建立可行的任职资格制度,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质增效把好人才选用关。二是狠抓思想教育。探索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入职宣誓制度,专门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制定师德规范,为其增强自身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职业信仰提供制度依据和环境氛围。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学习制度化和常态化,逐步提升其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为。三是鼓励教学研修。完善集体备课、上公开课、集体评课等教学制度,整体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有计划地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社会考察和挂职锻炼,帮助他们通过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认知,丰富教学素材,为实现课程教学的信仰教育持续地“加餐补钙”。四是强化纪律约束。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讲授、学术交流、社团指导等过程中的政治纪律教育和监督检查,建立相应的退出机制,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忠诚度、胜任力和纯洁性。
5.优化教学管理,确保信仰教育的协畅度
优质的教学管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信仰教育的重要保障。高校应在制订教学方案、组织教学活动、开展教学评价等方面精准地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的内在机制和师生诉求,调动一切有利要素来共同支撑信仰教育目标的实现。一是加强党的领导。高校党委应当在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中发挥主体责任,统筹协调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确保有利于实现信仰教育目标的诸多要素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序汇聚、有机呈现。同时,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准入管理,做到政治方向过硬、教学准备过硬、组织实施过硬。二是促进课程衔接。高校在授课规模、教学地点、课堂环境、技术支撑等方面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量身定制”的基础上,应在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体现价值导向,确保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共同引导和激励学生成才报国。三是改进教学评价。按照学生“立信仰”而不是“挣学分”的理念,重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方式,尤其要加强对学生课堂听讲、实践教学、交流分享等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考核,辅之以辅导员、专业教师等联动式评价为参考,不断增强课程评价的导向与激励功能。四是推动多方协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做好校内外各类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5]。高校应与社会、家庭等加强沟通与对接,协同推进实践育人、科创育人、文化育人和家庭育人,促进多种正能量向信仰教育目标汇聚,通过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育人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信仰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8.
[2]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季卫兵,刘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浸润式”教学及其呈现[J].中国高等教育2017(11):25-28.
[4]贾丽民,徐盈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5):56-60.
[5]张红霞,葛连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常态化论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6):41-45.
[责任编辑:张学玲]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任务是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学生真信、明辨、立志、笃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遵循面向广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客观规律,精准把握当代大学生在知识接受、实践体悟、价值认同以及教学要素耦合等方面的内在机理。高校应通过变革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激活教学对象、锤炼教学队伍、优化教学管理等途径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攻坚,真正彰显其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价值旨归。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机理;实践路径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5.02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5-0093-05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聚焦并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就必须深入探究利用课堂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以及广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剖析现状、寻找差距,有的放矢做好教学方法改革,有效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认同度和获得感。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的目标追求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一般意义上的宗教信仰存在着根本区别。就功能而言,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是歪曲利用人的某种本质力量,使之畸形发展,而是促进人的诸种本质力量健康和谐地发展”[1]。就内涵而言,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严密的逻辑架构以及富有生机活力的发展潜质,呈现出科学性、历史性与时代性的高度统一。就形态而言,其既体现在精神感知和价值认同层面,也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体验与实践创造层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抓手,其教学活动应当遵循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根本要求,并契合时代发展主题与受众代际特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的目标明晰化、具体化,最终实现受众在思想、言论和行为等层面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与实践秉持高度一致性。
1教育引导学生“真信”
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要求。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使学生真信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恩格斯等科学社会主义奠基者所阐明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深信不疑,对中国共产党团结和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光明前景深信不疑。具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发展大势,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必然”论断的战略价值、现实境遇和未来图景,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时,还要帮助广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发展大势,从科学理论与历史格局的视角学习掌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以及治理国家的必然性和艰巨性,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国情社情民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教育引导学生“明辨”
当今世界整体呈现出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等趋向,加之建立在先进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各类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助推,导致人们对中国与世界、历史与现实等方面的认知出现盲从、焦虑甚至怀疑等倾向。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成型期,相对于一般群体而言更易受到各类社会思潮的影响而出现波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责任教育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准确辨别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明晰主流与支流,不被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宪政民主以及“普世价值论”“新闻自由”等错误思潮蒙蔽和误导。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充分发挥理论阐释和实证剖析优势,使学生在对待重大历史事件、重大原则问题上秉持正确立场,成为社会主流舆论的倡导者与传播者。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历史比较和国际比较,高度认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独立自主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优势、经济优势和文化优势,从而较为系统和准确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内涵,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充满自信。
3教育引导学生“立志”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个人成才志向的确立与开启阶段,“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何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是大学生们必须面对且容易产生困惑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整体上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时,还应密切关注当代大学生在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代际特征,通过因材施教和个性化的思想引导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确立自身的人生志向。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使之确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奉献智慧与力量的成才目标。具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强化价值导向与精神激励功能,将中国梦的目标追求、丰富内涵及对当代青年提出的时代要求进行生动阐释,帮学生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应剖析清楚“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大我”与“小我”的关系,帮学生确立“为人民学习”“为国家成才”“为中国梦奋斗”的价值取向,努力将个人对学业、职业、家业等的追求融入到国家强盛与人民幸福的大格局中,切实解决好个人成长进步的思想总开关问题。
4教育引导学生“笃行”
任何有意义的思想教育,最终都应较好地指导和促进受众的实践行为。尽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方式、評价等都主要体现为“第一课堂”,但与一般意义上的课程讲授不同,其关注点与落脚点主要聚焦于学生的具体实践过程,重在教育引导学生知行合一、笃行报国。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以“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为高位追求,在讲透理论的基础上适当地延长教学链,继续在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世界中发挥育人功能。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走出教室”,承担起一定的课后“答疑解惑”功能,帮助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和观点来审思世界、国家、社会与个人,指导学生的生存与实践。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担负相应地“指导实践”功能,充分利用好实践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将课堂所学内容转化为其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认知与甄别判断,同时将自身的实践体悟转化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认同,不断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的内在机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目标的实现过程,必须遵循学生接受教学内容、认同价值内核、投身实践环节并进而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在逻辑,把准学生在思想认识、理论武装、道德养成等方面的现实需求,确保教学理念、主体、内容、方式和条件都服从和服务于信仰教育目标。
1.知识接受的主动与融洽: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的必要基础
知识传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性任务,也是其向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实践起点。第一,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的接受要从被动转向主动。与其他课程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强调受众对课程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主动接受。由于受应试教育、功利思想等影响,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自身成长发展的关联度认识不足,甚至在课程尚未启动前就已经对其抱有某种偏见,错误地认为其是空洞地说教与思想意识的灌输,没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看成是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人自身发展需要的有机统一。为此,只有将学好这类课程内化为自身成长的客观需求,学生在其中的知识接受才会是主动和有效的,才能在其中享受知识并确立信仰。第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的接受要从生涩转向融洽。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授的知识要做到“真信”,必须以充分理解教学内容的基本觀点和逻辑体系为基础。学生应当做到融会贯通,掌握理论发展的完整脉络、基本观点的深刻内涵以及重大政策的宏观趋向。
2.实践体悟的内省与升华: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的关键环节
主体在已经初步了解某种信仰,即完成信仰知识体系的认知后,必须对该信仰知识体系及其呈现的相关形态进行一定的体验和感悟,才有可能走向对其的价值认同。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往往是从一个校门走入另一个校门,普遍缺乏充分的社会认知与社会历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讲授内容涉及的时代背景、现实状况、实践案例等缺少较为系统的考察和一定深度的体悟。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还要引导学生“悟”。“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的必备环节,学生对原理、概念、逻辑等的思索不能仅停留在“冥想”状态,而应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环节走出教室、走进现实世界,在精彩纷呈的社会图景中深化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一方面,学生在实践体悟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进行内省,通过实时实地接触反映课堂教学相关的人物、事件、实物等具体形态,感受教学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及其价值,进而产生相应的思想共鸣。另一方面,学生在实践体悟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实现升华,通过沉浸于客观外部世界并结合自身的知识水平与成长经历进行体验和感悟,渐进式地厘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题旨与内容的“真谛”,在深化对教学知识点认知的同时明晰现实与理想、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并逐步将课堂教学要求转化为自身追求人生理想的内在诉求。
3.价值认同的自觉与自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的核心意蕴
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从知识接受、实践体悟走向价值认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信仰教育目标的应然要求。学生在较为系统、全面、准确地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体系以及进行必要的实践体悟的基础上,对课程蕴含的辩证思维、政治立场、伦理取向等形成价值认同,并以自觉和自为两种形式呈现。一方面,学生经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系统学习达到理论自觉,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逐渐由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价值认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认同,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另一方面,学生在科学理解教学知识点和相应实践感受的基础上做到准确辨明社会发展形势以及各种社会现象背后的真伪、善恶、优劣等价值取向,实现能动式的理论自为。具体来说,一是认同历史积淀,对中国近代发展史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历程中体现出来的人民立场、发展主张、共享理念等基本价值取向高度认同。二是认同当代主流,对自身所处时代、所处社会孕育并呈现出来的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予以高度认同,并在与各种非主流文化的辨别比较中确立文化自信。三是认同未来走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充满认同和向往,成为自身成长发展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
4.环境要素的联动与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的重要条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效果与教师、学生及教学理念、教材、教法、环境等要素密切相关,要达到信仰教育目的必须做到全要素联动与多系统耦合,实现多主体协同和全方位浸润。全要素联动,强调一切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实施与目标达成的要素能够围绕共同目的进行正向发力、同频共振,持续强化课程教学的信仰教育指向和呈现力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共同体。多系统耦合,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个信仰教育系统与其他信仰教育系统共同构成的既相近相通又相差相异、既静态相似又动态互补的耦合关系,在外力的引导和强化下相互激荡并共同释放出信仰教育潜能,进而形成高校信仰教育的大格局。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构成了信仰教育的“小生境”。教学理念、教材使用、教师行为、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教学元素共同组成严密的信仰教育体系,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接受信仰教育进而认同信仰、生成信仰提供全周期、全要素的条件支撑。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以及校园环境、组织文化、网络传播等构成了信仰教育的“大生态”。其他相关要素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物境、情境、语境、意境等进行正向耦合而非逆向消解,不断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开展信仰教育方面所作出的种种努力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效,为持续促进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增添正能量。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的实践路径
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要求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实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聚焦于信仰教育的目标定位,遵循信仰教育的实现机理,在加强中改进,在创新中提升,彰显在高校办学育人过程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1.变革教学理念,凸显信仰教育的导向性
教学理念是教学活动的导向,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凸显信仰教育功能,首先要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要求,在教学理念上实现深度变革。一是坚持“政治为基”。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思想属性和主流引领功能,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根本指向,切实提高课程的政治站位。二是坚持“信仰为魂”。紧紧围绕信仰教育这一核心使命,按照信仰教育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知识教育的逻辑来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定位与具体呈现。尤其要摒弃教师“挣工分”、学生“挣学分”的功利主义倾向,将教师传播信仰和学生生成信仰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最高目标,努力使其不仅成为大学阶段“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学业必修课,更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人生必修课。三是坚持“学生为本”。将人的要素放在第一位,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2]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学生成长发展的诉求来谋划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全力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要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代际特征与成长环境,引导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看待自身生活的现实世界,学会合理阐释社会现象、辨识社会矛盾,将个人成长发展融入到新时代的大格局中。
2.创新教学方法,提升信仰教育的悦纳感
在环境日益开放、网络愈加便捷、思想更为多元的现实空间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紧密按照信仰教育目標及机理推进教学方法创新,不断提升学生接受信仰教育的悦纳感。一方面,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内容的可知度、可感度和可信度,如开发在线课程,同时引入校外优质课程资源,整体提升课程质量;利用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VR技术)将红军长征、全民族抗战、香港回归祖国等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场景还原”,帮助学生更好地在情境中强化体验,提升情境式教学的吸引力、生动性和感染度。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浸润式、专题式、在线式等新的教学方法,并以此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信仰教育的实施成效。例如,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浸润式教学法,实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实践,到再认知、再实践的良性循环”[3];以“名家精讲”“名篇精讲”等为载体开展专题式教学,邀请厂矿、企业、部队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科技创新先锋代表走进教室现身说法,切实提高重点教学内容的阐释力和说服力;探索“小班教学+课后辅导”教学法,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困惑、学业发展等及时进行跟踪解疑,做到思想理论教育“不断线”。
3.激活教学对象,增强信仰教育的内生力
主体的信仰生成主要靠其内心的认同以及实践的自为,而不是外力的驱动与胁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信仰教育应注重激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师生平等对话、交流、分享中彰显教学活动的内生力,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主流政治意识和价值观念。一是通过平等对话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当前高校的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仍然处于被老师灌输的状态,而老师依然占据绝对主体的地位”[4]。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实施中不应该以说教者身份“居高临下”地传递课程知识,而应当与学生组成信仰教育共同体,平等地探讨教学重点和社会现象,在教学互动中利用主题辩论、案例剖析等形式做好知识纠偏、方向引导、情感调动、氛围营造等工作,帮助学生将教学内容入脑入心。二是通过创设语境吸引学生的学习投入。语境是师生双方实现对话并进而产生共鸣的重要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善于表达自己在人类发展、世界演进、社会变迁以及个人成长等方面的疑惑,并从学生面对的现实环境、攻读的专业背景、个人的成长愿景等方面选择教学热点话题,从而形成学生熟悉的语境,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围绕共同创设的话题交流各自的见解和观点,并在其中实现引导课堂、答疑解惑的目的。
4.锤炼教学队伍,造就信仰教育的主心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播者,更应该是坚定的信仰者和笃行者,在课程教学中发挥“主心骨”作用,而学生在他们身上就能感受到信仰真实而具体的存在。总体而言,就是要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为基准,打造一支能够胜任信仰教育要求的高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一是严格教师选聘。按照政治素质、专业学历、业务能力三者均过硬的原则选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探索建立可行的任职资格制度,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质增效把好人才选用关。二是狠抓思想教育。探索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入职宣誓制度,专门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制定师德规范,为其增强自身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职业信仰提供制度依据和环境氛围。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学习制度化和常态化,逐步提升其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为。三是鼓励教学研修。完善集体备课、上公开课、集体评课等教学制度,整体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有计划地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社会考察和挂职锻炼,帮助他们通过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认知,丰富教学素材,为实现课程教学的信仰教育持续地“加餐补钙”。四是强化纪律约束。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讲授、学术交流、社团指导等过程中的政治纪律教育和监督检查,建立相应的退出机制,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忠诚度、胜任力和纯洁性。
5.优化教学管理,确保信仰教育的协畅度
优质的教学管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信仰教育的重要保障。高校应在制订教学方案、组织教学活动、开展教学评价等方面精准地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的内在机制和师生诉求,调动一切有利要素来共同支撑信仰教育目标的实现。一是加强党的领导。高校党委应当在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中发挥主体责任,统筹协调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确保有利于实现信仰教育目标的诸多要素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序汇聚、有机呈现。同时,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准入管理,做到政治方向过硬、教学准备过硬、组织实施过硬。二是促进课程衔接。高校在授课规模、教学地点、课堂环境、技术支撑等方面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量身定制”的基础上,应在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体现价值导向,确保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共同引导和激励学生成才报国。三是改进教学评价。按照学生“立信仰”而不是“挣学分”的理念,重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方式,尤其要加强对学生课堂听讲、实践教学、交流分享等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考核,辅之以辅导员、专业教师等联动式评价为参考,不断增强课程评价的导向与激励功能。四是推动多方协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做好校内外各类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5]。高校应与社会、家庭等加强沟通与对接,协同推进实践育人、科创育人、文化育人和家庭育人,促进多种正能量向信仰教育目标汇聚,通过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育人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信仰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8.
[2]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季卫兵,刘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浸润式”教学及其呈现[J].中国高等教育2017(11):25-28.
[4]贾丽民,徐盈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5):56-60.
[5]张红霞,葛连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常态化论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6):41-45.
[责任编辑:张学玲]